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灭鲁国的不是齐国,而是相隔千里以外的楚国?

为什么灭鲁国的不是齐国,而是相隔千里以外的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27 更新时间:2024/2/3 22:11:32

鲁国是整个周朝时期十分出名的一个诸侯国,鲁国首封国君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不过当时周公要辅佐周成王,所以就让伯禽赴任建立鲁国。鲁国起始疆域很小,经过发展以后陆续吞并周边小国,最终成为一个能和齐国争霸的大国。直到战国初期,还有一些诸侯国会向鲁国进贡。不过鲁国始终没办法跻身七雄之列,略逊于齐国,但齐国离鲁国更近,为什么最后灭鲁国的不是齐国,而是更远的楚国呢?

山东省也称齐鲁大地,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山东有两个著名的诸侯国:齐国和鲁国。就实力而言,齐国强于鲁国。春秋时,姜姓吕氏齐称霸天下,齐桓公姜小白是春秋第一个公认的霸主。到了战国,田氏齐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之一。而鲁国,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都活在齐国的阴影之下。但是灭掉鲁国的却不是齐国,而是印象中和鲁国八竿子打不着的楚国,这是为什么?

齐国位于今山东省的北部,国都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鲁国位于山东中南部,国都曲阜(今济宁辖县级市)。齐国与鲁国之间,隔着山东丘陵(泰山、鲁山),可以说是泰山、鲁山是齐鲁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不过,地势的险要并不能说明齐国没有灭鲁国的能力。比如蜀国与中原王朝有秦岭这条天然分界线,但中原王朝的军队总是能翻越秦岭消灭蜀国。

齐桓公姜小白曾经攻过鲁国,一直杀到鲁都曲阜以北五十里,吓得鲁庄公要献城求和。但整体上来看,春秋时的鲁国,实力虽不如齐,与齐国周旋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关于鲁国的江湖地位问题。

鲁国不大,却根红苗正,始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周公是周武王之弟,辅佐周成王开创盛世,相传周公作《周礼》,历史地位非常高。齐国的始祖同样大名鼎鼎,就是姜子牙(姜尚或吕尚),但就与周王室的亲疏远近来说,显然是鲁国更亲近一些。看爵位就知道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齐国虽强,爵位只是“侯”,鲁国却是“公”。

春秋前期,东周王室虽然衰败,江湖威望依然很高。齐桓公要称霸,都要打着“尊(周)王”的旗号,否则江湖上就没人敢趟他这个浑水。而鲁国与东周王室又是至亲,齐国并不敢肆意妄为。欺负鲁国占点便宜可以,要消灭鲁国,齐国会承担非常大的舆论压力,得不偿失。

进入战国,田氏齐国(以下称田齐)是响当当的一线大国,鲁国反而开始衰落,地盘不断缩水。春秋时,齐、鲁约以齐长城为界,战国时期,鲁国地盘只剩下曲阜、费等为数不多的城邑。即使如此,田齐始终没有灭鲁的打算。

战国七雄并立,在中原地区,齐、魏争霸是主题。田齐的重心,都放在逐鹿中原上。消灭鲁国,且不说承担多少舆论压力,在战略上对田齐也没多少好处。何况,田齐的疆域对鲁国已呈三面包围之势,鲁国西面的滕、薛等地尽为齐有,鲁国只有东南角与强势北上的楚国接壤。如果田齐重点攻鲁,就等于把难得的战略发展空间让给了魏、赵等国。等齐国费尽牛九二虎之力灭鲁后,会发现中原已无他们的立足之地了。《战国策-齐策》记载这么一件事:楚国要伐田齐,鲁国依附楚国,齐王深以为患。说明战国时的鲁国依然有能力给田齐制造麻烦。所以,田齐灭鲁在当时看来,是个赔本的买卖。但是,楚国就不一样了。

楚国兴起于长江与汉水间,不像齐国与西周王室的关系那么密切。楚国向来是个“刺头”,专和西周王室过不去,甚至得意洋洋的自称“蛮夷”。春秋时,“王”只能由周王专用,晋、齐再强,也只是“公”。楚国就敢自称为王,虽然爵位只是“子”。齐国所忌惮敬重的周礼,在楚国看来基本一文不值。楚国灭小国上瘾,江汉地区很多姬姓诸侯国都被楚国吃掉了,也不在乎多吃掉一个同为姬姓诸侯的鲁国。

在战国时,比楚国还不在乎东周王室的,是秦国。秦国要统一天下,不断向东蚕食。公元前256年,秦国灭西周国(西周国、东周国,同为从东周王室分离出来的小国),东周赧王驾崩,东周亡。公元前249年,秦国灭东周国。看到秦国敢吃掉东周王室,楚国更没什么忌惮了,要骂你们骂秦国去!

公元前249年,楚考烈王灭鲁(一说楚于公元前256年灭鲁)。

楚国灭鲁,还有一层因素。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克楚都郢,楚国被迫东迁至淮河流域的寿春。楚国西部被秦国吞掉,只能在向淮河以北区域发展,扩大战略纵深。鲁国很不幸地挡在了楚国的面前,楚灭鲁势在必然。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渊曾想迁都湖北,为什么只有李世民一人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曾经想要迁都湖北,这可能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毕竟现如今的湖北,在任何朝代都没有做过国都,也不理解为什么李渊会想要这样做。但在历史上,唐朝初年,李渊的确曾经想要迁都到现如今湖北地区,但是却遭到了李世民的反对,那么李渊为何要这样做,李世民又为什么要反对呢?最后他们又是如何决定的?在唐初的十几年间,突

  • 烛影斧声是真是假?赵光义真有弑兄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的死因,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赵匡胤的死却让他弟弟成为了宋朝第二位皇帝,一般来说皇位都是传给儿子,所以很多人对赵光义上位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赵匡胤真会让自己的弟弟来继承吗?其中著名典故“烛影斧声”,就是一起千古悬案,《湘山野录》将“烛影斧声&r

  • 清朝最长寿的妃子是谁?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愿望,这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贪生怕死,毕竟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人们也会很关注历史上有哪些长寿的人,清朝时期,最长寿的皇帝当然就是乾隆了,然而,他还不是清朝皇宫里最长寿的人,最长寿的是康熙的一个妃子,定妃。定妃为什么能长寿,又活了多少岁呢?清朝最

  • 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剩下的女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协一直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里面没有任何实权,这样的皇帝,可能很多大臣,如果不是因为忠心,是不愿意和他有任何牵扯的,毕竟真正的掌权者是曹操。但是曹操不一样,他却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这就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了。那么,除了这三个女儿之外,曹操还有其他的女儿们,她们又分别嫁给谁了呢?曹操的六个女

  • 诸葛亮北伐为何做轮椅?诸葛亮有腿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厉害的发明家。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等都出自诸葛亮之手。诸葛亮北伐时,一般都会坐在一个轮椅上,这应该也是他的发明之一,不过当时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出征都要做轮椅呢?有人说诸葛亮不会骑马,还有人怀疑诸葛亮有腿疾,不过这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了

  • 为何兵法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之前为什么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兵法99%的人第一个想到的恐怕都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由春秋末期人士孙武著写,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实在当时不止孙武一人出过兵书,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多为在战国时期诞生。为什么这些兵法书籍都是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呢?实际上也这也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春秋中前期

  • 小周后嫌弃李煜无能,为什么还跟随李煜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一生也是挺悲哀的,他又是一个文艺范的皇帝,但是在政治上就不怎么样了,尤其是后来成了宋朝的俘虏,自己的皇后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看上,强行霸占之后,小周后一直都大骂李煜无能,这时候李煜其实也是敢怒不敢言的,毕竟自己的命都在别人手里。但是最终李煜还是因为写了一首词被赐死,而之前一直嫌弃他

  • 刘备不在以后,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蜀汉大臣对他心服口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设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虽然他们二位等级相当,但大部分蜀汉大臣几乎只听从刘备一人指令,李严在朝中过的毫无存在感。为何诸葛亮就能让大臣们对他心服口服呢?诸葛亮在蜀汉的资历是一方面,关键是他继承刘备遗志的决心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李严也明白自己在朝中的威信不如诸葛亮,但他还想故意陷害诸葛亮这

  • 齐国和鲁国早期并驾齐驱,为何此后发展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武王伐纣成功后,总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位于山东的齐、鲁二国都属于早期十分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属于异姓国,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属同姓国,原本这两个诸侯国的发展还算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国,鲁国则沦为二流诸侯国,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姜子牙和周公对于周朝来说都是十分

  • 为何李世民偏爱分封制?唐朝差点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周朝和西晋已经证明了分封制根本行不通,但唐朝也差点陷入到了分封制的漩涡中,而痴迷于分封制的皇帝正是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为何李世民会选择分封制呢?除了他本人的意愿以外,还因有大臣在他耳边怂恿。好在此后李世民的想法被长孙无忌等功臣给劝阻,不然唐朝等于是来了一场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