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度牒什么意思?为何宋朝官员会购买度牒?

度牒什么意思?为何宋朝官员会购买度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1/28 18:47:40

度牒在唐时期,是由官府专门给僧人发放的凭证。因为当时的僧人可以免地税还有徭役,所以必须获得度牒才能证明身份。而官服则可以出售度牒,这部分的收入将会进入国库,在宋朝度牒收入就是军费的一大收入来源。不过当时也有很多官员会购买度牒,官员买这样一个僧人的证明是有用呢?实际上度牒的用处还大着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宋朝时期的度牒买卖,当然不仅是为了出家。

古代的度牒,是僧尼、道士的身份证明,拥有官府颁发之度牒的出家人,才是合法的出家人。但宋朝的度牒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有价证券,宋政府经将“空名度牒”(未登记出家人姓名的度牒)当成财政工具与货币工具:1)在财政紧张时,宋政府往往会印制一批空名度牒,直接鬻卖,借以弥补财政赤字;2)当地方政府或某个部门需要中央财政拨款时,朝廷往往不是直接拨现钱,而是拨给若干道空名度牒;3)有时候,政府还会用空名度牒回笼超发的纸币;4)在政府购买中,宋朝有时也会直接用度牒支付;5)榷货务在兑付商人的钞引时亦会搭配度牒。

宋政府平均每年发售近万道空名度牒,但出家人数量并没有随之出现明显增长。北宋前期,出家人申领度牒是免费的,但需通过考试,僧尼人数一直保持40万名左右;北宋中期开始鬻卖度牒,僧道人数反而出现断崖式下跌,只保留20万名左右,这一数字一直保持到南宋。显然,许多人政府购买度牒并不是因为要出家当和尚。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购入度牒呢?今人多从僧侣特权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宋代僧尼享受赋役优免的特权,富户可能买入度牒的方式获得僧尼身份,从而得以逃避赋役。然而,事实上,宋代僧尼的经济特权是受到严重限制的,出家人也要缴纳二税、助役钱,承担科配,还要交纳僧道免丁钱,所谓的僧侣特权并没有多少吸引力。宋朝的民户,特别是富户竞相购买度牒,并非看中度牒背后那一点点经济特权,而是将空名度牒当成一种投资工具。

宋朝自治平四年(1067)发售空名度牒以来,度牒的官方交易价大体上是逐步上涨的,熙宁年间一道度牒售价为120贯钱,元丰七年(1084)为130贯,建中靖国元年(1101)为220贯,绍兴末(1161)涨至500贯,绍熙三年(1192)又涨至800贯,嘉定五年(1212),竟然是“每度牒一道,价千五百缗”。南宋度牒价格暴涨,主要是因为会子贬值的缘故,换言之,空名度牒比会子更能保值,具有价值贮存的功能。宋人购买度牒,就如今人购买纸黄金一样,在纸币贬值的过程中可以保有购买力。

不过,富户屯积空名度牒,还不仅仅是为了保值,更是想投机炒卖,因为宋政府有时候发售度牒太多,导致度牒交易价下跌,此时,豪富之家往往会低价大量购入,以图日后高价卖出:“所有者皆兼并豪右之家,方且待价,必厌其所欲然后售。”比如宣和年间,空名度牒的交易价“折价至九十千”,甚至一度跌至“二十千一纸”,“而富家停塌”,即大量购入、屯积度牒,其后度牒价格“渐增至百贯”,炒卖度牒的富户狠狠赚了一笔。又如孝宗即位之初,度牒“每道权减作三百一十二贯出卖”,到淳熙年间,又回升到500贯每道,“富豪之家曾先请买,增价出卖,有至五百贯以上者”。

空名度牒并未书填出家人姓名,因而是可以转手的,《水浒传》里有个赵员外,便送了鲁智深一道度牒。在宋朝,民间的度牒交易也是合法的,根据建炎年间的一条法令,商民在本州郡购买了度牒,“如客人再行翻改往别路州军者,许令经守臣陈状,当官拆实封递牒验实,于公据后批凿某州军、某年月日,验认别无虚伪,系衔用印押字,仍别给折角实封递牒,当官面付,客人赍执前去所指州军货卖。”官府只是禁止买卖伪造的度牒,禁止将亡故僧道的度牒“洗改转卖或承代诡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宋代的空名度牒是一种有价证券。

由于空名度牒实质上已成了一种有价证券,明人陆容谈楮币,便将宋代的度牒列了进来:“曰楮币耳,宋有交子、会子、关子、钱引、度牒、公据等名,皆所以权变钱货,以趋省便。”宋人修《皇宋中兴两朝圣政》,也将度牒列入“财用门”,与楮币并列。

宋朝度牒的发行部门也显示了它的财政属性:本来度牒是礼部的祠部签发的,但空名度牒经礼部签署后,往往由榷货务发行,如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诏,“榷货务见卖度牒等,于即今价直上添入绫纸工费钱出卖”,度牒的售价原为每道110贯钱,现在每道增添10贯。绍兴四年(1134),宰相又提议:“榷货务出卖祠部度牒,远方不能就买,欲量付诸路。”行在榷货务发行空名度牒,远方之人购买不到,因此政府考虑将度牒的发行权下放到路级部门。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秀为什么要封刘赐为安成侯?刘赐并没有开国之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刘赐是汉室宗亲,青年时曾为兄报仇,杀了朝廷命官,此后被迫过上了逃亡的生活。等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以后,刘赐则回到洛阳拜见刘秀,从此归顺刘秀,而刘秀则封刘赐为慎侯。刘赐并没有开国之功,为什么刘秀还要对他封侯呢?实际上虽然刘赐没有帮助刘秀打天下,但刘秀会去河北就是刘赐提议的,而且刘秀的大恩人任光也是被刘赐所

  • 为什么灭鲁国的不是齐国,而是相隔千里以外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鲁国是整个周朝时期十分出名的一个诸侯国,鲁国首封国君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不过当时周公要辅佐周成王,所以就让伯禽赴任建立鲁国。鲁国起始疆域很小,经过发展以后陆续吞并周边小国,最终成为一个能和齐国争霸的大国。直到战国初期,还有一些诸侯国会向鲁国进贡。不过鲁国始终没办法跻身七雄之列,略逊于齐国,但齐国

  • 李渊曾想迁都湖北,为什么只有李世民一人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曾经想要迁都湖北,这可能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毕竟现如今的湖北,在任何朝代都没有做过国都,也不理解为什么李渊会想要这样做。但在历史上,唐朝初年,李渊的确曾经想要迁都到现如今湖北地区,但是却遭到了李世民的反对,那么李渊为何要这样做,李世民又为什么要反对呢?最后他们又是如何决定的?在唐初的十几年间,突

  • 烛影斧声是真是假?赵光义真有弑兄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的死因,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赵匡胤的死却让他弟弟成为了宋朝第二位皇帝,一般来说皇位都是传给儿子,所以很多人对赵光义上位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赵匡胤真会让自己的弟弟来继承吗?其中著名典故“烛影斧声”,就是一起千古悬案,《湘山野录》将“烛影斧声&r

  • 清朝最长寿的妃子是谁?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愿望,这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贪生怕死,毕竟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人们也会很关注历史上有哪些长寿的人,清朝时期,最长寿的皇帝当然就是乾隆了,然而,他还不是清朝皇宫里最长寿的人,最长寿的是康熙的一个妃子,定妃。定妃为什么能长寿,又活了多少岁呢?清朝最

  • 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剩下的女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协一直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里面没有任何实权,这样的皇帝,可能很多大臣,如果不是因为忠心,是不愿意和他有任何牵扯的,毕竟真正的掌权者是曹操。但是曹操不一样,他却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这就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了。那么,除了这三个女儿之外,曹操还有其他的女儿们,她们又分别嫁给谁了呢?曹操的六个女

  • 诸葛亮北伐为何做轮椅?诸葛亮有腿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厉害的发明家。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等都出自诸葛亮之手。诸葛亮北伐时,一般都会坐在一个轮椅上,这应该也是他的发明之一,不过当时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出征都要做轮椅呢?有人说诸葛亮不会骑马,还有人怀疑诸葛亮有腿疾,不过这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了

  • 为何兵法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之前为什么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兵法99%的人第一个想到的恐怕都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由春秋末期人士孙武著写,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实在当时不止孙武一人出过兵书,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多为在战国时期诞生。为什么这些兵法书籍都是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呢?实际上也这也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春秋中前期

  • 小周后嫌弃李煜无能,为什么还跟随李煜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一生也是挺悲哀的,他又是一个文艺范的皇帝,但是在政治上就不怎么样了,尤其是后来成了宋朝的俘虏,自己的皇后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看上,强行霸占之后,小周后一直都大骂李煜无能,这时候李煜其实也是敢怒不敢言的,毕竟自己的命都在别人手里。但是最终李煜还是因为写了一首词被赐死,而之前一直嫌弃他

  • 刘备不在以后,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蜀汉大臣对他心服口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设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虽然他们二位等级相当,但大部分蜀汉大臣几乎只听从刘备一人指令,李严在朝中过的毫无存在感。为何诸葛亮就能让大臣们对他心服口服呢?诸葛亮在蜀汉的资历是一方面,关键是他继承刘备遗志的决心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李严也明白自己在朝中的威信不如诸葛亮,但他还想故意陷害诸葛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