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涣为何被刘备奉为上宾?曹操也为其流泪

袁涣为何被刘备奉为上宾?曹操也为其流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4/1/19 11:35:00

早三国时期,名士也不少,有一类名士是早就成名了,喜欢品评一些后进学子,一旦这些后进学子中真的出现了大才之士的话,那么这些品评家们就能再上一层。就比如许劭评价曹操庞德公提携龙凤雏,曾经都是一时美谈。另外还有一类名士就是学问非常大,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没什么成绩。就比如说孔融喜欢评议时政,但从行事方面来看,却显得有些清淡了。

最后一类名士,他们效仿古时候的君子之风。其一言一行之间,也无不恪守君子之德。但是在那个乱世,能坚持做到这种程度的,少之又少。在笔者看来,这类人才真正算的上是古之名士。而曹魏集团中的袁涣,便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员。

说到袁涣,他虽然也是出自袁氏,父亲也曾位列汉朝三公。但他和袁绍出身的那个袁氏,其实并无多少关联。据《三国志袁涣传》记载:“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可以看到,袁涣还曾经和刘备有过一段渊源。在袁术兵败被杀之后,袁涣也是出于这点考虑,才答应留在吕布(此时和刘备关系亲密)麾下效命。

不过在刘备和吕布闹僵之后,后者为泄私愤,于是便令袁涣写封书信痛骂刘备。据《三国志袁涣传》记载:“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对此,袁涣面无惧色,反而笑着应答,并将吕布斥责了一番,随后“布惭而止”。刘备曾有恩于袁涣,所以后者即便面对生死威胁,他也始终秉承着忠义之举。即便在数年之后,袁涣也始终未能忘记刘备的恩德:“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袁涣这样知恩图报的品行,难道不是古之名士应该有的气度吗?此为其一。

不久之后,吕布败亡于曹操之手。而袁涣此时的举动,也不由得令曹操都为之侧目。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曾引《袁氏世纪》:“布之破也,陈群父子时亦在布之军,见太祖皆拜。涣独高揖不为礼,太祖甚严惮之。时太祖又给众官车各数乘,使取布军中物,唯其所欲。众人皆重载,唯涣取书数百卷。”袁涣身处败军之中,依然保持气节。待到后来曹操封赏众人之时,袁涣也只是取走了百卷书籍。如果不是袁涣对待学问也很认真,那么他又怎么会是一个爱书之人?而且一个对待学问都如此认真严谨之人,那么他在待人处事之上,又怎么不会不遵循君子之道呢?此为其二。

袁涣后来因为自己的君子风度,也自然受到了曹操的重视。在曹操后来实行屯田制之时,袁涣又针对“民不乐,多逃亡”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曹操便是在听从了袁涣的见解之后,才开始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此举也让袁涣受到不少百姓的爱戴:“以病去官,百姓思之。”此为其三。

袁涣后来在地方上任职之时,采用古之君子的礼仪教化地方上的百姓,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仅如此,袁涣还起到过带头作用。据《三国志袁涣传》记载:“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且看这段原文,袁涣为了帮助到有苦难的民众,他甚至不惜散尽家中的财物,这一点也是很多君子都没能做到的。此为其四。

笔者在为大家介绍袁涣之时,也不禁为他高尚的人格所感动。纵观袁涣一生行事,他素来秉承忠义,又好君子之风,懂得为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在其言谈举止之间,袁涣也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这难道还不是古之名士应该有的风范吗?而陈寿在为袁涣做传之时,便曾用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其品性如何:“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

袁涣的君子之风,也同样感动过曹操:“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在当时那种乱世之下,能和袁涣有着相同君子之风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了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后期为何会选择弃用马超?只因马超做错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马超是蜀汉五虎将,也是三国最出名的将领之一。马超年少成名,继承父亲马腾军队后,和韩遂组成联军共同抗曹。可惜后来败给了曹操的离间计,最后转投刘备,成为刘备身边的得力助手。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封骠骑将军,等于是个从一品的官,可见当时马超地位之高。不过在此后刘备却选择弃用马超,逐渐将他放置主力将领以外,这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延续数十年?只因这两人将赵国拉回生死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赵国被秦国坑杀45万大军,也进一步奠定了秦国霸主的地位。不过赵国在损失40多万士兵的情况下,依然没被灭国,此后有延续了数十年的时间。为和赵国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其实这要感谢两个人,他们分别是苏代和赵胜,正是因为他们才将赵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下面就为大家

  • 初汉三杰第一人是谁?韩信、张良都比不上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初汉三杰是刘邦能顺利建立西汉,功劳最大的三个人。如果将他们三人放一起比较,究竟谁才是初汉三杰第一人呢?要是比功绩恐怕还是韩信功劳最大,毕竟再高深的谋略也需要有人去执行。如果没有韩信,恐怕刘邦还没那么容易击败项羽。不过韩信虽然功高盖世,但下场也是最惨的。实际上论综合能力,张良、韩信都不如萧何,萧何能够

  •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为什么没有回到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来和亲都伴随着牺牲,作为沟通两个国家之间的桥梁,和亲公主的命运大多数都是悲惨的,她们远离故国,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甚至文明程度还很低,还有可能要服从父亲死了嫁给儿子这样的习俗。历史上和亲公主并不在少数,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之一。而当她的丈夫松赞干布死后,她却选择留在吐蕃,再也没有回到唐朝,这是为什

  • 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的皇位得来并不光彩,虽然是一种被迫之举,但是却也是从自己侄子手里夺过来的皇位,而且朱允炆后来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不过,朱棣当上皇帝的时候也还很年轻,才四十出头,他也有几个子女,但是都是在他登基之前出生的,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再也没有生过一个孩子,这又是为何?公元1399年,

  • 武则天为什么后来那么狠毒?只是被逼无奈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的手段,很多人都还算是清楚,她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时候,对待自己儿子的时候,对待那些反对自己当皇帝的臣子的时候,都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铁血无情的帝王心思,武则天这样做的确是很残酷,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她又会怎么样?或许早就被踢出去了吧。虽然武则天本身就有果敢勇决的基因,但是能让一个女性变得强大,也

  • 雍正一年只休息三天,他休息的时候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也算是出了名的勤奋,和爸爸康熙与儿子乾隆,合称为“康雍乾”,虽然相比其他两位,雍正的人气还是要短了一大截、雍正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魔,清朝时员休假制度本来就很少,又有这样一个带头工作的老板,官员们也算倒霉。不过,雍正再忙,一年之中也会有三天的休假时间,那么在这

  •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最为人所熟知的,或许还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但是李隆基毕竟身为皇帝,唐朝也的确在他手中走上了巅峰,尽管后来又没落,但是不得不说,李隆基的本职工作做的还是挺不错的。而李隆基的皇位之所以能够得来,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太平公主,可是为什么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却要杀掉自己曾经的盟友太平公主呢?唐玄宗先天元年秋

  • 为何人们对袁涣评价很高?曹操也曾被他的为人所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袁涣在一个英雄群起的年代名声算不上太大,但袁涣却是少有真正能被称为君子之风的人物。袁涣出生名门,为司徒袁滂之子,当时很多望族子弟都不遵守礼法,但袁涣却能将自己的言行框架在礼法之内,所以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袁涣早年受过刘备的照顾,但他此后选择转投曹操,以直言正谏著称。就连曹操都曾被袁涣的为人所感动,袁涣

  • 魏国名将张郃为何如此忌惮马超与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像刘备、孙权、曹丕当了皇帝,而像赵云、关羽、典韦等等成为了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将领。当然了也有用失败者,比如说袁绍、袁术、刘表等等。我们接下来讲一讲关于一位名副其实的魏国名将,他最怕赵云马超,唯独不怕张飞,最后被乱箭射死,他就是张郃。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