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后期为何会选择弃用马超?只因马超做错一件事

刘备后期为何会选择弃用马超?只因马超做错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4/1/30 7:42:01

马超是蜀汉五虎将,也是三国最出名的将领之一。马超年少成名,继承父亲马腾军队后,和韩遂组成联军共同抗曹。可惜后来败给了曹操的离间计,最后转投刘备,成为刘备身边的得力助手。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封骠骑将军,等于是个从一品的官,可见当时马超地位之高。不过在此后刘备却选择弃用马超,逐渐将他放置主力将领以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全因马超错过了一个机会。

谈及马超这位蜀汉的五虎上将,想必不少读者都为他后来郁郁而终的结局感到一丝惋惜。纵观马超一生行事,他年少之时便以勇猛而著称,还曾在渭水河畔大败过曹操,令曹营将士听到“锦马超”之名,也无不为之丧胆。

无奈英雄气短,尽管马超勇不可当,但他却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也就导致了他在战争中的多次失利。辗转数地之后,马超只好投奔到刘备麾下。在不少读者的印象中,马超自从入蜀以后,便很少出现了。只有在刘备进取益州,以及他称王进帝之时,我们这才在史书中得以略窥一二。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超尽管在蜀汉政权中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他后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却实在不多。据《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令人遗憾的是,刘备看重的只是马超的威名,而不是他过人的本领。对此,裴松之后来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也曾引用《典略》:“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由此可见,刘备对于马超的用法,并不像是关羽张飞那样,让他们独当一面。而造成这点原因的,除了刘备忌惮马超这一点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刘备给过马超机会,令其有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可惜后者并没能及时把握住。而这个改变了马超命运的一战,便发生在汉中一役之前,地点是在武都、下辩、阴平等地。没错,后来魏国征西将军邓艾伐蜀,便是从阴平一带突进,继而用二千兵马便完成了灭蜀之壮举。可见武都、阴平一带对于蜀中来说,是有多么重要了。

原来,在刘备进取汉中之时,他曾派张飞、马超和吴兰等人,从武都一带出发,好及时遏制住汉中咽喉,防止曹操将人口给迁移走。但是马超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首先这场战役的结局是确定的了:马超、张飞败走汉中,吴兰、任夔和雷铜三员大将阵亡(雷铜之死见于《华阳国志》)。

接下来再谈谈武都之战的过程,根据相关史料分析来看,马超和张飞应该是分为两路的。据《三国志•曹休传》记载:“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不难看出,张飞是有着自己的任务的,那便是领一支兵马在曹军后方虚张声势,借此来震慑敌军。事实上,张飞也没少干这样的事情(参见长坂坡、华容道)。

当然,这种摇旗呐喊的事情,总不能让张飞马超两位大将都去吧。所以马超此时,应该是与吴兰等人正面迎敌的。但不巧的是,曹休却看出了蜀军的用意。于是在参军曹休的建议之下,曹洪张既等人果断向吴兰马超等人发起了进攻。而马超的表现,史书中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马超吴兰等人大败而归,且吴兰等三员大将战死。而马超在一战中的表现,却未能展现出他昔日的勇猛。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打败他的竟然只是曹洪、曹休等人。据《三国志•张既传》记载:“洪置酒大会,令女倡著罗縠之衣,蹋鼓,一坐皆笑。”恐怕,这也是曹休在他一生中的巅峰时期了。

那么武都之战的失利,给刘备造成了怎么样的损失呢?结果不言而喻,失去了汉中之地的大部分人口。据《三国志•张既传》记载:“太祖将拔汉中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问既。既曰:‘可劝使北出就谷以避贼,前至者厚其宠赏,则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可以看到,张既不仅帮助曹洪击败了来犯蜀军,而且还曾建议曹操将武都百姓给迁出汉中。

并且曹操在汉中之战失败之后,也同样是走的武都这条道路,将绝大多数汉中百姓给迁走了。所以刘备即便是打下了汉中之地,他也没能获取到汉中最大的胜利品(人口)。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可谓是最重要的原因。没见到刘备早年在四处奔袭的过程中,也舍不得丢下那几万百姓吗?

综上所述,马超在武都之战的表现,确实是差强人意了。而经此一役之后,刘备也不再对马超的能力抱有太高的期望。据《三国志•马超传》记载:“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可见刘备后来对马超的态度,也只是借其名而不借其才。

在此之后,马超被刘备任命为凉州牧,意为震慑羌人所用。而马超在此之后,也逐渐销声匿迹,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马超没能把握住武都一战的机会,在考察期间便被刘备否定了。这也就导致了他后来的郁郁而终,其结局也不由得令人为之唏嘘感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延续数十年?只因这两人将赵国拉回生死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赵国被秦国坑杀45万大军,也进一步奠定了秦国霸主的地位。不过赵国在损失40多万士兵的情况下,依然没被灭国,此后有延续了数十年的时间。为和赵国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其实这要感谢两个人,他们分别是苏代和赵胜,正是因为他们才将赵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下面就为大家

  • 初汉三杰第一人是谁?韩信、张良都比不上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初汉三杰是刘邦能顺利建立西汉,功劳最大的三个人。如果将他们三人放一起比较,究竟谁才是初汉三杰第一人呢?要是比功绩恐怕还是韩信功劳最大,毕竟再高深的谋略也需要有人去执行。如果没有韩信,恐怕刘邦还没那么容易击败项羽。不过韩信虽然功高盖世,但下场也是最惨的。实际上论综合能力,张良、韩信都不如萧何,萧何能够

  •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为什么没有回到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来和亲都伴随着牺牲,作为沟通两个国家之间的桥梁,和亲公主的命运大多数都是悲惨的,她们远离故国,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甚至文明程度还很低,还有可能要服从父亲死了嫁给儿子这样的习俗。历史上和亲公主并不在少数,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之一。而当她的丈夫松赞干布死后,她却选择留在吐蕃,再也没有回到唐朝,这是为什

  • 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的皇位得来并不光彩,虽然是一种被迫之举,但是却也是从自己侄子手里夺过来的皇位,而且朱允炆后来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不过,朱棣当上皇帝的时候也还很年轻,才四十出头,他也有几个子女,但是都是在他登基之前出生的,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再也没有生过一个孩子,这又是为何?公元1399年,

  • 武则天为什么后来那么狠毒?只是被逼无奈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的手段,很多人都还算是清楚,她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时候,对待自己儿子的时候,对待那些反对自己当皇帝的臣子的时候,都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铁血无情的帝王心思,武则天这样做的确是很残酷,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她又会怎么样?或许早就被踢出去了吧。虽然武则天本身就有果敢勇决的基因,但是能让一个女性变得强大,也

  • 雍正一年只休息三天,他休息的时候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也算是出了名的勤奋,和爸爸康熙与儿子乾隆,合称为“康雍乾”,虽然相比其他两位,雍正的人气还是要短了一大截、雍正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魔,清朝时员休假制度本来就很少,又有这样一个带头工作的老板,官员们也算倒霉。不过,雍正再忙,一年之中也会有三天的休假时间,那么在这

  •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最为人所熟知的,或许还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但是李隆基毕竟身为皇帝,唐朝也的确在他手中走上了巅峰,尽管后来又没落,但是不得不说,李隆基的本职工作做的还是挺不错的。而李隆基的皇位之所以能够得来,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太平公主,可是为什么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却要杀掉自己曾经的盟友太平公主呢?唐玄宗先天元年秋

  • 为何人们对袁涣评价很高?曹操也曾被他的为人所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袁涣在一个英雄群起的年代名声算不上太大,但袁涣却是少有真正能被称为君子之风的人物。袁涣出生名门,为司徒袁滂之子,当时很多望族子弟都不遵守礼法,但袁涣却能将自己的言行框架在礼法之内,所以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袁涣早年受过刘备的照顾,但他此后选择转投曹操,以直言正谏著称。就连曹操都曾被袁涣的为人所感动,袁涣

  • 魏国名将张郃为何如此忌惮马超与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像刘备、孙权、曹丕当了皇帝,而像赵云、关羽、典韦等等成为了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将领。当然了也有用失败者,比如说袁绍、袁术、刘表等等。我们接下来讲一讲关于一位名副其实的魏国名将,他最怕赵云马超,唯独不怕张飞,最后被乱箭射死,他就是张郃。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

  • 关羽死后被封13个谥号,分别是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当中,若是要说被后世风光的程度,恐怕就连被神化的诸葛亮也无法与关羽相比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皇帝经常给关羽封谥号。所谓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说白了就是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或特点,用一个字或几个字给出一个评价。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