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2/7 17:36:49

朱棣的皇位得来并不光彩,虽然是一种被迫之举,但是却也是从自己侄子手里夺过来的皇位,而且朱允炆后来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不过,朱棣当上皇帝的时候也还很年轻,才四十出头,他也有几个子女,但是都是在他登基之前出生的,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再也没有生过一个孩子,这又是为何?

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正式起兵攻打侄子建文帝,三年后即1402年,取得最终胜利,从而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的一生中一共有四个儿子、五位女儿。但他的这些儿女都是他在老家凤阳(在他17岁那年朱棣与兄弟们在凤阳住了几年)与当燕王时候生的,他在当皇帝后是一个儿女都没生,最小的儿子朱高爔是诞生于1392年。

自1402年登基到他1424年于北征回师途中去世,他22年之间确实是没能够生下一个儿女,但他当皇帝时才42岁,按理说是壮年,这是为何呢?这个没有正史依据,我们只能靠猜测。

首先一个原因是朱棣在登基后实在是太忙了。因为他自己是抢了侄子的皇位,有点来国不正,所以他在称帝后,很想要有所作为,让自己被认为是篡位的声音尽量小点,这点和唐太宗李世民类似。因为忙于政务,太拼了,没花太多时间去生娃。而他原来在凤阳与北平当燕王时,没有当皇帝那么忙,所以与正室徐皇后(徐达之女)生了四子五女。

之后他为稳定北方边疆,从公元1410到公元1424年这十四年内,亲自率兵五次北征蒙古,最终也是死在了北征归途的路上,由于常年在外忙于战事,这也可能耽搁朱棣生娃了。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朱棣在登基后丧失了生育能力,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是有记载的。里面记载朱棣在当皇帝后,特别宠爱一个叫权妃的朝鲜妃子,但后来这个妃子却突然得病身亡了,朱棣的另一个妃子贾吕则诬陷宫人吕氏毒死了权妃。于是,朱棣大怒进行了一次宫女大屠杀。

后来朱棣又听说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与宦官结好,朱棣大发雷霆,贾吕和鱼氏十分恐惧,上吊自杀。发生了这等丑事后,朱棣打算清算后宫,竟发现这样的现象不止一例,又牵连诛杀了几千名宫女,此事被称为“吕鱼之乱”。

临刑时,有宫女面诟帝曰: “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自己不行,我们才和宦官私通,有什么罪过呢?”通过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可以推测出朱棣在当皇帝后,可能失去了生育功能,这才无法生育了。

不过这《李朝实录》中的记载是不是真,如今还存疑问,毕竟正史《明史》没有记载,明朝的野史也没提都没有,不喜欢明朝的清朝也没有说过。

和父皇子嗣兴旺,多子多福(朱元璋共生26子16女)不同。明成祖朱棣只生了四子五女,数量远不及他的父皇,最小的皇子朱高爔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成祖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生出一儿半女,他所有的子女都是就藩燕王后所生,这是为何?且看我简短的分析下。

朱棣登基即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这个年龄在古代算刚好还在生育的黄金年龄,他最后一个孩子朱高爔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这个孩子出生仅一个月便夭折了,这一年朱棣才32岁正是精力充沛的年华,但此后直到他去世,在长达三十二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再生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分析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有两种可能性导致了朱棣为何在位22年都没有再生育。

其一:朱棣与妻子,仁孝徐皇后感情很好。仁孝皇后徐氏乃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册封为燕王妃,朱棣靖难起兵后,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南京并即帝位,同年徐氏被册立为皇后。徐皇后出身名门,知书达理贤良淑德,朱棣与皇后感情笃深,两人相伴三十一年,徐皇后为朱棣诞下四子五女中的三子四女,其中嫡长子太子朱高炽、嫡次子汉王朱高熙、嫡三子赵王朱高燧皆出自徐皇后。徐皇后所生子女都在洪武年间出生,而朱棣其他一子一女(朱高爔、常宁公主)生母皆不祥,推断是朱棣在北平藩邸时与侧室所生。徐皇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徐皇后死后成祖悲痛欲绝,此后便不再立皇后,正宫之位因此一直空缺。由此可见朱棣对患难夫妻徐皇后用情之深,为了皇后不再临幸其他妃嫔也在情理之中。

其二:徐皇后死后朱棣大开合欢禁忌,但始终没有诞下一子半女,有人推断他是身体出了问题。据朝鲜王朝《李朝实录》记载: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北伐胜利回师途中,随军出征的宠妃权贤妃意外暴毙,朱棣为此伤心不已。宫女贾氏向朱棣告密,说权贤妃是被宫女吕氏、太监和银匠在权贵妃的饮用的茶水中下砒霜毒死的,朱棣大怒,乃使锦衣卫将一干人等下狱严刑拷问,结果牵连出越来越多的人,最后牵连此事的宫女太监竟达近三千人,朱棣统统将这些人活剐,临刑前更是坐镇刑场,有性格刚烈的宫女直接破口大骂成祖:你自己年老阳衰,宫人与小宦官相好,有什么罪过。此事在明朝史书中虽未提及,但《李朝实录》是朝鲜王朝官修史书,更何况当时宫中有不少来自朝鲜的宫女,故推断当时成祖身体确实有恙,要么不举要么不育。如此公开揭皇帝的伤疤,也难怪朱棣会痛下杀手,屠戮近三千宫女太监。

个人推断是,朱棣应该是身体出了问题,他几十年戎马生涯,六次北伐出征北元,一直到66岁还砥砺前行亲临沙场。此不为别的,乃是以行军作战来逃避身体残疾。要么不举,要么不育,他继位时42岁,正是男人生育的黄金年龄,其父太祖皇帝朱元璋六十多岁了还能生孩子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什么后来那么狠毒?只是被逼无奈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的手段,很多人都还算是清楚,她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时候,对待自己儿子的时候,对待那些反对自己当皇帝的臣子的时候,都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铁血无情的帝王心思,武则天这样做的确是很残酷,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她又会怎么样?或许早就被踢出去了吧。虽然武则天本身就有果敢勇决的基因,但是能让一个女性变得强大,也

  • 雍正一年只休息三天,他休息的时候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也算是出了名的勤奋,和爸爸康熙与儿子乾隆,合称为“康雍乾”,虽然相比其他两位,雍正的人气还是要短了一大截、雍正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魔,清朝时员休假制度本来就很少,又有这样一个带头工作的老板,官员们也算倒霉。不过,雍正再忙,一年之中也会有三天的休假时间,那么在这

  •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最为人所熟知的,或许还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但是李隆基毕竟身为皇帝,唐朝也的确在他手中走上了巅峰,尽管后来又没落,但是不得不说,李隆基的本职工作做的还是挺不错的。而李隆基的皇位之所以能够得来,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太平公主,可是为什么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却要杀掉自己曾经的盟友太平公主呢?唐玄宗先天元年秋

  • 为何人们对袁涣评价很高?曹操也曾被他的为人所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袁涣在一个英雄群起的年代名声算不上太大,但袁涣却是少有真正能被称为君子之风的人物。袁涣出生名门,为司徒袁滂之子,当时很多望族子弟都不遵守礼法,但袁涣却能将自己的言行框架在礼法之内,所以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袁涣早年受过刘备的照顾,但他此后选择转投曹操,以直言正谏著称。就连曹操都曾被袁涣的为人所感动,袁涣

  • 魏国名将张郃为何如此忌惮马超与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像刘备、孙权、曹丕当了皇帝,而像赵云、关羽、典韦等等成为了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将领。当然了也有用失败者,比如说袁绍、袁术、刘表等等。我们接下来讲一讲关于一位名副其实的魏国名将,他最怕赵云马超,唯独不怕张飞,最后被乱箭射死,他就是张郃。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

  • 关羽死后被封13个谥号,分别是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当中,若是要说被后世风光的程度,恐怕就连被神化的诸葛亮也无法与关羽相比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皇帝经常给关羽封谥号。所谓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说白了就是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或特点,用一个字或几个字给出一个评价。但是

  • 张鲁为什么不愿投靠刘备?张鲁和刘备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张鲁是东汉末年军阀之一,曾割据汉中三十年之久。等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时,张鲁明显不是他们的对手,战败后只能逃往巴中。此时张鲁有两个选择,一是归降曹操;二是投靠刘备。张鲁则毅然决然的说:“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所以最后选择了曹操。为什么张鲁对刘备有这么大的意

  • 清朝花钱买官的人很多吗?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人该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成为了一个各项制度都非常完善的国家了,一个自由,公平公正的国家,而这也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由发展才华的空间,实现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过在我们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封建制度在很多方面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就比如今天要说到的,已捐款的名义来买官。这个制度听起来是让人感到非常黑

  • 武则天敢杀徐敬业,却为何不敢杀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唐朝时期,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就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这位女皇帝便是武则天。武则天凭借着自己的手腕,在李家人的手中夺取了江山,并且建立了武周王朝。在那个封建年代,女子的地位是属于社会底层的,普偏低下,甚至是会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武则天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确实不易。不得不说,武则天付出了很多也算计了

  • 李旦为什么不愿当皇帝?两次主动禅位原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曾两次坐上皇位,但最后都选择禅位,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皇帝都想越当越久,李旦却两次选择主动退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跟李旦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李旦觉得自己禅位李隆基是天意,他相信传德避灾的说法。只是这次的禅位还伴随了不小的风险,好在李隆基为人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