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鲁为什么不愿投靠刘备?张鲁和刘备恩怨揭秘

张鲁为什么不愿投靠刘备?张鲁和刘备恩怨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2/4 4:49:50

张鲁是东汉末年军阀之一,曾割据汉中三十年之久。等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时,张鲁明显不是他们的对手,战败后只能逃往巴中。此时张鲁有两个选择,一是归降曹操;二是投靠刘备。张鲁则毅然决然的说:“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所以最后选择了曹操。为什么张鲁对刘备有这么大的意见呢?难道两人之间有什么恩怨么?其实张鲁的这番选择倒也没错,想要自保曹操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三国时期,汉中最后是为刘备所占,但是在刘备之前,最早是张鲁占据汉中,尔后被曹操所得。刘备入蜀之后,派人攻打汉中,才被刘备拿下。建安二十年,曹操讨伐张鲁,张鲁的弟弟抗曹失败,张鲁逃亡巴中。刘备打算将张鲁接到益州来,让人去劝张鲁入蜀,张鲁却喊出了震撼后世的一句话:“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愤而降曹。

张鲁此举实在不合人之常情,曹操讨伐张鲁,是他的当前大敌,而刘备和曹操是对立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张鲁又何出此言呢?这个要从张鲁的身份和经历说起。张鲁在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首先是一个军阀,并且割据汉中,跟其他诸侯不一样的是,张鲁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很有来头,他是张陵的孙子。张陵是五斗米教的第一代天师,而张鲁继承了这一地位,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同时据说他还是张良的十世孙!张鲁以五斗米教起家,继承自父亲张衡,并把五斗米教发扬光大,来到汉中后,依靠部众,击败太守苏固,经过苦心经营,割据汉中,将近三十年,吸纳百姓十万户,连西面的刘表,南面的刘璋,对他非常忌惮。

张鲁奉行政教合一,在汉中地区,大多信仰五斗米教,这就是张鲁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信徒的供奉,他张鲁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张鲁考虑到的,曹操考虑到了,但是刘备没有考虑到。早年间张鲁曾跟随刘璋之父刘焉,在巴蜀之地拥有很多五斗米的信徒,可是当刘备占据益州后,对五斗米信徒多方打压,这点使张鲁颇为厌恶。而曹操对五斗米教并无成见,张鲁利益权衡后,选择曹操也是情有可原的。

张鲁投降曹操以后,携带大量的信众来到长安、洛阳和邺城三地,利用曹操对张鲁的优待,或明或暗的向社会的上层和下层传播五斗米教。经过曹魏时期和西晋的发展,到东晋时,五斗米教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北方和中原地区,就连大书法家王羲之都是五斗米教的信众!五斗米教最后演变成赫赫有名的道教,传播于天下,这才是张鲁投降曹操的真正打算。

张鲁之所以说那句话,其实说给曹操听的,让曹操知道,他是真心投降曹操的,并没有首鼠两端,以取得曹操更大的信任,也为自己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历经乱世的张鲁,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他宁愿投降曹操,也不愿意跟随刘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厮绝对是一个情商、智商双高的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花钱买官的人很多吗?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人该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成为了一个各项制度都非常完善的国家了,一个自由,公平公正的国家,而这也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由发展才华的空间,实现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过在我们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封建制度在很多方面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就比如今天要说到的,已捐款的名义来买官。这个制度听起来是让人感到非常黑

  • 武则天敢杀徐敬业,却为何不敢杀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唐朝时期,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就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这位女皇帝便是武则天。武则天凭借着自己的手腕,在李家人的手中夺取了江山,并且建立了武周王朝。在那个封建年代,女子的地位是属于社会底层的,普偏低下,甚至是会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武则天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确实不易。不得不说,武则天付出了很多也算计了

  • 李旦为什么不愿当皇帝?两次主动禅位原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曾两次坐上皇位,但最后都选择禅位,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皇帝都想越当越久,李旦却两次选择主动退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跟李旦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李旦觉得自己禅位李隆基是天意,他相信传德避灾的说法。只是这次的禅位还伴随了不小的风险,好在李隆基为人果断

  • 雍正皇帝一年只休息三天是真的吗?揭秘雍正帝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是清朝,乃至整个古代最勤劳的帝王之一。据说雍正帝一年只休息三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忙碌是应该的,但皇帝如果哪些心情不好,不想工作恐怕大臣们也不该提反对意见。何况明朝还出现过上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和雍正帝相比高下立判。相信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雍正帝每天的工作安排究竟是怎么

  •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什么都是短命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的儿子有二十多个,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继承人曹丕、神童曹冲、大才子曹植,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出名的,当然还有大部分不出名的。不过,虽然曹操的儿子众多,但是这些儿子却都是短命鬼,曹冲自然不用说,不管是自然死亡还是人为,他也还是死的太早,而曹丕也一样,皇帝没当几年也死了,为什么曹操的儿子们都如此短命

  • 朱元璋施政埋下哪些隐患?明朝的灭亡朱元璋也要背锅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虽然朱元璋没读过什么书,但从小贫困的经历让他成为一名彻头彻尾的实践派,恐怕这要比很多理论派都有用的多。或许朱元璋成为皇帝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他治国的才能也是有目共睹,起码是为后人带来了百年以上的和平繁荣期。不过有人认为朱元璋早期实行的一些政策给明朝的灭亡埋下隐患,难道明朝最后不

  • 范仲淹为官有哪些政绩?曾用妙招解决饥荒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范仲淹是北宋名官,他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书法等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其实范仲淹在解决民生经济问题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故事,就是范仲淹利用一些列的措施,帮助当时的灾民度过艰难的一年。或许多数人还是更了解范仲淹在文学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不过就他本人推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迁作为汉朝人,而且还是距离刘邦并不算特别远的汉武帝时期,他写的《史记》也一直都被看作是史书当中的典范,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后人认识之前那段历史的重要资料。不过,西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按理说史书应该对刘邦歌功颂德才是,但是为什么司马迁却不一样,他在《史记》当中却有些贬低刘邦,而且还抬高刘邦的对手项羽呢

  • 诸葛瑾能力不强,为什么孙权还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能力强的人,是很容易得到重用的,而得到重用之后,一般也会做出很多成绩来。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后世看来他能力并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平庸,尤其是和他的兄弟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差劲,但是却依然得到了重用,这个人就是诸葛瑾。诸葛瑾名气不大,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为什么却能够得到孙权的重用呢?三国时期是一个

  • 晋惠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晋惠公口碑很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晋惠公是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后的第五位国君。不过晋惠公的继位之路是在秦国的帮助下完成的,而且晋惠公在位期间的名声很不好,背信弃义、诛杀大臣等成了晋惠公的标签。晋惠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可以不择手段,但达到目的后又出尔反尔,所以晋国过人都不服他。因为在道义上的缺失,导致晋惠公一生都得不到尊重。下面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