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戎结局如何?

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85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2:16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但他可不是一般的名士,还是一位立过战功的将军。王戎活动于三国至西晋时期,他早年承袭父爵,后来一路高升,成为豫州刺史、建威将军。王戎还参与过灭吴之战,期间立下功劳。但王戎此后却慢慢退居二线,不在理会天下之事,而是沉迷玩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王戎早已提前嗅到天下将会大乱,西晋政权已经出现不稳固的预兆。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王戎这个人物,想了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王戎字浚冲,琅琊临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贞陵亭侯。王戎幼年时聪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视日而目不眩,裴楷评价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槛笼中怒吼震地,众人都奔走退避,王戎却站着不动,神色如常。魏明帝曹叡看到后,称赞王戎是奇童。王戎与群儿在道旁游玩,见李树上有很多果实,群儿争着去摘取,王戎却不去,有人问他为何不去,王戎说:“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取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阮籍与王戎的父亲王浑是朋友。王戎十五岁时,随父在官署。王戎比阮籍小二十岁,而阮籍与王戎成为朋友。阮籍每次到王浑那里去,与王浑见一面就离去,找王戎交谈,很久才出来。对王浑说:“浚冲清赏,不是像您这样的人,与您谈话,不如与阿戎谈话。”王浑死于凉州时,故吏捐赠数百万钱助丧,王戎没有接受,从此出名。

王戎身材短小,坦率而不注重仪表,为人健谈,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朝中贤士曾于三月上巳节在洛水旁游玩洗濯,有人问王济说:“昨日郊游有何谈论?”王济说:“张华善说《史记》《汉书》;裴危页论前人言行,滔滔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类的事,超然玄虚。”王戎就是这样受到鉴识者的欣赏。

王戎曾和阮籍共饮,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斟酒时不给刘昶斟,刘昶也不怨恨。王戎觉得奇怪,以后问阮籍道:“刘昶是什么样的人?”阮籍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不可不给他酒喝;不如公荣的人,不敢不与他共同喝酒;只有公荣可以不给他酒喝。”王戎经常与阮籍等在竹林游玩,有一次王戎来晚了。阮籍说:“俗物又来败坏人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们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钟会将伐蜀,拜访并告别王戎,问王戎有何计灭蜀。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后来钟会被杀,人们认为是知人之言。

王戎继承父亲的爵位,召为相国掾,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因遣吏修园宅论罪,应免官,皇帝下诏作赎罪处理。迁为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受诏命伐吴。王戎派遣参军罗尚、刘乔为前锋,进攻武昌,吴将杨雍、孙述、江夏太守刘朗各率众向王戎投降。王戎率大军到江边,吴牙门将孟泰献蕲春、邾二县投降。吴平以后,晋爵安丰县侯,增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王戎渡江安抚新附吴民,宣扬晋室威德恩惠。吴光禄勋石伟为人正直,不为孙皓所容,称病回家。王戎赞扬他的清刚之节,上表向皇帝推荐,皇帝下诏拜石伟为议郎,以二千石爵禄终其身。荆州百姓悦服王戎,征召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送给王戎五十端名叫筒中的细布以行贿,被司隶纠察弹劾,因王戎知道是贿赂未曾接受,才没有治罪,然而议论者认为这也是王戎的过错。武帝对朝臣们说:“王戎的行为,难道是怀有私心贪得吗?而是不愿做异于他人的事罢了!”武帝虽这样替王戎解释,仍为清廉谨慎者所鄙视,由此名声受损。

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庶政料理得好。后迁为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丧离职。王戎孝心至诚,但不拘礼制,守丧期间饮酒吃肉,或看下棋,而容貌憔悴,持杖才能行路。裴危页前往吊唁,对人说:“如过于悲痛会毁伤身体,浚冲不免被讥为毁性。”当时和峤也为父守丧,守正常礼法,量米而食,而哀痛毁身不及王戎。武帝对刘毅说:“和峤守丧损身,超出礼制,使人忧虑。”刘毅说:“和峤虽卧草苫而食米粥,那是惜生之孝,至于王戎,是所谓死孝,陛下当先为王戎忧虑。”王戎先前有呕吐病,居丧期间病情加重。武帝派医生为他治疗,并赐给药物,又使他断绝宾客。

杨骏执政时,王戎拜为太子太傅。杨骏被杀之后,东安公司马繇专断刑赏,威震内外。王戎告诫司马繇说:“大事件之后,考虑问题要深远些。”司马繇不听,果然遭祸。后转为中书令,加光禄大夫,给恩信五十人。又迁为尚书左仆射,兼吏部职。

王戎开始定甲午制,凡选拔人才,先让被选者治理百姓,然后授官擢用。司隶傅咸上奏弹劾王戎说:“《尚书》上说:‘三年一次考核官吏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即可升优退劣。’今内外群官,任期不到一年,王戎即奏请召还,既未定其优劣,就加以更换,送旧迎新,不绝于道路,巧伪奸诈之事由此产生,妨害农业和政事。王戎不依据舜经典行事,而举动浮华,毁坏风俗,不但无益,且有大害。应免除王戎的官职,以使风俗敦厚。”王戎与贾充及郭氏通亲,故未作处理。不久转为司徒,以为王政将要颓败,与权臣苟合求容,时值愍怀太子被废,王戎无一句匡谏之言。

裴危页是王戎的女婿,裴危页被杀,王戎被牵连免官。齐王司马礒起义兵讨司马伦,孙秀将王戎囚于京城内,司马伦之子欲取出王戎作军司。博士王繇说:“浚冲谲诈多端,哪肯为少年所用?”于是不用。惠帝回宫复位,以王戎为尚书令。接着河间王司马颙遣使者说服成都王司马颖,将共讨齐王司马冏。讨伐的檄文到京师,司马冏对王戎说:“孙秀作乱,天子被幽禁威逼,我纠合义兵,扫除元恶,尽臣子之节,这是神人共知的。二王听信谗言,将成大难,当依赖您之忠谋,以调和争执。卿可为我筹划对策。”王戎说:“公首倡义兵,安定晋室大业,立国以来,未有此人。然而论功行赏,漏掉有功之人,因而朝野失望,人怀异心。今二王有甲兵百万,其锋不可抵挡,您若舍弃权柄,以齐王身份回府第,可以保持原来爵禄。委权于他人,得崇让之名,这是求全身之计。”司马冏的谋臣葛韄发怒说:“自汉魏以来,王公失势回府第,有能保全妻子儿女的吗?发此议论者当斩。”于是百官震惊,王戎伪装药性发作掉进厕所,才免于遭祸。

王戎认为晋室已乱,仰慕春秋蘧伯玉的为人,随波逐流,无刚直之节。自从掌选才任官之职,不曾擢拔出身寒微之士,退黜徒有虚名之人,只是随时势而沉浮,在官门中选官调职而已。不久拜为司徒,虽总三司之权,而委事于僚属。常私人乘小马从便门出去游玩,见到他的人不知他是三公。他原来的属下官吏多升为大官,路上遇到他就要避开。为人好兴财利,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货物,聚钱财,不计其数,常自执算筹,昼夜计算,常嫌不足。又很吝啬,自己舍不得吃穿,天下人都说这是他的不治之症。女儿出嫁给裴危页时,向他借钱数万,很久没有归还。回娘家时王戎很不高兴,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他,这才高兴起来。一个侄儿要结婚,王戎送给他一件单衣,结婚后又把这件单衣要回来。家里有好品种的李树,常卖李果,怕别人得到种子,卖时总在果核上钻个孔。因为这些,常被世人讥笑。

之后跟随惠帝北伐,王师在荡阴溃败,王戎退到邺,又随惠帝回洛阳。惠帝被逼西迁长安,王戎出奔到郏。在危难中曾亲自与乱军交锋,冒白刃之险,然而谈笑自若,未尝有惧色。有时召集亲故宾友,欢娱终日。惠帝永兴二年(305)死于郏县,终年七十二岁,谥号为元。

王戎善于鉴识人的品德才能,认为山涛如璞玉浑金,人人都羡慕其为宝,但不知可以做成何器;王衍神姿高远,如瑶林玉树,自然是尘世以外的人物。认为裴危页拙于用其长,荀勖善于用其短,陈道宁如长竿磢磢高挺。族弟王敦有高名,王戎讨厌他,王敦每次去看望王戎,王戎总是假托有病不见他。王敦后来果然叛乱。王戎就是这样能鉴识人品,有先见之明。一次经过黄公酒垆下,回头对后车上的门客们说:“我昔日与嵇叔夜、阮嗣宗在此酣饮,在竹林一起游玩的朋友我也算最末一个。自嵇、阮去世,我便为时务所缠扰,今日旧物都在眼前,而人却如远隔山河了。”当初,孙秀为琅王牙郡吏,要求同乡名士对他进行品评称誉。王戎的从弟王衍不愿评,王戎劝王衍还是评了好。及孙秀得志,朝士中与他有宿怨的都被杀,而王戎、王衍获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不喝水,那她喝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人渴了会喝水,这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问题,是人的本能,但其实这只是寻常人的做法,尤其是对古代的皇室贵族,他们喝的东西,和我们喝的那可是完全不一样了。慈禧太后就从来不喝水,她不是不喝,只是喝的不是水,当真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那慈禧太后喝的究竟是什么,你能猜得到吗?1895年,清朝与日本的甲午战争结束,清

  • 三国十大军师排名,有哪些人可以入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三国的军师有那么多,如果要评选出十大军师,你觉得谁可以入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诸葛亮,的确,诸葛亮的名气非常大,他作为军师也是很厉害的,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才终于跻身三足鼎立的行列。不过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能够入围呢?一起来看看,这十个人你是否都认可呢?三国乱世,群雄并起,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赵括只是替罪羊,导致赵国惨败给秦国其实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秦国,赵括成了众矢之的,还被贴上“纸上谈兵”的标签。难道战事失利都是赵括一人的错吗?实际上秦国和赵国一旦大规模开战,赵国国力根本办法和秦国进行持久战,最后肯定会落于下风,如何能在战事前期制定最合理策略才是重点。不然就算赵国将领是廉颇,最后也很难改变局势,当时的

  • 朱由校的乳母与太监勾结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客印月,相信大家都知道她是谁了,明朝皇帝朱由校的乳母。起初她进入皇宫的时候心中肯定是非常惶恐的,毕竟作为普通老百姓,若不是因为自己刚生了个孩子,有充足的乳汁,或许她可能终生都无缘于皇宫了。但这种惶恐很快就平复了,因为吵闹不休的皇太孙在她的怀中安静了,这就意味着她可以留在皇宫了。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

  • 夷陵之战后,陆逊为什么不继续追击活捉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对整个三国的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刘备可以说是因此而死,刘禅继位,诸葛亮开启了连年北伐。而在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吴国陆逊原本可以乘胜追击,抓住刘备也不是没可能,但他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相传是因为诸葛亮的阵法拦住了陆逊,但历史上真实情况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刘备登上马鞍山

  • 九子夺嫡为何没有皇十二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九子夺嫡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再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非常的精彩,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九子夺嫡如果仔细的看看的话,会发现过程异常的惨烈,但是却又有人置身事外,图一个清净,这里面就有皇十二子了,那么这个皇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到这个九子夺嫡之战中来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 八王之乱为什么是司马越活到最后?八王之乱关系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越是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孙子,他是司马炎从兄,也是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八王之乱将中原带入一片黑暗之中,王权贵族之间的争斗导致各方都损伤惨重,但司马越却是乱战中活的最久的人。实际上司马越也曾几度死里逃生,他独揽大权,不分黑白杀戮功臣,导致朝内人心惶惶。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当时司马越都做了哪些事,还有他

  • 马超父亲马腾怎么死的?马超和曹操为何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马腾是东汉末年凉州一代军阀。马腾原本是汉朝偏将军,但汉室逐渐衰落,凉州刺史又被叛军所杀,马腾和韩遂等人便在凉州一起共事。马腾性格忠厚,对百姓很好,所以受人尊敬,马腾曾计划诛杀李傕、郭汜,但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等曹操入住朝廷后,马腾再三权衡决定入朝,但他的儿子马超却要对抗曹操,此后马腾被夷灭三族,马超和

  •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称为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而言,一个被认为是忠心的忠臣的人,必然会在皇帝遇到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护好皇帝,保护好江山,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是例外,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将领左良玉。左良玉身为明朝大将,但是在崇祯遭遇危难,在他临死之前,手中握有重兵,却按兵不动,任由事态发展,但是最终他还能被称为是忠臣,这是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名垂青史,那真实的勾践也是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了,也正是通过这个典故,让勾践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位坚韧、敢去拼搏的正面人物,不过历史上真正的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可能这是很多人还不了解的,勾践的确有很突出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勾践的缺点是什么,通过这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