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对匈奴的态度是怎样的?统一全国后就制定了北击匈奴策略

秦始皇对匈奴的态度是怎样的?统一全国后就制定了北击匈奴策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3 更新时间:2024/1/22 4:57:36

其实秦始皇为了打击北方匈奴制定了很多策略,修建长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抵抗匈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就马上制定了北讨匈奴的战略方案,只不过秦始皇是把和越族的战役放在了前面。所以在3年后,秦始皇率先发动了征服越族的战役,直接派出了50万大军。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才第一次针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战役,也算是取得了初步成效。

秦始皇在中国的整个历史长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统一六国,开创帝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废除分封,改行郡县,北抗匈奴,南征百越......种种功绩,对于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无不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他被后世人冠以“千古一帝”的美誉,倒也实至名归。

秦始皇13岁继承王位,39岁统一六国。

试想当年,始皇帝一统六国,在咸阳宫的高楼之上凭栏远望,目所能及之处,皆为王土,目所不能及之处,也为王土。他欣赏着自己统治着的土地,心中豪气万丈,心想:那三皇五帝的功绩不过如此,我嬴政的功绩早已超过他们,他们能称“皇”称“帝”,那我就该称“皇帝”。

而“皇帝”这个称号,也被后来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沿用。秦一统六国之后,虽然,领土和国力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北部匈奴这一边患仍然存在。北边的匈奴就好比是始皇帝皇椅上的一根钉子,若任由它的存在,始皇帝就要时时提防,稍有疏忽便会受其害。

所以,想要摆脱它,只有将它除掉。

公元前220年,始皇帝下令修建了9条驰道,这9条驰道均以咸阳城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意在加强对全国各处的军事补给和调动,也有方便交通和秦始皇出巡之说,而此时,正是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

秦始皇为征百越修灵渠,为征匈奴修直道。公元前214年,始皇帝派遣蒙恬、杨翁子率军北征匈奴。蒙恬率领主力军队北出长城,进攻匈奴东面,而杨翁子率领谝师从肖关出长城,进攻匈奴西面。在两只精锐秦军的夹击之下,匈奴并没有多少抵抗之力,溃败而逃。

为了防止匈奴再次进犯,始皇帝沿黄河设置44座县,迁移了一些民众到此,在这里开垦种田,派遣大量的军队在此驻守。虽然,第一次出击匈奴大胜而归,但是,匈奴之患并未解除,始皇帝岂会就此罢休,次年秋,秦始皇在此派遣蒙恬北抗匈奴。

此次出击,匈奴也没能抵挡的住曾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的军队,被迫向北迁徙。匈奴虽然被赶走了,但是,只是暂时的,由过往的历史来看,匈奴终有一天会死灰复燃。为了防止匈奴再次进犯,始皇帝遣蒙恬征十万民夫修筑长城。

这次浩大的工程,是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个万里长城对防止北部匈奴的进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汉初著名政论家贾谊称其:“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桑弘羊也过有这样的论述:经蒙恬反击之后,“匈奴势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此次反击匈奴的胜利,是对匈奴贵族侵扰势力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秦始皇虽然功绩卓著,有自比三皇五帝之雄心,有统一天下之伟业,但是和其他人一样,他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大,始皇帝身体衰老日益明显,虽然,天下大权尽归他一人之手,但是,对于终将到来的那一天,始皇帝内心也许充满了恐惧和担忧,这也是他后来热衷与寻仙炼丹的原因所在。人们总是会选择性的逃避自己最害怕的事情,秦始皇也是一样,他害怕死亡。

所以,他对此总是逃避,没有理性的去看待这件事情,炼丹寻仙是他最后的挣扎。那么,秦始皇对于继承人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些过于儿戏了。仅是因为焚书坑儒这件事触怒自己,就将一国储君派往边陲之地,他的人身安全尚且不说,储君的地位在他心中究竟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秦始皇的突然死亡,让他未能召回公子扶苏,在权臣赵高的操纵之下,胡亥登基帝位,这惹的无数人扼腕叹息,大秦帝国光辉仿佛一下变得暗淡了起来。所以,有人提出一个设想:要是秦始皇能多活10年,大秦帝国又会有怎样的一个结局,匈奴是不是早400年就被赶到欧洲?

影响一个历史事件的因素有许多,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多重因素公共作用下的结果。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经过两次北击匈奴,匈奴早已元气大伤。所以,匈奴短时间内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侵扰如日中的大秦帝国,并且,在万里长城的守卫之下,匈奴进犯更是难上加难。

而每一次进击匈奴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要是匈奴不主动进击,或是对秦国构不成威胁,相信秦始皇不会做这样敌我共损的事情。再加上,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经过连年的战争,秦国极其需要稳定下来休养生息,秦始皇不可能不会意识的这一点。

所以,设定时间仅为十年的话,秦始皇在位更多的是发展内治、强大国力,可能不会去管北部的匈奴,也自然不会把匈奴赶到欧洲。

最后,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十五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是,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为什么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杀人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杀人了,首先都会让人感到害怕。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他身为皇帝,但是杀人无数,因为他而死的人多达数十万,而且很多都是曾经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就是朱元璋

  • 嘉庆帝列举和珅20条罪状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提到贪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和珅一辈子贪污的钱财富可敌国,比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还要多。乾隆皇帝在位时,其实也知道和珅贪污,但只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也正是因为有乾隆这么一个靠山,所以才敢为所欲为。不过乾隆选择提前禅位给嘉庆帝,这也宣告和珅的好日子到头了。嘉庆上位后就下旨列举出了和

  • 刘禅究竟是信任诸葛亮,还是一直提防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死后,由刘禅继位。不过刘禅的外号大家都懂,叫“扶不起的阿斗”,似乎蜀汉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刘备可能也明白刘禅不是什么大才,所以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才会对诸葛亮说出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很多人觉得刘备说“君可自取”是在试探诸葛亮,这就有点

  • 咸丰死后,慈禧为什么能掌握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慈禧太后,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大权的女性,她的一生也是非常的令人好奇。咸丰死后,慈禧和慈安是“两宫太后”,两个人可以说势均力敌,甚至慈安还要比慈禧权力更大一些,但是最终还是慈禧掌控了大局,慈禧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她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所有阻碍她的人都消灭,然后自

  • 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吗?还喝掉洗澡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要说不爱洗澡,历史上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即便是现在仍旧有很多人也不爱洗澡,但是原因可能不太一样,现在人大概是因为懒,但是古人却不是如此。清朝时期的苏麻喇姑,据史料记载,一年就是只洗一次澡,并且在洗完了之后还要把自己的洗澡水喝掉。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史书却又言之凿凿,究竟为什么苏麻喇姑要这样做?

  • 唐朝人吃什么?唐朝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东西,不管是各种制度也好,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是有所不同的,而中国一直都认为“民以食为天”,饮食更是最基本的内容,人们对于饮食的看重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唐朝时期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子的?历史上被称作是

  • 历史上玄奘真有徒弟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西游记》的唐僧有三个徒弟,一路保护他取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和事情。而三个徒弟虽然是虚构出来人物形象,但是唐僧却是有历史原型的,就是唐朝时期的玄奘大师。玄奘真实的取经之路,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历经十七年,最终回到大唐。他也有一些徒弟,只不过都是在回来之后才收的,那么这些徒弟分别都是什么人呢?《西游

  • 奇皇后出生于高丽,当上元朝皇后却下令攻打自己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出生于高丽,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皇后。奇皇后当年是以贡女的身份被送入朝廷,后来被元惠宗看上,便加以宠幸。后来奇皇后被封为第二皇后,也拥有了部分实权,奇氏家族依然在高丽,不过奇皇后却要元朝出兵攻打高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奇皇后是为了替家人报仇,因为高丽王杀死了

  • 曹爽为什么敌不过司马懿?其实是曹爽自己给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司马懿也没想到高平陵之变竟会如此顺利,曹爽最后没有一点反抗选择无条件投降。但司马懿这次是动了杀心,要将整个曹氏赶尽杀绝,恐怕在被处斩的时候,曹爽才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万分后悔。其实曹爽本有机会出逃,然后集结兵力对抗司马懿,这场战事也将变成一场持久战。但曹爽却在关键时刻斗志全无,从而把获胜的机会白白让

  • 商鞅变法时,为什么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变法,作为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变法,将秦国从一个弱小,不断受到欺负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令山东六国都不容小觑,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国家,可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商鞅变法,秦国或许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不过商鞅变法中有一些规矩很奇怪,比如说,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父子兄弟就不允许居住在一起了,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