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海都之乱背景介绍

海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海都之乱背景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4/1/17 17:26:09

海都之乱发生在元朝初年,整整持续了38年才被平定。当时西北宗王海都认为忽必烈已经彻底汉化,所以借恢复蒙古游牧本性的名义,联合其他藩王实行叛乱。当时忽必烈手上的大军依然要强于海都联盟,为何海都之乱还是持续了如此之久呢?实际上还是因为以海都为首的联盟实力范围太广,其中还有钦察汗国和八剌的加入,忽必烈想要将他们全部平定,势必会是一场持久战。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蒙古帝国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元朝实力非常强大,足以扫平当时的一切挑战者。然而,元朝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完成了征服南宋,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对于发生在其帝国内部的一场叛乱却手足无措,那就是在元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海都之乱”。

海都是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之孙、合失(窝阔台第五子)之子。成吉思汗生前将他的第三子窝阔台指定为汗位继承人,并且声明只要窝阔台还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拥有优先继承权。可事实却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宝座只在窝阔台家族中传承了两代人,之后就被托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的长子蒙哥夺走了。

为了防止窝阔台家族复辟,蒙哥用铁腕手段对窝阔台家族成员进行了“大清洗”,前任大汗贵由的两个儿子(孛儿只斤·忽察、孛儿只斤·脑忽)和弟弟(孛儿只斤·失烈门)以及他们的众多支持者一律被处死。剩余一些地位不太重要的窝阔台家族成员被安排迁移到了中亚,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创建窝阔台汗国的海都。

海都被迁移到了海押力(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尔),虽然此处在名义上是他的封地,但却时刻处于蒙哥派来使者的监视之中。对海都而言,蒙哥以及整个托雷家族的成员都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然而由于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所以他只好将仇恨隐藏在心中。

经过几年蛰伏,海都在中亚地区发展了自己的势力。1256年,海都逮捕了一个蒙哥派来的使者,这是他第一次表达了对帝国权力的藐视。当时蒙哥正致力于准备即将到来的针对宋朝的战争,因此无暇对海都的冒犯之举做出回应。事实证明,蒙哥的这次纵容后来给蒙古帝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1259年,蒙哥在亲征南宋时意外离世,之后蒙古帝国陷入了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首的汗位之争中。海都尽其所能促使争端走向极端化,他希望托雷家族能因此次汗位之争导致彻底崩溃。然而随着忽必烈的胜出,海都的图谋落空了。不过,他并没有对忽必烈表示臣服之意,反而是以窝阔台汗国创立人的身份公然向忽必烈发起挑战。

当时忽必烈掌控着蒙古帝国的大部分疆土,而海都的窝阔台汗国只是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的一小片地区。乍看之下,双方国力相差非常悬殊。然而,忽必烈花十几年时间征服了南宋,但却终其一生都没能成功制服海都和他的窝阔台汗国。期间,忽必烈派他的儿子那木罕率军去讨伐海都,结果那木罕自己都成了海都的俘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小的窝阔台汗国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

原来,海都的地盘虽然很小,但他本人却代表了蒙古游牧民族的利益。海都喜欢游牧生活,他的住所是没有固定地点的营帐。对许多怀旧的蒙古人来说,海都才是蒙古传统的捍卫者。相比之下,居住在繁华都市宫廷中的忽必烈在这些传统蒙古人眼中,更像是一个背叛者。因此,海都在中亚地区拥有大批支持者。他们在中亚组建了一个由蒙古宗王组成的反忽必烈联盟,由海都出任盟主。

为了征讨海都,忽必烈也可谓是费尽心力。他不仅把自己的儿子都给搭上了,还派出可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伯颜前去营救儿子。可是,海都的军队充分发挥了游击战的优势,一旦发现对手在数量上拥有较大优势,他们就立即撤退到熟悉的草原或沙漠里。无论是那木罕还是伯颜,都对这种游击战感到手足无措。

最终,忽必烈不得不承认海都是中亚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他下令让军队退到易于防守的定居点,勉强容忍海都在农耕地区之外自由地统治。即便如此,他的补给线还是经常受到海都及其盟友的袭击。

1301年,海都率部攻打元朝,结果在蒙古帝国原首都哈拉和林附近被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忽必烈曾孙)的军队击败,海都在撤退途中去世。五年后,海都之子察八儿向元朝投降。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海都之乱”终于被平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得不到支持?万历皇帝需要承担责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在万历皇帝时期,张居正成为内阁首付,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创立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不过张居正为了改革,只能不断打击异己,因为也触动了很多官僚、缙绅的利益。这时本应需要万历皇帝出来主持公道,只是万历皇帝也对张居正的改革措施有着不少怨言。虽然当时明朝在经济方面有了十足的改观,

  • 齐王刘襄怎么死的?刘襄铲除吕后党羽为何没能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刘襄是齐悼惠王刘肥长子,刘肥去世后刘襄继承王位。没想到汉惠帝早逝,结果吕后自立为王把持朝政,等吕后驾崩后,吕后的亲信吕产、吕禄等人打算政变。这个消息传到了刘襄耳中,于是刘襄和刘章一起起兵西进,最后击败了诸吕。不过朝中大臣并没有选择里刘襄为敌,最后刘襄只能作罢,最后病死。为何立下功劳的刘襄却得不到百官

  • 赤壁之战谁才是最大赢家?刘备快速积累立足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上,吴蜀联军以弱胜强击退了曹操大军,也为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打下了基础。其实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赢,最大功臣还是在东吴一边,但刘备却在此后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立足的资本,从而快速壮大起来。可以说刘备一方成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那刘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恐怕这就要感叹刘备敏锐的嗅觉和他的远见了。下面就为

  • 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到底谁更真实一些贴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其实大家都知道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的,那么有的人问了,难道就真的不存在吗?其实这个也不好说的,今天就来说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个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假如非要说他们谁更加的符合历史的话,那到底谁更加符合一些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需要的别错过一

  • 樊哙晚年差点被诛杀?他的身份引起高祖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樊哙是西汉开国功臣,也是最早一批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人物,所以按理来说他和刘邦的关系应该最好。不过在樊哙晚年,他差一点就被刘邦下令诛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当时刘邦的疑心是一天比一天重,就连初汉三杰也难以逃脱刘邦的怀疑。不过樊哙一没兵权,二没反叛的动机,难道刘邦已经到了如此六亲不认的地步?实际上,樊哙是因

  • 赵构的母亲被金人掳走,真的和金人生了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靖康之耻的确是历史上一段黑暗而且屈辱的历史,明明身为皇室,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而且要不是那段时间赵构在外地,那么宋朝将会面临灭国的危机,会没有继承人,两个皇帝都被掳走,还有文武百官后宫佳丽,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而且有传言说,赵构的母亲被金人掳走之后,还与金人生了孩子,这是真的吗?历史真实情况究竟是怎

  • 曹操顺利迎奉天子,为何袁绍没能抓住此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195年,曹操大破吕布,吕布兵败选择投靠刘备。此后汉献帝决定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救援自己,可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一石二鸟的机会,既能营救天子又能掌控朝政。此后曹操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顺利迎奉汉献帝,也开启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为什么当时袁绍就没能抓住此次机会,率先出手营救天子呢?这也让曹操和袁绍

  • 诸葛亮死后为何魏国依然很难灭蜀?诸葛亮并非最大救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不相信诸葛亮死后,蜀汉竟然还能坚持29年之久。实际上诸葛亮也不是神,他一人并不能决定蜀汉的生死,只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实在太过逆天,所以导致很多人会感觉蜀汉生死完全是靠诸葛亮个人支撑。虽然蜀国在夷陵之战以后便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但曹魏想要灭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魏国曾向蜀国发动过三次

  • 秦朝灭亡楚国又成新的霸主?楚国终成天下共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秦国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但他们并没能把自己的辉煌给延续下去。秦朝仅仅维持了14年便被灭亡,此后就迎来了楚汉之争。而能够顺利灭秦,还是楚国的功劳最大,实际上当时也已经没有楚国,准确来说是楚人,因为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所以他们才能顺利成章成为天下共主,虽

  • 赵普为何能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皇帝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赵普是北宋开国名臣,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可能是历史上少有作为开国功臣,此后还得到两朝皇帝重用的大臣。多数朝代来讲作为开国功臣,下场都不是太好,能过个安稳的晚年就已经是万幸了。为何赵普就能同时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重用呢?赵匡胤开国并没有过多为难各忠臣,只是让他们交出了兵权,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