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的死因揭秘

历史上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的死因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96 更新时间:2024/1/21 9:45:28

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有关晋文公的故事。晋文公为人谦虚好学,而且十分善于社交,虽然被迫在外流亡19年时间,但依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国能在此后的百年间称霸中原,晋文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历史上对于晋文公的死因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竟然缺失晚年的记录实在有些蹊跷。那历史上晋文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出身高贵,是晋献公之子,性格谦虚好学,善于结交能人,前途一片光明。

可惜遭到骊姬陷害,不得不逃离晋国,开始19年的流亡生涯。

公元前636年,61岁的他当上晋国国君,在短短8年内,帮助周室平定王子带之乱,赢得晋楚城濮大战,最后践土之盟,成就霸主之位。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会寿终正寝,晋文公也不例外。

《史记》有记载,“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

不过,关于晋文公的死因,现在读过《左传》后,让人细思恐极。

《左传》有记载,“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

意思是说,重耳死后的第二天被放进棺材,打算抬到曲沃安葬,刚离开绛城,棺材里竟然有像牛一样的声音发出来。

可以想象一下,棺材里没有其他生物,只有“死人”,却发出牛叫的声音。

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在没有鬼神存在的情况下,棺材里要怎样才能发出这种声音?

答案只有一个:棺材里的人被堵住了嘴,可是又想叫出来,于是出现了牛叫声音。

继续按这种思路推测,会发现一个恐怖的事,晋文公竟然被堵住嘴活埋了。

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可确实有几处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普通平民去世,第二天清晨为其沐浴、穿衣,这叫“小敛”,死后第三天装入棺材,这叫“大敛”。

可是对于贵族来说时间更长,诸侯“小敛”要五天,周天子“大敛”要七天。

可是晋文公去世后的第二天就被装入棺材,准备抬往曲沃安葬,这明显不符合当时的礼仪。

再说,面对这种诡异事件,晋国大臣们的应对也不符合常理,葬礼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当时,卜巫官郭偃利用晋文公的名义,告诉众人:秦国的军队将会袭击晋国,如果发起反击,我们必定赢得胜利。

《左传》有记载,“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比大捷焉。”

当然,没过多长时间,秦晋就交战了,这验证了卜巫官郭偃的说法。然而,棺材发生的怪声和不合礼仪的葬礼,都透露着无法言语的诡异。

假设晋文公是被害死的,得益最大的是继任国君的晋襄公,嫌疑最大的也是他。可是在史料文献中,几乎找不到晋襄公要害晋文公的记载。

再说,晋襄公即位后,基本对晋文公的政策采取的是“萧规曹随”,老臣子都得以善终。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棺材里的晋文公处于假死状态,在路上颠簸又活了过来。

至于真相到底如,已经无法判定,只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文献出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尹嘉铨为什么会被乾隆皇帝处以绞刑?尹嘉铨死的冤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尹嘉铨是清朝乾隆时期大臣,他曾向乾隆请奏让旗籍子弟读朱熹《小学》,获得了乾隆的赞同。此后他还重新编写出《小学大全》,因此得到乾隆嘉奖。尹嘉铨70岁时已致仕回家,他让自己的儿子给乾隆送了一个奏章,但乾隆看后大为生气,本想治他的罪,但看在父子私情这次就算了,如果再犯必定严惩。但尹嘉铨还是上奏了第二本,结

  • 关羽大意失荆州,换了赵云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是给蜀汉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自己也命丧孙权之手。虽然说这次荆州三郡的丢失,关羽是逃不开责任的,毕竟如果不是他要去攻打襄樊,三郡空虚,孙权也没有机会乘虚而入。但是,如果将关羽换成谨慎小心的赵云,荆州还会丢吗?事实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其实不管换了是谁,荆州都是不可能保住的。三国时期,

  • 张飞真的喝退曹操百万大军吗?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张飞一直以来的形象就是一个黑脸大汉,脸红脖子粗,一脸大胡子,嗓门还很大,《三国演义》中有张飞在长坂桥一嗓子喝退曹操百万大军的描写,可以说是十分精彩了,这个时候的张飞绝对是威风凛凛。不过百万大军仅凭一个人就能喝退,还没有出手,这实在是太戏剧化了,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 司马懿要想政变成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隐忍了一辈子,到了晚年突然发动一场政变,改变了曹魏的内部格局,也提前宣告曹氏就此衰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司马懿能够政变成功,就算是皇帝和曹爽出城,但仅凭司马懿的三千死士就能控制整个洛阳吗?实际上司马懿在此之前就做好了周详的计划,并且计算了自己需要的人手,这才能政变成功。而且司马懿也是看准了曹芳

  • 诸葛亮为什么拒绝子午谷奇谋?原因和魏延没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子午谷奇谋,是魏延在北伐中提出来的一种设想,利用这个办法拿下长安,而且魏延要求的人数只有五千人,并不算多。可是诸葛亮却一直弃而不用,根本不考虑这个办法,所以这个办法就没有得到验证,有没有用也就没人知道,但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不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原因其实和魏延没有什么关系。提

  • 孙策为何一定要除掉于吉?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于吉是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三国志》、《三国演义》和《搜神记》中都有记载于吉。不过正史上有关于吉的事迹还是太少,根据《三国志》中的说法,于吉最后是被孙策所杀。不过孙策对于吉下手似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毕竟于吉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这次就为大家讲讲于吉和孙策之间的故事,以及于吉最后的悲剧

  • 李陵为什么至死不回汉朝?鲁迅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陵在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一样的评价,第一种自然是站在他投降匈奴的角度来说,认为他不顾国家,没有气节的话,也都是基于这个原因,这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看重气节的结果。而另一种确认为李陵做的没错,但是汉朝却对李陵的家人太严苛,李陵为了让士兵活命有什么问题?能屈能伸,投降也不是什么事。李陵(前134—前7

  •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是谁?谁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唐伯虎的电影的时候,一定还对电影里面“江南四大才子”有很深的印象吧,四大才子出场的时候,引来了无数少女的追捧,那个场面也是非常经典的了。不过,历史上其实真的有四大才子,只不过他们与电影里面的人物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尤其是唐伯虎,和电影里简直就是两段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 南宋消灭金国之后是如何进行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战乱不断,尤其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各方的势力都会纷纷骑兵,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即便是最后北宋实现了统一,但是边境仍然是受到了周围势力的侵犯,不过这些势力比起北宋来说,根本无法造成多大的威胁,直到女真部落的迅速崛起。女真族快速的将辽国消灭。而国号就是大金

  • 朱棣为什么起兵造反?会不会是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之所以会起兵造反,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朱允炆的削藩影响了他们这些藩王的利益,但是不管怎么样朱棣也不至于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如果真的只是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逼得朱允炆答应不削藩之后也差不多就该结束了,但是朱棣竟然直接坐上了皇位,而朱允炆也下落不明,看起来就好像是朱棣故意的一样,难道说这一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