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两个发小来求官,为什么关系好的被杀关系差的当官?

朱元璋两个发小来求官,为什么关系好的被杀关系差的当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2/5 5:39:06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人在飞黄腾达之后,总是会出现各种亲戚朋友,这些人以前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甚至从来没见过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有一些曾经的发小来求他做官,一个是关系很好的,一个是关系不好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反而是关系不好的当了官,那个关系好的却被杀了呢?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一个人穷苦潦倒时,即使身处豪华都市,也没有人愿意搭理你。当他飞黄腾达时,即使躲在深山老林中,也会有人来攀交情。虽然话很扎心,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而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贫苦出身,所以小时候尝遍了人间冷暖。当他做了皇帝后,便有两个发小前来投靠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够赏他们官做。结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当年与朱元璋关系很好的发小被斩了头。当年曾欺负过朱元璋的发小却如愿以偿的当了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钟离之东乡,父亲朱五四是个贫下中农,母亲陈氏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他在家里排第四,在家族中排第八,所以父亲给他取名朱重八。小小年纪的朱元璋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吨。稍大点后,还被父母安排给地主刘德放牛。公元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蝗灾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这几场灾难中没有挺过去,不幸离世了。

朱元璋父母和大哥死后,他们兄弟穷到连给父母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后来朱元璋和二哥去找地主刘德借钱,还被刘德打了一顿。好在邻居刘继祖人不错,给了朱元璋兄弟一块坟地,朱元璋这才安葬了亲人。后来朱元璋为了生活,先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后参加了红巾军,这才打下了大明江山。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些都是他最惨痛的经历,也最不愿别人提起。那两个找朱元璋来要官做的发小,其中一个与朱元璋关系特别好,另一个则欺负过他。与朱元璋关系好的那位发小,仗着自己是朱元璋的老熟人,也不对他进行跪拜,还直呼其名“朱重八”。朱元璋看在小时候的面子上忍了他。后来这位发小为了拉近与朱元璋的关系,主动帮朱元璋回忆两个人小时候的趣事,比如:偷地主土豆、对着牛撒尿等种种糗事。他还在那傻乐,却没看到朱元璋气得七窍生烟。后来朱元璋便命人把这个不知礼节的庄稼汉拖出去斩了。

而朱元璋的另一个发小就精明多了。他知道自己欺负过朱元璋,向朱元璋要官有点难。所以便极尽全力的讨好朱元璋。见到朱元璋后便立即跪下三呼万岁,在谈话过程中还说:“从小就发现陛下天资聪颖,非常人所能及。如今看来,果然是真龙天子。”朱元璋被他的马屁拍的很开心,便忘了之前的不愉快,真的封他做了官。由此可见,谈话的艺术真的很重要啊。

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辉煌的明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很穷,曾经给地主放牛维持生活。小时候还有两个人跟朱元璋一起长大,可以说是一起玩到大的了。但是这两个人在朱元璋称帝之后,跑到朱元璋面前要官做,却一个人被杀,一个人做了官,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人来求官的时候,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这时候手下有人通报,说有个自称皇上发小的人来要见皇上。朱元璋本身就穷苦出身,很重视家里人。听说老家来人了很高兴,赶紧叫他进来。过一会,这人上来了,不仅丝毫没有对待皇帝的礼仪,反而大口嚷道:朱重八,你现在当皇帝了,坐在那人五人六的挺像一回事啊。

朱重八是朱元璋以前的名字,因为他在家里排第八。而且又是重字辈,因此得名。朱元璋此时已经是天子,却被人这么称呼,很不高兴。但是又碍于面子,没说什么。谁知这人一点不识趣,又开始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对朱元璋说:你还记得吗?咱俩小时候给地主放牛,那时候天天吃不饱,就在田地里煮土豆吃。你好几天没吃饭了,狼吞虎咽的连吃好几口,结果差点被噎死了。要不是我给你灌水捶背,你早就噎死了。现在还不报恩吗?

朱元璋是什么性子?这时候再也忍不住了,马上叫人把他拉下去斩了。

第二次,另外一个发小来向朱元璋求职。这次朱元璋怕出丑,不想接见。但是也不想让人说皇帝不念旧情,就硬着头皮接见了。这位发小刚进门就煞有介事的说,我从小就觉得大哥你不是一般人。也就舜禹能跟你比一比,就是跟成吉思汗相比你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谈到当年一起吃土豆,这人说:我主万岁,想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是却风趣幽默的把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说了出来,既显示了跟朱元璋的情分,又抱住了皇帝的面子。结果,朱元璋就赏了他一个官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有关晋文公的故事。晋文公为人谦虚好学,而且十分善于社交,虽然被迫在外流亡19年时间,但依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国能在此后的百年间称霸中原,晋文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历史上对于晋文公的死因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竟然缺失晚年的记录实在有些蹊跷。那历

  • 尹嘉铨为什么会被乾隆皇帝处以绞刑?尹嘉铨死的冤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尹嘉铨是清朝乾隆时期大臣,他曾向乾隆请奏让旗籍子弟读朱熹《小学》,获得了乾隆的赞同。此后他还重新编写出《小学大全》,因此得到乾隆嘉奖。尹嘉铨70岁时已致仕回家,他让自己的儿子给乾隆送了一个奏章,但乾隆看后大为生气,本想治他的罪,但看在父子私情这次就算了,如果再犯必定严惩。但尹嘉铨还是上奏了第二本,结

  • 关羽大意失荆州,换了赵云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是给蜀汉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自己也命丧孙权之手。虽然说这次荆州三郡的丢失,关羽是逃不开责任的,毕竟如果不是他要去攻打襄樊,三郡空虚,孙权也没有机会乘虚而入。但是,如果将关羽换成谨慎小心的赵云,荆州还会丢吗?事实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其实不管换了是谁,荆州都是不可能保住的。三国时期,

  • 张飞真的喝退曹操百万大军吗?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张飞一直以来的形象就是一个黑脸大汉,脸红脖子粗,一脸大胡子,嗓门还很大,《三国演义》中有张飞在长坂桥一嗓子喝退曹操百万大军的描写,可以说是十分精彩了,这个时候的张飞绝对是威风凛凛。不过百万大军仅凭一个人就能喝退,还没有出手,这实在是太戏剧化了,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 司马懿要想政变成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隐忍了一辈子,到了晚年突然发动一场政变,改变了曹魏的内部格局,也提前宣告曹氏就此衰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司马懿能够政变成功,就算是皇帝和曹爽出城,但仅凭司马懿的三千死士就能控制整个洛阳吗?实际上司马懿在此之前就做好了周详的计划,并且计算了自己需要的人手,这才能政变成功。而且司马懿也是看准了曹芳

  • 诸葛亮为什么拒绝子午谷奇谋?原因和魏延没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子午谷奇谋,是魏延在北伐中提出来的一种设想,利用这个办法拿下长安,而且魏延要求的人数只有五千人,并不算多。可是诸葛亮却一直弃而不用,根本不考虑这个办法,所以这个办法就没有得到验证,有没有用也就没人知道,但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不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原因其实和魏延没有什么关系。提

  • 孙策为何一定要除掉于吉?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于吉是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三国志》、《三国演义》和《搜神记》中都有记载于吉。不过正史上有关于吉的事迹还是太少,根据《三国志》中的说法,于吉最后是被孙策所杀。不过孙策对于吉下手似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毕竟于吉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这次就为大家讲讲于吉和孙策之间的故事,以及于吉最后的悲剧

  • 李陵为什么至死不回汉朝?鲁迅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陵在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一样的评价,第一种自然是站在他投降匈奴的角度来说,认为他不顾国家,没有气节的话,也都是基于这个原因,这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看重气节的结果。而另一种确认为李陵做的没错,但是汉朝却对李陵的家人太严苛,李陵为了让士兵活命有什么问题?能屈能伸,投降也不是什么事。李陵(前134—前7

  •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是谁?谁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唐伯虎的电影的时候,一定还对电影里面“江南四大才子”有很深的印象吧,四大才子出场的时候,引来了无数少女的追捧,那个场面也是非常经典的了。不过,历史上其实真的有四大才子,只不过他们与电影里面的人物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尤其是唐伯虎,和电影里简直就是两段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 南宋消灭金国之后是如何进行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战乱不断,尤其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各方的势力都会纷纷骑兵,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即便是最后北宋实现了统一,但是边境仍然是受到了周围势力的侵犯,不过这些势力比起北宋来说,根本无法造成多大的威胁,直到女真部落的迅速崛起。女真族快速的将辽国消灭。而国号就是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