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立嗣为何不立长子?扶苏为什么不愿自立?

秦始皇立嗣为何不立长子?扶苏为什么不愿自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17 更新时间:2024/2/5 6:01:28

秦始皇生前并没有明确嗣子是谁,只是在临终前发布遗诏,让长子扶苏继位。但秦始皇的遗诏却遭到了赵高还有李斯的篡改,他们拥立胡亥登基,扶苏则是被逼死。可以说这一起事件对于秦朝来说是致命的,也是秦朝早衰的原因之一。为什么秦始皇不早点立扶苏为嗣子呢,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赵高擅自更改遗嘱的情况。而且扶苏本有机会自立,但他宁愿死也不这样做,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邢台沙丘。司马迁在《史记》中: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皇帝病得更厉害了,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公子扶苏:回来参加丧事后,把我葬在咸阳。虽然没有明确说要传位于扶苏,但很明显,秦始皇与扶苏和解了。为此,陈胜起义中就打着扶苏的旗号。

许多人更是认为扶苏才是秦始皇认定的继位人,扶苏性格太面了,太愚忠了。完全可以竖起大旗,以“长子”的身份夺天下。

但很可惜,秦国没有“立嫡长”的传统,也没有“立长”的传统。

(1)秦国为何没有立嫡、立长的传统

秦国成为诸侯国,是因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派兵救助周幽王并护送有功这才被封为诸侯。但自周朝起,秦国因为被封时间晚、镇守西陲的商人部族,与周文化并不搭调。所以,历来为各中原诸侯轻视。经常欺负秦国,秦人一边对抗西戎,一边对抗中原部族。

因此,中原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其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为了生存,谁有能耐、谁能保住政权,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同时,国内各部族势力强大,立谁不立谁也要受他们影响。

《春秋公羊传》就说“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何休(东汉史学家)注释说: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而立之。

包括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爷爷(孝文王)、曾祖(昭襄王)都不是嫡长子继位。再往上我们都会发现,“嫡长子制”在秦国根本没有形成定制。后世只是以中原政权硬比照秦国而已。

(2)扶苏自杀主要是不敢质疑,蒙恬自杀是不敢造反

因为扶苏没有必然而立的理由,面对胡亥继位的情况,他只能选择自杀。要知道,秦国立国是以“法家立国”而不是“儒家立国”,因此,以儒家立国的中原地区地思想就看不到真相。

从西周中原诸侯国就“立嫡长”了,但并不代表东周出现的秦国也是如此。

要知道他们一方面对付西戎又与西戎有着广泛地联系,其文化必然会受其影响;一方面作为弱国、小国,如果不以“强者立国”,秦国根本不可能存在下去。

既然,扶苏造反是蒙恬活着的唯一屏障。扶苏一死,蒙恬存在只能靠自己公开造反了。但长期浸染“法家”思想的他,既不敢造反又怕底下的人不会跟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邓艾是如何实施偷渡阴平的?邓艾入蜀带了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魏国灭蜀之战中,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是一次极为关键的军事行动。蜀地易守难攻,魏国派出了18万兵力分三路进攻蜀汉,其中钟会率领主力部队10万余人,诸葛绪和邓艾各率领3万多兵马。但钟会因遭遇蜀军阻拦,无法继续前行,此后邓艾提出偷渡阴平的想法,如果能够直穿涪城,蜀军必定回救,这样一来魏军便可继续前进。也正是

  • 唐初名将王君廓有多厉害?王君廓功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王君廓是唐朝初年名将,他早年只是一名四处劫掠的强盗,后来投靠瓦岗军,等唐朝建立后又率军投降唐朝。此后王君廓便开启了人生的高光时刻,王君廓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刘黑闼等,期间多次立下战功,后被封为拜左领军大将军。《隋唐演义》中的王君可,其历史原型就是王君廓。可能有人会觉得王君廓的形象和关羽比较像,这应

  • 乾隆写了几万首诗,为何只有一首出现在小学课本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高产不代表高质量,高质量也未必就一定会高产,这两者并非是有确定的关系的。历史上不乏高产又高质量的诗人,却也有乾隆这样,一生写诗写了四万多首,堪比整个《全唐诗》,但是却只有一首在小学课本里出现,而且其中还有一句是别人续上的,这对于乾隆来说真是有些打脸了。不过术业有专攻,乾隆做好皇帝就可以了,写诗这种事

  • 都说曹操是“赘阉遗丑”,为何还有不少名士吹捧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出身宦官之后,他的养祖父曹腾曾是朝中著名宦官。所以曹操早年入仕后还会被经常瞧不起,各路官员也不愿带曹操一起玩。此后等曹操稍微有了起色,依然有人嫌弃他是“赘阉遗丑”,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宁愿在家装病数年,也不愿为曹操出仕,不过就算如此天下还是有不少名士会吹捧曹操,甚至是

  • 李承乾已被立为太子,为何还要计划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承乾是李世民长子,李世民登基称帝没多久,就将李承乾立为太子,可见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疼爱。李承乾自幼明聪好学,而且态度谦逊,本该有大好前途。但李承乾长大后却产生了叛逆心理,对李世明阳奉阴违,甚至还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此后李承乾和自己的兄弟也逐渐交恶,更是计划暗杀胞弟,还对李世民进行逼宫。事情败露以后,

  • 曹雪芹家里做什么的,为什么会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雪芹这个名字,自然是会和《红楼梦》一起被提起的,曹雪芹写出《红楼梦》流传千古,而故事里面所描绘的世家大族,其实也算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应,也是曹雪芹自己本身的写照。曹雪芹家族曾经也算是名门望族,但是最后却走向了没落,还是被抄家的。抄家可是皇帝抄家,曹家到底是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抄家呢?雍正当上皇帝

  • 赵云为什么三枪都没杀死周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虽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这与刘备的各种考虑和赵云的为人有关,赵云的实力却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一次战斗中,赵云竟然对周仓,三枪都没能刺死他,甚至还让周仓负伤逃跑,去找关羽求助,难道说周仓比赵云还要厉害吗?还是说赵云有其他的打算,周仓是个什么样的人,赵云为何要如此呢?依据演义中“一吕二赵

  • 李隆基抢走了杨玉环之后,李瑁下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不是杨玉环,可能李瑁这个名字,一直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李隆基的皇子,后人也不会有太多人知道他,因为一旦提起李瑁,那必然就会提起杨玉环。李瑁与杨玉环本是一对夫妻,杨玉环正是寿王李瑁的寿王妃,却被自己的老爹夺走了妻子,李瑁想必心里也是很憋屈吧。那被抢了妻子之后的李瑁,下半辈子是如何度过的?李瑁原名李清

  • 皇帝为什么会把犯人给披甲人做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任何时代,犯罪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很多人觉得明朝时期对贪官进行的酷刑实在是令人发指,但是却没能抑制住贪污之风,实则是制度上的问题。清朝时期面对罪犯,不同的罪有不同的处罚方式,其中很多犯人都害怕的,就是给披甲人当奴隶,这还不如让他们直接死掉。披甲人是什么,为什么犯人会如此害怕给他们作奴隶呢?清朝是建州

  •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古代的分封制度,很多朋友一定不会停止很陌生了。根据《文献通考》的解释就是“列爵分土”,被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哪些王宫贵族或是皇族。另外还有一部分异姓,这其中包括皇室的亲戚,功臣等等,功臣主要就是那些帮皇帝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些人。清朝入关后,承袭了中原王朝主要是明朝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