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义取代了赵匡胤成为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嫂的?

赵匡义取代了赵匡胤成为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嫂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2/5 6:04:52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死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宗悬案,到底是被自己的弟弟赵匡义所杀,还是因病去世的呢?这个问题至今都是疑点重重。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对曾经亲密无间,并肩作战的兄弟确实是因为权力而产生了矛盾,赵匡义完全是有杀害赵匡胤的动机的。

赵匡胤原本是周世宗柴荣的部下,柴荣在临死前,为了制衡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李重进,将赵匡胤提拔为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让他统领禁军,希望赵匡胤能够牵制李重进,防止自己死后李重进造反,但谁曾想到,柴荣临死前的这个安排,却让自己的儿子柴宗训丢了皇帝。

柴荣死后,赵匡胤凭借着自己在禁军中的良好人脉,策划了陈桥兵变,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柴宗训的皇位。这对柴荣来说是一种不幸,但对天下来说是一种大幸,因为赵匡胤完成了柴荣未竟的事业,他先后灭掉了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割据政权,结束了我国最为混乱的五代十国。

赵匡胤夺得皇位后,首先要做的是巩固自己的皇位,为了避免陈桥兵变再次发生,赵匡胤自导自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夺了武将兵权,也奠定了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赵匡胤虽然对武将加以防范,消除了他们的威胁,但他的弟弟赵匡义势力却不断壮大,对赵匡胤的皇位构成了威胁。

赵匡胤为了削弱赵匡义的势力,让自己儿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打算用迁都来削弱赵匡胤的势力,但因为迁都劳民伤财,遭到了群臣反对,赵匡胤被迫暂时终止了迁都计划。但因为此事,他与赵匡义渐生间隙,这也让人觉得赵匡胤之死是赵匡义所为。赵匡胤死后,皇位被他的弟弟赵匡义夺取。

赵匡胤驾崩后,他的皇后宋皇后想左右局势,她得知赵匡胤的死讯后,没有仓皇失措,而是第一时间让人去请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进宫,想扶持赵德芳做皇帝。但太监王继恩背叛了宋皇后,他将赵匡胤去世的消息通知了赵匡义,让赵匡义抢先一步进宫,登基做了皇位。可以说,没有王继恩的通风报信,24岁的皇嫂宋皇后可能会坏了赵匡义的好事,使他登基之位再生波折。

宋皇后是赵匡胤的第三个皇后,她的父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宋偓,母亲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妥妥的出生于豪门贵族之家。得益于高贵的出生和良好的教养,宋皇后不但绝色倾城,还雍容华贵、温良娴舒。她嫁给赵匡胤时才17岁,而赵匡胤42岁了,但年龄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宋皇后将赵匡胤照顾的无微不至,赵匡胤也对宋皇后无比宠爱,二人感情深厚。

宋皇后嫁给赵匡胤后,虽然两人无比恩爱,但宋皇后没有为赵匡胤生下子嗣,但她很爱赵匡胤的孩子,由于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长于宋皇后,为了避嫌,宋皇后和赵德芳有意保持距离,但赵德芳才是个几岁的孩子,没有啥顾虑,所以宋皇后特别疼爱赵德芳。听到赵匡胤去世的消息后,宋皇后第一时间就想到让赵德芳继承皇位。

但赵匡义抢先一步做了皇帝,宋皇后也是一个聪明人,她看到赵匡义做了皇帝后,为了保护她和赵德芳,迅速承认了赵匡义的皇帝地位,并说到以后她们母子就全仰仗赵匡义了。当时出于安抚宋皇后的目的,确保自己登基不再节外生枝,赵匡义承诺会保护宋皇后和赵德芳母子。

但赵德昭、赵德芳的存在,本身对赵匡义就是一个威胁,他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呢?赵匡义刚登基做了皇帝的时候,为了巩固皇位和安抚天下的需要,他特别厚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但皇位稳固后,他们都遭遇了不幸。赵德昭在遭赵匡义的呵斥后,因害怕自杀身亡,赵德芳也在成年后,不明不白的死去。

赵德芳一死,宋皇后的精神寄托和靠山就没了,面临她的只有宫中无尽的凄凉和孤苦。而赵匡义也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待遇,他不但不管不顾宋皇后,还没有按照礼节尊她为太后。赵德芳死后,宋皇后又在后宫凄惨的生活了二十年。在道元年,宋皇后走完了她不幸的一生,享年44岁。宋皇后死后,赵匡义不但不以皇后之礼安葬她,还不让宋皇后进太庙,和赵匡胤合葬,可以说结局相当凄惨。直到宋神宗时期,他才将宋皇后放入太庙,给了宋皇后应有的待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被称为民国时期“命最硬”的高官宋子文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掌权者为了排除异己,树立自己的权威,大量收受黑金、雇佣黑道、暗杀行刺。特别是蒋介石,凡是有他动不了的人,那么就干脆想办法让他从世界上消失,会采取各种下三滥的手段。为了这一目的甚至还培植了令后人闻之变色的军统、中统之类的组织。而且还与青帮、斧头帮

  • 为何清朝宫女们最怕看护主子睡觉?因为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尤其是在各个王朝更替的时候,换了一个又一个。说到历朝历代的皇帝,我们都知道他们是那个时代身份最高贵最尊贵的,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有许多的宫女或是下人来伺候。事实上最早期的宫女只是一些战争俘虏或者说奴隶,只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皇宫里对宫女的要求也是更高了。尤其是在

  • 为何清朝人一定要将头发剃掉只留个辫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是由女真族在中华大地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王朝,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左后的封建王朝。与现在一样,那个时候中华大地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最多的还是汉族。不过民族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所以说满汉之间肯定也是有差异的。于是这就导致了清朝成立之后,很多汉族人就被迫改变了发型以及服饰,这种改

  • 赵匡胤为什么定都开封,而不是长安或者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长安和洛阳同为十三朝古都,但在唐朝以后长安和洛阳都遭到了弃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选择在开封定都,并没有选在长安或者洛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当时的长安和洛阳都已经丧失了成为都城的条件,而开封则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方面都有优势。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选择开封为新

  •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明朝末期也算得上是一手遮天,在崇祯之前,朝廷大大小小的事物基本上都要有魏忠贤过目,而且皇帝也是直接吧所有事物都交给他来做,自己乐得做木工。但是当他一死,崇祯登基之后,魏忠贤就没命了。但是为什么当时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竟然打不过崇祯,最后还被他斩杀了,这是为何?魏忠贤得势的时候

  • 诸葛三兄弟为什么效力于三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家族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大家族,其中诸葛亮自然是最为人所熟知,而相比他的名气要差一点的,还有诸葛瑾、诸葛诞,很多人知道诸葛瑾在东吴效力,诸葛诞在曹魏,而诸葛亮又在蜀汉,这样看来似乎是他们各自前往不同的阵营,给人一种不管是哪一方胜利,这个家族都会发扬光大的感觉一样。但实际上,他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

  • 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如何评价诸葛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长子。不过诸葛恪和诸葛亮算是对手,因为和他诸葛瑾一样都在东吴从事。诸葛恪自幼便有“神童”之称,所以成名比诸葛亮还早,孙权病危也是任命诸葛恪为托孤大臣之首,可见当时他在东吴地位之高。不过诸葛恪晚年却遭到诱杀,是被孙峻所陷害,直到孙休继位后才得以平反。

  • 诸葛亮的最后一年为何要杀掉朝中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前半生躬耕陇亩,韬光养晦,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智慧的化身,劳模的最佳代言人,任劳任怨的工作狂魔。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五丈原,萧瑟秋风起,一代名相陨落,徒留千古叹息。今日,正是孔明的忌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诸葛孔明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 明朝锦衣卫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还原锦衣卫的各种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以明朝为背景的各种影视剧或者小说,往往都能加入很多悬疑色彩,这也是因为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太多,而且存在感还强。例如大家都听说过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那这次就先为大家讲讲锦衣卫。锦衣卫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搜集各种军政情报。后来才改为专门对接皇帝的军事机构,专门负责侦查、审问等,而且连

  • 唐朝贵族最爱哪些外国人?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各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是在看了《唐朝十二时辰》以后才发现,原来早在千年以前的长安城就有很多外国人了,唐朝在当时的开放程度令人感到惊讶。不过当时多数外国人在大唐还是以奴婢的身份存在,他们也是各大贵族最喜欢招纳的对象。其中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最为常见,可能还有不少朋友对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太了解,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