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武侠小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由玄幻逐渐转向写实?

中国武侠小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由玄幻逐渐转向写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87 更新时间:2024/1/16 22:32:02

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绵延不绝,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脉,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被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难当头,侠士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同情心,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一、先唐侠及侠文学侠义精神

1、玄幻神话的道义

韩非子以法家理论为基础,站在法家的立场上论侠,并没有完全阐释侠的本质,还为封建统治者制定了对侠的镇压政策。中华民族尚侠的传统源远流长,远古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其叙事内容已经颇具“侠”的气息。作为先民征服大自然的投射,神话人物大放光辉,与民众理想中富有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一脉相承。洪水泛滥,野火蔓延,天崩地裂,凶兽横行。当此之时,女娲挺身而出,毅然地承担起拯救人类的责任。她上补苍天,下止淫水,扑灭了炎火,奠定乾坤,杀死恶禽猛兽。其所作所为活脱是一位行侠救世的英雄。女娲是创世神、始祖神,她的功绩体现了大济苍生侠义精神。洪水泛滥,淹没了庄稼,人民流离失所,大禹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跋山涉水、躬亲劳苦,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出忘我助人、公而忘私的侠义精神!先民生存环境恶劣:炎炎烈日、滚滚洪流、狂风暴雨、海啸山崩,再加上各种毒蛇猛兽,人民热切渴望安宁。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高尚的灵魂一心为人类造福,创下丰功伟绩。

2、汉代史传中的侠义精神

司马迁是第一个肯定“中国之侠”的知识分子,对侠义精神进行了赞誉:疏财济贫,一诺千金,承诺了就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虚与委蛇,不怕艰难险阻。受恩必报,施恩义于人而不矜德能不望报。扶危济困,轻死重义。为后世侠义精神奠定了观念基础。司马迁把游侠与暴豪之徒区别开来,又对人们不太重视游侠而感到遗憾。《游侠列传》毅然为以朱家剧孟郭解为代表的二十余名游侠立传,满腔热忱地歌颂他们。朱家庇护和收留了当时落难的豪杰,救了他们的命。他帮助过的普通人,更是不计其数。却从不向人夸耀,从不显扬自己的善行。帮人解决困难,首先关注贫贱之人。他自己家中并无多余的钱财,吃穿很简朴,却用钱财救济贫者,专门救人之急,甚至于把别人的急难看得比自己的私事还重要。

二、中晚唐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1、盛唐的尚侠精神

一般来说,尚侠风气的盛行多发生在社会动乱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之时比较少见。但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不论是在盛唐以前,还是在中晚唐时期,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尚侠的风气。唐代是一个极富游侠精神的时代。杜道明指出“侠、儒、佛、道四种主要思想,或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或得到社会的崇尚,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四家之间的此消彼长,既互相争斗,又互相吸收,使整个思想文化界异常活跃,也使社会审美风尚出现了异彩纷呈的灿烂景象,为其它封建王朝所罕见。”

“除三教之外,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时代风尚任侠,为当时思想文化的构成,增添了新的重要成分。任侠,虽然不像儒、佛、道那样各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和观点,但它却是当时人们的重要习性,侠的气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说,隋唐士子的精神气质与六朝世族和两宋儒生判然有别,任侠精神不能不说是一个显著之点。”侠义气质给唐代文化注入了阳刚和慷慨的气象。

2、唐人豪侠情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唐人豪侠情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初盛唐诗人热情讴歌侠义建功立业潇洒豪迈,中晚唐人在藩镇军阀割据的夹缝中,以传奇小说的形式幻想侠的超人武功。受唐代盛行的任侠风气、盛行的宗教、诗歌散文中侠义精神的叙述描写、藩镇割据的影响,继承历史传记传统和志怪传统,唐代豪侠小说繁荣、盛行于中晚唐。唐代是中国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时代,唐代传奇小说一般被视为武侠小说的源头,其细节已包含后来武侠小说中的大多因素。

唐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军事割据,互相倾轧,暗杀、间谍之事不息,他们任力尚武,大量搜罗豪侠各蓄刺客既要保住自己又要牵制和威慑对方、剪除异己。藩镇的豪强游侠之风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以后。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出于水深火热的苦难现实之中,渴望安宁和平的生活,于是将理想寄托在武功高强、扶弱惩恶的侠客身上想。侠客身上承载的希望越大,就越要具备超越凡人的武功技能。

三、清代文言武侠小说兴盛

1、侠文化儒家思想

中国的侠文化还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思想、“仁义礼智信”的忠孝思想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的思想,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基因中的儒家道德,而侠之所以为侠,很大部分取决于他处理问题时,遵循“侠义”的道德标准,禀赋良知,行侠仗义,这些精神无一不是儒家精神的衍生。侠义精神作为古代文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贯穿古代文学始终,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融入新的内容,但它的存在却是持续不衰、历久弥新的。司马迁认为,只要社会存在不公和弱者,侠就永远具有存在的根基。

中国封建社会正是孕育侠客、呼唤侠客的时代。在封建中国的各个历史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弱小的个体,是统治阶级、贪官污吏和土豪恶霸沉重的剥削与压迫的对象,当他们面对危机重重的生存环境而难以承受磨难、无法继续生存时,势必会引发痛恨社会的情感。但他们又不愿铤而走险地反抗压迫者,这种时候民众在心灵深处便渴望豪客侠士出现帮助他们解除苦难。可以说侠客是深处黑暗与痛苦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心灵土壤中培植出的人间正义力量的化身。侠客往往也是文人墨士情感和理想的一种寄托,他们借助于侠客形象身上的异能来倾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办法实现的愿景。

2、侠客锄暴安良及仗义疏财的助人精神

武侠小说中的侠客武功超绝,且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重信诺,讲信义,尚气节,重情操,有一股浩然正气。他们所表现出的对人类的伟大同情,对公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恶势力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朴直、直率的气质和谦虚、无私的品德,都引起了人类广泛的共鸣,并为中华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扬。武侠小说给予后人影响最大的是一种向不公道的命运或体制进行抗争的精神,是一种不屈服于无理的控制或播弄的精神,亦是一种敢于向不合理的现实进行挑战的精神。这种反抗精神,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武侠小说给予后世的另一重大影响是“对人类的伟大的同情心”,它鲜明地体现出侠的扶危济困、锄暴安良及仗义疏财的助人精神。

结语

武侠小说和中国绝大多数读者之间隐伏着文化心理的联系和审美传统的一致,作品的内容与读者的视野共同融汇于统一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武侠小说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利用侠文学所体现的审美价值标准、理想人格魅力和民族心理凝聚力是历久不衰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驴在唐朝是马匹的重要补充,当时是如何使用与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由于军用和公用对马匹的需求巨大,加之战乱频繁,损失严重,时有马匹短缺。驴以其独特的服务优势,成为马匹的重要补充。唐朝政府非常重视驴的管理和使用。驴马和牛都是大型牲畜,不得随意宰杀。这条法令证明了驴的重要性和当时政府对驴的重视。唐代对驴的管理,横向分为生产和使用系统,纵向分为中央和基层系统。一、

  • 古人喝酒为什么要温酒?加热后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渊源,早在史前时代,原始部落人们发现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时间的储存之后会形成非常奇妙的变化,最终形成一种比较独特的味道。当他们经过品尝之后发现野果储存时间长了之后流出来的液体非常好喝,后来就形成了酿酒文化。只不过由于当时的酒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流程,基本上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并不适用饮

  • 许褚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为什么却屡次败给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人称“虎痴”,他随曹操征战各方,是曹操的贴身保镖,曾经多次救过曹操。不过这么一员猛将却屡次败给张飞,这又是为何呢?许褚与张飞一样都曾经战过吕布和马超,按照《三国演义》中所描述,张飞第一次与吕布交战时是在虎牢关,当时两人打了五六十个回合不见胜负,后来关

  • 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汉服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关注汉服文化的朋友们可能会心存疑虑,为什么我们的大多数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右衽是怎么个穿法?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让我们来谈谈今天汉服右衽的起源和意义。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相反称左衽。在古代,中原汉族的服装是衣襟向右,“右衽”被称为中国

  • 唐朝末年,吴王杨行密装瞎隐忍三年之后才成功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国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本国内拥有着最高的权力,掌管着天下臣民的生杀大权。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掌控这个权力。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皇帝为了保命装瞎三年,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在他的眼皮底下与别人

  • 太康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有哪些政治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太康之治是晋武帝司马炎一手开创的,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登上王位之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并且灭掉了东吴,统一了全国,最终迎来了太康之治,也称为太康盛世。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策略。他改善制度,颁布律法,任用人才

  • 古代大臣被处死后,小妾一般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允许一夫多妻制,古代女性没有地位或权利。男人可以娶许多妻子,但是女人只能忠于丈夫。而且,他们还必须实现“三从四德”。当他们嫁给某人时,他们将终身跟随丈夫,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1、连带处罚我们经常在电视连续剧中看到,如果大臣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么皇帝就会下令

  • 上官婉儿墓里为什么没有遗骨?答案就在墓志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上官婉儿,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吧,不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玩的游戏当中吗,经常能碰到这个角色。在历史上,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才华出众,长的也是极为美丽的,可以说就是武则天的女宰相了。后来在武则天晚年期间,李隆基发动了宫廷政变,上官婉儿就同韦后一起被诛杀。史书中并未记载上官婉儿死后下葬的位置,

  • 新疆火焰山发现5具干尸是怎么回事?清朝僵尸真的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到僵尸,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林正英所主演的那些关于僵尸的电影了,什么《僵尸先生》、《一眉道人》、《僵尸至尊》等等。电影里的僵尸出现的时候都是突然从土里或是某些地方突然蹦出来,力大无比,所以当时很多人看了之后都会非常害怕也有什么东西从土里一下子蹦出来。再就是,电影当中的僵尸形象就是穿着清朝的官

  • 南明比南宋条件更优越,为什么却迅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盘踞北方的政权,一旦首都失陷就喜欢往南方跑,南宋与南明都是如此。比如永嘉之乱以后,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下于建康重新建国;比如安史之乱,叛军在攻占长安的前一刻,唐玄宗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前往川蜀;还有靖康之役后,康王赵构泥马渡南江,设临安为行在,隔长江与金国对峙。再有就是大顺军攻克北京,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