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君主制是怎样的?明朝是怎样加强中央军集权的?

明朝的君主制是怎样的?明朝是怎样加强中央军集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1 更新时间:2024/1/19 11:55:20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当时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因为古代的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专制,使得皇帝的地位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经历了农民的苦难,上位后也是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古代明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的吧!

朱元璋很早就注意到占领区内的政权建设。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他率军攻下太平后,即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设置了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领元帅事,召陶安参幕府事,李习为知府。翌年三月攻占集庆,他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并在辖区内设置府、州、县官,在江南建立了他领导下的政权系统。其后,经八年征战,辖区进一步扩大,湖广行省、江西行省纳入版图。因而朱元璋又于至正二十四年春正月,改称吴,建立中书省,设置左右丞相管理行政,左右都督执掌军政,御史大夫执掌监察。并于地方建置行中书省、府、州、县等地方行政机构和主管地方军事的行都督府,基本上确立了后来的明朝政权的组织规模。之后,随着军事征伐的不断胜利,朱元璋便积极致力于统一的封建专制政权的创建。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正式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

明朝的政治制度,仍沿元朝旧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中书省下设六部,各部设尚书、侍郎。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和左右丞。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①凡事必先"关白"丞相,然后奏闻皇帝。行中书省总管一省民政、军政和司法。很快,朱元璋即发现丞相和行中书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九年(1376年),他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又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一省民政、司法和军队。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从四品,均无定员。其所属机构经历司收发移,照磨所磨勘卷宗,还有理问所、司狱司、仓库使、杂造局、宝泉局、织染局、军器局等部门。布政使掌一省之政,主要责任为传布朝廷政令、考核属下官员和征收赋役。参政、参议分守各道,掌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诸事。布政司下又设府(直隶州)、县(州)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

都指挥使司,管辖本省卫所,负责军务,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是省最高军事长官。提刑按使司设按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均无定员。所属机构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按察使负责本省刑狱与监察,"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都、布、按并称三司。三司的设立,一方面使地方机构职权趋向专一化,从而加强了办事效能;另一方面,由于三司地位平等,虽共掌一省政务,但互不统属,分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权力制衡,加强了中央集权。

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设通政使司,长官称通政使,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稍夺中书省的"关白"之权。第二年,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名杀左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①六部尚书执行皇帝命令,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设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下置各司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

①《洪武实录》卷十四。

①《明史·;职官志一》。

吏部下辖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文选司掌官吏班秩迁升、改调之事;验封司掌封爵、袭阳、褒赠、吏算之事;稽勋司掌勋级、名籍、丧养之事;考功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

户部下辖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户部尚书掌全国户口、田赋之政令。十三司各掌其分省之事,兼领所分两京、直隶贡赋,及诸司、卫所俸禄,边镇粮饷,并各仓场盐课、钞关。每司分为四科:(1)民科,掌管所属省府、州、县地理、人物、图志、古今沿革、山川险易、土地肥脊、宽狭、户口、物产多寡登耗之数。(2)度支科,掌管会计夏税、秋粮、存留、起运及赏赉、禄秩之经费。(3)金科,掌管市舶、鱼盐、茶钞锐课及脏罚之收析。(4)仓科,掌管漕运、军储出纳料粮。

礼部下辖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尚书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贡举之政令。议制司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祠祭司掌诸祀典及天文、国恤、庙讳之事;主客司掌诸蕃朝贡接待给赐之事;精膳司掌宴飨、牲豆、酒膳之事。

兵部下辖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尚书掌全国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武选司掌卫所士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之事;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车驾司掌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牧之事。武库司掌戎器、符勘、尺籍、武学薪隶之事。

刑部下辖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尚书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复、关禁之政令。十三司各掌其分省及兼领所分京府、直隶之刑名。

工部下辖营缮、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尚书掌天下百官、山泽之政令。营缮司掌经营兴作之事;虞衡司掌山泽采捕、陶冶之事;都水司掌川泽、波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之事;屯田司掌屯种、抽分、薪炭、夫役、坟墓之事。

明以前历代中央辅政体制是丞相制。其基本的权力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决策权,一是行政执行权。丞相既"掌承天子",直接握有一定的决策权,又"辅助万机",作为百司首脑,主持对决策的实施。朱元璋的废相,对此结构作了一大变更,行政执行权归属六部,决策权则全部收归皇帝手中。因而,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

政治上集权的同时,朱元璋在军事上也实行"分权制衡"。明初基本的军事力量是卫所军。"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①大抵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卫所设有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卫所和在外都司。都督府所管仅是兵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打仗时,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兵,发给印信。战后,总兵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归原来卫所。这样,兵部、都督府、总兵官都不能独专军权。

①《明史·;兵志一》卷八十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人怎么防范雨季积水?古建筑的排水系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别说古代了,现在我们如果碰上梅雨季节很多地方都会淹水,阻碍交通。古时候还没下水道这些系统,如果他们碰上一连下了好几天的大暴雨要怎么处理积水呢?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很多建筑在修建的时候就设计了排水的系统,不过对于大水还是需要下水道,不然积水根本没地方可流。一起来看看古人们都有哪些办法把。中国古

  • 孙权为何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凤雏”指的便是庞统,诸葛亮的大名我们都知道,作为和他齐名的庞统,其才能也不在孔明之下,最后这两位三国的顶级谋士都被刘备收

  • 元气学说是怎样的?王夫之的元气学说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夫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史上明末清初思想家。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后面便是清朝,清朝是中国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明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朝代,据说当时的明朝晚期,社会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的,王夫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可以说还是比较厉害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

  • 准噶尔为什么要和大清为敌?是看不顺眼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准噶尔想必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国家全名叫准噶尔汉国家,这个国家好像总是和清朝过不去,总是要和大清为敌,有的网友就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其实真的不就是为了什么领土,为了什么政权等等一系列的利益的东西,下面我们就着这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准噶尔与清朝为敌,就是一场蒙古人和满人争

  • 历史上"万人敌"张飞是怎么死的?史书中是如何描述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刘关张”三兄弟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哥刘备的仁德,二哥关羽的忠义,以及三弟张飞的勇猛,都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性格耿直但作战勇猛的“万人敌”张飞,他的那份纯粹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历史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下面就

  •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其实,朱元璋出身在一个贫民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从小便体会到了人间的疾苦,于是,上位后也是大肆的推行廉政,当然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朱元璋推出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可以说这项制度非常严格,使得当时的明

  • 春秋时的春秋五霸怎么到了战国就不叫战国七霸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实前后也没隔太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在战国时期但是五霸却变成了战国七雄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为什么不叫七霸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区别。“春秋五霸&rdquo

  • 张骞出使大月氏被匈奴扣押十多年,汉武帝为什么没有派人去寻找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开拓的丝绸之路,至今仍然对中国产生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非同一般的影响。作为一个可以算是吃螃蟹的人,张骞出使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汉武帝派他出使大月氏,想要联合起来夹击匈奴,结果却被匈奴扣押了下来,这一扣押就是十多年。然而,在这十多年里

  • 古代女子为什么都是十几岁就出嫁?古人结婚平均年轻十几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不管男女结婚都是非常的早,甚至有些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了,一般百姓家庭似乎希望能把女儿早点嫁出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都和当时的规定有关,如果国家规定你多少岁必须结婚,不然就增税那你也是没办法,就只能提早嫁人。所以古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也是不大,但也并不说所有人都能结婚,古代也是会有很多单身旺

  • 窝阔台在拖雷去世之后为何不选择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窝阔台和拖雷其实还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位了,这两个人如果不是非常熟悉中国历史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个人非常的陌生,小编也觉得非常的陌生啊,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慢慢来学习,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两个人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拖雷的军队和财富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拖雷去世后,窝阔台做了两件事,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