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国为什么能打败吴国,不只是因为卧薪尝胆

越国为什么能打败吴国,不只是因为卧薪尝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4/1/17 6:36:01

卧薪尝胆,这可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成语,长久以来,人们都十分敬佩越王勾践的意志力和耐力,为了复国吃尽苦头,最终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过,人们在传颂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难道偌大一个吴国被越国打败,靠的就只是卧薪尝胆这件事情吗?战争的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越国究竟为什么可以打败吴国,吴国的失败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被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蒲松龄名言曾经激励了近代历史上无数有志者前仆后继的实现自己的革命志向。不过,勾践灭吴的励志故事背后,更隐藏着吴越两国地缘政治博弈的必然趋势。

1.大载勾吴

在春秋前期,吴国势力微弱,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国,相传吴国起源于周文姬昌的两位伯父——周太伯与仲雍。两位伯父深明大义,为了让弟弟季历(姬昌之父)即位,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在今天的苏州一带的江南建立了自己的天地。自此之后,吴国与中原各国长期无甚交往近五百年之久,直至楚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01 年),楚灭舒、蓼,吴国才重新进入中原各国的视线之内。

吴国长期赖以生存的核心区域是今天江苏南部的太湖平原一带,这一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成为了出现了以稻米为主要农作物的水田。该地区在后世是全国闻名的膏腴之地,水热条件与地形土壤皆是得天独厚,以此地立足的吴国在数百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方国。

真正让吴国崛起的契机来自于春秋中期连绵不断的晋楚争霸。进入公元前6世纪,南北争霸的双方皆筋疲力尽,扶植敌国的周边国家进行远交近攻战略成为了不二选择。晋国因之派遣楚国叛臣巫臣前往吴国,“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随后,吴国始伐楚及楚的与国巢、徐等国,攻入州来。“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吴国依靠来自晋国的军事技术支持开始自东向西,溯游而上顺长江进攻楚国。

2.楚越相通

在太湖平原之南,即今浙江宁绍平原一带,同样有一个长期位于中原国家视线之外的国家——越国。相传越国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但直到允常为越国首领之时,越人才进入中原群雄的目光之中。

楚灵王四年(公元前 537 年),楚王会合诸侯进攻吴国,越大夫常寿过率领越与楚灵王在琐地(今安徽霍丘县东)相会,以支持楚人攻吴。到楚平王十一年(公元前518年)楚出动水军攻吴,越国又派大夫胥犴在豫章犒劳楚师。楚国这次又遭到失败。阖庐十年(公元前505年),越国趁吴军七战入郢的契机,向吴正式发起进攻,深入吴地,迫使阖庐从楚退兵的因素之一。

在吴楚争锋的当口,楚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逐渐认识到越国的作用,也将之作为远交近攻战略的重要与国。越国方面,越人依靠宁绍平原的农业基础(自良渚文化之后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与楚国的战略支持,成为吴国背后的巨大隐患。

3.吴越争雄

吴国虽然占据了水泽密布的太湖平原地区,但当时的“苏锡常”区域大部分仍然被古代的“五湖”(太湖前身的大片沼泽所占据),东部地带也大面积处于海平面之下,因而并不像后世那样存在大片适宜的耕地。除此之外,吴国境内并无山川为固,尤其是吴国孤城姑苏(今苏州)更是无险可守。因此,当勾践重整旗鼓包围吴国都城时,吴王夫差确实无路可退。

反观越国,虽然宁绍平原面积不及太湖平原,但是处在丘陵环绕之下,地势相对较高,越人也因此与南方山岭之间的“百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较之吴国有着更广大的战略后方。因此,当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甲兵之时,便可以退保会稽山,与吴国进行战略相持,夫差所率步兵无力对付纵横山野的越人,自然只能与越国议和。

另外,越国与吴国的战略指向同样决定了两国的命运。吴国起于东南,但其既定国策是北上逐鹿中原,与齐、晋等国一争高下,这就超出了吴国所处地缘战略环境与资源储备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而越国则不然,越人在吴越争霸之后便向宋、鲁、楚等国示好,将吴国所占之地尽数还于各国,安然享受东南霸主的名号,合理的控制了自身的发展目标,从而可以最终取得胜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蛮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何中原各国会打不赢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凡是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都被称为蛮夷,蛮夷各方面的发展都比不上中原,但蛮夷却能让中原各国陷入苦战。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国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的了,但他们还是需要建造各种防御措施来抵御蛮夷的入侵。为何资源丰富,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会打不赢各方面都落后自己的蛮夷呢?实际上,这也和当时中原内战太多有关,

  • 文人为什么偏爱宋朝?宋朝有哪些利于读书人的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宋朝是文人最喜欢的一个朝代,当时的读书人的确很吃香,光是地位就高人一等,而且能力强者可以考科举,一般的学者也能找到各种谋生的方式。最主要的是,宋朝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供百姓读书学习。那宋朝究竟是如何建立起这样一个良好氛围的呢?这就和他推行的一些国策离不开关系了。宋朝重文轻武,有利也有弊,只能说

  • 商朝迁都过几次,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时期,是我历史上一个很奇特的时期。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旦国都定下来了,就基本上是固定在这了,除非发生很大的政治事变,不得不迁都。不过历史上却有一个奇怪的朝代,商朝,整个商朝一直都在迁都,前后一共进行了十三次之多。那究竟是为何,为什么商朝会进行如此多次的迁都?商朝的迁都究竟是为了什么?1.商朝的都

  • 清朝皇帝是如何过春节的?仪式感简直爆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春节应该算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不管平时在哪个城市生活,只要到了春节就一定会回家团聚,这也是中国千年以来的一个传统。不过最近几年,我们总是抱怨春节的年味越来越少,好像就是一个普通的七天假期,完全没有小时候过年的那种气氛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能我们会比较羡慕古时候的春节,他们的新年

  • 嬴政为什么杀嫪毐,只是因为他与赵姬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认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所以没有立皇后,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母亲赵姬的所作所为,让他对女子有一种防范或者说抵触,那赵姬又做了什么?她原本是商人吕不韦献给还在赵国做质子的父亲嬴异人的姬妾,然而在父亲死后,赵姬却与吕不韦和嫪毐都有染,还与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最终还是被秦王政处死,不过他的死因却并非

  • 三国期间曹操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这其中的原因让人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可以说是最为强大的了,然而实际上最先名存实亡的却是最强的魏国。关于曹操一手打造出来的魏国是如何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灭亡了,而这就要从曹操的最强谋事司马懿说起了。也许司马懿并不是一个野心勃勃谋朝篡位之人,然而他的儿子司马昭的心思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了。关于魏国到底是

  •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都是的他的儿子还是挺多的,古代的皇帝们儿子多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但是话说朱棣这个人在造反的时候没有见到他的儿子们,那么他的儿子们都去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其中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都死了,但儿子大了,继位了;

  •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节这个节日自从有了开始之后,那只要是华夏儿女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那都是要过不过的,话说就算你在月球上也是需要的,所以这个春节代表了中国人是不过分的,但是就在民国时期,这个春节却被废除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时

  • 李世民晚年为何迷恋仙药?李世民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千古一帝李世民,晚年却迷恋上了仙药?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死于疾病。不过此前李世民曾长期服用天竺的长生药,这才是导致他暴疾的原因,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李世民根本就没办法被抢救过来。其实当皇帝的都有一个长生梦,哪怕是李世民也有这样的愿望。不过李世民患疾后的确也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只能寄托这种

  • 冯太后为何会心甘情愿的辅佐了三代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北魏的冯太后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这个人的,是超级厉害的,但是这个人又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其实她的国家是被灭亡了的,而且就是后来她辅佐的帝王们,那么有的网友也说了,这个冯太后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这么做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的女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