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4/2/7 15:45:59

说到春节这个节日自从有了开始之后,那只要是华夏儿女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那都是要过不过的,话说就算你在月球上也是需要的,所以这个春节代表了中国人是不过分的,但是就在民国时期,这个春节却被废除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时候一直把正月初一当作岁首也称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在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很少有改动,可是民国成立后,中国的新年经历了一波三折,差点就被咔擦了!你说吓人不吓人!

民国初年春节就差点被废除

然而,民国初年差点就被废除了,说起来还要感谢袁世凯帮助我们保住了春节。

辛亥革命后,将1912年定为民国元年,采用公历纪年,公历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阳历,在此之前,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农历,是中国古代形成的历法,也称为阴历。

采用公历纪年可以说是与世界接轨,比较科学,也符合世界潮流,尤其是辛亥革命万象更新,以前的辫子要强行给剪了,以前的衣服要改良,反正以前的东西能改的就改,因此临时政府规定1912年1月1日为新年。

但是我们知道,当时南北还在打仗,北方大多数地区都采用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只有南方的一些城市实行新规定,当然,执行的过程也并非一番风顺,为了不让老百姓在农历过春节,广东政府甚至出动警察厅进行“严厉干涉”“严禁商民庆贺旧年”,结果就是很多老百姓对新政府并不满意。

在抵制了两年春节后,发现效果并不好,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村人对传统化很看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更改过来的,尤其是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对新历和旧历并不是特别在意,除了历法外,相继恢复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制度,而针对春节“屡禁不止”的情况,袁世凯接受内务总长的节假报告,批准正月初一为春节,并且同意在这一天放假。

1914年的春节因此格外热闹,不止民间老百姓欢欣鼓舞,就连逊位的清室宣统帝也升殿受贺,大总统袁世凯和副总统黎元洪还派代表前去拜贺,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没有被推翻之前。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再次要废除春节

对于袁世凯批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个行为,很多反对袁世凯的人都非排斥这件事,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更是提出废除春节的建议。

当然,孙先生事情比较多,实力也没达到巅峰,无法完成这个事情,1925年的时候,孙先生驾鹤西去,1928年北伐胜利,东三省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完成全国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一直“秉承先总理遗志”当然要有点搞头了。

在国民政府看来,想要废除农历,实行公历必须废除公历的节日,因此极力阻挠民间过农历节日。

国民政府宣布从1929年开始,只过阳历新年,坚决废除春节,将春节描述成封建迷信的酱缸,打破封建就是要禁止春节,为了不让老百姓过春节,政府命令不让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拜年等习俗,甚至一度到了,用旧历写的文书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有些地方的报纸上甚至刊登了这样的内容“如果有玩龙灯狮子的,便请他尝尝铁窗风味,至于喊拜年,喊恭喜发财的,我们即目他为反动口号,硬指他为不奉民国正朔的反动派。”

春节这一天的民警最忙碌,不但要禁止赌博,到处抓赌还要到城市交通路口劝阻老百姓拜年,有一些卖农历的甚至会被抓进警察局拘留。

春节“屡禁不止”,国民政府只能妥协

当然,跟皇权不下县一样,政府的政令也只能停留在城市,在广大的农村照样是我过我的年,政府即使是三令五申也无法干涉到农村。

国民政府的这种强制改变民俗的行为遭到广大老百姓的十分不满,有些地方甚至有抗议行为,反应了当时政府与民众在历法问题上和习俗问题上的对峙,政府认为老百姓顽固不化,老百姓认为政府不通人情。

之所以国民政府废除春节的行为没有成功,在于他对习俗变革的难度没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没有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复杂结构,正如国民政府始终发动不了群众一样,他根本就不了解民众。

当时很多老百姓称阳历为“洋历”,认为这是洋人的东西,不但不能容纳,反而要进行抵制,老百姓不是愚昧,而是政府缺乏引导。

面对强大的传统习惯和民俗文化,国民政府最终意识到强制废除春节反而失去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到1934年春节的时候,政府表示对于民间习俗不再进行干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晚年为何迷恋仙药?李世民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千古一帝李世民,晚年却迷恋上了仙药?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死于疾病。不过此前李世民曾长期服用天竺的长生药,这才是导致他暴疾的原因,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李世民根本就没办法被抢救过来。其实当皇帝的都有一个长生梦,哪怕是李世民也有这样的愿望。不过李世民患疾后的确也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只能寄托这种

  • 冯太后为何会心甘情愿的辅佐了三代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北魏的冯太后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这个人的,是超级厉害的,但是这个人又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其实她的国家是被灭亡了的,而且就是后来她辅佐的帝王们,那么有的网友也说了,这个冯太后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这么做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的女性政治

  • 王娡不是已经结婚生子了吗?为什么还能入宫侍奉汉景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王娡其实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话说是真的厉害,但是有一点有的人十分的想不通,那就是王娡之前不是已经结婚了吗?而且还生了孩子,这样的人在皇宫里面一般都不让进的啊,但是这个薄姬最后进宫侍奉汉景帝,这个就有点意思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 三国假如是刘备一统天下,他会设计铲除功臣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以仁义著称,所以就算刘备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应该也不会诛杀功臣吧。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想,但古代也有太多例子能证明,只要当了皇帝,无论之前多仁义、多讲义气,最后都是会变的。因为对于皇帝来说,特别是开国皇帝,能坐上这个皇位只是第一步,如何能保证自己的后人世世代代都坐在这个位置上,

  • 蜀汉究竟有没有史官?蜀汉史料有被销毁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是绝对的主角,不过这里面有很多杜撰的成分存在。实际上蜀汉的史料是三国中最少的,只有曹魏的一半,而且记录的时间线十分混乱,此后也传出过蜀汉史料曾被销毁的说法。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蜀汉在当时是没有史官的,为什么蜀汉连史官都没有设立呢?目前也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说法。其实蜀汉政权在当时

  • 诸葛亮为何要劝说刘备将自己的养子刘封给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的小伙伴们,肯定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刘备似乎只有刘禅这么一个儿子,然而事实上刘备是有着4个儿子的。除了刘禅以外,刘备最拿的出手的就要属自己的养子刘封了,因为当年的刘封可以说一度被赞誉为“战神的刘封”。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当年诸葛亮一直在劝谏刘备将自己的这个养子刘封给诛杀了,

  • 为什么宋朝皇帝后宫很少发生宫斗?当时是如何管理嫔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古代宫斗,可能大家第一个就会想到清朝,毕竟这几年以清朝为背景的宫斗剧实在太多了。不过这些剧大部分的剧情都不是真的,清朝皇帝每天可没那么多时间花在后宫上。其实历史各个朝代,基本上都会推出很多监管制度,来限制后宫嫔妃们的权利,主要也是因为在唐朝出现了武则天这么一位女皇帝。那到了宋朝,皇帝的后宫就很少

  •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有哪些著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一共存活了822年,最后被秦国所灭。战国七雄当中,我们总是能看到秦国、楚国、赵国和魏国的著名战役和将领,那燕国又有哪些厉害的武将呢?燕国既然能成为七雄之一,肯定是有一定实力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位燕国最出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其实燕国差点就要改变历史,因为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人

  • 宋仁宗死后,为什么辽国皇帝也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在很多朝代,周边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他们之间经常存在各种矛盾,所以战争也总是难免的,比如宋朝时期就有西夏,有辽国,还有后来的蒙古。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别国的皇帝死了,自己国家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触才是,顶多也就是发发感慨,但是在历史上,宋仁宗死后,辽国竟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难过,皇帝痛哭

  • 战国时期鲁国为何突然被楚国所灭?鲁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鲁国建于公元前1043年,亡于前249年,总共历时794年。鲁国在鲁恒公到鲁僖公时期最为强盛,还一度和春秋霸主齐国争夺东方的控制权。其实鲁国的面积并不大,和齐国、楚国、晋国这些大国相比,鲁国简直就是个小型国家。但或许正是因为鲁国四周都有强敌,反而激发了他的求生欲,鲁僖公时期对阵强大的楚国和晋国丝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