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都在做什么?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都在做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47 更新时间:2024/2/7 15:46:20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都是的他的儿子还是挺多的,古代的皇帝们儿子多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但是话说朱棣这个人在造反的时候没有见到他的儿子们,那么他的儿子们都去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其中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都死了,但儿子大了,继位了;八子潭王朱梓、九子赵王朱杞在靖难之役之前已经死了,无子,封国被废除;十子鲁王朱檀,也死在靖难之前,此时独子鲁世子还年幼,插不上话;二十六子朱楠早夭。

现在看看剩下的藩王在当时是什么情况?

二子秦王朱樉。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

三子晋王朱棡。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

五子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弟,第一个被建文帝削爵,流放云南,在靖难最后一年(1402年)才被建文帝抓回南京关押。

六子楚王朱桢。封在湖北武昌。

七子齐王朱榑。被建文帝削爵,从封地山东抓到南京关押。

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在四川成都。

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在湖北荆州。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全家自焚而死。

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在山西大同。被建文帝削爵。

十四子蜀王朱楧。封在甘肃兰州。

十五子辽王朱植。封在辽东。

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在宁夏银川。

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在蒙古赤峰。

十八子朱楩。封地云南,被建文帝削爵,废为庶人,全家迁往福建漳州。十九子谷王朱橞。封地在宣府。

以上是朱元璋去世后、靖难之役发生前成年的已就藩的藩王,有一定军事实力。

以下6位藩王,当时年龄小,都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的王,还没有就藩,插不上手脚。他们都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去外地就藩的。

二十子朱松。生于1380年,封韩王,封地辽东。靖难之役发生时,还在南京,一直没就藩,子孙后来就藩甘肃平凉。

二十一子朱模。生于1380年,封沈王,封地山西长治。

二十二子朱楹。生于1382年,封安王,封地甘肃平凉。

二十三子朱桱。生于1386年,封唐王,封地河南南阳。

二十四子朱栋。生于1388年,封郢王,封地湖北安陆。

二十五子朱㰘。生于1388年,封伊王,封地河南洛阳。

综上,除了早死的和年幼的,真正有能力插手的就是老二秦王家、老三晋王家、老六楚王、老十一蜀王、老十四肃王、老十五辽王、老十六庆王、老十七宁王、老十九谷王,共9位。

一 一 来 看:

老二秦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那几年安心在西安吃肉夹馍,插不上话。

老三晋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那几年一直在太原吃刀削面,插不上手。

老六楚王朱桢。此前多次受朝廷委派,带兵镇压西南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他坐镇武昌看热闹。

老十一蜀王朱椿。成都很远,进出不方便。乐得在成都打麻将,泡温泉,日子舒坦得很。据说有暗地里为燕王提供军事物资。

老十四肃王朱楧。封地原来在张掖,真是太远了,建文元年朝廷同意他移镇兰州,这时候他正忙着建兰州的新王府,没心思理会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

老十五辽王朱植。原本驻守辽东,靖难之役爆发,朱棣攻克山海关,切断了辽东与内地联系,朱植走海路回到内地,朱棣靖难成功后,虽然对他有点不满,但是做哥哥的还是宽宏大量,原谅了这个弟弟,并为朱植找了个好地方--荆州,让他到这里就藩。辽藩嘉靖年间被废除。

老十六庆王朱栴。封地在宁夏银川,正在满着屯田和新王府的事情,加上初来乍到,西北贫瘠,实在帮不上谁的忙。

老十七宁王朱权。封地在蒙古赤峰。手握重兵,被朱棣连哄带骗拉上造反的贼船,要是没有这个弟弟支持,朱棣大事难成。

老十九朱橞。封地在宣府,有一定实力。朱棣起兵造反后,他吓得急忙跑回南京赵建文帝。3年后,朱棣率大军杀到南京城下,朱橞受建文帝命令率军守金川门,结果他和大将李景隆一起开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城。

从上述史料分析来看,即便建文帝一开始就削除了5位叔王,搞得人心惶惶,但是其他藩王一开始还是心向朝廷的。

因为当时的建文朝廷很强大,拥兵百万,粮草充足,对付一个朱棣,本应是绰绰有余。所以他们这些人大多数不敢和朱棣来往,不敢支持朱棣,怕得罪朝廷。这再一次说明,建文帝的削藩不是真正的削藩,而是整治违法犯罪的藩王;对于遵纪守法的藩王,朝廷照样优待。朱棣成功后,并不因为大部分弟弟和侄子在靖难期间没有支持自己,而明显怪罪大家。

对支持自己的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朱棣对他们相当好。但是,干坏事的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后来第四任宁王朱宸濠造反,被明武宗朱厚照凌迟处死,宁藩被永远废除。谷王朱橞后来涉嫌谋反,被朱棣废为庶人,谷藩被废除,朱橞被关押至死,后代绝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节这个节日自从有了开始之后,那只要是华夏儿女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那都是要过不过的,话说就算你在月球上也是需要的,所以这个春节代表了中国人是不过分的,但是就在民国时期,这个春节却被废除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时

  • 李世民晚年为何迷恋仙药?李世民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千古一帝李世民,晚年却迷恋上了仙药?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死于疾病。不过此前李世民曾长期服用天竺的长生药,这才是导致他暴疾的原因,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李世民根本就没办法被抢救过来。其实当皇帝的都有一个长生梦,哪怕是李世民也有这样的愿望。不过李世民患疾后的确也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只能寄托这种

  • 冯太后为何会心甘情愿的辅佐了三代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北魏的冯太后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这个人的,是超级厉害的,但是这个人又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其实她的国家是被灭亡了的,而且就是后来她辅佐的帝王们,那么有的网友也说了,这个冯太后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这么做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的女性政治

  • 王娡不是已经结婚生子了吗?为什么还能入宫侍奉汉景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王娡其实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话说是真的厉害,但是有一点有的人十分的想不通,那就是王娡之前不是已经结婚了吗?而且还生了孩子,这样的人在皇宫里面一般都不让进的啊,但是这个薄姬最后进宫侍奉汉景帝,这个就有点意思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 三国假如是刘备一统天下,他会设计铲除功臣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以仁义著称,所以就算刘备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应该也不会诛杀功臣吧。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想,但古代也有太多例子能证明,只要当了皇帝,无论之前多仁义、多讲义气,最后都是会变的。因为对于皇帝来说,特别是开国皇帝,能坐上这个皇位只是第一步,如何能保证自己的后人世世代代都坐在这个位置上,

  • 蜀汉究竟有没有史官?蜀汉史料有被销毁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是绝对的主角,不过这里面有很多杜撰的成分存在。实际上蜀汉的史料是三国中最少的,只有曹魏的一半,而且记录的时间线十分混乱,此后也传出过蜀汉史料曾被销毁的说法。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蜀汉在当时是没有史官的,为什么蜀汉连史官都没有设立呢?目前也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说法。其实蜀汉政权在当时

  • 诸葛亮为何要劝说刘备将自己的养子刘封给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的小伙伴们,肯定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刘备似乎只有刘禅这么一个儿子,然而事实上刘备是有着4个儿子的。除了刘禅以外,刘备最拿的出手的就要属自己的养子刘封了,因为当年的刘封可以说一度被赞誉为“战神的刘封”。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当年诸葛亮一直在劝谏刘备将自己的这个养子刘封给诛杀了,

  • 为什么宋朝皇帝后宫很少发生宫斗?当时是如何管理嫔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古代宫斗,可能大家第一个就会想到清朝,毕竟这几年以清朝为背景的宫斗剧实在太多了。不过这些剧大部分的剧情都不是真的,清朝皇帝每天可没那么多时间花在后宫上。其实历史各个朝代,基本上都会推出很多监管制度,来限制后宫嫔妃们的权利,主要也是因为在唐朝出现了武则天这么一位女皇帝。那到了宋朝,皇帝的后宫就很少

  •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有哪些著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一共存活了822年,最后被秦国所灭。战国七雄当中,我们总是能看到秦国、楚国、赵国和魏国的著名战役和将领,那燕国又有哪些厉害的武将呢?燕国既然能成为七雄之一,肯定是有一定实力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位燕国最出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其实燕国差点就要改变历史,因为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人

  • 宋仁宗死后,为什么辽国皇帝也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在很多朝代,周边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他们之间经常存在各种矛盾,所以战争也总是难免的,比如宋朝时期就有西夏,有辽国,还有后来的蒙古。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别国的皇帝死了,自己国家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触才是,顶多也就是发发感慨,但是在历史上,宋仁宗死后,辽国竟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难过,皇帝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