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比李渊权力更大吗?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比李渊权力更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4/2/6 7:11:25

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情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污点,毕竟他的皇位得来的不光彩,是自己发动兵变夺过来的,而不是顺其自然继位而来。但是李世民敢在自己老爹李渊还在世,而且还是皇帝的时候就发动兵变,他为什么会这样大胆?难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李世民的权力比他爹李渊还要更大吗?李渊为什么没有办法去阻止李世民呢?

皇帝确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并不代表权力长在了皇帝身上,在某一特殊情况下,皇帝的权力也会处于真空状态。这种特殊情况通常就是受到一种武力胁迫,历史上这样的例了并不少见。比如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是何等的雄才伟略,当时他把一个积贫积弱的赵国变为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大国家,甚至一度都有消灭秦国的实力和雄心壮志。但是晚年陷入子嗣之争,被困于沙丘宫,最后吃光了老鼠、掏光了鸟窝而活活饿死。惨不忍睹,让人唏嘘。

同样,安史之乱爆发,玄宗皇帝仓慌出逃,当走到马嵬驿时,部将陈玄礼发动了兵变,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并且逼杀了玄宗皇帝的爱妃杨玉环。当时玄宗皇帝老泪纵横,心如刀绞,但是如果他不同意,士兵很可能出现过激行为,为了自己的安危,玄宗皇帝只能妥协退步。所以,并不权力大小的问题,在特定的条件下,平时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也会受制于人,反而变得与常人没什么两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一个极端,从入另一个极端。

李世民逼李渊下台,完全是有预谋的、一步一步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唐朝统一之后,浴血奋战7年、立下赫赫战功的李世民不甘心屈尊人后,处处坦露出想当太子的心思,所以引起了大哥的李建成的警觉。早在唐朝建立之初,李渊就立了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皇帝继承人只能是李建成。此时的李建成已经为继皇帝位也“彩排”多年,完全进入了坐皇帝位的状态,如果让位于兄弟,实在是心有不甘。因此,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双方明争暗斗、互不让步,最终兄弟俩矛盾还越来越深。

后来,李建成还拉拢了四弟李元吉加入自己阵营,一起对抗李世民。李世民针锋相对,暗中积蓄武力。

武德九年,突厥人入侵,原本带兵出征的是李世民,李建成却奏请李渊让四弟李元吉出征,并且要求把李世民手下的悍将全将带上战场。其实,李建成就是想借出征之名,将李世民及同党一网打尽。就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太子还让太史令奕傅向李渊凑请“太白经天,秦王当有天下”,用意就是说秦王李世民要造反,为自己将来诛杀李世民做铺垫、找说辞。

李世民通过眼线,获知了李建成的这一险恶用心,于是开始制定自己的计划。

一、李世民借父亲质问其“太白经天”一事的时候,反告李建成和李元吉行为放纵,淫乱后宫。做为父亲的李渊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儿子如此的大逆不道,于是传命两儿子第二天朝堂对质。李世民不动声色,实施了引蛇出洞之计,因为他早就想好了玄武门设埋,诛杀大哥和四弟。

二、李世民连夜策划,第二天一早,就等候在上朝的必经之路玄武门。当李建成出现的一刹那,李世民出奇不竟,一箭射死李建成。李元吉见势不妙,连发三箭做掩护,拨马便跑。尉迟敬德拍马上前,结过了李元吉的性命,然后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登上城楼,向闻风而来的东宫兵马出示人头,并大声喊话。东宫兵马见太子已死,吓得如鸟兽散。

三、李世民为了防止局势有变,派尉迟敬德武力挟持李渊。当时李渊正和大臣等候三个儿子前来对质,手持长矛、浑身是血的尉迟敬德突然闯入。李渊忙问:“外面何人作乱?”尉迟敬德回答:“作乱谋反者太子与齐王,已被秦王诛杀,并派臣前来护驾”。李渊马上就什么都明白了,于是问左右大臣如何是好。于是有人建议让李世民当太子,李渊只能顺梯子往下爬,说:“这也是我长久的心愿啊!”

四、尉迟敬德还不罢休,要求李渊交出军权,让东宫兵马听命于李世民指挥,李渊一一应允。于是李世民很快控制了局势,将太子党骨干一一抓获,并派兵将太府及齐王府围困,然后将10个侄子控制。第二天,李世民下令处死10个侄子,李渊无可奈何,眼见无辜的亲孙子落难,因为他已经缴械投降,没有了权力。

五,两个月之后,玄武门之变善后工作结束,李渊也没有心思在这个有名无实的皇位上呆下去了。有可能他也担心夜长梦多,说不准李世民对他也会下狠手,于是李渊很识相的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将皇位让了出来。从此李渊成了太上皇,去安享晚年,大唐皇帝成为了李世民。

总结:李渊身为皇帝,权力是比李世民大,但是被李世民控制后,他就成了任由摆布的无用之人。所以,李世民之所以能将父亲赶下台,就是他出奇制胜,杀了大哥和四弟,然后将李渊控制,逼迫父亲交出权力。既然大权在握,李渊下台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只有早,没有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陵为什么投降?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之孙李陵,身为飞将军的后人,李广的名声在前,而李陵出身于武将世家,领兵打仗自然是一把好手。但是李陵的人生却因为一次投降而被“毁了”。很多人认为,李陵投降了匈奴,就是没有骨气,为什么不拼死与匈奴对抗,偏偏要投降呢?像苏武那样怎么都不肯投降的,才是人们敬佩的。但是,李陵的投降

  • 只听过民国四大才女?其实民国还有28大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几大才女想必大家也都是非常的清楚的,话说大家也许应该听过民国是有四大才女的,而且还非常的著名了,那么大家都听说过四大才女,那么有没有人听说过民国28大才女呢?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话说的,下面也不妨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民国的28大才女有哪些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为什么于谦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大明王朝的于谦,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忠直之士,当土木之变发生之后,朝廷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自己家的皇帝都被人给俘虏走了,很多人都在考虑南迁,将都城迁到南方以求自保。但是于谦却坚决反对,并且带头抵御瓦剌大军,即便是对方拿出朱祁镇来要挟,于谦也丝毫不退让,可以说,于谦很有分寸,也很有决心。但是为什么最终,

  • 夷陵之战刘备是输在不懂兵法?其实是他心态出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只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将彻底宣告蜀国开始走向衰败。短短三年间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去世,对整个蜀汉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过刘备究竟为何会在夷陵之战上惨败而归呢?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输在自己不懂兵法,当时刘备伐吴大军前后联营相距七百多里,一旦前方交战后方根本就没办法及时增援。就

  • 刘邦对女婿傲慢无礼,为何会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邦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个人真的很不简单的,话说刘邦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但是就是有点市井之气,话说刘邦就对他女婿非常的无礼了,最后差点引来杀身之祸,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帮雄才大略,但人品实在不敢恭维。最典型的是有次兵败,乘车逃命,因嫌车慢,竞

  • 揭秘宋朝藩王们的地位和权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藩王们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个王们,好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不好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知道,那就是要独霸一方,而且最好都要起兵造反了,那么在宋朝也是有藩王的,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朝时期的藩王们的权利怎么样呢?他们的地位又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宋朝的藩王们和其他朝代的

  • 赵国巅峰期是在什么时候?巅峰赵国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不过在战国的前中期赵国一直出于中下游的位置,还达不到一个顶级强国的水平,总是被齐国、秦国压制。等赵武灵王继位后,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逐渐走强,等赵国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能够抗衡秦国的国家。很多人会认为,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就是赵国的鼎盛期,实际上赵国国力达到巅峰是

  • 王世充是被谁杀死的?他为何会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王世充是隋朝末期的军阀之一,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占据河南自立为帝。据说王世充从小就喜欢兵法,此后被隋炀帝重用,在河南山东一带声望极高,这也为他此后能在当地自立奠定了基础。不过王世充最后还是被李世民击败,但李世民答应放王世充一马,那他最后究竟是被何人所杀呢?实际上王世充算是隋末最强势力之一,但野心急速膨

  • 秦朝有哪些奇葩法制?真的不讲人性化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法制在历史上有着很鲜明的特点,因为秦朝法律制度是在法家的熏陶下诞生出来的。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所以创立的制度和法律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和西汉以后独尊儒术的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都说秦朝采用暴政居多,那他们的法制是不是也非常不讲人性化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条在秦朝制度下的规定

  • 狄仁杰真实身份并不是神探,而是恢复李唐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影视作品,都喜欢把狄仁杰打造成一位唐朝时期的神探。实际上狄仁杰最拿手的并不是破案,他只是一位想要恢复李唐的政治家。狄仁杰以不畏权贵著称,升至宰相后,狄仁杰被诬告谋反,夺职下狱。营州之乱时,狄仁杰沉冤昭雪得到复用,六年后再度拜相并且力劝武则天复辟李显为太子,狄仁杰坚持举荐忠于唐朝的能人,以恢复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