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陵为什么投降?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李陵为什么投降?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1/2 6:31:02

李广之孙李陵,身为飞将军的后人,李广的名声在前,而李陵出身于武将世家,领兵打仗自然是一把好手。但是李陵的人生却因为一次投降而被“毁了”。很多人认为,李陵投降了匈奴,就是没有骨气,为什么不拼死与匈奴对抗,偏偏要投降呢?像苏武那样怎么都不肯投降的,才是人们敬佩的。但是,李陵的投降难道最开始就是真正的投降吗?李陵自知身份,他也不是没有骨气的人,为什么要投降,真的就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史称“漠北之战”。担任前将军的李广迷路,带着军队在茫茫大漠转了一圈,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没看到,无功而返。

战后,大将军卫青追究责任,李广心想,老子是名将,此次又是主动请缨杀敌,结果却搞成这样,哪里还有脸活在世上,于是“愤愧自杀”。一代名将阴沟里翻船,确实脸上无光,很没面子,自杀谢罪,也许是“挽回面子”最好的办法。

他们老李家的人,似乎都特爱面子,李广是这样,他孙子李陵也是这样。李广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幼子李敢,李广自杀时,做过郎官的长子李当户和次子李椒已不在人世,李当户留下的遗腹子,就是这个李陵。

作为名将之后,汉武帝认为李陵有他爷爷的风范,李陵很年轻时,就让他当了八百骑兵的头头。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陵的确不是孬种,曾率领这支人马,深入匈奴两千多里搞侦察,不但顺利完成任务,还全身而返,未损失一兵一骑,汉武帝很高兴,升他为骑都尉,让他率精兵五千,驻扎在酒泉、张掖等地,成为防范匈奴的一支劲旅。

然而,当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三万攻打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有说左贤王),汉武帝虽然想到了李陵,却只给李广利吃肉,汤都没打算让李陵喝。他给李陵安排的任务,是叫他去给李广利运送粮草。

李广利虽然是汉武帝的舅子,但李陵很是瞧不起他,认为这家伙没本事,是个猪头,完全是靠了他妹妹李夫人(汉武帝宠姬)这个裙带关系,才受到皇上重用、爬到这个位置的,我李陵可是名将之后,给这样的猪头打下手,你叫我这张脸,往哪搁?

李陵扑通一声给汉武帝跪下,请求让他率军独当一面,即使不能作为冲锋陷阵的主力,也能分散单于的兵力。他说他率领的屯边将士,个个都是勇士、奇材,力气大得可以掐死老虎,箭法好得能够一击而中,让这样的勇士去当运输队,实在是大材小用。

这小子肯定认为做他人下属,是一件脸上无光的事情!李陵那点小心思,岂能瞒得过汉武帝,积极性虽然不能打击,但是难题还是可以出的,他若知难而退,就会乖乖听话——你若真想去,那就去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发了这么多兵,马匹都安排完了,是没有马匹给你的。

从酒泉出发去打匈奴,可不是走亲戚那么简单,徒步长途跋涉,还要穿越浩瀚大漠,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可他李陵是谁呀,人家是名将之后,当然不是一般人,汉武帝出的难题,在他看来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他胸口一拍:“这点点路程,小意思啦,要什么马匹!陛下您信不信,臣带着这五千步兵,一匹马不用,就可以直捣匈奴王庭?”

他想创造一个“以少击众”的奇迹。对于李陵的豪言壮语,后世有人评价说这是他报国心切,也有人说是他立功心切——战功赫赫的爷爷至死未能封侯,已经够丢李家脸了,他得把这个面子挣回来。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小伙子都是勇气可嘉!汉武帝同意了,只是觉得区区五千步兵孤军深入太过冒险,若被匈奴包围,没有马匹的他们跑都跑不脱,于是命令强驽都尉路博德率军半路迎接,“以作侧应”。

据《汉书》等有关史料记载,路博德也不是一般人,曾随霍去病北征匈奴,立过战功,官拜邳离侯,并于公元前111年官拜伏波将军,还是西汉有史可查的第一位伏波将军,后来平定南越的功劳,也有他一份,他还率军攻下海南岛,将海南岛“纳入”中国版图。

接到汉武帝诏书时,路博德正在居延屯田。要说功劳,路博德比李陵大得多,至少他自认为比李陵大得多,叫他去做李陵的后距(雄鸡、野鸡等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简直是打他的脸,如果答应了,就太没面子了!

但毕竟是皇上的命令,直接拒绝,他还没那个胆量,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如今正值秋天,匈奴马肥,与之开战对咱们不利,来年春天的时候,臣再和李陵出战吧,届时取胜的把握性大一些。

汉武帝见奏大怒,但他怒的不是路博德,而是李陵——不让你去你偏要去,现在又害怕了不想出兵了,不想出就直接跟老子说嘛,却又不直接跟老子说,叫姓路的替你说,你几个意思嘛!

大怒之下,汉武帝命令李陵立即出兵,而且还收回了让路博德做他侧应的命令,李陵不敢耽搁,只好匆匆忙忙率军出发。李陵带着五千步兵,连续行军三十天,才到达汉武帝指定的目的地,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的浚稽山。一到浚稽山,就碰到单于的三万主力,而且都是骑兵,他们将李陵的五千汉军,包围在两山之间。

这盘饺子却不那么好吃,匈奴兵反而很快被汉军干掉数千。饺子没吃着,还把牙硌坏了,单于痛得倒吸一口凉气,立即下令左贤王、右贤王驰援。很快,包围汉军的匈奴兵猛增到八万,而且大部分是骑兵。

李陵指挥军队,且战且退。血战四五天后,虽然五千人还剩三千,但箭已射光,赤手空拳的士兵们,只能斩断车轮辐条做武器。夜半时分,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带着十多人突围,数千匈奴骑兵穷追不舍,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一声“无面目报陛下”,下马投降。

如今公认的“结论”是,李陵不是真降,是假降,是想在匈奴做卧底,然后找机会重回故国。但汉武帝没给他机会,以为他是真降,族刑伺候,李陵的母亲和兄弟、妻子,都被杀光。

实际上,汉武帝起初是不相信李陵是真降的,不然也不会在一年以后,还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去接李陵。公孙敖找不到李陵,便编了一个故事:报告陛下,李陵不会回来了,据俘虏说,他现在忙得很,正在加紧帮单于练兵,以对付咱们。汉武帝相信了公孙敖的谎言,不假思索杀了李陵家人,也让李陵寒心,彻底断了其回归之路。

帮单于练兵的,确实有一个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但那人不是李陵,而是李绪,本为汉朝的塞外都尉,之前驻守在奚侯城,匈奴人一打来,他便投了降。

得知内情,李陵恨死了这个导致自己全家被诛的混蛋,派人刺杀了李绪。杀了李绪,激怒了单于的老婆,后者要杀李陵,单于对他还不错,“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不但舍不得他死,还把女儿嫁给他做老婆,立他为右校王,使他成了手握实权的贵族。

虽然由于汉武帝的轻信谎言,导致李陵的假降成了真降,然而后来,当李陵有机会领兵与汉军PK,却“手下留情”,放了汉军一马,不然,他带领的三万匈奴主力,也不会轻易败于对手。而他的对手,是一个名叫商丘成的、不会打仗的文官,他所领军队也是三万,而且还是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只听过民国四大才女?其实民国还有28大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几大才女想必大家也都是非常的清楚的,话说大家也许应该听过民国是有四大才女的,而且还非常的著名了,那么大家都听说过四大才女,那么有没有人听说过民国28大才女呢?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话说的,下面也不妨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民国的28大才女有哪些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为什么于谦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大明王朝的于谦,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忠直之士,当土木之变发生之后,朝廷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自己家的皇帝都被人给俘虏走了,很多人都在考虑南迁,将都城迁到南方以求自保。但是于谦却坚决反对,并且带头抵御瓦剌大军,即便是对方拿出朱祁镇来要挟,于谦也丝毫不退让,可以说,于谦很有分寸,也很有决心。但是为什么最终,

  • 夷陵之战刘备是输在不懂兵法?其实是他心态出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只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将彻底宣告蜀国开始走向衰败。短短三年间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去世,对整个蜀汉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过刘备究竟为何会在夷陵之战上惨败而归呢?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输在自己不懂兵法,当时刘备伐吴大军前后联营相距七百多里,一旦前方交战后方根本就没办法及时增援。就

  • 刘邦对女婿傲慢无礼,为何会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邦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个人真的很不简单的,话说刘邦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但是就是有点市井之气,话说刘邦就对他女婿非常的无礼了,最后差点引来杀身之祸,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帮雄才大略,但人品实在不敢恭维。最典型的是有次兵败,乘车逃命,因嫌车慢,竞

  • 揭秘宋朝藩王们的地位和权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藩王们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个王们,好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不好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知道,那就是要独霸一方,而且最好都要起兵造反了,那么在宋朝也是有藩王的,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朝时期的藩王们的权利怎么样呢?他们的地位又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宋朝的藩王们和其他朝代的

  • 赵国巅峰期是在什么时候?巅峰赵国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不过在战国的前中期赵国一直出于中下游的位置,还达不到一个顶级强国的水平,总是被齐国、秦国压制。等赵武灵王继位后,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逐渐走强,等赵国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能够抗衡秦国的国家。很多人会认为,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就是赵国的鼎盛期,实际上赵国国力达到巅峰是

  • 王世充是被谁杀死的?他为何会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王世充是隋朝末期的军阀之一,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占据河南自立为帝。据说王世充从小就喜欢兵法,此后被隋炀帝重用,在河南山东一带声望极高,这也为他此后能在当地自立奠定了基础。不过王世充最后还是被李世民击败,但李世民答应放王世充一马,那他最后究竟是被何人所杀呢?实际上王世充算是隋末最强势力之一,但野心急速膨

  • 秦朝有哪些奇葩法制?真的不讲人性化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法制在历史上有着很鲜明的特点,因为秦朝法律制度是在法家的熏陶下诞生出来的。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所以创立的制度和法律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和西汉以后独尊儒术的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都说秦朝采用暴政居多,那他们的法制是不是也非常不讲人性化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条在秦朝制度下的规定

  • 狄仁杰真实身份并不是神探,而是恢复李唐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影视作品,都喜欢把狄仁杰打造成一位唐朝时期的神探。实际上狄仁杰最拿手的并不是破案,他只是一位想要恢复李唐的政治家。狄仁杰以不畏权贵著称,升至宰相后,狄仁杰被诬告谋反,夺职下狱。营州之乱时,狄仁杰沉冤昭雪得到复用,六年后再度拜相并且力劝武则天复辟李显为太子,狄仁杰坚持举荐忠于唐朝的能人,以恢复李唐

  • 慈溪太后为何独宠李莲英?李莲英是慈溪不能离开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莲英是清朝末期最有权势的宦官,作为陪伴慈溪太后五十三年的人,李莲英成了慈禧晚年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为什么慈禧太后会独宠李莲英呢?慈禧是一位对权利有着极强欲望的人,为了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利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李莲英在慈禧身边好像成了慈禧唯一能够信任和倾诉的对象。哪怕后来李莲英成为太监总管,他也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