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上位才十七岁,为什么能扳倒魏忠贤?

崇祯上位才十七岁,为什么能扳倒魏忠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14 更新时间:2024/2/5 1:47:18

魏忠贤,一直以来都是两种说法,一种占据主流,认为魏忠贤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毒瘤,有他在,明朝都被毁了,但是另一种说法确认为,魏忠贤并非是一个反派,正是因为有他在,明朝时期的政治体系运行才能比较顺畅,他一死就不行了。这些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但是魏忠贤在崇祯上位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力了,但是为什么年仅十七岁的崇祯上位之后,却一下子就把魏忠贤给扳倒了呢?

崇祯皇帝“拿下”权倾天下的魏忠贤,并不能说明崇祯皇帝的政治水平很高。在明清两个朝代,皇帝的权力得到高度的强化,皇帝的权力达到中国封建朝的顶峰!

我们说说明朝,明朝的皇帝权力很大,甚至可以为所欲为(或者胡作非为)、不理朝政(如正德、嘉靖、万历几位皇帝),但是这依然不影响皇权的集中。明朝的皇帝没有出现过大权旁落的情况,这一切归功于朱元璋的“设计”——

1、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废除行省制,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司法工作。“三司”地位平等,互不统属,向中央负责。

3、设置厂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控群臣,厂卫归皇帝任命的太监直接指挥。

4、采取八股取士,同时大兴字狱,加强思想控制。

朱元璋的设计,让皇帝成为帝国的中心,臣下相互监督和掣肘,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朱元璋之后,整个明朝都没有出现过威胁皇帝的权臣和宦官。

以往的朝代,多少会有丞相这个职位,辅佐和制约皇帝,但是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后,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明朝和清朝的皇帝都是高度集权的!

话说回来,魏忠贤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也是皇帝给的权力。当皇帝不再信任他的时候,魏忠贤就一无是处,只能等待束手就擒了!魏忠贤唯一的机会就是偷偷毒死崇祯,但是崇祯防范严密,魏忠贤等人无计可施(估计也不敢)。

总之,崇祯能够“拿下”魏忠贤,是因为朱元璋设计的高度集权的皇位制度,在明朝任何大臣或者太监都不是皇帝的对手。此外,魏忠贤等人早就引起官员民愤,诛杀魏忠贤,崇祯不但没有阻力,还是顺应民意。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司礼监诸太监权力来自明代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制度。明代废相,内阁与各部大臣奏议公事先行“票拟”,由皇帝“朱批”决定可否。由于废相后繁琐朝议使皇帝无力负荷,加以若干君主废弛朝政,遂有秉笔太监代为“批红”的制度。可见,魏忠贤对对对权力完全是皇帝赐予的,皇帝可以随时收回,当遇到勤勉的皇帝时,皇帝完全可以自己处理政务,而不用通过司礼监。

魏忠贤的权力要想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依附他的官员来实现,而依附投靠的官员看中的是魏忠贤手中批红的权力以及皇帝的宠信,以实现自己的加官进爵的目的,当魏忠贤失去皇帝的宠信后,自然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明朝太监不掌握军权,尤其是禁军的权力,他即使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像唐朝太监一样,随意废立皇帝。

崇祯时虽然是明朝末年了,但在当时百姓官吏心中,朱明王朝还是正统,一个魏忠贤是无法与当时老百姓认可的皇帝相抗衡的。

崇祯能够在登基三个月的情况下除掉魏忠贤,不是因为他多么的英明神武,只是制度使然罢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为什么要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貂蝉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存在于《三国演义》以及很多有关三国时期的传说当中,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并不存在这个人物的。但是在一些传说当中,貂蝉最终的结局比较悲惨,他被曹操当做礼物送给了关羽,而在被送给关羽之后的第二天,貂蝉就选择了自尽。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貂蝉要自尽?貂蝉自尽的原因与关羽或者曹操是否有什么关

  • 天朝上国在清朝是如何形成的?最早的天朝上国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天朝上国是古时候,因为汉朝、唐朝等朝代国力强盛,所以建立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国和藩属国的体系。而他们对中国朝廷的官方称呼就是“天朝”。所以天朝上国并不是从清朝开始,而是汉朝就已经开始实行了,但衰落则是从清朝开始的。毕竟清朝晚年的处境大家也比较了解,已经沦落到自身难

  • 荀彧和荀攸谁更受曹操重用?两人谁功劳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荀彧和荀攸都是曹操手下的谋士,很多小伙伴好奇荀彧和荀攸究竟是什么关系,实际上两人是叔侄,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他们都具有王佐之才,是曹操身边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就地位来说还是荀彧更高一些,毕竟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这种关系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到的。不过荀彧和曹操理念不合,导致

  •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比李渊权力更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情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污点,毕竟他的皇位得来的不光彩,是自己发动兵变夺过来的,而不是顺其自然继位而来。但是李世民敢在自己老爹李渊还在世,而且还是皇帝的时候就发动兵变,他为什么会这样大胆?难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李世民的权力比他爹李渊还要更大吗?李渊

  • 李陵为什么投降?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之孙李陵,身为飞将军的后人,李广的名声在前,而李陵出身于武将世家,领兵打仗自然是一把好手。但是李陵的人生却因为一次投降而被“毁了”。很多人认为,李陵投降了匈奴,就是没有骨气,为什么不拼死与匈奴对抗,偏偏要投降呢?像苏武那样怎么都不肯投降的,才是人们敬佩的。但是,李陵的投降

  • 只听过民国四大才女?其实民国还有28大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几大才女想必大家也都是非常的清楚的,话说大家也许应该听过民国是有四大才女的,而且还非常的著名了,那么大家都听说过四大才女,那么有没有人听说过民国28大才女呢?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话说的,下面也不妨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民国的28大才女有哪些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为什么于谦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大明王朝的于谦,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忠直之士,当土木之变发生之后,朝廷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自己家的皇帝都被人给俘虏走了,很多人都在考虑南迁,将都城迁到南方以求自保。但是于谦却坚决反对,并且带头抵御瓦剌大军,即便是对方拿出朱祁镇来要挟,于谦也丝毫不退让,可以说,于谦很有分寸,也很有决心。但是为什么最终,

  • 夷陵之战刘备是输在不懂兵法?其实是他心态出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只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将彻底宣告蜀国开始走向衰败。短短三年间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去世,对整个蜀汉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过刘备究竟为何会在夷陵之战上惨败而归呢?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输在自己不懂兵法,当时刘备伐吴大军前后联营相距七百多里,一旦前方交战后方根本就没办法及时增援。就

  • 刘邦对女婿傲慢无礼,为何会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邦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个人真的很不简单的,话说刘邦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但是就是有点市井之气,话说刘邦就对他女婿非常的无礼了,最后差点引来杀身之祸,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帮雄才大略,但人品实在不敢恭维。最典型的是有次兵败,乘车逃命,因嫌车慢,竞

  • 揭秘宋朝藩王们的地位和权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藩王们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个王们,好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不好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知道,那就是要独霸一方,而且最好都要起兵造反了,那么在宋朝也是有藩王的,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朝时期的藩王们的权利怎么样呢?他们的地位又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宋朝的藩王们和其他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