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杀魏忠贤,到底是对是错

崇祯杀魏忠贤,到底是对是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68 更新时间:2024/1/21 2:39:38

皇帝在世的时候,宠信宦官魏忠贤,然而当他一死,崇祯上位之后,就把魏忠贤给杀掉了。这看上去应该是件好事,毕竟魏忠贤已经属于宦官干政,排挤东林党,杀了他,按理说应该能够让明朝重新显现出一些生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明朝仍旧无可避免的走上了末路,现在甚至很多人认为,崇祯杀掉魏忠贤,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而且从各种角度去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那么,崇祯杀了魏忠贤,到底有没有错?

明末宦官魏忠贤可以说是天启帝留给崇祯帝的,但是崇祯没明白,相较于尔我诈的群臣,宦官集团才是效忠于皇家的人。继位后就开始铲除阉党,相信有很多历史迷都认可这样一种观点,魏忠贤的确是奸臣,但是他若不死,大明不会亡的那么开,那么崇祯帝杀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其实明朝的宦官集团是极度需要依附于皇权的,以皇帝为核心。所以在明一朝,不管阉党多强大只要皇帝想收拾立马完蛋,而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的势力已经全面压制皇权,皇帝一个人是干不动他们的,所以大部分明朝皇帝都是以宦官来对抗文官达到势力平衡,可惜崇祯半路出道没搞明白,然后整歇。

当然崇祯帝杀魏忠贤是对的,任何一个帝都不会放过一个对他有生命威胁的臣。崇祯是君,君王要臣子死,没任何问题,关键是崇祯没培养出自己的魏忠贤,手上没刀子。作为君王处千山万水之外,他的权威来自于施政(仁义的大名),权威(手下的鹰犬)。半路上位,无大功为人称颂,无大义(非太子继位),杀魏忠贤以立威完全没毛病。但之后没自己的鹰犬,为名声所累,怎么可能干的过造名声起家的酸腐文人。

魏忠贤不杀也是可以的,因为他和文官不合可以制衡文官,要杀也是可以的因为他不过一个太监又有罪行要杀也容易但是两厂和锦衣卫不该废?废了文官集团就没了制衡。明亡于废掉了国家监察制度让百官只用良心约束自己,当遇见东林党这种没有良心的必然出大问题。崇祯疑心又重还不肯帮手下背锅百官和他都没感情当然个个心怀鬼胎。崇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自古以来宦官都是只有依附与皇权,如东汉大唐,最严重时期宦官也只有到左右皇权的地步,并不能像那些权贵士大夫一样,腐蚀毁灭或者取代一个王朝。

说到底崇祯皇帝没有自己的核心班底,这也是他哥没死之前他韬光养晦的结果,崇祯没当过太子,没有受到太子应该得到的教育,没有治国之才,一旦上位,满朝文武外戚宦官没有一个自己人,他怎么不可能多疑,这也是他频繁更换内阁人员的最大原因。哪怕有那么一两个他能信得过的文臣武将或者外戚宦官,他都可以扶植起来帮他干一些脏活挨骂的活,可能也就挺过去了。

魏忠贤之所以压制了东林党,是因为天启皇帝的平庸无能,导致皇帝无法控制阉党,皇权旁落,但由于阉党的生理性质和社会地位问题,虽皇帝无法制衡,但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朝政动荡,内忧外患的问题,而崇祯皇帝上台,他不是个平庸之辈,或者说他是个激进分子,又或者说对于阉党来说,他不是个可以掌控的无能之辈,他必定会铲除阉党,夺回皇权,而因为朱由检并不是储君,他从小在藩地也未参与权力核心。

简单说,他没有自己的势力,真正的孤家寡人,大刀阔斧夺回皇权后,却出现了更严重的情况,权力失衡,他没有把握皇权的势力,导致皇权二度旁落,而这次二度旁落的对象并不是拧成一股绳子的阉党,而且文官集团,也就是东林党,权力被分散,党争空前愈烈,皇帝的施政根本无法实施,甚至于无法出朝堂,武将拥兵自重,文官打击武将意图夺取军权,税收,政策一片大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加上天灾,自然就发生民变,而党争导致税收的混乱,朝廷出现无钱无粮可用兵,军队被党争导致无法合理控制调配,内忧外患出现,崇祯已无力回天。个人对崇祯的评价是:他是个不错的帝王之才,但他生错了时机,或者他接触权力的时间太短,无法压制群臣,最后导致权力失衡。

所以终结来说就这句话,崇祯帝杀魏忠贤是对的,崇祯帝不杀魏忠贤也是对的,但是没能培养出自己心腹和文官集团抗衡是不对的,崇祯帝虽然勤政,但是说大明最后的希望毁在了他的手里也不为过,一个不懂权谋的帝王,在那群有花花肠子的文官眼中就像是一只被一大群猫围着的耗子一样,被玩惨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貂蝉和王允是什么关系?他们究竟是谁利用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过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貂蝉这个人物还是个谜。其实貂蝉会成为古代四大美女也挺奇怪的,把貂蝉列入美女的人根本就没见过貂蝉,古人欣赏貂蝉是因为她的谋略与胆识,比很多男人都要强。貂蝉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配合王允上演连环计除掉董卓,貂蝉做到了连曹操都没做到的事情,当然值得被后人铭记。不

  • 苏麻喇姑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苏麻喇姑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因为传说这个人好像从来不洗澡的,还有就是她竟然有机会嫁给康熙,但是她却没有选择嫁,这就有点让人想不通了,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苏麻喇姑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揭秘看看苏麻喇姑与康熙的关系,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历

  • 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侯君集年纪那么大了为何还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侯君集,作为李世民凌烟阁功臣之一,也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取得了成功,李世民登基之后,李世民自然不会亏待侯君集。但这个侯君集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自己都年纪一大把,都快没几年时间的时候,却还是要发动叛变,反了李世民。其实这个时候,侯君集就算是成功,对他来说意义也不大,失败了更不用说,那他为什么还

  • 西汉七王之乱是如何爆发的?文景之治背后有哪些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汉景帝上位以后,汉朝正处光辉的文景之治时期。但中间却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就是爆发了七王之乱。只是这次七王之乱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在短短三个月内便被平定了。那究竟为什么会发生七王之乱呢?这些诸侯王的日子明明是越过越好了,为什么还想要搞件大事。其实这就跟诸侯国条件越来越好有关,文景之治的背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因为治水没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大禹治水,一直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让很多人敬佩不已的一个,敬佩大禹“三过家门”但是都因为治水,没有时间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长久以来,大禹也一直都以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不过,这些只是神话传说,或者说民间想象中的大禹,真实的,或者说,在史书当中记载的大禹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究竟是什

  •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关键时刻犯下两个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政府,最后却输给了清军,没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其实当时李自成面对的形式一片大好,不仅集结了各方部队,而收获了不少百姓的人心,拥有众多支持的李自成大军最后为什么还会失败呢?其实李自成在关键时刻犯了两个错误,导致最后功亏一篑败给清军。李自成当时以为击败明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 宋朝为什么能避免因内乱而亡?和宋朝的官制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是中国推动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宋朝也曾出现过内乱,但始终没有严重到要亡国的地步,和其他朝代的内乱相比,宋朝的政权会相对更加稳固一些。那宋朝究竟是如何避免内乱的呢?其实这也和当时的官制还有外部给予的压力有关。宋朝在文化方面的确是他的强项,但军事能力就比较弱了,加上北方民族对宋朝产生的威胁,

  • 刘备手下24员大将完整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身为一介草民,最后却能在东汉末年脱颖而出,成为和曹魏、东吴比肩的第三大势力,除了刘备,他身边的将领们也是功不可没。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备手下的24员大将,他们几乎都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蜀汉,为了延续汉室的血脉而奋战到最后一刻。其实给三国的名将做排行,几乎不可能得到全部人的认可,实际上就算是给

  • 董卓真的暴晒汉武帝尸体吗,董卓为什么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的董卓,那是一个说起来都觉得不忍想象的人,满脸横肉,杀人如麻,仿佛就是一场噩梦一样,以至于他一死,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跑出来欢呼,真的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吧。而在董卓身上,也有很多传言,相传董卓曾经挖了汉武帝的墓,还把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这是真的吗?那董卓为什么这样做,汉武帝与他

  •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汉朝建立之后英布又为什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淮南王英布,在归属刘邦之前,曾经是项羽部下的将领,当时他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背叛项羽投奔刘邦,汉朝建立之后又被封为淮南王。在背叛项羽这件事上,英布的原因大概也和其他很多人是一样的,觉得项羽并非是明主。但是为什么在投奔了刘邦,并且汉朝也建立之后,英布还是选择了造反?他为什么总是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