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侯君集年纪那么大了为何还要造反

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侯君集年纪那么大了为何还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2/27 10:05:42

侯君集,作为李世民凌烟阁功臣之一,也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取得了成功,李世民登基之后,李世民自然不会亏待侯君集。但这个侯君集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自己都年纪一大把,都快没几年时间的时候,却还是要发动叛变,反了李世民。其实这个时候,侯君集就算是成功,对他来说意义也不大,失败了更不用说,那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呢?

排在唐朝“凌烟阁”开国功臣第十七位的侯君集,虽然他在造反被处死时候,年龄有多大,并不确定(因为他小时候是个混混,出生时间不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处于生命的暮年。既然已经处于生命的暮年,他为什么还要谋反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李世民对他的纵容

侯君集在造反之前,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告诉李世民,他会造反。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处理他。

比如侯君集打下高昌国回来后,因为搜刮高昌的珠宝据为己有,因此受到司法官的查处。这事让侯君集很不爽,觉得自己立了大功,还受到排挤,于是劝与他关系好的另外一个开国功臣张亮一起造反。张亮把这事告诉了李世民,可是李世民却对张亮说,这事他就告诉过你一个,如果他到时候不承认怎么办?因此不予追究。

接着,侯君集让李靖教他兵法,李靖没有全交给他,留了一手。于是侯君集说李靖留着是想谋反的。而李靖却对李世民说,侯君集才有反相,教给他,那是纵容他谋反。后来,侯君集做了一些超越规矩的事情。李靖提醒李世民,但李世民并没有处理侯君集。

再后来,侯君集通过他的女婿贺兰楚石,撺掇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承乾谋反的事暴露后,贺兰楚石落井下石、六亲不认,在李世民面前告侯君集的状。但李世民还是不想处理侯君集。

李世民不处理侯君集,当然有他不想落得个“杀戮功臣”恶名的考虑,同时也有他能够完全掌控侯君集,不害怕他造反的原因。不过,这样一来,对没有什么文化,又没有什么自律性的侯君集来说,却助长了他的歪风邪气。

2.加入太子集团的底气

侯君集虽然年纪大了,造反也享受不了几年了。但是在他看来,造反却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因为他是撺掇太子造反。

只要太子造反成功了,那他一定就是开国重臣,可以在朝廷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再说了,太子李承乾本来也没有什么能力和魄力,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实现“改朝换代”,也是有希望办到的。

而撺掇太子造反,成功率非常高。毕竟李世民的江山,都是从他爹那里篡夺过来的。而且,李世民篡夺江山以后,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既然有这个先例,因此侯君集也可以效仿,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也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

3.打造侯家江山的欲望

古代是王朝社会,是家天下的社会。江山是皇帝的,是皇帝家族的。只要一个人当了皇帝,这个江山就可以通过子孙,一代代地传下去。所以,就算侯君集年纪大了,获得江山也坐不了几年了。但是,可以把这份基业传给自己的子孙,一代一代长远地传下去。

我们看后来安禄山造反。安禄山其实身体已经相当糟糕,造反成功也没有多大意思,但他依然要鞍马劳顿地干。还有吴三桂造反。造反的时候,吴三桂也已经是生命的暮年,但他还是要起事。就是这个江山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就是这个江山可以作为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孙们。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西汉七王之乱是如何爆发的?文景之治背后有哪些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汉景帝上位以后,汉朝正处光辉的文景之治时期。但中间却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就是爆发了七王之乱。只是这次七王之乱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在短短三个月内便被平定了。那究竟为什么会发生七王之乱呢?这些诸侯王的日子明明是越过越好了,为什么还想要搞件大事。其实这就跟诸侯国条件越来越好有关,文景之治的背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因为治水没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大禹治水,一直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让很多人敬佩不已的一个,敬佩大禹“三过家门”但是都因为治水,没有时间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长久以来,大禹也一直都以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不过,这些只是神话传说,或者说民间想象中的大禹,真实的,或者说,在史书当中记载的大禹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究竟是什

  •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关键时刻犯下两个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政府,最后却输给了清军,没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其实当时李自成面对的形式一片大好,不仅集结了各方部队,而收获了不少百姓的人心,拥有众多支持的李自成大军最后为什么还会失败呢?其实李自成在关键时刻犯了两个错误,导致最后功亏一篑败给清军。李自成当时以为击败明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 宋朝为什么能避免因内乱而亡?和宋朝的官制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是中国推动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宋朝也曾出现过内乱,但始终没有严重到要亡国的地步,和其他朝代的内乱相比,宋朝的政权会相对更加稳固一些。那宋朝究竟是如何避免内乱的呢?其实这也和当时的官制还有外部给予的压力有关。宋朝在文化方面的确是他的强项,但军事能力就比较弱了,加上北方民族对宋朝产生的威胁,

  • 刘备手下24员大将完整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身为一介草民,最后却能在东汉末年脱颖而出,成为和曹魏、东吴比肩的第三大势力,除了刘备,他身边的将领们也是功不可没。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备手下的24员大将,他们几乎都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蜀汉,为了延续汉室的血脉而奋战到最后一刻。其实给三国的名将做排行,几乎不可能得到全部人的认可,实际上就算是给

  • 董卓真的暴晒汉武帝尸体吗,董卓为什么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的董卓,那是一个说起来都觉得不忍想象的人,满脸横肉,杀人如麻,仿佛就是一场噩梦一样,以至于他一死,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跑出来欢呼,真的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吧。而在董卓身上,也有很多传言,相传董卓曾经挖了汉武帝的墓,还把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这是真的吗?那董卓为什么这样做,汉武帝与他

  •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汉朝建立之后英布又为什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淮南王英布,在归属刘邦之前,曾经是项羽部下的将领,当时他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背叛项羽投奔刘邦,汉朝建立之后又被封为淮南王。在背叛项羽这件事上,英布的原因大概也和其他很多人是一样的,觉得项羽并非是明主。但是为什么在投奔了刘邦,并且汉朝也建立之后,英布还是选择了造反?他为什么总是要背

  • 唐朝太监有多大权利?巅峰期曾做到替代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也曾陷入到一段由宦官专权的时期,当时朝中的太监地位极高,甚至还替代了皇权。其实太监能够上位做到这一步,皇帝是脱卸不了责任的,一般来说都是因为皇帝出现懒政所以才让身边的太监有机可乘。而到了唐朝晚期,宦官的势力以不可阻挡,在朝中又与部分官员发生冲突,导致中央政权失去了往日的统治力。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唐

  • 历史上女性当权很多,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称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她的历史地位也是相当高的,而有关她的事迹也一直都被人拿出来谈论,评价。但其实在历史上,女性当权者并不在少数,除了称帝的武则天,还有其他皇后、太后,诸如吕后、窦太后、慈禧等等,然而为什么整个历史上却只有武则天一个女性称帝,其他人一个都没有呢?1.武则天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用错了赵括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古代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由这场战争诞生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纸上谈兵”。成语的主角就是赵国用来替换老将廉颇的年轻将领,赵括。他的名字已经完全和这个成语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也都认为,正是赵国用错了赵括,这才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那事实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