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景隆为什么要背叛建文帝?

李景隆为什么要背叛建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41 更新时间:2024/3/11 5:06:15

说到李景隆大家也知道他是明初一位非常知名的武将,他对明朝的贡献也是十分的大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李景隆最后就是背叛了建文帝,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说起李景隆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二版的人物,他的祖母是著名的曹国长公主朱佛女、父亲是岐阳武靖王李文忠。那么,朱佛女和李文忠又是谁呢?

朱佛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嫡亲二姐,而且是关系最亲的姐姐。朱元璋尚未发迹之时,家中赤贫、衣食无着,家中亲戚也基本都是家徒四壁,唯独二姐夫李贞家日子还算过得去。因为,大姐去世比较早,大姐家和朱元璋走动并不太多。而生活还过得去的二姐和二姐夫对落魄之时的朱元璋非常照顾,经常予以接济,这一切,朱元璋都记在了心里。成为皇帝之后的朱元璋,对当年二姐和二姐夫的照顾依然没有忘记,不仅追封二姐为孝亲公主、陇西长公主、曹国长公主。对尚在人世的二姐夫李贞,朱元璋也是关怀备至。登基之初,便封李贞为恩亲侯,这爵号等于就是明着说:"这就是专门给我二姐夫留的,你们别眼红。"之后又晋封李贞为曹国公。这还没有完,李贞死后被朱元璋追赠陇西王,并赠祖上三世王爵。驸马都尉封王者,明朝二百余年仅此一例。要知道,明朝的开国巨勋徐达、常遇春、汤和,包括李贞的儿子李文忠,死后也不过追赠了这个一个王爵而已。李贞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却能获此殊荣,可见其一家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再说李文忠,他就是朱佛女唯一的儿子,朱元璋唯一的亲外甥。因为元末的乱世,李贞一家也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发迹之后,姐夫李贞带着外甥李文忠找到了朱元璋。朱元璋看见姐夫和这个外甥,自然而然想起来已故的胞姐和当年二姐和二姐夫对自己的关照。二话不说,给二姐夫和外甥好吃好喝招待着。之后,直接把李文忠留在身边当亲儿子养,并直接让李文忠改了母姓,更名朱文忠。在朱元璋的培养和放手历练之下,朱文忠逐渐成长为朱元璋麾下一员彪悍的将领,跟随娘舅兼养父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大明王朝开元建国前不久,朱元璋可能是出于规范宗室制度的考虑,让朱文忠恢复原姓氏,重新更名李文忠。洪武三年,李文忠因军功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年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洪武十六年,李文忠去世后,被娘舅朱元璋追赠岐阳王,谥“武靖”。因为他的去世,朱元璋还迁怒了一大群人,甚至废黜并流放了淮安侯华中(明朝开国元勋华云龙之子)及其全家,并杀光了所有给李文忠治病的医务人员。由此,足可见李文忠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李景隆就是这位岐阳武靖王李文忠的嫡长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李文忠不是一般二般的人物,明太祖是他舅爷爷,懿文太子朱标和明成祖朱棣是他表叔。李文忠去世后,李景隆承袭了曹国公的爵位。扛着父亲光环的李景隆颇受朱元璋栽培,经常让他外出练兵,或许朱元璋是想他能成为他父亲一样的人吧。但是,实际上李景隆并没有他老爹的能力,而是一个十足的草包、纨绔子弟。朱棣“靖难”起兵之后,朱允炆仓促应战,以老将耿炳文挂帅,这样的安排应当说是合理的。但是因为耿炳文久战不决,朱允炆在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出了一记大昏招,用表大爷李文忠的纨绔儿子李景隆换下久经沙场的耿炳文。这下好,朱棣笑了,这表侄儿挂帅?好嘛,给我送江山来啦。于是,三下五除二,李景隆被表叔朱棣收拾得一败涂地。回到南京之后,舆论哗然,群臣纷纷要求重惩李景隆。虽然如此,朱允炆却没有处置李景隆,只是让其赋闲回家而已。建文四年,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方孝儒请诛李景隆,朱允炆依旧没有同意,反而派李景隆去和朱棣谈判,未能达成协议。之后不久,燕军攻击金川门。李景隆伙同另一位表叔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降燕,朱允炆最终一把大火结束了建文朝。

从朱允炆三番五次顶住压力没有杀掉李景隆来看,应当说李景隆和表叔家这位公子的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可能也有战争时期自斩大将与战局不利的原因。但是我们要看到一点,当时的群臣都在要求诛杀李景隆,甚至连方孝孺这样的人也出来说话了。李景隆没有死,完全是因为朱允炆硬扛着,不让人动他。可是,一旦战事结束或者与燕藩达成暂时和平之后呢?一浪接着一浪的舆论压力、群臣上书,朱允炆还会不会继续硬扛着?很难说,而且李景隆心中更是没底。这时候的李景隆已经在为自己另寻出路了。此外,李景隆降燕的第二个原因是,彼时的燕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虽然打仗不行,但是这样一个兵临城下的局面,结局如何,还是搞得清楚的。朱允炆下台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李景隆不得不为自己考虑。有之前和表叔朱棣兵戎相见的梁子,想像其他表叔那样安安分分等着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先递上一记投名状。因此,就有了后来的金川门事件。因为,对于李景隆而言,朱标是表叔、朱棣也是表叔,而且朱标、朱棣和自己老爹李文忠的关系都还是不错的,跟着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还是跟着朱棣,对他而言,其实差不多。而且,因为李文忠常年在北方与蒙元残部作战,和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这可能也是李景隆最终选择降燕的原因之一。

有了这记投名状,加上老李家和老朱家的关系,朱棣自然不好再追究什么。但是,心中多少还是不爽的。虽然登基伊始,朱棣对李景隆加官进爵。但是,永乐二年,便授意或默许群臣弹劾李景隆,之后,李景隆被革职、削爵、软禁,最终死于永乐末年。或许有人要说朱棣冷酷无情,实际上,以朱棣的行事风格,对于李景隆的处置已经算是给死去的姑姑朱佛女和表哥李文忠留了情面了。看看方孝孺的下场,对比一下,难道不是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惠王做了啥魏国就这么快败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惠王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他还是挺有能耐的一位国君了,但是从他的历史战绩来看的话他却又非常的让人琢磨不透,话说魏国在当时算强大的,但是魏惠王上台之后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因为魏国直接就开始败落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谢邀。魏国霸业衰落其实并不是开

  • 齐景公知道田氏威胁很大,为什么不选择灭掉田氏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齐景公其实大家应该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的人物,他这个人很聪明,是姜齐国君,在他们国家有一只田氏家族了,齐景公对这个家族非常的熟悉,知道这个田氏对他们威胁很大,但是这个齐景公却没有选择去掉田氏,田氏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大家也知道的,所有当时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除掉田氏呢?下面就

  • 荆轲刺秦王,秦王真的有绕柱躲避刺杀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起事件。但荆轲究竟是不是英雄,也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事实。很多人都把荆轲刺秦王当做一个悲壮史,荆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重义轻生,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这点当然值得人们敬佩。不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秦国等于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实践者,而其他六国则依然坚

  • 庞德的儿子杀了关羽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庞德和关羽其实这个两个人在历史上交集还挺多的,而且还十分的平常,话说庞德的兄弟其实是在汉中的也就是蜀汉,但是庞德却在敌对阵营曹魏,所以庞德这边是有点活得不是滋味的,经常被人怀疑有反叛的嫌疑,刚好当时合肥大战,庞德就和关羽斗了起来了,关羽先败一成,但是后来庞德就直接被关羽杀了,但是话说后来庞德的儿

  • 包拯额头上的月亮是真的么?月亮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朋友在电视中,第一次看到包拯都会有两个疑问,第一个问题是包拯为什么这么黑,第二个是包拯额头上怎么会有个月亮?其实关于包拯真正的形象我们肯定是不得而知的,而且也无从考证,之所以会被他的额头上弄出一个月亮,这和包拯正直的人品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而且爱戴百姓,所以他才会在民间

  • 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真的是清始祖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一看就是清朝人,而且应该皇室的人了,也的的确确是这样的,话说这个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是清始祖,也就是说是清朝人的创始祖先了,看到这个言论小编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到底是不是清始祖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 包拯家训原文及翻译,古代著名经典家训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御史中丞、三司使等官职,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因为包拯的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的品行,获得了当时百姓们的爱戴,以至于包拯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关于包拯的事迹很多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里面除了突显包拯的正直,还将他塑造成了一名判案高手。其实包拯对于当时百姓们的影响

  • 清朝官服的图案和挂链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每一品官服上的图案都不一样。清朝的官服和其他朝代相比,做工算是最精致的一种了。而且清朝的官制服饰上面还隐藏了不少的秘密,不同官员所佩戴的帽子、挂链、腰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次就借这样的一个机会同大家好好讲讲。可能很多小伙伴再看官服上的图案会容易记混,不过当时的人们可不敢犯这样的

  • 清朝官场潜规则揭秘,送钱也有大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也一直存在贪腐现象,例如我们熟知的和珅就是清朝最出名的大贪官。和珅贪污的钱财,甚至超越了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见清朝的官风也是十分腐败。不过想在清朝当一名贪官也是有规矩的,想要行贿必须先了解行情,送多了或者送少了都不行。送多了可能会给其他人造成麻烦,有抬高市价的嫌疑;送少了又办不成事,所以清朝官

  • 曹操为什么不喜欢曹丕?曹操最喜欢的儿子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选择嗣子时,似乎更加欣赏曹植,而不是年长的曹丕。按照当时的规矩,长子曹昂去世后,太子位就应该轮到曹丕来做,不过曹操却显得十分犹豫,还有着强烈的废长立幼倾向,这一举动也是让朝中大臣们格外紧张。为什么曹操就不喜欢曹丕呢?曹操当年明明就是想把曹丕培养成和他一样拥有文韬武略的大才,所以才会带着年仅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