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谁说的?张昭究竟有何厉害之处?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谁说的?张昭究竟有何厉害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13 更新时间:2024/2/17 0:30:26

张昭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孙策临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也正是因为有张昭的帮助,孙权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让东吴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在三国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话,由此也能看出在内政问题上,张昭要比周瑜更胜一筹。但是孙权最后却没有重用张昭,两次设立丞相职位,百官都推荐找张,但孙权都没有采纳。可能也跟当年赤壁之战前夕,张昭主张投降有关,如果孙权当时真听信了张昭的建议,可能也就不会有三国的历史了。不过抛开这一点,张昭对于东吴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孙策在临终前差点也是让张昭代替孙权,可见他在孙策心中的分量十分受重。晚年的张昭因得不到重用,决定不再参与朝事,最后享年八十一岁,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位长寿老人了。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是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的,当时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可能就仅次于孙权,比周瑜要高。张昭性格刚强,讲话从不避讳,哪怕是面对孙权也敢直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昭选择南下避难,来到扬州后正好碰上孙策,随后被孙策重用。可以说张昭算是跟随孙策创业比较早的一批老臣,后来孙策负责对外,张昭负责管理东吴大小事务,两人分工明确也为东吴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孙策意外遇难后,原本已经逐渐安定的江东,有陷入到了各方蠢蠢欲动的境地。此时就是各方诸侯想要分割东吴的最好时机,曹操袁绍等人早已觊觎东吴,此时孙家地位难的出现了一丝动摇,所以对于整个孙氏政权来说变的十分危险。孙权继位时只有18岁,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此时如果没有张昭的帮忙,可能孙家的基业就保不住了。所以对于孙策来说能够保住江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孙权真没这个能力,张昭轻而易举便能替代他的位置。

好在张昭也是一位懂得知恩图报的忠臣,并没有将孙权给赶下台。而是帮助他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并且建立朝中的威望,这对于当时的孙权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直到局势被彻底稳定下来。张昭官场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在赤壁之战,当时张昭主张投降,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判断,此时的东吴完全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和曹操对抗。但在周瑜和鲁肃的坚持下,吴蜀联军奇迹般的打赢了赤壁之战,张昭也就此失去了被重用的机会。

孙权称帝后,此时张昭已经老了,从两次设立丞相孙权都没有考虑他也能看出,张昭在孙权这边的用处已经不大。此后张昭便有意远离朝政,过上了退休的日子,在家中张昭把重心放到了文学和书法上,其实这对于张昭来说也不算一个坏的选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白和杨贵妃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诗仙李白,贵妃杨玉环,因为李白曾经在唐玄宗身边待过一段时间,也写过一些描绘杨贵妃的诗词,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绝世美人,而李白又是如此的才华横溢,所以难免会有人认为,李白与杨贵妃之间,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关系,才子佳人,从来都是绝配。不过,事实当真是如此吗,李白难道真的与杨贵妃有关系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

  • 杨修之死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不该参与夺嫡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在初中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了。杨修虽说被称之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然而他却并没有怎么做好一位文学家应该要做好的事情,反而是掺和到了曹操儿子们的夺嫡的争斗里面。不仅做人不低调,反而各种张扬,显摆自己的聪明。最后是惹得曹操对他的印象极差,愤怒不已,直接将其斩首。杨修的死不能

  • 战国时期如果由齐国统一天下会怎么样?中国文化或被彻底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齐国是春秋四大国和战国七雄之一,首位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姜子牙。齐国自封国以来,就非常强盛,无论是经济还是军师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知道齐桓公上位以后,齐国更是成长为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如此强盛的齐国,最后也没能完成统一的伟业,如果战国最后是由齐国完成了全国统一,那会怎么样呢?其实齐国的衰落也有他的必然性

  •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马上就灭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一直都被看作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而瓜分晋国的三家韩赵魏,后来也都成为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之一。或许我们会以为,三家分晋就是在三家将晋国打败瓜分之后,晋国灭亡,历史进入下一个时期,但事实当真如此吗?晋国在经历过被瓜分之后,难道马上就这样消失掉了吗,其实在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还存在了几十

  • 汉朝人退休有哪些福利?满70岁者与官吏同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时期,对于老人的福利待遇是怎样的呢?其实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有退休福利待遇政策了,只要年满70岁的老人就可以享受和官吏一样的待遇。不过汉朝的平均年龄才只有25岁左右,能活到70岁的人会多么?其实这个平均年龄也是要把士兵和普通百姓分开来看,如果没有参军打仗的话还是有部分老人能活到70岁的,在春秋战

  • 夷陵之战中,为什么魏国一直没有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刘备借着为关羽复仇,向东吴出兵,结果却遭遇惨败,自己也因为这场战役的失败,退居白帝城,最终命丧于此,把偌大一个国家交给了刘禅。而反观东吴,虽然打赢了,但是还是努力修复与蜀国的关系,而看似与此毫不相关的魏国,却从始至终都没出手,这明明是个很好的机会,不管是灭掉哪个国家可能都是有希望的,但是为

  • 赵匡胤为什么要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想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仅对他的为人,还有他制定下来的国策,其中有一点就是重文轻武。有人会说了,文人治理国家,和武将治理国家,那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局面,文臣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只会说来说去,不过,赵匡胤会做这样的选择,自然还是有他的道理的,毕竟身为皇帝,这些事情

  • 秦国灭韩国时,为什么其他五国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最终只剩下了一个秦国统一,这其中,不仅仅只有秦国自身的发展壮大和雄心壮志,还有其他六国自己的问题,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才最终使得秦国完成了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而在秦灭六国的时候,韩国是第一个被灭掉的,那么那个时候,其他诸侯国为什么不去救援?他们为何都没有伸出手去拉一把,如果韩国

  • 一鼓作气的主角曹刿,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刿,这个词大概很多人都还有一点印象,是曾经在语文课本上见到过的,而与之关系比较大的有一个成语,那就是“一鼓作气”。也就是告诉我们,人做事情的时候,就要趁热打铁,若是等到热度都降下去了,再来做事,就根本是来不及的了。这个词语很好记,但是这个故事主人公,你又有多少了解呢?曹刿是

  • 为何说仓亭之战是击垮袁绍军队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在当年,各路诸侯明争暗斗,导致天下大乱,战争四起,谁也不服谁。其中袁绍在初期实力是非常强大的,甚至成为了讨伐董卓时期的十八路诸侯的大统领,然而最后却败于曹操。那么当年的仓亭之战为何说是击垮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