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死后刘禅查他的遗产,为什么会生气

诸葛亮死后刘禅查他的遗产,为什么会生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4/1/18 18:47:54

诸葛亮,最能概括他的一生的大概就是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国家奉献自己一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受人敬佩的。不过,当诸葛亮死后,刘禅曾经去查诸葛亮的遗产,然而查完之后却非常生气,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和珅。和珅自然是因为自己巨贪,贪污财产被查出来之后嘉庆很生气,那刘禅生气又是为什么呢?

和珅死后,嘉庆皇帝查封他的遗产时,气得大拍桌子,怒不可遏。其实,当年蜀汉权臣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同样也查了他的遗产,结果也是气得直拍桌子,心理久久不能平静。

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嘉庆是痛恨得生气,他痛恨的是惊世巨贪和珅和中堂。而刘禅却是悔恨的生气,他悔恨的是他自己的无能与无知。刘禅在查看了丞相诸葛亮的遗产后为何会如此动怒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下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伐途中的五丈原。掌管蜀汉正治、经济大权好几十年的大丞相,就此溘然长逝,留给后世无限的遗憾与揣度。这么一位官居极品的大员,大家想他家里最少也有百十万两银子,几千匹丝绸,上千亩良田……

是的,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么厉害的大人物,谁家里不是资产过亿。然而,诸葛亮生前曾在《自表后主》中对自己的遗产有过一段记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己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人都是有保留的,特别是那些大人物,都知道他们说的话没几句真的。阿里杰克马还说自己很穷咧,有人信吗?当然,后主刘禅也是不大信诸葛亮的。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派人去料理诸葛亮后事,顺便也查了一下诸葛亮的遗产,结果确实让他震惊,发现诸葛亮真的只有他所说的那么多,就那么点,在当时还不如一个小地主富有。

有人说那他至少也过得比小老百姓好吧?其实不然,诸葛亮家大人多,压根是不够的。而且他的遗产全部只来自朝廷俸禄,没有任何其他来源,这就让他更艰辛了。诸葛亮在他的《自表后主》中上报的遗产,与实际用度只多不少。

而且他还曾向同僚李严写信说出自身情况:“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原来诸葛亮没有任何积蓄,穷得老婆都没有换洗的衣服。作为一国重臣,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确实难以想象,如果按功劳、地位随,随便一次犒劳也不止这么点。

刘禅知道这个消息,先是震惊,然后才是气怒。因为在此之前,他虽然听说过诸葛亮节俭,但他一直觉得那不过是做的表面文章。确实,前几年不是有新闻说某地领导,平时骑单车、穿布鞋上班,生活非常简朴,结果一查,却是枚巨贪。

刘禅无法想象自己尊为相父的那个长辈居然真的这般清苦度日,他为自己曾经没有善待自己的这个“父亲”而生气。刘禅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只是贪玩心重,大是大非面前,比他父亲刘备还明白。

刘禅与刘备一样,都曾怀疑过诸葛亮,这是每一个帝王对权臣们都会有的怀疑。诸葛亮为了北伐大业,大举兴兵,让兵民吃了许多苦头,在朝堂也留下不少口实,对于这样的人,背后自然少不了有人在后主刘禅面前吹风点火。

从后面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来看,刘禅或多或少还是信了点的。当刘禅查实诸葛亮所有的家财后,他彻底怒了。他怒的是自己,因为直到诸葛亮死后,他才发现诸葛亮这般状况;他怒自己听信谗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怒自己无能,才让诸葛亮为他操劳过度,最终身亡;他怒自己再也无法补偿相父,尽孝道,他生气的同时更多是懊悔。

特别是诸葛亮还曾对他说过“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他妻子衣服都没有换洗的,这就让刘禅更加难受了。刘禅与诸葛亮就好比一对父子,父亲把一切都给了儿子,全力帮扶他,儿子却从没有认真关注过父亲的生活,直到父亲死后,才追悔莫及。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清廉正直,可谓世间少有,一生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其后半生其实是为“光复汉室”所累,离世后,冲他敢于公开个人财产这一点,估摸着很多大员是做不到了。

三国乱世,曹魏得天时庇佑,名将如云,蜀汉在关张赵云黄马等大将相继去世之后,几乎可以说后继无人。姜维继承诸葛丞相的遗志,屡次挥师北伐,但蜀汉只不过西南一隅,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分久必合的天命。诸葛亮去世后29年,即公元263年,蜀国灭亡。至此,三国乱世,即将拉下帷幕。

那一刻,在洛阳城中静看夕阳的安乐公刘禅,是否也想起了西南故乡,想起了将一生交给西南故国的相父诸葛亮。随着安乐公那不动声色的念想,同时响起的,还有我们都已久别的《故乡》:天边夕阳再次映上我的脸庞,再次映着我那不安的心。这时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总是在梦里,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我的心又一次被唤醒。我站在这里,想起和你曾经离别情景,你站在人群中间,那么孤单。那是你破碎的心,我的心,却那么狂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繁荣的背后隐藏了哪些危机?北宋积贫积弱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虽然给人的感觉在军事上十分软弱,和唐朝还有明朝时期的军师力量根本就不能比,但宋朝的确也有过一段其他朝代都没有达到过的文化顶峰期。宋朝军事差也不能完全怪他,宋朝建国的时候北边、西边和南边都已经被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给包围了,所以等于是开局就把自己放到了困难生存模式。不过宋朝时期,整个国家积累了大量的

  • 李白和杜甫是什么关系?他们盖过一床被子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有一段致敬伟大诗人李白的环节。李白应该是我们从小最熟悉的诗人之一了,他被称为“诗仙”,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不过在这期节目中,更加吸引观众们的是一个关于李白的小八卦,那就是他和杜甫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们二人真的有盖过同一床被子么?其实李白和杜甫

  • 汉惠帝有六个儿子,为什么还会传位弟弟刘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大部分情况下,皇室都是尊崇嫡长子继承制这项规则,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嫡长子是最拥有继承权的人,也是首选的继承人。可是汉朝时期,汉惠帝刘盈之后继位的,却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当时刘盈明明也是有儿子的,但是为什么最后成功登上皇位的却是他的弟弟刘恒?这中间发生过什么事情?1.刘盈之死刘盈

  • 荷兰占领台湾背景时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荷兰占领台湾是发生在明朝末期17世纪初的时候。当时西方国家掌握了航海技术,顺利航行到了东方世界,而荷兰又超越了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其中的原因就是荷兰的航海能力还有海军十分强大。当时明朝政府已经逐渐走向衰落,荷兰趁势占领了台湾的西南部和北部,对当地的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期间多次遭到岛

  •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主动传位给儿子,赵武灵王为何会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出现过一位能力非常强的君主,曾有人认为他是唯一一个可能阻止秦国统一的人,那就是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对于赵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正是因为赵武灵王的改革,赵国才最终变得更加强大,然而就在赵国向前发展的时候,赵武灵王却退位,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更让人唏嘘的是,赵武灵王最终竟然是被饿死的,

  • 清朝太监最高官位是几品?清朝是如何管理宦官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很少发生宦官当政的现象,似乎清政府对于宦官的管理非常有一套。实际上清朝的太监数量相比明朝减少了很多,虽然整个皇帝还有皇室贵族的后勤都由太监管理安排,但从效率方面来讲,的确是清朝会更高一些。其实想要限制太监,只要给他的官位和权利作出相应的限制就可以了,所以清朝早年设置太监官位最高也只有五品,放在整

  • 安禄山攻下长安之后,为什么不去追击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当中,安禄山作为一个叛乱者,他想要做的无非就是把大唐掀翻过来,作为自己的天下。而我们经常说,擒贼先擒王,想要号令天下,就把“头目”抓起来,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当安禄山攻入长安之后,却并没有去追击唐玄宗,没有要把唐玄宗抓在手里的意思,这是为何?安禄山为什么会要放唐玄宗一

  • 徐晃和张辽真正武艺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徐晃和张辽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曹魏里面的著名大将了,话说徐晃和张辽都是五子良将之一,既然都是五子良将,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徐晃如果和张辽做个对比的话,谁更加的厉害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讨揭秘分析看看!本文从战绩、职务、地位等方面,比较三国早期曹魏“五子良将”中

  • 刘备欣赏赵云,但为什么错过了太史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和太史慈,在三国时代也都算是水平很高的武将,说起来两个人也差不多都是同一水平的人。这样的两个人,都与刘备见过面,但是刘备却只看中了赵云,对太史慈却并不欣赏,而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刘备错过太史慈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为什么当初刘备没有看中太史慈呢?刘备为何会白白放过太史慈这样一个优秀的将领呢?若

  • 关羽为什么不肯义释于禁,关羽为何关押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于禁,作为人们熟悉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似乎却不太好,原因之一,就是他曾经投降过。投降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没有骨气的表现,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投降,总会招来各种人的闲言碎语,时间一长,就会被当做是固定形象了。不过,为什么关羽却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