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什么不肯义释于禁,关羽为何关押于禁

关羽为什么不肯义释于禁,关羽为何关押于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4/3/7 4:49:21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于禁,作为人们熟悉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似乎却不太好,原因之一,就是他曾经投降过。投降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没有骨气的表现,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投降,总会招来各种人的闲言碎语,时间一长,就会被当做是固定形象了。不过,为什么关羽却一直都没有放过于禁,为何一直都把他关押着,这中间也是有原因的。

曹操叹息:“我认识于禁三十多年了,没想到他在为难之时气节还不如庞德,没想到于禁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当了叛徒!”曹操的叹息有没有道理咱们且不去管他,襄樊之战水淹七军之后关羽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对叩首乞降的于禁不屑一顾,却对宁死不屈的庞德好言相劝,难道关羽是个贱骨头爱听别人痛骂吗?是于禁的利用价值不如庞德吗?

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都知道,“蜀中名将唯羽”,关羽的胸襟气魄和战略眼光,在刘备手下那是数一数二的,又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不但没有很好地利用于禁投降打击曹魏士气,也没有把于禁送到成都献俘于刘备,难道是不想要功劳和赏赐吗?这件事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真相,并且得出一个结论:关羽为之所以不肯义释于禁也不肯把他送给刘备?原因其实很简单——于禁降关和关羽降曹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首先我们来从第一个方面看于禁投降这件事,那就是在后汉三国年间,投降是不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曹魏五子良将中,张郃是从袁绍阵营投降的,徐晃是从车骑将军杨奉阵营投降的,张辽是从吕布阵营投降的,就连于禁在襄樊之战的副手庞德,也是曹操从张鲁手里抢来的。至于关羽关云长,那就不用说了,投降曹操后斩颜良诛文丑,差点坑死正在袁绍军中寄居的刘备。但是张郃投降了,被誉为“韩信归汉”,徐晃投降,是“弃暗投明”,张辽投降,被写成大义凛然,至于关羽还是不说的好,因为那是千古忠义典范。

这样我们就能看得出来,在后汉三国时期,文臣武将换阵营,就等于在一家总公司下属的子公司之间调动岗位——反正怎么换主公,名义上也都是大汉臣子。所以在那个时候投降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我们细看一下三国名将,半数以上都有过跳槽的经历,这其中就包括刘备手下的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姜维、法正。这些人降得,于禁也降得,并不能因为于禁战败缴械就说于禁人品低下。

既然在后汉三国时期投降不是什么耻辱,那么为什么偏偏于禁要被人耻笑呢?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方面:于禁投降的方式。我们知道关羽当年投降之后,就开始给曹操效力,这是一种很彻底的归降。而再来看于禁投降,咱们要按照正史记载而不能看《三国演义》,正史中的记载分别是“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在字面上看来,于禁之降跟关羽之嫌的情况极其相似,但是关羽被曹操任命为偏将军,后来还被封为汉寿亭侯。而于禁投降后却被关羽关进了监狱,既没有“解衣推食”款待老战友,更没有让他跟自己一起并肩战斗(参见张飞义释严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于禁的投降,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缴械,而不是投靠,或者说是降而不投。也就是说于禁只肯当战俘而不肯当叛徒,对于这样的人,是杀也杀不得,用也用不成,所以只能被当作反面典型来耻笑:于禁两面不是人。

这时候我们就要分析第三个方面来分析了:关羽为啥不把不肯为自己所用的于禁送到刘备那里或者干脆释放?其实这时候关羽也很为难:私放敌将那是不可能的,虽然汉末三国争锋跟战国七雄争霸如出一辙,但关羽不是晋襄公,是没有权利释放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的。那么不肯为自己所用的于禁就只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被关羽送到成都交由刘备处理。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如果于禁还是拒绝为蜀汉效力,那么刘备一定会把他杀掉,这可能也不是关羽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关羽的苦心:前方战事吃紧,我没有时间跟于禁详谈,只好先关起来磨掉他的锐气,思想工作慢慢做,总有一天于禁会想通了而真心投靠的。只可惜关羽丢了荆州,也没来得及放掉于禁。

最后我们就要看第四个方面的问题了:既然大家都可以投降投靠并为新主公效力,为什么于禁不把握住这次机会呢?这时候我们就要来看看于禁的年龄了:于禁原本是鲍信的部将,东汉初平三年(192年)鲍信为救曹操而死,于禁划归曹操部下,襄樊失利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219年,于禁已经在战场上至少搏杀了三十年,年纪应该五六十岁了(两年后须发皆白而死),在许昌还有一大堆老婆孩子孙子孙女,如果他投降之后替关羽冲锋陷阵,那么马腾全家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于禁不可能也不敢完全彻底地投降,并且死心塌地地为新主公效力。这个新主公不管是关羽还是刘备,都是于禁不可接受的:我已时日无多,可不能因为改换门庭而招致灭门之祸。

通过上面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于禁只是缴械认输,而不是战场起义或者投诚,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战俘而非叛徒。所以于禁一家在许昌活得好好的,于禁的儿子于圭后来还继承了益寿亭侯的爵位。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真相:关羽关押于禁,实际是他重情重义的一种表现,不用不放也不献俘,恰恰是对于禁及其家人的一种保护。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后为什么又分封了九位同姓诸侯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早年建立西汉后,一共分封了八位异姓诸侯王。因为刘邦能够击败项羽,也离不开这些诸侯的帮忙和支持,所以刘邦对这些异姓诸侯王进行了分封。但有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对于刘邦的政权来讲始终是一股不小的威胁,在此后的六年之间,刘邦将燕王、楚国、赵王等异姓诸侯王一一消灭,只有那些根本威胁不到刘邦的异姓诸侯才能存活

  • 如何评价魏冉,魏冉对秦国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魏冉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重臣,他不仅拥立秦昭王,虽然他也是独揽大权,但是也深受信任,就连后来人们评价不一,但是都承认对秦国作用很大的白起,也是魏冉保举的。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并非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够做得到的,必须是很多人花费很长时间,在这其中魏冉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么他到底对秦国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

  • 五国相印是什么意思?五国相印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五国相印的意思就是在战国时期,采取五国纵横的策略,也叫五国相王。实际上五国相王是要五国的诸侯相互承认对方君主的地位,此事件最大的意义就是宣告周王彻底丧失对各个诸侯国的统治力。而各个诸侯国进入到了一种独立国家的状态,在战国早期只有楚国、越国和魏国称王,但随着魏国被齐国还有秦国击败丧失统治力后,为了平息

  • 汉献帝即位之后,汉少帝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汉献帝,作为东汉末期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说起来也是让人感觉很悲惨的,生长在风雨飘摇的汉末时代,从登上皇位开始,就是一个傀儡一样的人物。汉献帝也是很想要将汉室挽救回来,只是很可惜大权都不在自己手上,想做什么也是无能为力。而在汉献帝之前的皇帝是一个透明度很高的皇帝,汉少帝刘辩。他是被董卓赶下去的,那当

  • 李景隆为什么要背叛建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景隆大家也知道他是明初一位非常知名的武将,他对明朝的贡献也是十分的大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李景隆最后就是背叛了建文帝,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说起李景隆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二版的人物,他的祖母是著名的曹国长公主朱

  • 魏惠王做了啥魏国就这么快败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惠王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他还是挺有能耐的一位国君了,但是从他的历史战绩来看的话他却又非常的让人琢磨不透,话说魏国在当时算强大的,但是魏惠王上台之后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因为魏国直接就开始败落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谢邀。魏国霸业衰落其实并不是开

  • 齐景公知道田氏威胁很大,为什么不选择灭掉田氏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齐景公其实大家应该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的人物,他这个人很聪明,是姜齐国君,在他们国家有一只田氏家族了,齐景公对这个家族非常的熟悉,知道这个田氏对他们威胁很大,但是这个齐景公却没有选择去掉田氏,田氏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大家也知道的,所有当时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除掉田氏呢?下面就

  • 荆轲刺秦王,秦王真的有绕柱躲避刺杀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起事件。但荆轲究竟是不是英雄,也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事实。很多人都把荆轲刺秦王当做一个悲壮史,荆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重义轻生,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这点当然值得人们敬佩。不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秦国等于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实践者,而其他六国则依然坚

  • 庞德的儿子杀了关羽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庞德和关羽其实这个两个人在历史上交集还挺多的,而且还十分的平常,话说庞德的兄弟其实是在汉中的也就是蜀汉,但是庞德却在敌对阵营曹魏,所以庞德这边是有点活得不是滋味的,经常被人怀疑有反叛的嫌疑,刚好当时合肥大战,庞德就和关羽斗了起来了,关羽先败一成,但是后来庞德就直接被关羽杀了,但是话说后来庞德的儿

  • 包拯额头上的月亮是真的么?月亮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朋友在电视中,第一次看到包拯都会有两个疑问,第一个问题是包拯为什么这么黑,第二个是包拯额头上怎么会有个月亮?其实关于包拯真正的形象我们肯定是不得而知的,而且也无从考证,之所以会被他的额头上弄出一个月亮,这和包拯正直的人品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而且爱戴百姓,所以他才会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