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燕国慕容家人才辈出,为何消失在历史上了?

大燕国慕容家人才辈出,为何消失在历史上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15 更新时间:2024/1/26 7:01:15

说到燕国想必大家也都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其实还真的算十分的厉害的,而且他们的主要家族就是慕容家族了,也是这个家族来掌权的,不仅仅是掌权而且他们家族也是人才辈出啊,话说最后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了,那么有的网友也说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慕容部本是辽东鲜卑一大部落,与宇文部、段部长期争雄,后来慕容部趁后赵末年大乱,攻入中原,建立了前燕,成为中原霸主。当时,前燕称雄于中原、前秦称霸关中,东晋在南方,形成新的鼎足之势。不久后,前燕因为严重内讧,被前秦苻坚灭掉,苻坚进而统一了北方,却在淝水大败,前秦瓦解。前燕的吴王慕容垂趁机复国,建立后燕,再次称霸中原。后燕征讨其原本的小兄弟北魏,却在参合陂大败。慕容垂死后,后燕被北魏所灭,其残余势力有如今山东半岛的南燕和逃回辽东的北燕,后来均被攻灭,才有北魏一统天下,开创北朝。

一、慕容家诸派势力

慕容家英雄辈出,却屡屡兄弟阋墙,数度分裂,慕容之败,既有外部敌人强大的因素,更有内部分化的因素。慕容兄弟闹分家,闹矛盾,自相残杀几乎每代都有。

第一代:慕容廆和慕容吐谷浑。鲜卑慕容部酋长慕容涉归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慕容吐谷浑,小的叫慕容奕落瑰(即慕容廆),两个人因为马匹之间矛盾(本是畜生的矛盾演化成了人的矛盾)而闹翻了,慕容吐谷浑率部远走,把慕容廆一个人留在了辽东。谁知道,吐谷浑的后代几经辗转,居然到了青海,建立了强大的吐谷浑国。而慕容廆的后代,建立了几个燕国。

第二代:慕容皝和慕容翰。慕容廆时期,慕容部已经很强大,不但有其强大的鲜卑军队,还有很多逃避战乱的汉人的辅助。到慕容皝继位后,更是屡屡攻败慕容部的强大敌手段部和宇文部,已经为其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慕容皝的大哥慕容翰与慕容皝的关系,颇有点慕容廆和吐谷浑的重复。不过,慕容翰没那么幸运,他想走最后还是回来了,为慕容家立下大功后,最终还是冤死在弟弟的猜忌下。

第三代:慕容俊、慕容恪以及慕容垂等。慕容第三代,英才辈出。慕容俊是前燕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而慕容恪是十六国第一名将兼贤臣,慕容垂是后燕开国皇帝,所谓的复国者,慕容德是南燕的皇帝。依然和上两代雷同,慕容俊很忌惮老四慕容垂,到他儿子继位后,慕容垂被逼投奔了前秦,是前燕灭亡的一大原因。慕容恪恐怕是十六国时期,五胡中最能干、最懂兵法的人,几乎没有败绩,他的后代结局也最好。

第四代:慕容第四代多有亡国之君,譬如前燕亡国之君慕容暐(慕容俊之子)和后燕亡国之君慕容宝(慕容垂之子),还有几个悲剧性、更很传奇的人物。一个是西燕国的皇帝慕容冲,慕容冲是慕容暐的弟弟,长得很漂亮,前燕灭亡后当过苻坚的娈童,苻坚淝水战败后,慕容冲和其哥哥慕容泓趁机复国,建立西燕(占据今山西一带,此西燕不入十六国,后被后燕攻灭),慕容冲攻入关中,和姚苌一起,直接造成了苻坚的最后失败。但慕容冲生性残暴,后被部下杀死。另一个是传奇人物是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他本来该是后燕建立后想当然的太子和第二代皇帝,但却死在了王猛的金刀计下,王猛虽没干掉慕容垂,但却干掉了后燕和慕容家的未来。慕容令的能力,远在慕容宝之上,他若在世,不知道北魏拓跋珪能否干得赢后燕?

好了,残余的南燕、北燕就不提了,何况北燕最后还姓冯了。

二、慕容家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那么耀眼了而已,但后来依旧出了很多耀眼的人

金庸写慕容家,以复国为主线,这多半是受慕容垂、慕容冲等人故事的影响。然而,慕容部凭借鲜卑部落势力而崛起,自然也因为其部落势力最终消亡而衰落。几个燕国灭亡后,慕容家已经失去了其耐以建国的部落势力,这才是慕容燕国再也不能复兴的根本原因。书中,姑苏慕容都到了南方,和其北方部落势力相隔遥远,凭着几个武林人士,还有包不同、风波恶这种拿出来搞笑的,还复什么国?

但几个燕国灭亡后,慕容家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不再作为帝王出现了。最出名的大概有:

1、慕容绍宗东魏名将,死后被追认为北齐开国功臣。最大战绩是打败侯景,迫使侯景南逃,结果在南梁发生了著名的侯景之乱。慕容绍宗其实在那段历史中非常有名,北齐实际上的开国者高欢其实对他既是忌惮,又不得不留着来用,若他不是意外而死,不知道南北朝的历史会不会是另一个局面(以高欢对他的忌惮来看,慕容绍宗恐怕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会不会他真有复国之梦?)不过,今天的人,对南北朝本来就不了解,就别提什么慕容绍宗了。

2、慕容延钊北宋开国大功臣,赵匡胤的结义大哥。每次赵匡胤升了官,屡屡是慕容延钊来接替他的旧职,直到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这个位置宋太祖死后就归宋太宗了,不由慕容延钊了,呵呵。

其实,在隋、唐朝的时候,有好些慕容很活跃,此处不提。说一说另一枝疏远的慕容,本来和燕国没什么关系,他们就是慕容吐谷浑的后人,建立吐谷浑国的慕容,他们在隋、唐之际,常常出现在史书中。

嗯,吐谷浑的最后一代王叫慕容复,嗯,慕容复!是金庸先生把两个慕容搞混了,还是故意结合这样写的呢?

好了,上面慕容绍宗、慕容延钊,应该都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代,真正复国的后燕、西燕的后代,就不知道还有没有遗留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延子午谷奇谋可行吗?子午谷奇谋内容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是蜀汉一代良臣,在演义中却成了蜀汉的叛臣,关键是魏延也没真的背叛蜀汉,就因诸葛亮一句话就被马岱给斩了。不过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死后将兵权托付给魏延,但杨仪担心魏延会加害于他,所以先手诬蔑魏延,说他要带兵投敌,最后魏延逃不过被追杀致死。实际上魏延在刘备时期就深受重用,他带兵的能力可以排进蜀

  • 战国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还是魏国?战国七雄称王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第一位称王的诸侯国是楚国,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熊渠是西周楚国的第六位国君,在他的带领下楚国日益强盛,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熊渠擅自给自己的三位儿子封王,但周厉王上位以后,熊渠担心受到周国讨伐就把他们的王号给取消了。而楚国真正第一位称王的国君,是楚武王熊通。熊通在位50年,乃春秋三小

  • 揭秘三国时期为什么要管老大叫主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的三国的网友们应该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话说在三国事情有很多的称呼叫法,什么哥哥啊,什么义弟啊,都还是挺不错的,大家也发现了,其实三国时期很多人会管老大叫主公,什么曹操是主公啊,什么刘备是主公啊,还有什么孙权啊,袁绍啊等等这些们老大,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的老大都要被叫做主公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

  • 历史上真有阿房宫么?阿房宫为何会凭空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阿房宫是秦朝修建的一座朝宫,被誉为是“天下第一宫”。不过传说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给烧没了,但根据历史学家的发现,项羽并没有烧掉阿房宫,而且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阿房宫可能都是个谜。阿房宫曾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但阿房宫算是最神秘的一个建筑,至今都找不到一点踪迹

  • 为什么说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到底是明朝的奸佞,还是救星,这一切都随着他的死而变得无解了。原本一直都认为,魏忠贤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反派人物,宦官当政的时期都是一个王朝即将覆灭的时期,杀了魏忠贤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可是这样依然没能阻止明朝的灭亡。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能认为,如果当初不是魏忠贤被杀掉的话,或许明朝就不会,或者不

  • 辛弃疾为什么得不到重用?辛弃疾有治国之才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还有“词中之龙”的称号。不过辛弃疾的一生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直到最后都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辛弃疾从小在金国出身,少年时回到宋国,此后在朝廷担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位。不过因为自己的政见和主派相违背,最后遭到弃用,只能归隐山田。此后辛弃疾

  • 为什么很多人投奔袁绍,而不选择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袁绍与袁术,同样都是出身于东汉末期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两个人名义上都还是兄弟,也都在当时割据一方,但是却总给人一种袁术不如袁绍,或者袁绍比袁术更加活跃的感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才都去投奔袁绍了,很少有人往袁术身边聚集,为什么兄弟两个会有这样大的差别?那些人为什么会选择袁绍,而不选择出

  • 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一直都是很多人热衷于讨论的时期,三个国家各自都有很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蜀汉刘备就有五虎上将,而与之相对应的,曹魏也有五子良将,虽然说双方可能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这也各自代表了各自的武将,尽管这些名号都是后人给他们编出来的。不过,曹魏和蜀汉都有了,那东吴有什么?东吴有没有很厉害的武将,能

  • 春秋战国为何能爆发百家争鸣?先秦士人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历史上也就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何这种事情会在公元前770年发生呢?其实这跟当时的士人崛起有关。在先秦早期,普通百姓基本上是没有晋升做官之路的,所以一般人根本不会选择去读书,因为没有出路。但在大争之世的背景下,各国开始相互讨伐吞并,想要不被灭亡就需要能人,如果朝中没有能够担当

  • 疽发背而死什么意思?背疽究竟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会导致人口大量衰减的不止是战争,还有各种疾病。因为古时候的医疗技术和条件都十分有限,往往只能医治一些小病,遇上大病或者疑难杂症就十分棘手。所以古时候一旦爆发瘟疫,最后带来的伤亡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当时有种病叫做背疽,很多人都是死于这种疾病,那背疽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背上长了一些毒疮,因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