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中对最大的战略败笔是什么?诸葛亮有一点始终没有想通

隆中对最大的战略败笔是什么?诸葛亮有一点始终没有想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4/2/7 15:56:52

当年诸葛亮刘备提出隆中对时,其中最重要的两点策略就是“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兵”。只有同时拿下荆州和益州,刘备才能形成鼎立之势,随后采用两路出兵的策略方可复兴汉室。不过任何战略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其可行性,诸葛亮只是根据当时曹魏还有东吴的实力加上刘备自身的处境,给出了这一套理论框架。大局的判断上诸葛亮没有问题,但实操下来就不可能什么事都按照计划来走了。曹魏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无法动摇,刘备只能和孙权结盟,才能同曹魏继续抗争下去,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也是顺着刘备想要复兴汉室的思想制定的。但隆中对忽略了现实存在的实力关系,如果抛开实力不谈,可能隆中对无懈可击,但双方真的交战军力差距还是太大,这不是一个策略就能弥补的。而隆中对的战略败笔就体现在了这个地方。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虽有雄心但没有一个合适的战略能够实施,而且自身实力也不算特别强大,所以经常被打的四处逃窜,寄人篱下,能活着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等刘备三顾茅庐后,终于见到了志同道合的诸葛亮。其实诸葛亮也想跟随一位明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提出隆中对先表明自己的实力,过了面试这一关再说。所以站在诸葛亮的角度,隆中对只要得到刘备的认可和欣赏就行了,里面肯定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对于当时的诸葛亮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刘备听到“跨有荆益,两路出兵,三国鼎立”的大战略后,也觉得十分有道理,起码现在算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了。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创业团队,最重要的是能想象出一片未来的宏图,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还有什么动力去做呢。所以刘备和诸葛亮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隆中对最后的目标是要完成全国的统一,恢复汉室的辉煌,此后这也成了刘备用来招兵买马最有力的旗号。

其实诸葛亮内心也是汉朝的忠实拥簇者,他后来也有考虑过各方实力的问题。所以诸葛亮想要利用百姓思汉的心理,让他们支持刘备,从而提升刘备的影响力和实力。不过朝廷始终握在曹操手上,他想行使权力要轻松的多,一般的百姓哪敢和天子作对。还有就是蜀汉和东吴虽是盟友,但双方关系还不够牢固,刘备占据荆州就已经让孙权十分头痛了,最后关羽的死则使得吴蜀联盟再无任何信任可言,结盟也是做给曹魏看的。

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策略,但还是体现出了诸葛亮的伟大,毕竟隆中对也算是完成了一半,不然刘备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士兵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吃小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人的生活习惯与现如今的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是和现在人们很不一样,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而在打仗的时候,不同于寻常,能够保住性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南宋时期,士兵们宁肯饿死,也不愿意吃小米去保命,这是为什么?小米在当时是什么地位,什么含义,为何大家都不愿意去

  • 曹操会武功吗,历史上的曹操武力值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历史上的人物,其实都是会习武的,尤其是那些会领兵打仗的将领,毕竟他们自己也上战杀敌,没有武力值是活不下去的。那如此说来,很多人可能就比较好奇,汉末时期,曹操是不是也会武功?在他还没有成为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曹操的时候,他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经历也还是相当丰富的,那他自己是不是也会武功,历史上曹操的

  • 马谡想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就真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北伐时,马谡丢失街亭,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而又有些可笑。马谡想要像项羽、韩信那样,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把自己、军士放在一个险境里,还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很合适的,居高临下。然而却没想到,最后竟然真的就败了,自己回去也抬不起头,军令处置真的死了。那为什么马谡就没办法成功?他所做的选择,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 天下没有杀韩信的刀?那吕后是如何杀掉韩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是刘邦能够一统天下的重要功臣,但是韩信最后却被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这也是吕后诛杀功臣,为刘邦稳固政权的开始。项羽死后,韩信首先被解除兵权,立他为楚王,但后来韩信又遭奸人陷害,贬为淮阴侯。吕后趁刘邦在外,与萧何联手把韩信骗到长乐宫,最后夷了韩信三族。都说“天下没有杀韩信的刀&rdquo

  • 清朝和元朝鼎盛时期,谁的领土面积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因为清朝和元朝统治时期,把中原和草原都结合到了一起,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国土面积算是最大的。那清朝和元朝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究竟谁的会更大一些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不过元朝鼎盛时期对西北还有西南控制领域更大,所以总体面积应该还是元朝会更大一些。不过算元朝的领土究竟要不要把蒙古帝国给

  • 朱祁钰夺了皇位,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俩,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奇观。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沦为瓦剌的俘虏,朱祁钰继位,这时候朱祁镇虽然还活着,但是也被迫成为太上皇。但是后来朱祁镇平安归来,朱祁钰却不愿再将皇位还给朱祁镇,而是将他软禁起来。但是,既然朱祁钰不想放弃皇位,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杀了朱祁镇?只要朱祁镇活着一天,

  • 汉匈百年战争最后究竟谁赢了?汉匈百年战争起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匈百年战争是指,从西汉初年刘邦开始,对匈奴展开的一系列战争。期间双方军队各有胜负,最后在汉宣帝时期对匈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西汉国力强大,但是对付匈奴也耗费了几代人的时间,虽然最后汉朝取得了胜利,但国力却逐渐走衰,只是匈奴的整体状况更加薄弱一些,所以对匈奴造成的影响更大。汉匈百年战争的起因总结起来就

  • 宋仁宗为什么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他究竟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一共有42年。宋仁宗在位期间,为宋朝开启了仁宗盛治,这段时期在历史上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所以宋仁宗也被称为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使得宋朝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这都跟宋仁宗心情宽厚,懂得时刻约束自己的权利有关,历史上像宋仁宗这样

  • 曹丕登基之后,曹植的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民间故事中,曹丕、曹植这对兄弟之间,总是有一些隔阂,因为继承人的身份,或者因为甄夫人。人们的想象力总是无穷无尽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故事听的多了,或许就以为是真实了。不过,真实的情况,还是得从真实的史书上去寻找,究竟历史上,在曹丕登基之后,有没有为难过曹植,曹植到底过得怎么样?真的像《七步诗

  • 司马昭为什么不敢称帝?他究竟有何顾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等于是把曹氏宗亲都处理干净了,为司马家登基称帝扫清了一切障碍。不过司马懿碍于史书对他的记载还有后人对他的评价,并没有把曹芳赶下台,自己称帝,这点还是能让人理解的。但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没称帝,这就究竟是为什么呢?司马师英年早逝,错失了机会,不过司马昭对于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