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为什么不用娘家人,慈禧靠什么权倾朝野

慈禧为什么不用娘家人,慈禧靠什么权倾朝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4/1/19 1:45:08

后宫干政,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很多原本是皇后、太后的女子,对朝政事务进行干预和管理,最甚者如同武则天那样直接夺了皇位,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娘家人进行大肆提拔,用来压制其他的势力。然而清朝时期慈禧却与众不同,她并没有用自己的娘家人,那慈禧又是靠什么才把大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慈禧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若论太后专权干政,慈禧太后排不上第一,至少也是第二。但是如此威武霸气的慈禧太后,却没有做出外戚干政的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慈禧为何会一反常态,刻意不用娘家人参与政治呢?这还要从她的家世背景说起。

1.平平无奇的叶赫之家

慈禧,姓叶赫那拉氏,镶蓝旗人。父亲名惠征,没有什么大的背景,从八品的笔贴式干起,逐步做到了四品道员。惠征在安徽芜湖主事一方时(1848-1852),正逢太平军起义爆发,江南清军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功。太平军逼近芜湖时,惠征弃城而逃,结果事后追究失地之责,惠征虽系“国丈”之尊,仍被革去职务。1853年,留居江苏镇江的惠征病故。

慈禧共兄弟姐妹5人,她是长女,下有照祥、桂祥、福祥三个弟弟,和妹妹婉贞。慈禧身为长女颇有责任感和上进心,她时常爱读书写字,16岁时就已“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但或许是锋芒毕露的缘故,又或是重男轻女思想作怪,惠征自来不太喜欢这个女儿,而把大部分的父爱倾注到几个儿子身上,对于小女儿婉贞也宠爱有加。这难免使得慈禧对父亲和兄弟有一些成见。

父亲病故后,慈禧一家人顿时失去了依靠,在京城劈柴胡同过着惨淡的日子。1852年,咸丰皇帝选秀时将慈禧选为贵人,依例赐娘家一座宅子,慈禧家才算有了点起色。

惠征早年一直做的是低级文官,不是什么诗书传家之辈,对几个儿女的教养没有看出什么过人之处,这是日后桂祥诸兄弟没有什么成就的根本原因。

慈禧入宫后惠征被依例赐予承恩公的爵位,惠征死后爵位由长子照祥承袭,照祥不久后也病逝,便由桂祥顶替。因慈禧入宫,其家被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旗,桂祥还做过一任镶黄旗副都统。

清代八旗都统最初是非常显赫威武的职务,统管本旗的军事行政事务,在战争年代都是高官名将的出身之地。但到了咸丰时期八旗军基本丧失了战斗力,都统也就萎缩为本旗的行政事务官,实际职权并不大。更何况桂祥是个副都统,职权就更少了。他既不用管实际事务,也不用到衙门上班,只管领取俸禄。

与汉唐时代强大的外戚相比,满清的高官贵臣,既缺乏强大的宗族势力支撑,也没有兼并土地的经济基础,无法以宗族的名义源源不断输出顶级人才,也无法保持数十年上百年连续性的兴旺发达。某个家庭的繁盛,只能依靠个人努力。

桂祥能够从一文不名的旗人跻身上三旗的副都统,至少从政治上具备了一定条件。如果利用好机会,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走上一个更高的平台。但这位庸碌的承恩公,似乎只对享乐感兴趣。这无疑令精于世务的慈禧大失所望。

2.庸碌的国舅爷

1861年咸丰病逝于热河,26岁的慈禧联合慈安恭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干翻辅政八大臣集团。此时的慈禧,毫无疑问需要强有力的外朝支援,但除了恭王,她一无所依。像西汉王政君的五侯弟侄、唐朝武则天强有力的诸侄,慈禧是想都不敢想的。

那么公爷桂祥一直在干什么呢?

忙着乐呵呢。桂祥攀龙附凤,没想着怎么利用慈禧的巨大优势往上爬,反而迅速捡起了皇亲贵戚公子哥的腐败气,摆谱办堂会飞鹰走狗玩鸟弄虫。桂祥是当朝太后的弟弟,派头比一般皇室子弟还大,请谁来是给谁面子,故而趋炎附势者日多,哄抬的桂祥的谱也就越大。

怎奈作为新兴的贵人,又没有可捞油水的官职,家里田产也薄,桂祥那点可怜的俸禄根本不够花。

无奈之下,桂祥经常把慈禧赏赐的古玩、字画拿去典当,继续打肿脸充胖子。久而久之,事情自然传到了慈禧耳朵里,慈禧虽然生气,却也不好发作。她嘴上不说什么,赏赐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事实上挥霍本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过,慈禧没必要对之介意。长年处于政治斗争中心的慈禧太后,看人论事,无论亲疏,第一标准都看是否会办事。她长年与之打交道的,要么是人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䜣,要么是平定东南的曾国藩,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俊杰高才。

久处高崖,慈禧自然十分看不上才识庸劣又无甚志向的人。想当初慈禧进宫时并不是一路顺风,全是靠自己一步步熬出来斗出来的,她以26岁之龄,斗败树大根深又握有先帝遗命的八大臣,她既自命为万事靠己不用愁的强人,就更加鄙视自甘下流不思进取的人。

桂祥的种种表现无一不戳中慈禧的痛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慈禧天生排斥娘家人。庆亲王的发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奕劻是乾隆皇帝的曾孙,到了他这一代连王爵也没混上,只当了个贝子,生活很落魄。但他平时工于书画,倒是写的一手好文好字。生来落魄的奕劻虽然倒运,对到手的机会却从来抓的很准。

奕劻与桂祥是邻居。桂祥与姐姐慈禧没有太多的见面沟通机会,日常联系主要是书信来往。桂祥自己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不会组织语言也不会写字,只好求助于邻居奕劻。

桂祥的书信都是由他捉刀,慈禧看信后颇为欣赏。对他渐渐有了好感,又通过几次办事有了具体接触,令慈禧感到十分可靠,同治皇帝大婚时,奕劻居然以远枝宗室的身份,被加了郡王衔(不实封王爵,但享受经济待遇)。

奕劻的本事其实并不咋样,与奕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哪怕是奕譞(光绪皇帝生父),他也非其侪辈。他的时来运转,事实上完全就是沾了桂祥的光。

而桂祥这棵招凤揽凰的歪脖梧桐树,却空自担着皇亲国戚的名头,过着每况愈下的日子。在慈禧看来,真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凉薄的慈禧

事实上,没有哪个人会拒绝亲人,任人唯亲是古今中外最为通行的规则。

慈禧同样不例外。同治帝驾崩后,她力主选醇亲王奕譞长子载湉(光绪)为嗣帝,只因载湉之母婉贞是她的亲妹妹。为光绪皇帝选后时,在静芬(即后来的隆裕太后)和长叙二女(即珍妃、瑾妃)之间,慈禧坚持指定静芬为后,只因她是桂祥的女儿、自己的亲侄女。慈禧临终时,她又指定溥仪继承大统——溥仪是婉贞的嫡亲孙子

但大概就是因为娘家子侄不争气,慈禧一直对他们不假辞色。

婉贞有一次进宫去见慈禧,姐妹两个说起来桂祥经常去当铺典当物价,婉贞恳求大姐赏给桂祥一个职务,既可以用办差拴拴桂祥的心,也好歹让他有个固定的进项。慈禧却吐槽说:“我何尝不想提拔他,可他是张天师让鬼迷住了,是块抹不上墙的泥巴。真要赏他个顶戴,让他在任上干出荒唐事来,可如何收场?”婉贞便再也不敢提此事,只能自己时不时给二哥接济些钱物。

静芬被选入皇宫后,很少有机会能回家与桂祥团聚,她也不敢召父母进宫,怕慈禧知道了责骂。桂祥家中没有静芬的照片,托人进宫带话,静芬却不敢直接照,而先托德龄(侍奉慈禧的心腹女官)趁空探一下慈禧的口风。一家人尴尬成这样,历朝历代绝无仅有。

慈禧的刻薄,一方面因为她在政治上极为清醒,知道娘家人的斤两,所以不让他们在政治上插手,这自然是保命全禄的良方。另一方面也确实跟她少年时的家庭生活阴影有关。

德龄在其著作《清宫禁二年记》中,曾经记录过慈禧太后对少年生活的怨望。“有一次谓余曰,自余髫龄,生命极苦,尔所知也。以余非双亲所爱,尤觉毫无乐趣。吾娣所欲,亲必与之。至于余者,靡不遭呵叱。”其实对长子长女严格,大概是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只因人处于年少时,心智尚不成熟,难免误解父母的心意。

然而这毕竟给慈禧留下了相当大的心结,导致她成年后对娘家不太亲密。她嫁给咸丰皇帝后,只在咸丰七年,因为刚生了儿子,到娘家省了一次亲,自此之外再也没回过一次。

慈禧大哥家的儿子德善、二弟桂祥以及庶弟佛佑,虽然都是一时无两的最亲贵的国戚,但他们三家无一例外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在见惯了大富大豪的京城,仅能维持小康的桂祥等人,简直就是穷人。有的老太监明白其中道理,不免暗中议论,说慈禧不富娘家。德龄也说:“伊(指慈禧)对于那些皇族,和伊自己的母家这些至今的亲戚,都是切齿痛恨着的。伊竟从曾不使伊的那些亲戚当过一个位置比较重要、捞钱比较容易的官;所以凡跟伊有直接关系的亲戚,除却极少数的一部分之外,大多全穷的和下等人差不多了……”

外人说归说。在慈禧心中,究竟是刚硬多一些,还是无奈多一些,都很难说的清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初,周王室为何执意要跟鲁国交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时期的周王室和鲁国,在早期的时候他们两个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慢慢的周王室就变得比较的有意思了,非常的巴结鲁国,大家也知道的鲁国都不怎么觐见了,但是周王室却一直的派人访问鲁国,所以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礼仪之邦周武王灭掉殷商以后,周武王开始大封诸侯,其

  • 颜良庙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硕大颜良大家也知道的他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虽然被曹操的奸计最后被杀害砍了头的,但是他的个人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他死了之后,埋葬在什么地方还是很有疑问的,那么有的人说了,这个颜良到底埋葬在什么地方呢?也就是说颜良的墓穴在什么地方呢?还有话说还有颜良庙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大家

  • 历史上洋务运动中,慈禧真的是保守派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洋务运动,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清朝末期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提高自身和抵抗外敌所做的很大的努力。但是在学习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把慈禧太后划在保守派一边。那慈禧太后的保守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慈禧太后当真是一个守着以前旧思想不肯改变的顽固保守派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真实的慈

  • 魏忠贤和东林党,到底是谁灭亡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掌权期间,残害东林党人,这一段历史被很多人看作是明朝灭亡的很大的推动因素,毕竟相比之下,东林党更能给明朝一个清明的政治格局,如果没有魏忠贤,政局不可能会变成后来的样子。然而也有人认为,崇祯帝时期,正是因为杀掉了魏忠贤,才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因为魏忠贤虽然恶,却是有利于明朝的稳固。那究竟该如何看魏

  • 帝王术到底有多厉害?嘉靖20年不上朝依旧能执政45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帝王术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玩意是在中国独有的,也不算独有吧,也就是中国人把这个可以说是运用得淋漓尽致了,就拿嘉靖帝来说吧,话说他不上朝有20年,但是依旧能执政40年了,这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几乎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这个帝王术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明朝中后期还是

  • 晋国是如何在城濮之战中胜出的?晋国胜利原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走衰,天下由各个诸侯相互讨伐,战事频发。楚国率先崛起,想要北上拿下整个中原。在楚国进攻宋国时,宋国向晋国求救。原本晋文公并不想与楚国展开直接交锋,但是晋国为了树立国威还是答应了宋国的请求。随后晋国和楚国正式交战,结果晋国以少胜多打赢了城濮之战,从此踏上了崛起之路。这场战役也为晋国

  • 清朝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历史当中,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只要是官员肯定就有花不完的钱和玩不完的女人,同样清朝肯定也不例外。清朝最大的贪官和坤靠权力获得了巨大的收入,权势靠财富来彰显,安乐也需要金钱支撑,由此而踏上贪贿敛财的道路,是合乎逻辑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贪官和珅的发家史吧。和珅敛财,取之有“道

  • 元朝人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生活在元朝的汉人会面临很多束缚,总体来说,元朝并不算一个对汉人很友好的朝代。不过,生活在艰难,也要笑着活下去,那元朝人日常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呢?其实元朝人的生活也并不算枯燥,逢年过节也还挺热闹的,元朝文人有一套自己的娱乐方式。普通百姓也能在投壶、蹴鞠、禽戏当中找到一些乐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元朝人

  • 如果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镇守荆州,最终没能守住,不仅没守住,自己也搭上一条命,着实令很多人感到惋惜。很多人也设想过,如果换了别人,比如赵云、魏延等人,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守得住,那么蜀国的命运会不会改写?今天换一个问题,如果守城的还是关羽不变,给他配一个诸葛亮,如果由诸葛亮与关羽一同镇守,荆州又是否可以守得住呢?一起来看看

  • 蜀中无大将是谦虚还是事实?蜀国这六位将领都能独挑大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一句调侃蜀国的话。姜维在北伐时期,蜀国貌似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竟然还要派出老将廖化当做先锋,难道蜀国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么?其实蜀国还是有非常厉害的后辈的,只是他们没跟着姜维一起北伐,姜维可不是诸葛亮,他北伐还得不到那么多的支持者。其实蜀国并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