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人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

元朝人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4/3/13 8:38:18

生活在元朝的汉人会面临很多束缚,总体来说,元朝并不算一个对汉人很友好的朝代。不过,生活在艰难,也要笑着活下去,那元朝人日常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呢?其实元朝人的生活也并不算枯燥,逢年过节也还挺热闹的,元朝人有一套自己的娱乐方式。普通百姓也能在投壶、蹴鞠、禽戏当中找到一些乐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元朝人的日常玩法,一起来看看吧。

据记载,元人斗草之戏之盛,不逊唐宋。每年二月,在大都,北城官员、士庶妇人女子,多游南城,爱其风日清美而往之,名曰踏青斗草。

关汉卿在所著作的《诈妮子调风月》第二折中描写道:“年例寒食,邻姬每斗来邀会,去年时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元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斗草之戏有很多内容。

元朝的斗草之戏,亦称斗百草。参加斗草的人,不是佳人就是美姬,有时顽皮孩童也会参与其中,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

斗草的娱乐活动一般在清明节或端午节前后踏青时进行。成群结队的人们走出家门,相约去看山川河流,看蓝天白云,看碧海绿波,聊一聊春光无限好,叙一叙家人的安康和过往的温情时光。有些人还会去打秋千、斗百草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归去。

《年华纪丽》中写道:“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

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斗草成了清明和端午节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老少皆宜,取材不限,遍地都是战场。其实斗草还有“武斗”和“文斗”之分。

比赛前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车前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

“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能坚持到最后,谁便赢。玩“文斗”这种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是远远不行的,可见寓教于乐从古代就开始了。

除了斗草之外,元朝的娱乐游戏还有很多,譬如打秋千、蹴鞠、斗鸡、藏阉、投壶、禽戏以及顶针续麻、拆白道字等文字游戏等。

藏阄也称为“藏钩”。其玩法很简单,就是把许多人分为两方,一方把钩藏在手里,叫另一方猜,以猜中与否判输赢。这种娱乐活动多用于节庆日或者饮宴活动中。

马致远在《汉宫秋》第二折《梁州第七》中提及:“他诸余可爱,所事儿相投,消磨人幽闷,倍伴我闲游。偏宜梨花月底登楼,芙蓉烛下藏阄。”可以说藏阉游戏很是流行。

最初的藏阄游戏在辽宋时,只在宫中才有藏阄仪。到了元代,不再是宫廷游戏了,民间慢慢盛行起来。

在元代,有些人训练各种兽禽类,以戏耍为生,这种用动物表演的游戏有人称作禽戏。元人陶宗仪在杭州看到过一个表演禽戏者,他养了七只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乌龟,他把这些乌龟放到桌子上,起鼓点指挥它们表演。先见最大的一只踱到桌子中心趴定,第二大的又跟着过去爬上那最大乌龟背上。接着又是按大小一个接一个地登上去,直到最小的那第七只爬上第六只的背上,并把身子倒立起来,尾巴向上,七只乌龟好像一座小宝塔,谓之“乌龟叠塔”。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二载,陶宗仪在杭州还看到一个人驯养了九只蛤蟆表演禽戏。表演时,他先在席中心置一小墩,再把这些蛤蟆放上去,最大的蹲坐在小墩上,其余八只蛤蟆分作两行,对列左右。最大的蛤蟆,叫一声,其他小蛤蟆也齐声叫起来,大的叫几声,小的也叫几声。接着小蛤蟆们一个接一个地跳到大者前面,点点头,叫几声后退下,其状如行礼,谓之“蛤蟆说法”。

顶针续麻是指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比如“门外有条街,街内有个巷,巷内有个庙”,还有“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都是顶针的一种。

顶针续麻还有句中顶针、句间顶针、句句顶针等多种形式。

在元代顶针续麻这一文字游戏,仅限于文人墨客或大家闺秀中流行。当时人们把它与拆白道字、走笔题诗、出口成章相提并论,成为衡量人们修养才华的标准。此戏也一般用于行酒令或诗词、曲中。

拆白道字亦称拆牌道字。这是与顶针续麻一类的文字游戏,元代也流行。酒令中往往有拆白道字,它是把一个字拆做两个字,或变成一句话。从元代戏曲作品来看,元时拆白道字游戏流行较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镇守荆州,最终没能守住,不仅没守住,自己也搭上一条命,着实令很多人感到惋惜。很多人也设想过,如果换了别人,比如赵云、魏延等人,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守得住,那么蜀国的命运会不会改写?今天换一个问题,如果守城的还是关羽不变,给他配一个诸葛亮,如果由诸葛亮与关羽一同镇守,荆州又是否可以守得住呢?一起来看看

  • 蜀中无大将是谦虚还是事实?蜀国这六位将领都能独挑大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一句调侃蜀国的话。姜维在北伐时期,蜀国貌似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竟然还要派出老将廖化当做先锋,难道蜀国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么?其实蜀国还是有非常厉害的后辈的,只是他们没跟着姜维一起北伐,姜维可不是诸葛亮,他北伐还得不到那么多的支持者。其实蜀国并不缺

  • 刘备究竟哪里不如曹操?这三点拉开他们之间的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相比,曹操明显还是三人当中能力最强大的。不管是个人的文学造诣,还是治理天下的能力,曹操都要远胜于孙权和刘备,不过这次我们先不谈孙权,看看刘备和曹操二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刘备虽然文学不及曹操,但文学对于一个想要一统天下的人来说,并不是必要条件,有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才

  • 元朝为什么疆域最大,元朝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两个由非汉族统治的朝代之一,但尽管如此,元朝的名气却是还远远不及清朝。不过,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是所有历史朝代当中最大的一个,如果看看当时的疆域地图,真的会感慨,元朝蒙古的战斗力真不是盖的。不过,为什么蒙古的战斗力会那么强,一举将边界推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元朝因何成为疆域最大的

  • 陈弘志杀了皇帝唐宪宗,作为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怎么不给父亲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陈弘志这个人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还是很有厉害的一个人,最为宦官最后竟然把当时的皇帝给杀了,其实杀的就是皇帝唐宪宗了,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其实最后还是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上位的,那么作为儿子难道就没有选择一下替自己父亲报仇吗?为什么唐穆宗不给唐宪宗报仇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具体的情况

  • 司马孚为什么不支持司马家篡位?司马孚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家篡夺曹家江山,最后由司马炎登基称帝建立晋朝。不过在司马家,有一人至死仍以魏臣自称,他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司马孚不支持司马家篡位,这样自己也能名留青史。其实司马孚内心也是十分纠结的,他并没有很明确的表示支持或者反对,如果司马孚是坚定的反对者,那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 秦国统一用了多少年,秦国几乎没出过昏君为什么那么久才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虽然历经数百年,但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也莫过于秦国从崛起一直到完成天下一统的时间了吧。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这段时间里,几乎就没有一个国君是昏君,秦国的发展也一直都朝着一个非常好的方向。那么,秦国统一前后一共用了多少年的时间?既然秦国一直都没有出现一个昏君,为什么还是用了那么久才完成最终完

  • 长平之战如果换了其他人,赵国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时候,对于发生在秦国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个锅给算在赵括的头上,认为长平之战就是因为换了赵括做主帅,这才导致最终惨败,尤其是被白起坑杀了数十万的俘虏。然而,如果从当时的情况下来看,就算长平之战没有换人,依旧是廉颇,或者换成其他人其他将领,赵国难道就可以胜利吗?赵国在当时的环境下,真

  • 长平之战赵括才是最冤的?换了将领可能一样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王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但赵括最后却成了赵国的千古罪人,只落下一个“纸上谈兵”的笑料。难道这一切都是赵括一人的错么?实际上,就算赵王没换人,或者把廉颇换成除了赵括以外其他的将领指挥这场战役,最后赵国也是很难取胜的。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和秦国打持久战,所以赵括才会

  • 刘禅为何要娶张飞的女儿?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刘禅便成为蜀汉的皇帝,而刘禅的一生前后有着两位皇后,第一个是敬哀皇后,第二个则是张皇后,其实这两位皇后是亲姐妹,她们都是蜀国猛将张飞的女儿。刘禅虽然是皇帝,但也是胆小懦弱之人,为何敢娶猛张飞的女儿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呢?诸葛亮虽然长得很帅,但他对女人的审美能力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