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文艺青年都有哪些爱好?焚香成了大热门

宋朝文艺青年都有哪些爱好?焚香成了大热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7 更新时间:2024/1/16 15:34:30

朝是中国历史上化发展的高峰时代,在这样一种“惟有读书高”的氛围中,文人的数量地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很好奇,宋朝的读书人,他们平日里都有哪些爱好呢?文人的爱好肯定和普通人有一定区别,今天就为大家讲一个,在宋朝文艺青年中十分受欢迎的东西,它就是焚香。古人焚香可是有一定境界追求的,而且为了锻炼自己的心境,焚香成了最好的途径。一起来看看当时的人们是如玩转焚香的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个非有趣的情节,宫里的孔嬷嬷是盛家老太太的好朋友,来到盛家做客,顺便给盛家的女儿们上上课,其实课程也不多,无非就是学习一些见到宫廷人物拜见的规矩,当然浓墨重彩的还是焚香、点茶、插花,其中焚香有过特写,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朝的焚香还是跟现代不一样的,今天就来讲一讲宋朝的焚香。

宋朝由于经济繁荣,所以有很多活动是其他朝代所不具备的,宋·吴自牧《梦粱录》有云: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可见咱当时老百姓看来,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是闲事,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容易败家的,因此这四样事情也就变成了有钱人,在当时也属于文艺青年的嗜好了,只有他们才有闲情雅致做这四件事情。

从先秦时期开始,香料就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当时的老百姓都有携带香囊或者佩香草的习惯,发展到了宋朝,或许是物质水平提高了,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香的使用也就慢慢变成了品香,品香的种类有很多,本篇文章只讲关于焚香的部分。在宋朝的宴会上,比如春宴、乡会、文武官考试及第后的“同年宴”,以及祝寿等宴会上都有专门的焚香仪式,甚至像《知否》电视剧中,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也会焚香,这个焚香有亲自焚,也有下人来做,具体要看场合的。

香料的种类

既然要焚香,那么香料有哪些呢?在丰富的香品中,单香材就有沉香、檀香、龙脑香、安息香、零陵香、甘松香、乳香、藿香、苏合香、降真香、金颜香、茅香、麝香等名目。将这些香材按照“合香方”调和在一起,称作“合香”,合香的形势也有很多,比如香饼、香丸、香篆、末香等,为此宋朝还有专门关于香的著作,如洪刍的《香谱》、叶廷珪的《名香谱》等,对于香都很有很详细的记载,其中洪刍的舅舅黄庭坚就是个非常爱焚香的人,可以说是焚香的发烧友啊,作为外甥的洪刍写出《香谱》也就不足为奇了。

焚香用具

香料的种类都那么多,用来焚香的器具也少不了,而且保留下来到现在的也非常多,也非常的讲究,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香具,宋朝家庭的书房、闺阁、厅堂中多有焚香所用的香炉、香箸、香瓶、香盒、宝子等相关用品,在不同的房间放置的器具也不同,随着工艺的发展,这些器具也逐渐融入到了室内的陈设中去,成为装饰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焚香物品多精工细作,设计新巧,随着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

两宋香炉的造型很丰富,尺寸的大与小是一种区别,有盖与无盖,又是一种区别。莲花式,奁式与仿古式,这一类都不带盖子。带盖子的一类,称熏炉,如香毬,如鸭炉和鸳鸯炉,宋朝对香炉的喜爱,大概同今人对佛珠手链的喜爱相似吧。

如何焚香

讲究精致生活的宋代,熏香之法极尽巧思。香事活动逐渐形成一套程式,成为上流社会重要的社交活动,称之为香席。既然已经变成如此重要的社交活动,那么焚香也就没那么简单了。

焚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点燃就行了,这样是烧香,既不环保也不风雅,在当时有一种隔火熏香的方式盛极一时,这个的操作方式就跟电视中的一样了,大概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烧炭,将木炭点燃进行燃烧,待木炭烧到通红而又没有明火也不冒烟的时候,木炭就算是烧好了。

第二步:置办香灰,将香灰放到香炉里,使香灰均匀松散,并在香灰中心挖出一个较深的孔洞。

第三步:入木炭,将已经烧好的木炭放入到香灰的孔洞里,放入的深浅视情况而定,如果木炭比较旺,则放的深一些,如果不是很旺,则放的浅一些。

第四步:熏香,木炭放入以后,在孔洞的上方放置割隔片如云母片、银箔、金属片等,这个时候熏香就开始了,如果有烟气可以将香灰调整一下,直到没有烟冒出即可。

这四步做完就可以进行品香了,这种隔火熏香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非常有技巧的,也需要多加练习才行。

这焚香虽然是件雅致的事情,但是却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个闲情雅致了,也只有宋朝的那些文艺青年才有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享受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文成公主其实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她被嫁到吐蕃去联姻这件事情了,其实现在来看还是挺有点悲惨的,但是在唐朝这就是她们的宿命了,有的网友也说了,历史就是历史,我们看看就好了,不要太过于纠结,今天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再说说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问题,话说真的是好曲折的,感兴趣的你可别错过了!文

  • 为什么关羽都死了两年了,刘备才去攻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刘备为了替关羽复仇,才向东吴孙权开战,毕竟关羽是被东吴所杀,而他又是刘备手下大将,《三国演义》里更是成了拜把子兄弟,感情深厚也是自然。但是刘备出兵的时候,关羽都已经死了有两年的时间了,如果真的是要报仇,刘备为什么还要等上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刘备都在做些什么?他真的是为了给

  • 慈禧年轻时照片复原,竟然是个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慈禧是晚晴的大罪人,她对权利的迷恋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晚晴政府又腐败不堪,导致被动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清朝同西方拉开距离,导致最后走向衰落并不是慈禧的错,慈禧顶多算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慈禧能够一路高升,还独得咸丰帝的宠爱,也是因为慈禧年轻时长相的确十分出众。虽然我们没见过慈溪年轻时长什么样

  • 《水浒传》中有哪些美食?好汉也抵挡不住“吃”的诱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看《水浒传》中这些梁山好汉吃饭似乎也是一种享受,一口酒加上一口肉,想想就十分诱人。那在北宋时期,民间百姓都有哪些家常菜呢?说不定我们就可以从《水浒传》中得知一二。其实古代民间和皇室贵族吃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皇帝吃的饭一定要精致,到了民间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怎么能吃的爽就怎么吃。下面就为大家讲几道在《水

  • 荆轲刺秦王会失败,只因荆轲不想杀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刺杀秦王时,创造出的条件已经属于千载难逢了,但荆轲最后还是失手,让秦王完成了反杀。史书记载,荆轲是因为剑太长,卡在剑鞘之内,所以荆轲第一时间没能顺利拔出剑,让秦王获得了逃跑的机会。不过像刺杀秦王这种重要的事情,荆轲肯定会在事先演练上百遍,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因为剑长度的问题刺杀失败呢?所以会不会是

  •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王的信任,秦武王为什么赶走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张仪,帮助秦国进行“连横”策略,最终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得秦国的胜算大了许多。张仪可以说劳苦功高,他既然有才,又如此为秦国奔波,必然还是能够得到秦王的信任的,秦惠文王对张仪也的确如此。然而,他的儿子秦武王却并非如此,秦武王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在此期间

  • 荆轲刺秦之前等待的人是谁,如果用他换秦舞阳荆轲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刺秦之前,曾经一直都在等一个人,太子丹催了好几次,荆轲才终于动身。但是,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荆轲在等的这个人到底是谁,我们自然也无从得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众说纷纭。而且正因为没等到,才给了很多人想象的空间,比如说,如果荆轲要等的人来了,和他一起去刺秦,而不是和秦舞阳一道,那么荆轲刺秦这件

  •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导致东汉覆灭正是贾诩的杰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贾诩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也是曹魏五大谋臣之一。实际上贾诩对于汉末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他四位谋臣,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就是因为他一手造成了东汉的灭亡,导致天下大乱。贾诩原本是董卓的部下,董卓死后贾诩设计让李榷等人进入长安,导致王允被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此后贾诩虽然帮曹操立下无数战功,但站在天下百

  • 王允杀了董卓,为什么东汉还是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王允设计刺杀董卓,而董卓死后所有受到过董卓压迫的人们都欢呼庆祝,可见董卓当时该是多恶劣,不得人心。虽然历史上王允杀董卓与《三国演义》中的情况很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既然董卓已经死了,为什么最终东汉还是走向了灭亡?为何没能挽救回大汉王朝?造成东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董卓在其中,又是一个什么样

  • 曹操罚吴时为何不走长沙陆路,而是走的赤壁水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知道他还是非常的厉害的,虽然有的时候比较喜欢人妻,但是对于打仗这件事情他还是十分在行的,自己搞不定的就问谋士,手下谋士多,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应对各种问题,所有曹操一直处于三国鼎立的高级位置,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觉得十分的不理解,话说这个曹操再讨伐吴国的时候,没有选择走他们擅长的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