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武帝的推恩令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武帝的推恩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54 更新时间:2024/2/7 15:18:31

古代藩王,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毕竟地方势力太大,就很容易出现周朝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后来的统治者都在不断想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藩王把自己的土地继续分给自己的子孙,一点点磨掉他们的势力,也就闹不起来了。而明朝时期朱允炆也想要削藩,但为什么他没有使用推恩令,而是要采用更加暴力的办法呢?

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称削藩千古奇谋,和平解决藩王尾掉不大的问题,建文帝为什么弃之不用?

“推恩令”,顾名思义,就是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皇帝广施德惠,诸侯王原来只有一位嫡长子继承人改为所有子弟都可以继承,比如以前的各诸侯的封国只由其长子继承,现在成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这种制度传递两三代以后,再大的封国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变成郡县制,纳入国家统治范围。

公元前127,朝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一建议是汉武帝的及时雨,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推恩令十分有效,避免了景帝时削藩引起的“七国之乱”,在这之后,完美解决了诸侯国尾大不掉的问题。

这么有效的和平削藩政策,为什么建文帝弃之不用呢?难道是不知道?

这不可能吧,即使建文帝不清楚历史典故,他身边的亲信大儒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肯定会提出这种削藩策略啊。可当时情况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不到一年,他爷爷朱元璋尸骨未寒,就把屠刀伸向了他的五个叔叔。周王朱橚是第一个倒台的,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相继被废,其中还闹出了人命。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建文帝没有推行“推恩令”呢?

1.首先,没必要。

朱元璋在分封自己的20多个儿子为藩王时,就考虑到了藩镇割据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藩王的权力。如规定藩王的卫士数量,不得干预当地行政、财政,仅仅在打战时,拥有军队的指挥权,抵御蒙古入侵。相当于藩王就是给皇帝打工的,没经济收入,就形不成大规模私人武装。当时削藩,建文帝一年轻轻松松就削平了五个叔叔,证明了各藩王都是纸老虎,真没必要绕弯子来“推恩令”。各藩王当时情况,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2.其次,没经验。

建文帝和他的团队—文官集团有学问,可治理朝政,处理各项事务还缺乏锻炼,没正确选择削藩策略,只是盲目地要削藩,统一朝廷法令。

建文帝当皇帝时才20出头,一直深宫里长大,学习儒家文化,没经历过大是大非,他的团队,一群书生,写文章,做学问在行,可也没多少治国理政的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就这样,他们在削藩上,先犯了理想主义,选错政策,又遵循“先易后难”方针,给了燕王朱棣充足的准备时间,导致了国破人亡。

3.最后,没时间。

腐朽的元朝统治了一百多年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朱元璋称帝30年,一直忙于追击北元政权,同时也实行了不少弊政。建文帝急于推行自己的仁政,靠推恩令来削藩,得好多年才见成效,他等不及。所以才登基不到一年就着手削藩了。

千古奇谋“推恩令”—削藩的制胜法宝,被束之高阁,可怜建文帝在北京城破时,神秘失踪,还没来得推广他的文治,悲夫哀哉!

假设建文帝削藩成功,又是不同的繁荣昌盛的大明帝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曹操的四大谋士为什么没起到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把赤壁之战上,曹操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没有郭嘉的辅助,这是真的么?虽然当时曹操没有郭嘉,但曹操还有荀彧、程昱、贾诩和荀攸这四大谋士,不可能说这四人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郭嘉吧。那为什么到了赤壁之战,曹操身边的四大谋士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曹操手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只是赤壁之战曹操有些过于大意轻敌,

  • 宋神宗的庙号为什么是神,神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宋神宗赵顼,他的这个庙号相比其他皇帝就更有意思了,用一个“神”字来概括他的一生。神这个字在庙号里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他很神的意思吗?历史上一共有两位皇帝都是“神宗”,一个是宋神宗,另一个是明神宗,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相似之处?宋神宗这一生做过些

  • 汉文帝为什么要杀掉亲弟弟刘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是相当好的,他在位期间,汉朝得到休养,与之后的汉景帝的统治合称为“文景之治”。照这样说,刘恒也是一个很好的皇帝,可是他在位期间,却把自己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给杀了。这究竟是为何,刘长做过些什么,为什么会引得这样的杀身之祸?当时刘家刘恒还是不是有其他兄弟呢

  • 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为何评价这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明朝时期的皇帝,很多都会与“奇葩”有很大的关系,的确,明朝皇帝有些都是个顶个的奇人,但也并非全部都是如此,比如说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到一年,仅仅只有九个月的时间,但是从他的庙号也能看得出来,他必定是个好皇帝。只是,朱高炽在位期间做过些什么,为何会为他赢得如此高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愿意把天下还给李家?她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一共在位15年。武则天上位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这段时期被称为武周。其实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十分两极化,有人觉得武则天心狠手辣,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杀死亲生女儿,但历史上对于这件事似乎也没下定论。还有人说,武则天在一个男权社会下,如果不狠心点是绝对做不到皇

  • 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战国时期的墓葬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出土的其实都宝贝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奇怪的东西,比如最近有人传说说在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的同款,话说王莽是穿越者篡汉经常被提起,但是这个玻璃杯出现战国时期的墓穴里面,那就显得十分的突兀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

  • 明代为什么十分盛行"网巾"这样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想必大家也都比较的清楚的,那就是这个时期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好的一个时期了,话说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些情况,那就是当时十分的盛行“网巾”这个东西了,唉,这个玩意不是现代的嘛?所以大家都十分的好奇了,为什么会在明朝十分的盛行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没带诸葛亮,为何诸葛亮会遭到弃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不仅对蜀汉非常重要,更是对整个三国后期的走势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如此重要的战役,刘备为什么没带上诸葛亮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遭到了刘备的弃用。虽然刘备从汉中之战开始,就有意培养新人上位,但还不至于到了弃用诸葛亮的地步。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所以刘备就不带诸葛亮一起去了

  • 董卓手下的大将有谁,除了吕布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身为汉末时期一个巨大势力的领头人,手下也称得上算是强将如云了,当时的董卓实力强悍,然而却作恶多端,品行非常恶劣,其他各路诸侯都想要将他一句灭之,这才有了《三国演义》当中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情节。那么,董卓当时手底下究竟有哪些大将?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时候也就是只有吕布一个人,但其实除了吕布之外还有

  •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关系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蒋宋孔陈”其实在现在人如果不太知道民国历史的话,会发现这几个人都还是比较的陌生的,但是不要紧的,这几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挺给力的,话说这几个人是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竟然是四大家族,那么大家也都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些人应该还是挺给力的,而且话说这四大家族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