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盈有六个儿子,为什么皇位会传到弟弟手里

刘盈有六个儿子,为什么皇位会传到弟弟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4/2/7 15:52:07

汉惠帝刘盈,虽然是汉朝第二位皇帝,但是他的一生却相当平静,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功绩,因为他有一个能打江山的父亲,有一个手段强硬的母亲,他的能力不足,正如曹参所说,按照刘邦既定计划走下去就好。不过,刘盈本身是有儿子的,但是他死后,皇位最终还是传到了自己弟弟刘恒的手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刘盈的儿子们都去哪了,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惠帝刘盈一共有六个儿子,在他去世之后,其年仅四岁的长子刘恭被吕后立为皇帝,成为西汉名义上的第三任皇帝。

在刘恭八岁的时候,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被吕后所害,于是口出怨言,扬言长大之后要复仇,吕后害怕刘恭会作乱,便将其废黜并暗中杀害,然后改立刘盈的二儿子刘弘为皇帝,即汉少帝。

少帝在位的第四年,吕后去世,功臣集团在周勃陈平带领下趁机诛灭吕氏家族,并控制住中央政府。当时的周勃官居太尉,掌握帝国的最高军事权力;陈平是丞相,主持帝国的政府工作。

但问题是,当时的少帝年幼,压根没有能力来治理朝政,这样问题就来了,究竟该由谁来当皇帝的监护人,代替皇帝执掌朝政呢?换句话说,该由谁来当大汉帝国的执政官?

吕后活着的时候,她做为外戚集团的领衔人物,而且又是太后,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帝的监护人,但现在吕后已经去世,外戚集团又被连根拔起,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大汉帝国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监护人。

基于功臣集团的利益,自然是希望由他们来当这个执政官,但问题是,执政官的位置就一个,究竟是选陈平还是周勃呢?相信不论选择谁,另外一个肯定不会服气,这样就很容易引发权力冲突。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天下,说道底还是刘氏的天下,功臣集团虽然暂时控制了中央政府,但他们显然没有给小皇帝当监护人的实力和资格。因为,皇帝的兄弟叔叔都还在,功臣集团和皇帝非亲非故,凭什么来当监护人?

换句话说,皇帝年幼,于情于理应该由他的亲人来当监护人,而且皇帝的叔叔伯伯又多的去,不管怎么轮也轮不到功臣集团。如果功臣集团这个时候敢跳出来当执政官,那就是赤裸裸的挑战刘氏皇权。

因为,假以时日,等功臣集团控制了关中地区,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氏诸王就会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在这种背景下,刘氏诸王随时会联合起来杀进长安。总而言之,不要真以为刘家没人了?

在当时,刘氏诸王联合起来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看看后来的七国之乱。在七国之乱时,刘氏诸王已经被汉文帝来了一轮削藩,仅齐国就被分割成了七个国家,但他们发动叛乱时,依然很快席卷了半壁江山。

而且,在七国之乱时,中央政府还是一个能够代表刘氏的权威政府,所以只有七个诸侯国参与叛乱。但是,如果当时功臣集团敢去控制皇帝,那就是与整个刘氏所有诸侯王作对,到时整个帝国都会遍布反对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所以,无论周勃,还是陈平,都不敢去谋求执政官的位置。那么,既然功臣集团不能谋取执政官的位置,那完全可以邀请某个刘氏诸侯王进京当执政官?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情理上来说,是不可行的。

因为,让刘氏诸侯王进京执掌朝政,意味着在地方上,刘氏诸王占据着强大的藩国,在中央政府,他们也占据着最高执政官的位置,到时天下恐就真成了刘氏的天下,那以后功臣集团恐怕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这绝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就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改立一个成年皇帝,这样一来,皇帝就不需要监护人,帝国也不需要执政官。周勃和陈平也就可以继续作为帝国仅次于皇帝的军政二号人物存在。

有人提议应该让齐王刘襄当皇帝。但是,这个提议当时就被否决。因为,齐国的实力实在太强大,如果刘襄当皇帝,他依靠齐国的军事实力做支撑,又有两个如虎如狼的弟弟辅佐,再加上他娘家人都是传说中的恶人,恐怕随时都会把功臣集团挤得连立足之地也没有。

所以,整个功臣集团,都不希望让齐王刘襄这种强势人物来当皇帝。但问题是,当时刘襄作为帝最强大的藩王,又作为诛杀吕氏的首义力量。如果周勃陈平不能立一个让刘氏诸王都满意的皇帝,就无法阻止刘襄争夺皇位。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就提议立高祖刘邦最年长的儿子(还健在的)代王刘恒为皇帝。虽然说,代王刘恒的实力也不低,但总的来说,比齐王还是差远了。更重要的是,自古长幼有序,让刘邦最年长的儿子继位,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刘氏诸王实在挑不出毛病,齐王刘璋也无话可说。

于是,在周勃的邀请下,代王刘恒正式进京登基为帝,即汉文帝。既然国家已经有了新皇帝,原来的小皇帝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否则汉文帝算什么呢?

这个时候,陈平代表军政大佬对文帝说,惠帝的几个儿子,实际上都不是惠帝亲生的,所以他们并没有资格坐在皇位上。于是在文帝入主未央宫的当夜,大家就一块动手,把惠帝的儿子全部杀死,当然了,也包括少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武帝的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藩王,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毕竟地方势力太大,就很容易出现周朝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后来的统治者都在不断想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藩王把自己的土地继续分给自己的子孙,一点点磨掉他们的势力,也就闹不起来了。而明朝时期朱允炆也想要削藩,但为

  • 赤壁之战曹操的四大谋士为什么没起到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把赤壁之战上,曹操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没有郭嘉的辅助,这是真的么?虽然当时曹操没有郭嘉,但曹操还有荀彧、程昱、贾诩和荀攸这四大谋士,不可能说这四人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郭嘉吧。那为什么到了赤壁之战,曹操身边的四大谋士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曹操手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只是赤壁之战曹操有些过于大意轻敌,

  • 宋神宗的庙号为什么是神,神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宋神宗赵顼,他的这个庙号相比其他皇帝就更有意思了,用一个“神”字来概括他的一生。神这个字在庙号里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他很神的意思吗?历史上一共有两位皇帝都是“神宗”,一个是宋神宗,另一个是明神宗,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相似之处?宋神宗这一生做过些

  • 汉文帝为什么要杀掉亲弟弟刘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是相当好的,他在位期间,汉朝得到休养,与之后的汉景帝的统治合称为“文景之治”。照这样说,刘恒也是一个很好的皇帝,可是他在位期间,却把自己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给杀了。这究竟是为何,刘长做过些什么,为什么会引得这样的杀身之祸?当时刘家刘恒还是不是有其他兄弟呢

  • 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为何评价这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明朝时期的皇帝,很多都会与“奇葩”有很大的关系,的确,明朝皇帝有些都是个顶个的奇人,但也并非全部都是如此,比如说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到一年,仅仅只有九个月的时间,但是从他的庙号也能看得出来,他必定是个好皇帝。只是,朱高炽在位期间做过些什么,为何会为他赢得如此高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愿意把天下还给李家?她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一共在位15年。武则天上位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这段时期被称为武周。其实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十分两极化,有人觉得武则天心狠手辣,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杀死亲生女儿,但历史上对于这件事似乎也没下定论。还有人说,武则天在一个男权社会下,如果不狠心点是绝对做不到皇

  • 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战国时期的墓葬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出土的其实都宝贝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奇怪的东西,比如最近有人传说说在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的同款,话说王莽是穿越者篡汉经常被提起,但是这个玻璃杯出现战国时期的墓穴里面,那就显得十分的突兀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

  • 明代为什么十分盛行"网巾"这样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想必大家也都比较的清楚的,那就是这个时期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好的一个时期了,话说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些情况,那就是当时十分的盛行“网巾”这个东西了,唉,这个玩意不是现代的嘛?所以大家都十分的好奇了,为什么会在明朝十分的盛行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没带诸葛亮,为何诸葛亮会遭到弃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不仅对蜀汉非常重要,更是对整个三国后期的走势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如此重要的战役,刘备为什么没带上诸葛亮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遭到了刘备的弃用。虽然刘备从汉中之战开始,就有意培养新人上位,但还不至于到了弃用诸葛亮的地步。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所以刘备就不带诸葛亮一起去了

  • 董卓手下的大将有谁,除了吕布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身为汉末时期一个巨大势力的领头人,手下也称得上算是强将如云了,当时的董卓实力强悍,然而却作恶多端,品行非常恶劣,其他各路诸侯都想要将他一句灭之,这才有了《三国演义》当中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情节。那么,董卓当时手底下究竟有哪些大将?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时候也就是只有吕布一个人,但其实除了吕布之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