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长寿的是谁?每一个都超过九十岁

三国最长寿的是谁?每一个都超过九十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1/21 8:57:42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中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但是长寿这件事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古代人们包括皇帝,都比较迷信有“长生不老”,甚至不惜为此吃那些丹药,这些行为在现代人看来,就是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而在三国时期,却有这样几个人,他们每一个都很长寿,在三国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的时候,他们却可以活到九十多岁,他们分别都是谁呢?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有的人英年早逝,比如,孙策、周瑜、郭嘉等,而有的人却很能活,很长寿,能活到七十多岁的人,都不算什么,比如孙权、司马懿。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其中,有几个人居然超过了九十岁,甚至有人活了近百岁,可以说,比现在的人还长寿。这几个人都是谁呢?

依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列。

1.第六位,程昱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

程昱是曹操的得力谋士,就是在演义中,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迹,诓骗徐庶奔曹营的那位。

正史中,程昱不仅有谋略,还会带兵打仗,文武双全,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军。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曹操出谋献策、征战四方。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建魏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程昱去世,活了八十岁,曹丕为之流涕,追赠程昱为车骑将军,谥为肃侯。

《三国志程昱传》记载: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分封少子延及孙晓列侯。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三国志》注引《魏书》记载:昱时年八十。

2.第五位,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张昭是孙权的得力谋士,孙策临死时,曾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辅佐孙权,并帮助孙权稳定了当时的局势。

赤壁之战时,张昭主降,是其一短。

孙权被封吴王后,任命张昭为绥远将军。孙权两次任命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却以张昭性格刚直为由,不用张昭,改用孙邵和顾雍。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活了八十一岁,谥为文侯。

《三国志张昭传》记载: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3.第四位,田豫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

田豫最初跟随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田豫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河北时,田豫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

后来,田豫常年镇守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立下不少功勋;曾在成山斩杀周贺,在新城击败孙权。田豫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

嘉平四年(252年),田豫去世,活了八十二岁。其子田彭祖继承了他的爵位。

《三国志田豫传》记载: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徵为卫尉。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子彭祖嗣。

4.第三位,士燮

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他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的军阀。

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了孙权,被孙权封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

士燮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活了九十岁。

《三国志士燮传》记载: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馀岁,黄武五年,年九十卒。

5.第二位,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

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在这期间,受到孙权赏识,被孙权任命为官。

建安二十年(215年),吕岱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

赤乌二年(239年),接替潘濬处理荆州事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孙亮登基后,吕岱升任大司马。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活了九十六岁。

《三国志 吕岱传》记载:太平元年,年九十六卒,子凯嗣。遗令殡以素棺,疏巾布褠,葬送之制,务从约俭,凯皆奉行之。

6.第一位,来敏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

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

刘备平定益州后,以来敏为典学校尉,后立太子,来敏为家令。刘禅继位后,任命来敏为虎贲中郎将。

诸葛亮驻汉中,请来敏任军祭酒、辅军将军。后来,因其口出狂言而被罢官。

诸葛亮死后,来敏历任大长秋、光禄大夫、执慎将军等职,期间多次因说错话而被免官,蜀汉景耀年间,来敏去世,活了九十七岁。

《三国志来敏传》记载:后以敏为执慎将军,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年九十七,景耀中卒。子忠,亦博览经学,有敏风,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

以上六位,吕岱和来敏,真够长寿的,一个活了九十六岁,一个活了九十七岁,就是在今天,科技和医疗技术这么发达,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人也不多,这两位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堪称奇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吕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皇帝制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实际上后期吕雉的身份,已经不单单是皇后了,更是能够影响汉朝政局的重要人物,那吕雉究竟是如何从幕后一步步走向台前的呢?吕雉不到20岁便嫁给了大他整整15岁的刘邦,而且当时刘邦还有一个儿子。两人婚后的生活也算不上富裕,刘邦经常在外与朋

  • 宋朝人为什么喜欢吃羊?宋朝差点把羊吃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羊肉,对于现代人来说,一般都是用来涮火锅的,切成薄片的羊肉,在火锅里面涮一涮,蘸上酱料,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但是羊肉自然也不止有这一种吃法,不仅是我们,在古代,人们就研发出了很多种吃羊肉的办法。尤其是宋朝人,宋朝尤其爱吃羊肉,有多爱呢,羊这个品种差点都被宋朝人吃灭绝了。究竟宋朝为什么这样喜欢吃羊肉,羊

  • 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一职,是个怎样的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建安二年的秋天曹操击败了袁术,冬天又击败了刘表和张秀对宛城的骚扰。这个时候曹操以前最信任的一个谋士(戏志才)死了,于是曹操写信给荀彧,让荀彧给推荐一个谋士。荀彧推荐了刚刚从袁绍那里跑来的郭嘉,曹操和郭嘉在建安二年的冬天或者是建安三年的春天进行了一番畅谈。经过这次畅谈,曹操就定下来了:郭嘉以后是我的首

  • 明朝曾拥有最厉害的武器,为什么最后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是一个很多人都很喜欢的朝代,因为明朝时期的中国,曾经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厉害的武器,再加上明朝的统治者一直都是一种很强硬的,不允许外来侵略的态度,这才赢得了很多人的欣赏和喜爱。但是这并没有能阻止明朝的灭亡,明朝面对的敌人看起来还并没有他们更强,但是为什么明朝拥有先进的武器,不仅没有称霸,反而还

  •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清明上河图》将会在明年故宫博物馆再次展出,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果有机会能够一睹真颜一定不要错过。《清明上河图》长500多厘米,是一副非常巨大的画作,第一次看的话还真不太知道应该看哪些重点,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清明上河图》的必看细节,相信能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

  • 春秋五霸之一晋悼公为何存在感很低?身为霸主却一直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晋悼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实际上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春秋五霸一种有七种说法,其中《鲒崎亭集外编》把晋悼公也列入五霸之一。比较特别的是,《鲒崎亭集外编》中的五霸,除了齐桓公其余四位都是晋国国君。所以提到晋悼公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陌生,其实晋悼公存在感的确不高,但他的功绩可是非常亮眼的。晋

  • 崇祯皇帝死前做了什么?保住皇室尊严还护及百姓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并且勤于政事,可惜当时朝廷已经病入膏荒,百姓也失去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的耐心,农名起义最终爆发。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朱由检自缢身亡享年34岁。不过崇祯皇帝临死前还是做了两件好事,既保住了皇室的尊严也照顾到了百姓们的安全。其实如果崇祯皇

  •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把老巢迁往邺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曹操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不简单的,其实当时他还真的是最有希望统一三国的,但是最后也还是枉然了,那么我们可从一些细节去看曹操这个人的其他方面,比如说话说当时曹操打败袁绍之后,话说把老巢竟然迁徙到邺城了,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建

  •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后世如何评价贾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少年得志,以诵诗书善文赋闻名于当地。此后河南郡守吴公将其麾入门下,而且十分器重贾谊,贾谊一路高升开始为汉文帝出谋划策,年纪轻轻就已有资格在朝堂之上政论天下。不过贾谊最后却是英年早逝,年仅32岁便忧郁而亡,这究竟是为何呢?贾谊一生奠定了汉朝骚体赋的基础,对后代散

  • 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谁?历史上真有破瓮救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司马光,我们应该都有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实际上,司马光在北宋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司马光一共历任北宋四朝皇帝,去世后追赠谥号文正。很多人都好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根据《宋史》记载或许历史上真有其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