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为何到死都没有篡位 为何曹髦还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

司马昭为何到死都没有篡位 为何曹髦还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48 更新时间:2024/2/13 17:19:57

三国后期,司马家牢牢掌控了曹魏帝国的命运,这一切都是因为曹家有个好榜样,一直是司马家潜心学习的楷模,这就是曹操曹孟德,当年曹操是如何架空汉室?那一招一式堪称教科书式的手段,现在司马家其实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态度谦虚的好好学习,人家曹操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学,当年曹操是怎么架空汉室的,现在我们就如何做。

司马家学的是相当认真,效果是非常到家,所以你说整个三国当中最牛的人是不是司马懿?司马懿自己肯定会回答说不是,这最牛的称号只能属于曹孟德。

司马家照葫芦画瓢学曹操成功之后,司马昭的人气指数直线上升,个人威望也是如日中天,势不可挡,远远压过了皇帝曹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这个时候司马昭心血来潮,想跨上皇帝宝座,也只是抬腿那么简单了,可是司马昭偏偏不想跨出这一步,司马昭和曹操一样,是没有当皇帝的预算的,他想做的就是比皇帝更牛的人,至于取代曹魏帝国,就交给下一代去完成吧。

司马家平定淮南反叛以后,最不开心的就应该是姓曹的皇帝,这个皇帝完全是个空架子,而司马昭这个戏精,想立一个忠贞爱国的贞节牌坊,自己还必须配合他,演好这出戏,但是演的太久,曹髦也有些受不了了。

他也是有血性的人,血气方刚的年纪,是不会忘记自己是枭雄曹操的后代,不可以这样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呀,在这个时候开始,他已经做好了未来,某一天拼死一搏的准备了。可是,在想博也得等时机,时机有吗?

259年,魏国各地开始发生怪事,很多地方都报告说水精灵发现黄龙啊。当年刘备想称帝的时候四川各地都出现了黄龙,隔了几年以后,孙权称帝了,于是东吴各地也出现黄龙了,现在魏国黄龙,文武百官觉得这是大吉大利的事情。

只有曹髦不高兴,他说我是一条龙,但是却被困在井底,受那些黄鳝泥鳅们的欺负,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过到头啊?于是就写诗发牢骚,这种事你能瞒得过去吗?很快,司马昭就知道皇帝写了这首诗。

260年5月,20岁的曹髦召集几位信得过的大臣直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辱。

曹髦决心是很大的,但是他不明白,现在忠于曹魏的人手中没权,起不了多大作用,魏国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不是曹氏的魏国了,不是曹操的,不是曹丕的,不是曹睿的而是司马昭的。所以曹髦说的这番话,几位大臣没什么反应。曹髦一看,没人支持我,那我就自己干。曹髦决定孤注一掷,赌一把,这总比任人摆布强。

曹髦采取行动之前,还没忘记跑到后宫告诉太后,至于精明的太后是什么个态度,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估计是不赞成的。但是曹髦已经事先找人商议过了,马上就有人去司马家报信了,让司马昭早做准备。

曹髦拔出宝剑,登上龙车,带领手下的武士族呐喊而出,可是他还没杀到司马家便被在半道上刺死了,光天化日居然有人敢弑君,司马昭在家里听说后也是大吃一惊,按道理就算皇帝要杀他,他最多也就是废掉皇帝,再立新君,直接弑君可是要招致骂名的。

史书记载说,司马昭立刻万分痛苦,从床上滚到了地下。当然,史书是胜利者写的,所以我们只能说司马昭的表演艺术实在太完美了,如果说他的父亲司马懿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那么显然司马昭的是偶像派的实力演员。

不过司马昭还是下定决心不当皇帝的,曹髦死了,司马昭依然没有称帝。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司马昭只想做一名好演员,做一名有始有终的实力派演员,所以直到他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才称帝。

标签: 三国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如果不三分成韩赵魏,秦国还会不会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晋国三分之前,晋国的综合国力是非常强的,虽然说那时候天下主要分为五个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这五个霸主中晋国维持了很长时间的霸主地位,因此在晋国三分之后,韩赵魏还都能够被列为战国七雄,在晋国和秦国敌对后,即使秦国与南方的楚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帮助楚国与晋国争锋,在晋国三分之前,仍然扼住了秦国的

  • 揭秘:一千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真宗时代发生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至道元年(995年),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赵光义之所以为儿子改这个名字,是为了告诫他:“名此,欲我儿有长德,久于其道也。”意思是说,希望他坚持到底,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如一,不能半途而废。虽然赵光义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事实证明,赵恒还是辜负了父亲的期望,除了长期

  • 邓艾真的用3000人就围困住了10万军队的成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艾,三国,历史解密

    当年诸葛亮在北伐的时期,魏延就曾经建议诸葛亮出“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延曾经要求率领精锐铁骑2w蜀军突袭长安,这一奇袭未被诸葛亮采纳。那么几十年,当邓艾采取这条奇袭战略突围成都时期,邓艾仅仅只用3k人马围困10w蜀军的成都,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据《后汉书》记载,公元前263年,魏军伐蜀,邓艾选了3

  • 汉武帝刘彻生来就是囚徒,却振兴了西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彻,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人说盛世,基本喜欢说汉唐盛世,汉是西汉,唐是李唐,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西汉皇帝了。一个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奠定了西汉基业;一个北逐匈奴,联通西域,将大汉威名传播四海。但是西汉还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名声不显,却文治武功兼备,是大汉王朝的中兴之主,他传奇的一生是伴随着灭门大祸和牢狱之

  • 揭秘:历史上的完颜银术可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完颜银术可,金朝,历史解密

    说到金国的将军,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不过金国开国的将军可不只是这么一个,还有一个人也是战功赫赫,直接把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抓住了。这个人就是完颜银术可。根据《金史》记载,完颜银术可卒于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年六十八。也就是说,完颜银术可生于辽咸雍九年(107

  • 古代大战就是几十万人出动 历史上真的有几十万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打仗,历史解密

    古代打仗真的动不动就有几十万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古代人口跟现在根本没法比,但是古代的大战,一般都是动辄几万几十万,那么究竟这几万几十万的军队,是不是真的呢?比方说,曹操号称八十万大

  • 陈友谅战死在鄱阳湖,朱元璋为什么在战后会感到无比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残暴不仁,已经失尽了人心,可谓是气数已尽。而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在当时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的强大的势力。其中朱元璋占据东南南京一带,处于长江下游,而陈友谅占据武昌,位于长江中游,双方势力扩张的非常的迅速,早晚双方战线必有一战。后来,双方在鄱阳湖进行大决战。这次大战打得非常的

  • 唐朝军事实力这么强大 为什么百姓的生活水平却比不上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清明上河图,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我们都知道吧,那时候的经济特别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很好的。而且,宋画可是响当当的一绝,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北宋就占了两幅,尤其是那副清明上河图简直是家喻户晓,其中就记录了宋朝经济的一隅,从这一片段中我们就能很明显看出宋朝百姓生活的很是滋润。然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国力比宋还要厉害,可百姓的

  • 廉颇:负荆请罪能屈能伸,宽容待人报效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廉颇,战国,历史解密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友谊都承载着自己背后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后,又彰显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战国时期,由于秦国强大,经常对邻国进行政治上的干扰,赵国也经常受到秦国的威胁,为了缓解政治问题,赵王希望能有一位能言善辩之人前往秦国进行游说,蔺相如主动为国请缨。在渑池相

  • 澹台灭明: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澹台灭明,孔子,历史解密

    澹台(Tán tái )灭明[前512 年(一说前502年)前?年],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