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圭璋:中国当代词学家、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民盟成员

唐圭璋:中国当代词学家、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民盟成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1/8 18:03:41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江苏南京人。中国当代词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民盟成员。

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1928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曾任南京第一女中、钟英中学、安徽中学教师。解放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解放后,曾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南京市人民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11月28日在南京病逝。

唐圭璋编著有《全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

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驻防旗人家中,江宁驻防旗人。幼读私塾。

1911年,12岁,辛亥革命中,全家服毒自杀,唐圭璋侥幸得存。13岁入南京立奇望街小学。校长陈荣之知其家境困难,一切免费,还负担他的一切费用。

1914年,南京全市小学毕业会考,唐圭璋名列第一,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不久,受校长仇埰悉心指导他阅读古典诗词和名作。毕业后,唐圭璋到六合西门平民小学任教两年。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秋师范毕业后,留校任附属小学教师,旋又至六合县西门平民小学任教。

1922年夏,考进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吴梅在东大开设的词学大学时期,唐圭璋汇辑了《纳兰容若词》,撰写成《宋词三百首笺》。 通论、曲学通论、词选、曲选、专家词、南北词简谱等多门课程,唐圭璋都选听;吴梅还带领学生建立了一个词社,名"潜社",唐圭璋就与同学季思、段熙仲、张世禄等成为社中骨干。

1928年,在国立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改)中文系毕业,后在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女子中学任教,并在中央军校教授历史。

1935年3月,又与吴梅等组织如社,定期集会作词。1935年任国立编辑馆编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中央军校西迁成都任教。

1939年,吴梅客死云南。当时唐圭璋虽飘泊成都,还是赶到云南为第三位恩师送行,并写下了沉哀入骨的《美人·悼瞿安师》和《吴先生哀词》。同年起,历任国立重庆中央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1946年,回南京,不久失业。后在南京通志馆任编纂,旋任私立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

1950年9月,参加苏州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后分配到长春会计专科学校和东北师范大学任教。

1953年秋,调回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至1990年。

1956年,中国全国文化界、教育界掀起了学习《主席诗词》的热潮。为了满足江苏中学教师的需求,唐圭璋专程到常州、无锡、镇江,为中学教师作专题讲座。

1934年,完成《词话丛编》初稿,吴梅为之作序。该书出版后,他仍然不断搜集。经过40多年的沧桑变迁,他一步一个脚印,终于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词话丛编》(修订本)精装五大册,增补了25种,共计85种词话,近400万字。

1979年,出版《全金元词》。这部著作最初定名《金元词汇》,20世纪30年代所辑原稿,60年代完成初稿,曾借给友人夏承焘,但在“文革”受遭抄家被烧毁。唐圭璋后又按存目重新辑录。

1990年,被授予“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称号。同年11月28日病逝于南京,终年89岁。

标签: 唐圭璋文学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选妃有什么标准?被太监检查全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皇权统治下的时代,皇帝有权对全国的女孩子精挑细选,把其中最最出挑的那个挑出来留在自己宫中。被选中的女孩入宫前都要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皇家会对其年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测试。第一头发。都说第一印象很是重要,那么在选美当中也不例外,为了能够给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面相吉祥和面容端丽就无

  • 明朝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北伐,竟是月饼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月饼起义,明朝,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出现了不止一次两次,但最成功的当属明太祖的北伐。元末,明太祖统一南方,朱元璋在干掉了私盐贩子张士诚之后,任命徐达、常遇春统帅二十万大军誓师北伐,大获得成功。北伐这种事情到底有多难?我们来盘点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的十一次北伐徒劳无功反遭灭

  • 皇太后萧普贤女曾苦撑危局平定内乱,结局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普贤女,辽朝,历史解密

    在大辽王朝有一位叫萧普贤女的契丹女人,她苦撑危局,史册中未载她的生辰,却记下了她的死期,她是大辽国最后的“萧太后”。萧普贤女是北辽宣宗耶律淳的皇后。1122年,萧普贤女被辽宣宗耶律淳封为德妃。同年六月,耶律淳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病死,由萧普贤女摄政,遗诏立天祚帝第五子耶律定为皇帝,但他在天祚帝身边,不

  • 逃亡途中,为什么帝王都要抛弃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遍阅二十四史,笔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古代帝王在建立霸业途中,难免会遭遇危机逃亡。在逃亡途中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孩子只是拖油瓶,如果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孩子完全可以舍弃。从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大略可以一窥古代帝王身上的特质,那就是欲成就霸业,必然要果敢心狠,绝对不能优柔寡断。留得

  • 盘点历史上三个“子婴”,自带亡国光环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子婴,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680年,郑厉公策划,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执行,郑国大乱中最后一个被杀的君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孩子一起殒命。史书中对郑子婴的个人能力并没有多做描述,但他当上国君十四年,大夫甫假轻易的加杀了他,都费什么笔墨,可以侧面推断出他能力应该十分平庸。但读到这里的时候,对于“子婴”这个名字却产生了疑问,

  • 司马昭为何到死都没有篡位 为何曹髦还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晋朝,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司马家牢牢掌控了曹魏帝国的命运,这一切都是因为曹家有个好榜样,一直是司马家潜心学习的楷模,这就是曹操曹孟德,当年曹操是如何架空汉室?那一招一式堪称教科书式的手段,现在司马家其实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态度谦虚的好好学习,人家曹操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学,当年曹操是怎么架空汉室的,现在我们就如何做。

  • 晋国如果不三分成韩赵魏,秦国还会不会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晋国三分之前,晋国的综合国力是非常强的,虽然说那时候天下主要分为五个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这五个霸主中晋国维持了很长时间的霸主地位,因此在晋国三分之后,韩赵魏还都能够被列为战国七雄,在晋国和秦国敌对后,即使秦国与南方的楚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帮助楚国与晋国争锋,在晋国三分之前,仍然扼住了秦国的

  • 揭秘:一千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真宗时代发生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至道元年(995年),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赵光义之所以为儿子改这个名字,是为了告诫他:“名此,欲我儿有长德,久于其道也。”意思是说,希望他坚持到底,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如一,不能半途而废。虽然赵光义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事实证明,赵恒还是辜负了父亲的期望,除了长期

  • 邓艾真的用3000人就围困住了10万军队的成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艾,三国,历史解密

    当年诸葛亮在北伐的时期,魏延就曾经建议诸葛亮出“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延曾经要求率领精锐铁骑2w蜀军突袭长安,这一奇袭未被诸葛亮采纳。那么几十年,当邓艾采取这条奇袭战略突围成都时期,邓艾仅仅只用3k人马围困10w蜀军的成都,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据《后汉书》记载,公元前263年,魏军伐蜀,邓艾选了3

  • 汉武帝刘彻生来就是囚徒,却振兴了西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彻,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人说盛世,基本喜欢说汉唐盛世,汉是西汉,唐是李唐,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西汉皇帝了。一个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奠定了西汉基业;一个北逐匈奴,联通西域,将大汉威名传播四海。但是西汉还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名声不显,却文治武功兼备,是大汉王朝的中兴之主,他传奇的一生是伴随着灭门大祸和牢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