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隆中对"中可成就帝王之业的地方指的是哪里?

诸葛亮"隆中对"中可成就帝王之业的地方指的是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3 更新时间:2024/1/20 20:09:27

三国中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刚开始也是过着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自从“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助力后,事业才开始有了起色,得以建立蜀国,实现三国鼎立。当时在隆中,诸葛亮在和刘备的谈话中,就告诉了刘备后来的战略决策,当时孔明对刘备说有一个地方是龙兴之地,一定要占据这个地方才能成就帝王之业。那么诸葛亮指的这个地方到底是哪里呢?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里提出刘备如果想成就王霸之业,首先从地理上来说有两个地方非常重要:一是荆州,荆州是“用武之国”。“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二是益州,“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如果刘备夺得荆州和益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机会一到,率众出益州,那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诸葛亮在对策里提到的能成就帝王之业的“益州”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呢?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令司马错伐蜀,始开其地。秦统一之后,设立巴郡和蜀郡。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设十三州,以此地为益州。《读史方舆纪要》里说“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汉末,刘璋为益州牧正好就证实了此观点。蜀地险峻挡不住刘备巧取豪夺。同样,仍是蜀地险峻,也保不住蜀汉政权不灭。

三国时期,益州是当时最大的州,包括现在的四川川西、重庆、陕西汉中、云南、贵州以及湖北和河南的一小部分地区。益州的州治原来雒县,及四川广汉。益州牧刘焉将治所迁于绵竹,没几年又把治所迁到成都,此后一直在成都。

益州辖下的大郡有:蜀郡、巴郡、广汉郡、汉中郡。蜀郡是战国时期秦国开辟蜀地所设,汉代因袭秦朝的设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里说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指的就是以蜀郡为中心的区域。

巴郡则指的是现今的重庆地区。巴郡也是秦国所设置的,两汉沿袭秦国的设置。巴郡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在于地形的格外险要,瞿塘关是从荆州入蜀的最重要的咽喉之地。瞿塘关以西有夔门,是荆楚的分界。

广汉郡在秦国初设时属于蜀郡,汉代设为广汉郡。益州最早的州治就在广汉郡。剑阁之险也在广汉,大剑山和小剑山相连,地形绝险,因飞阁通衢,所以称之为“剑阁”。在蜀地争胜,必争广汉。

汉中郡在春秋时期就属于蜀地,战国初期为秦所属。后来汉中曾一度被楚所夺,楚衰又归秦。秦设置了汉中郡,汉因袭之。汉中郡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到襄邓,西控秦陇,地势非常重要,历来是关中与蜀的必争之地。战国时秦据汉中就可以为楚之祸患。如果汉中有失,则巴郡、巴东、巴西必失。所以刘备进入成都之后立刻就向北取汉中。

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安于蜀中数十年。建安十六年因为曹操派钟繇去汉中讨伐张鲁,鉴于汉中的重要性,刘璋心里非常恐惧。别驾张松给刘璋出了一个主意,说“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所以想邀请刘备到蜀地入驻,目的是震慑曹操。说实话张松这个主意出的很像是别有用心。曹操何曾怕过刘备?刘备又何曾胜过曹操?赤壁之战之所以得胜是因为有东吴为联盟,不能全算在刘备身上。况且刘备居无定所,没有一块地方名正言顺属于刘备,邀刘备入蜀不是正中下怀吗?

果然后来张松、法正都做了刘备的内应,帮刘备入成都、定益州,从此刘备自领益州牧,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明朗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六出祁山的诸葛亮,为何如此执着于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的军师,总是避不开诸葛亮,确实这位三国的顶级谋士留给后世的传说实在太多了,让我们不得不对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感到由衷的赞叹。自从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晚年都在致力于北伐中原,想要实现先帝中兴汉室的理想。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他最终在第五次北伐中于五丈原逝世,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那第一位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秦始皇大家肯定都很熟悉,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小编就在想,既然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那第一位皇后又是谁呢?大家可能就会说了,第一位皇后肯定就是秦始皇的老婆啊,这还用想!其实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因为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立后。公元前221年

  • 魏征死后,为什么李世民会怀疑这位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记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就是在自己想念魏征的时候对群臣说的。魏征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让自己知道自己有哪里做的是错的,及时更正,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然而,在魏征死后,原本将他视为心腹的李世民不仅取消了原本的联姻,还把自己给他题的墓碑毁掉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 "三藩之乱"前期吴三桂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何后期败得如此迅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选择引清军入关,随后打败李自成,满清开始入主中原,清朝的统治就此来临。因战功显著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后来康熙看到藩王的实力太强,决定撤藩。于是吴三桂和另外两位藩王便商议联合反清,“三藩之乱”就此爆发,在战争的初期,吴三桂一度顺利地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 一计害三贤是什么?害了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后期的名将,也是诸葛亮亲自挑选和培养的弟子,在诸葛亮死后还进行过多次北伐,只可以最终也没能挽救即将灭亡的蜀汉。而他始终不甘心,想要重新翻盘,于是在曹魏的钟会与邓艾之间,选择了投降钟会,用这一个计谋,想要将这两员大将离间。只可惜,看起来虽然是成功了,最终也的确害了他们两个,但是&ldq

  • 荀彧之死与曹操并无太大关系,为什么很多人相信是曹操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总是被人认为是死在曹操的手上的。有的说是曹操送了空食盒,荀彧看过后就自杀了,也有的说是曹操赐了毒酒,直接毒死的。不管是什么说法,总会与曹操扯上关系。只是,这些说法再怎么逼真,再怎么有理有据,也只是坊间流传,不能说明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那么在史书记载中,荀彧又是怎么死的呢?荀彧

  • 韩信为什么要背叛刘邦?韩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在西汉被称为是战神,能正面和项羽交锋的可能也就只有韩信了。不过韩信的下场却非常的悲惨,想要背叛刘邦的消息被吕后提前得知,就联系萧何用计把刘邦给除掉了。不过韩信为什么要选择背叛刘邦呢?这其中真正的原因也有很多种解读,有人认为其实是因为刘邦担心自己的位置被韩信威胁,所以就找了一个理由除掉了韩信,如果

  • 历史上的赵云有勇有谋为什么不受重用?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赵云,说到赵云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赵云是当时三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武将,当然了,在蜀国赵云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因为赵云非常能够打仗,而且充满了智慧和谋略,在当时,很多人也是在问小编,赵云这么厉害,既然充满了谋略为什么不受到重用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小编觉得应该是赵

  • 古代富人三妻四妾,穷人为什么很少出现打光棍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中国目前男女比例好像已经不是很均衡,以后会演变成“男多女少”的情况,这对广大男性同胞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将来会有不少男性会“打光棍”。看到这则消息我们不禁心里会犯嘀咕,古代不是一夫一妻制,有钱的人家可以三妻四妾,可为何穷人却不会出现&ldqu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攻打过蜀国么?司马懿为什么不灭掉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决,虽然最后的胜者是司马懿,但实际上司马懿心里还是非常忌惮诸葛亮的。所以司马懿才会选取这一套最稳妥的方法迎战诸葛亮,就是拿时间去拖,因为曹魏的国力还是要比蜀汉强上不少,最后肯定还是诸葛亮吃亏。不过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有没有进攻过蜀国呢?司马懿为什么不灭掉蜀国那这份功劳?其实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