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将六旬老农接到皇城,还命太子前去请安,这是为何?

朱元璋将六旬老农接到皇城,还命太子前去请安,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4/1/21 2:39:51

原来这位老农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就是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朱元璋出生前,他的父亲朱五四原在盱眙一带谋生,并在此娶妻生子,其中二女儿名叫朱佛女,嫁给了当地人李贞。后来,朱五四又搬家了,来到凤阳,朱元璋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李贞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经常在经济上帮助朱元璋一家,对此朱元璋一直心存感激。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此时李贞的妻子已经去世,他只好带领儿子李文忠迁居淮东,来躲避战乱。后来,李贞听说妻弟朱元璋起兵,在滁洲一带声势很大,于是带着儿子前去投奔。

历经巨变之后,亲人终于相见了,朱元璋、李贞喜极而泣,他特别喜欢外甥李文忠,“吾甥犹吾子也”,亲自教养。后来,李文忠为朱元璋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曹国公。李贞虽然只会种地,但富贵之后,也能安分守己。

朱元璋称帝后,没有第一时间加封开国功臣,而是先封自己的姐夫李贞为恩亲侯,还追封二姐为孝亲公主。最初,李贞跟随儿子李文忠住在杭州,在南京没有宅子。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经常做梦梦到李贞,非常想念,“上思见贞形于梦寐,时遣中使问起居”。

朱元璋虽然富贵至极,但昔日的亲朋寥寥无几,他更加想念自己姐夫李贞。于是,朱元璋下旨命人在皇宫西门外修建府邸,然后派人将李贞接到此地,朝夕相见。李贞到南京后,朱元璋加封他为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累授官如子爵,赐甲第西华门玄津桥之西”。

李贞虽然没有立下任何战功,但这份待遇已经是开国功臣级别的了,而且还超过开国功臣!因李贞年纪已大,朱元璋特意下旨“敕免常朝,赞拜不名”。我翻阅了一些明朝史料,发现李贞应该是明朝唯一一位享受“赞拜不名”这项特权的,连大名鼎鼎的张居正都没有这个待遇。

之后,朱元璋经常亲自到李贞家里,或者把他请进宫中,举行宴会。朱元璋没把李贞当成臣子,而是以亲戚之礼待之,他还让太子朱标以及皇子们去拜见李贞,“皇太子暨诸亦常往存问”,“亲重无与比”。越是这样,李贞越局促不安,更加谨言慎行,“晚岁尤折节谦抑”。

洪武十一年,李文忠奉命率军北征,李贞忽然患病,口不能言。朱元璋闻讯大惊,立即亲自前往探病。看到李贞后,朱元璋说道:“还识朕否?”李贞已经不能说话,“仰哭以对”。朱元璋也泪流满面,“洒泣呜咽不能止”。回到宫中后,朱元璋还不断派出使者询问病情。

最终李贞还是病死了,时年七十六岁。朱元璋闻讯后非常悲痛,下旨辍朝三日,并且亲自前往祭奠,还对李贞进行追赠,“追封陇西王,谥恭献”。李贞的灵柩发引之时,朱元璋又亲自前往送行,“望哭于西城楼”。李贞虽然死了,但他的家族依然享受富贵,直到明朝灭亡。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太祖实录》;3.《国朝献征录》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当皇帝后衣锦还乡,怎样对待欺凌他的地主?结局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衣锦还乡,朱元璋当了皇帝怎么对待地主,朱元璋衣锦还乡的情景

    朱元璋出身低微,卑微到连名字也没有,历史上同样出身低微的皇帝还有刘邦,但人家好歹还是个泗水亭长,在当地混的还不错,吃穿不愁,女人和兄弟都不缺。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古代很多农民的生存都是依靠土地的,他们辛辛苦苦耕种地主的土地,大部分收入都进了地主的腰包,而自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朱元璋也不例外,儿时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了开国功臣,现在终于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贫农出身,低微的出身和悲惨的少年经历使得朱元璋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要亲自处理,天不亮就起床办公,直到深夜也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没有什么精神娱乐。但是最后还是杀了开国元勋们。最过出名就是胡惟庸案了,自以为是的胡惟庸以为和所有朝中臣子有关联朱元璋就不会杀他,俗话说的

  • 朱元璋治贪杀15万人,雍正只用了一个方法,官员们战战兢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治贪案例,朱元璋最严的治贪手段

    这种法律虽然在秦朝时期盛行,但后面的朝代却并没有完全效仿秦朝,而是极大地减轻,其中清朝的雍正就是用这一种方法对待贪官的,为的也是让人们形成监视之风,来防止官员们的贪污,这种方法及其有效,在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贪污案件极少发生,每个官员都战战兢兢,生怕身边的人连累自己。仅仅通过这个手段,雍正皇帝就减少了

  • 朱元璋为何病态般杀功臣,除了为朱允炆外,还因为自己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真的是被朱允炆害死的吗,允炆毒杀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所有功臣

    但是这个特质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甚至是绝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的。朱元璋是中国小农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巅峰,他是个天才,少年的时候贫穷,青年的时候流浪,中年的时候从一个小军官当到假一个统帅,和他伴随的总是饥饿,战争,阴谋,这样的人,不但早早的识得文字,还能写了一首诗文,当然,也要经过别人的润色,不过这是

  • 朱元璋临死前留一计策,六百年来无人能破,成为千古谜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临死的真相,朱元璋临死问了三个问题,朱元璋临终前的计策

    朱元璋这个人很难得,因为他是平民的榜样,他从草莽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上人,坐到了皇帝的宝座。即使后来清朝极力抹黑这个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于事无补的。因为历史不会撒谎,朱元璋做得很好。他活到了71岁,对于皇帝来说,这算长寿了,因为皇帝日夜处理政务,很是费神费力。当然那些荒淫无道的昏君就不能一同论处了。他

  • 朱元璋和沈万三吃饭,指着“猪”蹄问是什么菜,沈万三妙答保住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沈万三也是个传奇人物,在元朝覆灭的战乱中他的生意没有失败,在经过王朝更迭之后他的生意竟然是蒸蒸日上,在明朝建立后,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后,他的生意更是越做越大,富可敌国,名气也越来越大。但是太过于有钱也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也逐渐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朱元璋在建国之时为了防止再次有人作乱采取了各种措施,

  • 朱元璋辛苦打下的帝都,为何朱棣要执意迁到北方?原因在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朱棣教育儿子,朱棣和朱元璋谁军事厉害,朱元璋给朱棣赐婚

    此时就算再想培养新储君,朱元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唯有草草将东宫之位交由朱标之子朱允炆,几年后朱元璋郁郁而终,朱允炆登基是谓建文帝。朱允炆皇位还没坐热,便听从文臣进谏,大行削藩之道,以此彰显手腕强硬之姿。怎料削藩政策逼急了燕王朱棣,后者得病虎姚广孝相助,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叔侄皇位之争。不过几年,

  • 朱标不死,若果坐上皇位,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不死朱棣反吗,朱标如果不死朱棣还会造反吗,朱标不死朱棣会不会造反

    对于这位太子,朱元璋有多重视呢?在太子还不是太子,皇帝也还不是皇帝的时候,那时候朱标是朱元璋和后来马皇后的爱情结晶,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早年与马皇后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对于这么个长子,自然是特别重视,而且由于朱元璋早年实在太惨了,父母死绝的他过早品尝到了人情冷暖,缺少亲情的他对于自己的儿子那是有名的好

  • 朱标如果活着,朱元璋会让他顺利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标死时朱元璋多大,朱标朱元璋搞笑对话,朱标和朱元璋谁死得早

    在古代,上到帝位的继承,小到贫民家庭的家产的继承,都是老大得最多最好。而且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是儒家思想,自古就有“立长不立贤”的祖制。看以往的那些朝代,皇上立储哪个最先考虑的不是长子。那些立其他皇子为太子的,都会产生混乱,严重直接就灭国。朱标,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已经被立为世子,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朱

  •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后惊出一身冷汗,说:我们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宴请刘伯温,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说众人必死,朱元璋与刘伯温微服私访全集

    明朝的建立,给汉人的一雪前耻,结束了那些频频向北方狄人进贡的屈辱,并且还有不少的其他国家向我国进贡。在明朝时期,在文化方面也与各个国家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取得的这些成就,不仅要靠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和手下的谋士与将士也是离不开的。但是国家安定之后,常有一些有功之人倚老卖老,在朱元璋面前还比较恭敬,但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