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有才能、知进退、了解帝王心思,他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徐达有才能、知进退、了解帝王心思,他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06 更新时间:2024/2/9 4:22:13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路奋斗到大明朝的开国之君,身边自然是少不了能人相助的。为了子孙后代的江山稳固,他在临死之前,把当初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几乎都杀光了。比如说常遇春胡惟庸等等。但是有一个人的死在当时来看十分蹊跷,那就是徐达

一、徐达与朱元璋感情深厚

根据明朝时期的一部叫做《龙兴慈记》的书籍记载,在洪武十八年,徐达因为背上长疽而在家卧床静养。一心想要屠杀功臣的朱元璋,竟然给徐达送去了蒸鹅。这是发物,长疽是不能吃发物的。徐达见状便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含泪将蒸鹅吃下,然后便去世了。

但是根据正史《明史》的记载,徐达是病死的,根本没有朱元璋送蒸鹅这一会儿事。这些事情都是记载在野史当中,够不够真实还不能考证。另外,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没有说长疽是不能吃鹅的。所以朱元璋害死徐达究竟是不是真的,很难下结论。

其实,从徐达的表现来看,朱元璋真没必要故意害死他,朱元璋所铲除的蓝玉、胡惟庸等人,都是在太平日子来临之际,做了一些让朱元璋不快的事情,使得朱元璋动了杀心。

徐达除了是跟随朱元璋的元老级人物,功勋卓著,做人还十分知进退,他更是了解帝王心思,知道朱元璋这个草根皇帝最忌讳什么,所以处处小心。就算是朱元璋想要杀他也很难找到借口。

有些野史记载说,朱元璋与徐达是光屁股一起玩到大的小伙伴,典型的发小情谊。但《明史》中却记载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直呼外出募兵,年轻的徐达应召入伍。而巧合的是徐达也是安徽凤阳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尤其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两个创业的年轻人一拍即合成为了最佳搭档。

朱元璋最初投靠起义军首领郭子兴,后来遭到小人排挤,朱元璋带着24个人离开了郭子兴的部队出来单独创业。这24个人之中就有徐达,可以说徐达陪着朱元璋起于微末,也是徐达靠着自己优秀的指挥,才能让朱元璋的势力一点点变大。

在朱元璋看来,徐达不仅仅是自己的手下,也是自己的臣子。即便是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也经常跟徐达在一起喝酒,称呼他为兄弟。

二、徐达军事才能卓著

朱元璋打天下,徐达鞍前马后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对于徐达的才能也特别的认可。渡江战役是奠定朱元璋开国的重要性战役,打头阵的便是徐达跟常遇春。但是朱元璋却说过,徐达有谋略是帅才,而常遇春骁勇善战是将才。可见相比于常遇春来说,朱元璋是高看徐达一眼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大明朝开国。此时的徐达没有跟在朱元璋身边庆贺胜利的到来,而是在河南的战场上战斗。后来山西、河北等地陆续被徐达收复,徐达便率领军队继续北伐,去讨伐逃到草原上的蒙古人。使得北方大地趋于太平。这番功劳,即便是跟中国古代史上其他的知名将领相比也毫不逊色。

三、徐达为人谦卑谨慎

徐达不仅军事才能出色,为人处世也很有一套,他知道朱元璋出身卑微,为人更是多疑,想要在这样的君主下面讨生活,实在是不容易。所以即便是功劳再大,朱元璋再把自己当兄弟,他也会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朱元璋每一次邀请徐达入宫参加宴会,徐达在朱元璋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说话办事更是谨慎小心,保证自己不出错。

朱元璋因为跟徐达关系好,所以便将自己曾经住过的吴王府邸赠予徐达。要知道朱元璋在称帝之前曾经自立为吴王,这可是皇帝当年住过的地方,徐达怎么敢住呀,所以赶紧推辞。这件事朱元璋提了好几次徐达都不答应,逼得朱元璋将徐达灌醉送到了吴王府邸中。徐达醒酒之后赶紧离开,并大呼死罪。

朱元璋没办法便在南京城内建立了一座新的府邸,取名大功坊。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表彰徐达立下的大功。但是徐达却不敢自恃有功居住在这里,他还是回到了老家住在狭窄的老宅子当中。

胡惟庸也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他做了宰相之后攀附之人很多。但是徐达却不怎么愿意跟胡惟庸往来。徐达太了解朱元璋了,文臣与武将来往太过密切,原本就是君王大忌,尤其是朱元璋这样心胸狭窄的君王就更忌讳了。所以徐达跟胡惟庸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徐达在大明朝开国之后给朱元璋做了十八年的臣子,这十八年以来徐达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的小心谨慎也让朱元璋夸赞不已。所以说是朱元璋故意害死了徐达,真真是有些牵强。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究竟长啥样?是不是圆脸?鞋拔子脸或许是他刻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是普通脸还是斜巴子脸

    古人认为异人必有异相,比如尧的眉毛八种颜色、舜有四个眼珠、禹的耳朵有三穴等等,孕育的过程也是千奇百怪,什么地上有巨人脚印踩上去怀孕,梦中与龙云雨怀孕等等,总之越奇怪越代表了不凡。朱元璋出身贫寒,跟大家一样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了,这非常励志,但对于古代人来说既然你可以从老百姓做上来,那为什么我不可以?人

  • 为什么那么强大的元朝只存在98年,还特别没有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时间,古代大一统王朝普遍都是在200-300年间,但是元朝只有短短的98年,即便加上了成吉思汗的建国也不过是162年而已。其次就是统治者的原因了,元朝的统治阶级是蒙古人,这是个喜欢征服的民族,但是同样是个游牧民族,他们对于农耕经济的认知实在太不够,甚至当年还有人提出把汉人全赶走,把中原地区让

  • 高丽向明朝索要土地,还反对设立铁岭卫,朱元璋的手段才叫雷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的雷霆手段,朱元璋雷霆反腐纪录片,明朝辽南四卫

    说起朝鲜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印象就是中国的附庸藩属国,这也没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对于它的起源,各种说法都有,这里就不探究了。这块区域在汉朝、唐朝、元朝时期就被纳入过中国版图,等到中原王朝势衰的时候又叛。趁着元末中原各地起义,高丽强占了铁岭。等到后来朱元璋崛起,把元朝皇帝赶到了草原。虽然大部分注

  • 澳洲海滩惊现明朝佛像,这意味着郑和比荷兰人登陆西澳早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和墓照片,郑和下西洋历史照片,郑和历史见证

    发现这尊佛像的是澳洲男子德尚和汤姆森,两人合作经营一家电影公司,本来打算与法国纪录片制作人合作,拍摄拿破仑统治时期从法国航行至澳洲的影片。两人近日带着金属探测器到当地一个海滩,清除如啤酒罐等金属垃圾,准备拍摄。突然,汤姆森手里的金属探测器发出讯号,显示离地面很近的地方有大型物体,于是,两人准备好拍摄

  • 宋太宗赵光义杀兄篡位,护着杨家将的“八贤王”难道真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赵光义和八贤王,赵光义封赵德芳八贤王视频,宋太宗赵光义为何改名为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乱世之末,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帝王,称帝以后就把自己的家人接近皇宫之中,享世间尊贵与荣华之最,其实这样也并没有错,毕竟自己和以前不同乃天下之主,只是这本是自己打下的天下确并没有遵从封建制度承袭子孙继位的传统。赵匡胤把自己多年来得的天下没有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

  • 朱祁镇是个好人?网友:你看他干的这三件蠢事,他洗不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祁镇真实下场,大明暴君赐死朱祁镇,奇葩朱祁镇第二集

    然而就是拥有这样一幅好牌却被一个“昏君”给打了个稀巴烂,他就是明朝历史上两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率军御驾亲征,然而在当时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被也先包了饺子,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随行七十多名大臣更是全部战死。作为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人绝对是洗不白的,然而

  • 宋代官员蓄妓的风气为什么会盛行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代青楼女子地位,宋代官妓一辈子不能脱籍吗,南宋纳妾制度

    史载五代时期,世家大族蓄妓之风蔚然,蓄妓规模惊人,尤以南唐李氏为最甚。如南唐刘承励,穷奢极侈,"蓄妓乐数千,一妓价数十万教以艺,又数十万服饰称之",而士卒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韩熙载辅佐南唐后主时,"肆情坦率,不遵礼法,破其家财,售妓乐数百人,荒淫为乐,无所不至。""(李)吴事前后蜀五十年,资货巨万

  •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杀,刽子手之后羞愧自尽,太后以绝食反抗朱祁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人趁机南征,当时由于土木堡之变的惨败整个大明惶惶不可终日,京城内部的人马只剩下了10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土木堡撤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也因此当时少数大臣提出了“南迁”的想法,就在朝臣恐惧瓦剌即将兵临城下之时,朝堂之上发出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敢言南迁者,斩,宋室南迁的教训都忘了吗?

  • 为什么明朝一共16个皇帝,而北京只有明十三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葬在明十三陵,明朝共有16位皇帝为何只有十三陵,明朝所有的皇帝都在十三陵么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到崇祯亡国,明朝享国276年,而这其中一共传了十六个皇帝,其中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

  • 读王安石《千秋岁引》: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安石读史赏析,王安石资料简介,梅花宋王安石

    这首词就是《千秋岁引》,全词如下: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