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王安石《千秋岁引》: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

读王安石《千秋岁引》: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24 更新时间:2024/2/6 8:34:26

这首词就是《千秋岁引》,全词如下: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客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古人有秋叶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就成了离愁别恨的乐器,其身哀厉清越,高亢动人,在诗人的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描写。

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然而飒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日:“快哉此风!”“楚台风”即用了此典。《世说新语》中说:庚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庚楼月”就用了这个典故。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情未尝一刻忘怀。

下片即景抒情,也道出了感秋的原因: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在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总被抛在了一边。“当初”以下便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了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

梦和酒,令人浑浑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昨晚,酒也又醒的时候。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岂不是更深地噬人心胸吗?这里的梦和酒也不单纯是指实在的梦和酒。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世情混沌,众人皆醉,只有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经沧桑后的恍然翻悟。

纵观全词,作者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如“别馆寒砧,孤城画角”只是泛写秋声,未必是他一时一地的见闻。“楚台风”借前人典故道出昔日风情,但也只是虚写,不必究其何事何人。总之,此词意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感,写来空灵回荡,真如空中之色,镜中之像,然情意真挚,恻恻动人。这正是词这一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与意向境界。

王安石的诗中不乏功名误身、及时隐退的感叹,如:“少狂喜文章,泼复好功名:稍知故人心,始欲老蚕耕。”(《少狂喜文章》)又如:“归欤今可矣,何以长人为?”(《中书偶成》)其实都与此词的主旨相同,但写得质直畅达,与词中空灵婉曲的表现方法迥然有别,这也正是宋诗与宋词在表现方法上的区别之一吧。

更多文章

  • 南宋的铁钱是如何铸造的?四川和江北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宋铁钱哪种稀少,南宋铁钱历史,南宋为什么有铁钱

    南宋政府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目的在于防止铜钱北流。铜钱外流本是宋代货币流通的一大痼疾,北宋时期政府即曾立法严禁,但终究立法敌不过规律,铜钱外流始终没能解决。到了南宋时期,由于铸造量等种种原因,(铜)钱荒问题日益严重,因而铜钱外流的严重性日益凸现,因此南宋政府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更为严厉的措施,在宋金边界

  • 和尚写了1首诗,朱元璋看了一眼,对手下说:将这和尚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好的三首诗,朱元璋临死前说的诗,明朝僧人写给朱元璋的诗

    以往关于朱元璋的黑料就是老朱长得丑,然后杀功臣等等之类的话语了,比如火烧庆功楼,给徐达赐蒸鹅类似的事件了,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徐达却是病死的,而且当时徐达在北京,老朱在南京,试问老朱怎么把蒸鹅一夜送去给他呢?而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老朱还有一件事也成为了他的黑料,那就是他杀了当时著名的一个高僧,原因就在于

  • 一张明朝绘制的地图暴露了明清两朝的差距,网友:差距实在太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地图和清朝地图对比,明朝淮安府地图,朱元璋明朝地图

    由于古时候的航海技术以及没有卫星系统,当时的人们无法在海上定位,所以那时候的人们不知道在这块大陆以外还有新的大陆,直到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开启了远洋贸易的时代,所以这也改变了以往人们的认知。而随着远洋技术的发,以往残缺不全的世界地图也开始逐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最终发展成了如今的地球仪,从这可以

  •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是什么意思?宋高宗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非卿不忠宋高宗说了什么,非卿不忠非朕不明的出处,宋高宗经典语录

    这句话虽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但是也更添一份悲剧,其实如果按照历史的话来说,这也算结合宋高宗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我知道你的忠心,我也不是什么都不明事理,可是为了我的江山你却不得不死。”那么这两句话背后有什么含义呢?今天我们不妨就历史来看这两句话的含义:“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我们知道在两宋变革之际,那个时

  • 古人都穿内衣吗?宋代女性的内衣有好多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人穿什么内衣,欧美内衣走秀最火女内衣,女子内衣和男内衣区别

    在服装起源的初期,蔽膝就属于服装中的内衣。最初的蔽膝就是系在腰间,悬垂于两股之间,用于遮挡保护生殖器。蔽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衣的发端,为后来内衣形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内衣文化的历史发展不像历朝历代外衣服制那样富有章程制度,而是以一种含蓄朦胧,若隐若现来抒发对美好、情感及身体表现的愿望。在每个

  • 太子朱标落水,众人跳水救人,朱元璋一瞧他们的衣服鞋子: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标之死朱元璋大哭,朱标的死对朱元璋的影响,朱元璋赞朱标

    尝遍了人世间的辛酸苦楚,因此朱元璋的性格也变得非常的暴虐。尤其是对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更是恨之入骨,在继位之初对于整治贪官的手段也强硬无比,只要贪污超过了60两银子就直接宣判死刑了。但是这个政令一下,却依旧没有震慑住那些贪官,还有是许多的人前仆后继的奔向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朱元璋也丝毫不手软,在位期间共

  • 元末怎么样的苦难境遇使得身为农民的朱元璋走上“造反”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末朱元璋,元末朱元璋的势力范围,朱元璋元末统一天下的一个高手

    小时候的朱元璋靠给地主家放牛混口饭吃也给本就没有什么收入的家庭减小一些负担,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叫朱重八,他父亲叫朱五四。当时朱元璋虽然小,可是很讲义气。元朝统治时期,对于汉人尤其是南方人大肆压迫,在元朝政府以及大地主的盘剥下,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老百姓依然是饿肚子。没办法,饿着肚子还是要干活的,有一

  • 宋朝GDP占世界80%,为何不堪一击?《水浒传》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经济史,宋朝各地经济排名,宋朝实际gdp

    大宋富裕,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科技文化发展,宋朝确实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网络上甚至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宋朝GDP占到当时全世界的80%。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靠谱,但也说明宋朝确实富庶繁荣,可谓富得流油。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宋如此富裕为何不堪一击?为何“靖康之耻”时,

  • 赵匡胤夺位之后,如何对待柴荣的几个儿子?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柴荣和赵匡胤比较,赵匡胤对待柴荣的后人,柴荣与赵匡胤是不是结拜兄弟

    然而,令周恭帝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道命令改变了自己和历史,当赵匡胤率领大军行进到陈桥驿的时候,赵匡胤的部将们把赵匡胤扶上了主卫,同时拿出了一件随身准备好的黄袍盖在了赵匡胤的身上,并三呼“万岁”。这一幕在历史上称之为“黄袍加身”,在这之后赵匡胤带兵杀回了京城并美其名曰接受了周恭帝的“禅让”,于是中国历

  • 明朝的太监都吃什么呢?他们也会吃这种“东西”给自己补身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十大太监排名,明朝太监杨琨,明朝太监马禾简介

    明代宫廷中,贵珰近侍者“虽有直房,然密迩、干清等各宫不敢设庖畗”,饮食都是在河边等处做成抬入宫,用木炭再温热再享用。由于宫婢自有厨房,饮食可以随时供应,“贵珰辈反甘之,托为中馈,此结好中之吃紧事也。”为了饮食的精美,宦官专门雇“镟匠”为其采办生活用品,为其烹饪粮食。“镟匠”多为贫穷宦官,“其手段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