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段子从蒙古高原出发,被汉人改编后,成功推翻了大清朝的统治

一个段子从蒙古高原出发,被汉人改编后,成功推翻了大清朝的统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33 更新时间:2024/2/6 8:14:54

这个段子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群体,叫做“八月十五杀鞑子”,之所以我把它定性为段子,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段子,而且是新鲜出炉无非才一百多年的段子,打着朱元璋、刘伯温的旗号而已。

也就是说,朱元璋那个时代,尽管朱元璋的确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八月十五分发月饼,月饼里吃出一张小纸条,号召大家聚而起之杀死“鞑子”的事实。

这个段子被清朝中后期的白莲教首先草创的原型,清朝后期的义和团运动期间推广,辛亥革命前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全面爆发,是这三次运动为了推翻清朝统治者(义和团运动中还适用于八国联军)而进行的内部思想宣教程序。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对庄稼是这样,对人们造反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思路,秋天收获完粮食,你的手里才有余粮,这也是造反搞事情的必备前提。

秋天也是个肃杀的季节。

1813年,当时是嘉庆年间,北京城爆发了天理教起义,天理教,又称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这次起义的组织者是林清。

该教门手中有一本“天书”,“天书”上说:“八月中秋,中秋八月,黄花满地开放”,有人说这句话是受到唐末农民起义者黄巢的原创咏菊诗句发,有人说是全真七子之一的孙不二曾经也写过类似的一句。

林清他们就选在了闰八月的八月十五日,在宫内太监的配合下,一二百人攻进了紫禁城,后来虽然因为地方太大迷路被关门剿灭,但成功的在隆宗门的匾额上留下了一个箭头,算是刷了一次存在感。

存在感的确是有了,但林清的确也是搞错了,当天是九月十五,他们却认定它是闰八月十五,时间上的迷糊也可能是最后人数有点不成气候的主要原因。

1898年,令北方的朴素农民们感到颤抖的芦汉铁路修到了他们的家乡涿州,在拳民的心目中,这种西洋的怪物是反人类的。

很快,他们在铁路即将开挖的土中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些谶语:

“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满街红灯照,那时才算苦。”

二四得八,就是八月,一五就是十五,请原谅他们的文化功底,他们只能用这种浅显不着调的词汇来传输表达,虽然精于词句的刘伯温会在坟墓里痛哭,但这不妨碍在大家的传播中,他才是谶语的原创作者。

义和团、红灯照的如火如荼,当然要拜刘伯温所赐,反过来,如火如荼的义和团、红灯照又不断反哺大老刘,只要是运动兴起之处,总是不难不断出土大老刘的各种石碑谶语,继续推高刘伯温大仙的知名度。

这次世纪末的狂欢,不仅是起初针对清朝统治者的狂欢,后来又演变成“扶清灭洋”、针对洋鬼子的狂欢,在运动群众的心目中,这些红毛绿眼的洋鬼子不是标准的“鞑子”,又能是什么呢?刘大仙总没有错!圣母和大师兄大师姐,自然统统都没错!

辛亥革命前的武昌,更是把朱元璋的原话奉为直接的讨檄口号,“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段子在武昌城中热烈传播,虽然最后拖了四天(十月十日已经是旧历的八月十九),但这未尝不算是给段子在空中多飞行一段时间提供的时空窗口。

很短的时间后,一是革命形势逐渐好看,二是革命者们在意识到了这个段子的局限性和劣根性之后,为了追求五族共和、更有利于革命的进展,他们宣布放弃了这个段子改良而来的排满口号。

那段历史过去了,但段子却仍然继续流传下来了。

以为本文就要结束了?绝不!

前面我说了,白莲教首先草创的原型,清朝后期的义和团运动期间推广,辛亥革命是顶峰,我总隐约觉得,似乎还差了一个过程。从1813年草创到1898年的推广,是不是时间有点太久?

对了!

这中间明显还缺少了一个发酵的过程。

当然有!

而且,这个发酵过程是在内蒙境内,十九世纪的蒙古高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成吉思汗统一天下,自然英明神武,到了元代末期,他的子孙却元顺帝不争气,非常迷信喇嘛教,为了供养喇嘛,他把喇嘛分派到中原各地,让每十名汉户供养一名喇嘛。这帮坏家伙欺负汉民成瘾,还好色成性,以剥夺汉户少女和男童的初夜权为乐趣,汉民不堪忍受,最后相约在闰八月十五动手,明王朝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故事还没完呢,朱元璋攻破元大都后,俘虏了元顺帝的女人弘吉剌哈屯,并强行占有了她,留在了自己身边。问题是弘吉剌哈屯早就身怀元顺帝的骨血,她当然没敢声张,后来就生下来一名英明神武的男孩,他无法不英明神武啊,人家是元顺帝的骨肉先不说,人家后来当上了永乐大帝!没错,他就是朱元璋的四子朱棣。

就时间顺序来说,这个蒙古段子的产生时间远远早于义和团运动时期,有足够理由证实,在段子的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十户供养”、“欺男霸女”还是“八月十五”具体时间,都建立了最后成型的段子的坚实框架。后世的汉民中的段子,人家才是正经原型,你后世的段子无非是把喜当爹那段给省略、把喇嘛换成了鞑子而已。

就时间背景上说来,这个蒙古段子流传的背景十九世纪,当时已进入清廷对蒙古高原的统治稳定期,这种稳定主要靠的就是喇嘛教的推行,在这种推行过程中,蒙古族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喇嘛这个群体又不干活只享受供养,给蒙古族人民带来了许多财政负担,再加上喇嘛寺庙偶有仗势欺人之举,大家敢怒不敢言。

不敢言现状,只好玩影射,蒙古人民于是只好借助汉民的“痛苦”来表达对喇嘛的厌憎,用朱棣的出身来释放本民族的荣誉感,你就说说看,跟乾隆老是被汉民传说成陈阁老生的有啥区别?

清朝统治者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蒙古段子如同长了翅膀,经过蒙汉两族人民的接力渲染,后来又落到他们的身上。

这一点,八国联军也同样没有想到,作为西方“鞑子”,他们只有被动“中枪”的份儿。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这帮“腿都不会打弯”、“眼珠能勾魂摄魄”的家伙们最后成功破了义和拳民的护体神功。

最后重申,八月十五的这个假托朱元璋、刘伯温的段子成型于清朝晚期,整个明朝二三百年未见记载,绝非信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28年清理乾隆墓室时,为何在泥水里漂浮着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墓中百年不腐的女尸,乾隆墓里有黄袍女尸吗,乾隆墓里发现的女尸

    当初裕陵地宫葬的是乾隆和他的五位后妃,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的原配,1748年去世,当时37岁;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子永琰,1775年去世,当时49岁,生前最后的位份是皇贵妃,20年之后,永琰被立为皇太子,令妃被追封为孝仪皇后;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年去世,当时不超过40岁;哲悯皇贵妃富

  • 顺治皇帝有多器重洪承畴?从数次赏赐就可见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帝评价洪承畴,洪承畴简历,美人计劝降洪承畴

    甲申年(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洪承畴入院办事。顺治二年(1645年),洪承畴前往南京任职,顺治皇帝特地赏赐洪承畴朝帽、玉带、貂蟒、披领、大蟒貂皮大衣,还有外褂和鞋子袜子、骆驼等物品,以示荣耀。此外,还命沿途的官府衙门为其提供随行人员服务,命令各个部门给缎袍、靴帽和马六十多匹。洪承畴在南京三年,

  • 北洋军阀的自我定位:认不清自己,看不明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洋军阀割据解说,北洋十大军阀,北洋军阀时期史话

    在北洋史上,军阀们其实也算是有自知之明,毕竟连玉帅吴佩孚都曾说过“军不称尊,何以成阀”之言。不过相较于这种功名禁锢之下的妄言,大多数军阀中的“草头王”更倾向于“刮地皮”这样的实际利益。所以在“真实的北洋军阀不都是卖国的”一文中,曾看到“现在才明白在那些北洋军阀中同样有狰狰男儿,同样有忧国汉子,同样有

  • 有哪些汉人的传统文化在清朝时期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的传统文化,清朝算不算汉人灭国,清朝历史上的汉人

    那么后来我们稍微长大一点后,了解了历史,发现历史老师说的也是对的,1644年确实死了很多人,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路死尸。尤其是等到后来大清颁布剃发令之后,那更是杀的人头滚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残酷的屠杀,这个其实就因为他的这个政策,这个剃发令严重影响了当时汉人的儒家传统文化——

  • 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控制西南,为何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三桂怎么被康熙灭掉的,康熙吴三桂电视剧,真实历史吴三桂

    然而随着吴三桂的权力越来越大,军队人员越来越多,清廷觉得吴三桂是个威胁,开始对吴三桂进行打压,据说当时吴三桂手里握有6万的军队,清廷借口说自己国库紧张,要求吴三桂裁军减员,要求吴三桂军队裁员到2万人左右,并且朝廷只拨送这一部分人的军事费用。但是,吴三桂仅裁去了2万人,并且留下的4万人都是精英主力。由

  • 崇祯死后明朝立新皇帝,多尔衮大怒,写信给史可法,信中都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和崇祯谁大,多尔衮将崇祯三个儿子杀掉,多尔衮为崇祯披麻戴孝

    朱由崧,原本是明朝的藩王,崇祯末年继承了福王的王位,在崇祯皇帝死后,朱由崧被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军阀拥立为新的皇帝,继承了明朝的大统,并且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为内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明朝得以延续,但是这并不符合清朝的利益,所以清朝对南京朝廷拥立新君十分不满。按说此时的明朝

  • 历史的另类脸谱:此人为光绪修陵风餐露宿,为陵区植树不惜耍无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修陵人,光绪守陵人图片,清朝守陵人的真实故事

    宣统二年,大清江山风雨欲来,有“晚清第一幕僚”之称的梁鼎芬再次出山,赴京拜谒时任直隶总督的陈夔龙。老骥伏枥的梁鼎芬得授三品京堂候补之职,不久被调任广东宣慰使,此时的南方哪还需要什么清朝宣慰,早已被南方军代劳。梁鼎芬无法上任,只能跑到清朝崇陵去和光绪谈天,老爷子在崇陵前大哭不已,感叹物是人非,要知道慈

  • 前有周公后有召公,成康之治频传佳话,周朝有这些圣贤才兴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朝的周公和召公,成康登基下集,周朝的成康之治中康是什么意思

    上篇图文中,老龙和大家说到了周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周公旦,由于他是一位治国理政能力非常强的朝中重臣,并且还是一位德行高远的圣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个事例看得出来。据说在周公代成王摄行国政的年月里,有一年,年幼的成王得了病,周公十分着急,连忙向老天爷为成王祈祷说:“国王年纪轻,还没有做什么事情。如

  • 女娲娘娘为何派出妲己来迷惑纣王?只因她早就知道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妲己奉女娲娘娘之命迷惑纣王,女娲为什么让狐狸精迷惑纣王,为什么女娲娘娘要妲己祸害纣王

    从一开始,商容要纣王去女娲宫进香之时,便告诉纣王,女娲是朝歌福神,护佑商朝风调雨顺,更是有补天救人的大功德。可以说,女娲娘娘就是人类的大恩人。可是,后来女娲娘娘做的事情,倒是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娘娘,然后女娲想要杀了纣王,可到了朝歌,发觉纣王有二十八年气运,她杀不死纣王,于是,便派出

  • 我国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冶铜技术,冶铁技术最晚出现于西周晚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原始冶铁视频,中国古代冶铁技术,西周铜包金贝图片大全

    在五金中,金、银、铜、铁、锡都在自然界存在的矿物质。但金银质软,不适合作为古人工具使用。铁在自然界中,除了陨石里面含有天然铁之外,所有的铁都是和别的元素化合着的矿物,必须经过冶炼,因此金属中最初可以被利用的只有铜。铜有天然的,有一种孔雀石的铜矿石,只要与木炭一起燃烧,加热到1000度稍高,就能炼出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