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赐刘墉跳河自尽,刘墉接旨后却洗了个澡,事后才知其高明之处

乾隆赐刘墉跳河自尽,刘墉接旨后却洗了个澡,事后才知其高明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4/2/6 8:14:51

刘墉1719年出生在书香世家,家中出过11位进士、7位二品以上的大臣,父亲是乾隆年间的重臣刘统勋,1751年刘墉考中进士,顺利进入殿试环节。殿试由武则天所创,皇帝亲自出题考进士的能力,拔得头筹者为状元,刘墉在殿试上的表现本来是状元,可那一年的乾隆要提拔一位平民,他身为官二代不符合条件与状元失之交臂,只能是榜眼。

刘墉中进士之后与刘统勋同朝出任大学士,后来他的侄子在嘉庆年间任尚书,刘家三口人同朝为官传为佳话,被称为“一门三公,父子同宰。”

刘统勋为官40年从不贪污受贿,刘墉受到父亲影响痛恨贪官,和珅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1782年山东大旱三年,乾隆派刘墉、和珅、监察御史钱沣三人一起插,山东巡抚国泰早已亏空库银,由于他是和珅亲信,和珅在三人动身前给国泰通风报信,好在被钱沣抓住,和珅看钱沣衣服旧了拿新衣服贿赂他,可钱沣也是个清官没有被和珅收买。

4月8日,三日来到济南,刘墉和钱沣主张封库,并一起查找济南历城库银亏空证据,二人经过一番查找,终于找到历城“亏空银四万两,且有挪移掩饰之弊”的证据,国泰在铁证面前无话可说只能认罪,乾隆让刘墉和钱沣继续查国泰的贪污,最后查到山东省亏空的银子多达200万两,国泰一人侵吞的有8万多,国泰尽管有和珅做后台可乾隆下令让他自尽和珅也没办法。

刘墉屡次与和珅作对,和珅恨他恨得牙痒痒,于是想借乾隆之手除掉他,有次他借戏耍为名让乾隆赐刘墉跳河自尽,乾隆也想看刘墉怎么化解这场危机,就把刘墉叫来让他跳河。

刘墉一看乾隆身旁的和珅,和珅正坏笑地看着他,他立即反应过来这一定是和珅搞得鬼,他就对乾隆说:“人是清清白白地来到世界上,死也要清清白白地离开,请允许臣回家洗个澡。”乾隆一听是小问题就允许他先回去洗澡。刘墉在家里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回到宫里,仿佛已经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

刘墉先对着宫里河水嘀嘀咕咕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河里,乾隆看他还真跳了准备让人去救他,可是他只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儿又自己爬出河面,走到乾隆身边。乾隆并没有让刘墉从河水里钻出来他却擅自出来,乾隆要他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刘墉只好跟乾隆解释刚才发生了什么,他说他正准备跳进河里时,突然看到屈原浮出水面。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秦国因为商鞅变法慢慢强大起来,而楚国逐渐衰退,屈原学习商鞅也提出一些富国强兵的变法,只是这些变法伤害到贵族利益,所有的贵族都联合起来排挤他,楚怀王昏庸无能,不听屈原的建议还受小人挑拨离间,将屈原流放至江南穷乡僻野的地方。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流放到湖南汨罗的屈原听闻国家亡了五雷轰顶,他就算有一身才华也无处施展,悲愤之下投入汨罗江自杀。刘墉说自己刚跳进河里就看到屈原,屈原问他是不是也遇到昏君呢,刘墉心想乾隆可不是昏君不能让屈原误会,于是又急忙从河里钻出来。

虽然刘墉说的话无处证实,但乾隆喜欢听人拍马屁没有责怪刘墉,不过刘墉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乾隆没听进去,他用屈原的典故暗示乾隆不要受身旁奸臣蛊惑,要重视真正为国家做事的大臣,可是乾隆极其宠爱和珅,对和珅贪污睁只眼闭只眼,搞得国库的银子都被和珅贪掉许多,和珅仗着有乾隆宠爱,刘墉也不能彻底扳倒他。

刘墉,老百姓都习惯叫他刘罗锅,并把他与包青天并称,因此又叫他“刘青天”,刘墉为官清正廉洁,常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因为断案如神受老百姓爱戴,《刘墉全传》就讲述了他破案的故事:无头尸入清风店,有心人访白玉莲;刘夫人怒打宫嫔,黄老爷误杀豪绅;喊冤旋风拦官轿,托梦青天访皇亲等等。

我们只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看过刘墉的故事,还没从书中去了解他,《刘墉全传》就能让你进一步了解刘墉是什么一个人,如果你想要看这本书就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现在有优惠活动,原价99元的书如今只要59元

更多文章

  • 一个段子从蒙古高原出发,被汉人改编后,成功推翻了大清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段子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群体,叫做“八月十五杀鞑子”,之所以我把它定性为段子,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段子,而且是新鲜出炉无非才一百多年的段子,打着朱元璋、刘伯温的旗号而已。也就是说,朱元璋那个时代,尽管朱元璋的确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八月十五分发月饼,月饼里吃出一张小纸条,号召

  • 1928年清理乾隆墓室时,为何在泥水里漂浮着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墓中百年不腐的女尸,乾隆墓里有黄袍女尸吗,乾隆墓里发现的女尸

    当初裕陵地宫葬的是乾隆和他的五位后妃,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的原配,1748年去世,当时37岁;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子永琰,1775年去世,当时49岁,生前最后的位份是皇贵妃,20年之后,永琰被立为皇太子,令妃被追封为孝仪皇后;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年去世,当时不超过40岁;哲悯皇贵妃富

  • 顺治皇帝有多器重洪承畴?从数次赏赐就可见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帝评价洪承畴,洪承畴简历,美人计劝降洪承畴

    甲申年(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洪承畴入院办事。顺治二年(1645年),洪承畴前往南京任职,顺治皇帝特地赏赐洪承畴朝帽、玉带、貂蟒、披领、大蟒貂皮大衣,还有外褂和鞋子袜子、骆驼等物品,以示荣耀。此外,还命沿途的官府衙门为其提供随行人员服务,命令各个部门给缎袍、靴帽和马六十多匹。洪承畴在南京三年,

  • 北洋军阀的自我定位:认不清自己,看不明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洋军阀割据解说,北洋十大军阀,北洋军阀时期史话

    在北洋史上,军阀们其实也算是有自知之明,毕竟连玉帅吴佩孚都曾说过“军不称尊,何以成阀”之言。不过相较于这种功名禁锢之下的妄言,大多数军阀中的“草头王”更倾向于“刮地皮”这样的实际利益。所以在“真实的北洋军阀不都是卖国的”一文中,曾看到“现在才明白在那些北洋军阀中同样有狰狰男儿,同样有忧国汉子,同样有

  • 有哪些汉人的传统文化在清朝时期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的传统文化,清朝算不算汉人灭国,清朝历史上的汉人

    那么后来我们稍微长大一点后,了解了历史,发现历史老师说的也是对的,1644年确实死了很多人,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路死尸。尤其是等到后来大清颁布剃发令之后,那更是杀的人头滚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残酷的屠杀,这个其实就因为他的这个政策,这个剃发令严重影响了当时汉人的儒家传统文化——

  • 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控制西南,为何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三桂怎么被康熙灭掉的,康熙吴三桂电视剧,真实历史吴三桂

    然而随着吴三桂的权力越来越大,军队人员越来越多,清廷觉得吴三桂是个威胁,开始对吴三桂进行打压,据说当时吴三桂手里握有6万的军队,清廷借口说自己国库紧张,要求吴三桂裁军减员,要求吴三桂军队裁员到2万人左右,并且朝廷只拨送这一部分人的军事费用。但是,吴三桂仅裁去了2万人,并且留下的4万人都是精英主力。由

  • 崇祯死后明朝立新皇帝,多尔衮大怒,写信给史可法,信中都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和崇祯谁大,多尔衮将崇祯三个儿子杀掉,多尔衮为崇祯披麻戴孝

    朱由崧,原本是明朝的藩王,崇祯末年继承了福王的王位,在崇祯皇帝死后,朱由崧被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军阀拥立为新的皇帝,继承了明朝的大统,并且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为内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明朝得以延续,但是这并不符合清朝的利益,所以清朝对南京朝廷拥立新君十分不满。按说此时的明朝

  • 历史的另类脸谱:此人为光绪修陵风餐露宿,为陵区植树不惜耍无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修陵人,光绪守陵人图片,清朝守陵人的真实故事

    宣统二年,大清江山风雨欲来,有“晚清第一幕僚”之称的梁鼎芬再次出山,赴京拜谒时任直隶总督的陈夔龙。老骥伏枥的梁鼎芬得授三品京堂候补之职,不久被调任广东宣慰使,此时的南方哪还需要什么清朝宣慰,早已被南方军代劳。梁鼎芬无法上任,只能跑到清朝崇陵去和光绪谈天,老爷子在崇陵前大哭不已,感叹物是人非,要知道慈

  • 前有周公后有召公,成康之治频传佳话,周朝有这些圣贤才兴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朝的周公和召公,成康登基下集,周朝的成康之治中康是什么意思

    上篇图文中,老龙和大家说到了周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周公旦,由于他是一位治国理政能力非常强的朝中重臣,并且还是一位德行高远的圣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个事例看得出来。据说在周公代成王摄行国政的年月里,有一年,年幼的成王得了病,周公十分着急,连忙向老天爷为成王祈祷说:“国王年纪轻,还没有做什么事情。如

  • 女娲娘娘为何派出妲己来迷惑纣王?只因她早就知道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妲己奉女娲娘娘之命迷惑纣王,女娲为什么让狐狸精迷惑纣王,为什么女娲娘娘要妲己祸害纣王

    从一开始,商容要纣王去女娲宫进香之时,便告诉纣王,女娲是朝歌福神,护佑商朝风调雨顺,更是有补天救人的大功德。可以说,女娲娘娘就是人类的大恩人。可是,后来女娲娘娘做的事情,倒是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娘娘,然后女娲想要杀了纣王,可到了朝歌,发觉纣王有二十八年气运,她杀不死纣王,于是,便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