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削藩引起朱棣反抗,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没人反抗汉武帝呢

建文帝削藩引起朱棣反抗,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没人反抗汉武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2/13 0:26:18

最终朱允炆不知所踪,至于原因,下面跟着搜史君一块来看看吧:

汉武帝推恩令是“恩及子孙”,结局“皆大欢喜”(什么是推恩令”)

汉武帝改革之前,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在这一制度下,郡的土地和财产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他二儿子,三儿子是没有机会继承的,但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明确表示“你有那么多儿子,但是只能把土地和财产分给大儿子(嫡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这对于其他儿子来说不公平啊,这样吧,现在我允许你可以把土地分给你的二儿子,三儿子,小儿子了,这样才公平。”

于是乎,土地主高兴,这下就不能说我偏心了,土地主的儿子们更高兴:“以前财产都是哥哥的,我们只有看的份,现在我也有一份了。”汉武帝这个举措可谓是皆大欢喜,等等,最高兴的人是幕后看戏的汉武帝:“小样,你们好好分,分的越小我越开心”。

“推恩令”的起止:

“推恩令”开始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春天,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允许诸侯分封自己的儿子,汉武帝当然同意,受分封的儿子享有相应的土地和人口,这样,一个人口有80万的诸侯国,可能用不了几代人口可能不足10万了,因为都分出去了。

“温水煮青蛙”,好了时间到了,可以一锅端了,化整为零,汉武帝没有动一兵一卒就瓦解了他的心头大患,诸侯国越分越小,已经没有能力挑衅中央了。

“推恩令”的弊端

推恩令对于汉武帝来说是很有利的,毕竟强化了手中的权利,还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怎么能不开心呢,但是对于他的后代来说就不是那么好了,不然,刘备也不至于沦落到卖草鞋为生吧。

首先就是不断分封,血源淡化了

这里我们那皇叔刘备来举例:刘备的爷爷好歹还有爵位起码衣食无忧,到了刘备他爹手上,Emmm怎么说呢,就是饿不死吧,刘备父亲去世后,得,刘备只得自食其力卖草鞋

作作小本生意先养活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后来刘备也靠着“皇族”身份为自己招来了不少人才,看来身份还是重要的。

其次就是分封成了动乱的导火索。

为什么这样说呢,“推恩令”不是皆大欢喜吗,怎么还会有人反对,现在开始闹呢?分的越细化,就有人失去土地,当时还有重农抑商,对商人打击挺大的,人们也没办法经商,只好去闹以及后来的“王莽篡汉”。

“推恩令”和削藩的不同

削藩就是把诸侯手中的权利,军队还有土地收回中央,诸侯看到中央要收自己的土地,心里都不愿意:凭什么呀,手中还有军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反抗一下说不定就和朱棣一样翻身当皇帝了呢!于是削藩挺难进行的,但是“”推恩令”就不一样了,皆大欢喜。还给汉武帝留下了一个好口碑。

我是搜史君,今天的写作方法带一点轻喜剧的效果,让书中的人物变得日常,怎么样,大家喜欢这种风格吗,欢迎大家评论,喜欢的话下期也是这样哦,不喜欢的话就回归原来的写文方式,你最好看,你说了算,最后喜欢的话别忘记点个关注哦,你的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更多文章

  • 元朝人修前朝史时,唯独不给这个王朝修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为什么修史,一口气看懂元朝兴衰史,元朝历史上的记载

    元朝虽然是从草原入主中原,但也编纂了《宋史》、《辽史》和《金史》,唯独没有为一个王朝单独撰写一部史书。那就是西夏王朝。按常理来说,元朝作为西夏王朝的终结者,有大量的西夏的资料进入元朝府库,大量的原西夏国的史官中仍有人替元朝从事编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编写一部史料完备的西夏专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为

  • 赵构南渡后一直在逃亡,他真的不想北还吗?逃跑的真意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构逃亡路线图,赵构和妃子的吻戏,赵构南渡温州

    赵构为何这么喜欢“逃跑”呢?难道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今天南枝就带大家来看看赵构的“逃亡生涯”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一路逃亡的皇帝每位皇帝登基后都有一个个令人称奇的“故事”,就像“刘邦剑斩白帝子”一样赵构也有一个令人称奇的故事那就是“泥马渡康王”。而赵构“泥马渡江”的故事和刘邦的“剑斩白帝子”

  • 北宋皇族有一支后裔,就在现在的中国的北方,之后竟然统一过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自从五胡乱华以后,胡人就开始在中原之地扎下了跟。哪怕是盛唐之时都没有能够将他们彻底赶出去。但是因为盛唐气象,包容一切,所以那些少数民族反而能够悄然蛰伏下来。不至于生出什么事端。然而,随着大唐由盛转衰,异族渐渐强大起来,他们有了威胁中原的能力。于是唐朝末年,契丹人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辽

  • 为何说朱棣造反成功是非常幸运的,看建文帝当时犯的错误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与建文,史书记载朱棣找到建文了吗,朱棣为啥造反成功

    在朱允炆继位后一年,朱棣开始造反。因为当时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朱棣担心要不了多久就到自己的身上。所以暗中扩张兵马,打着靖难的名声造反。经过三年的时间,朱棣的造反终于成功。1402年朱棣在南京继位,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造反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朱棣本身智谋过人,而且骁勇善战,这些都是

  •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代步兵战车,明代战车有多厉害,中国明代战车结构图解

    在《明史·诸王传》中,史官是这样描述朱宸濠军力强盛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带甲八万尚可理解,可是战车这一早在战场上卸任主角的军事器械,为何又在史书中成为衡量军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呢?早在夏代战场上就出现了战车的身影。在甘之战前,夏后氏在誓词中讲:“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这

  • 元朝张三丰218岁,清朝李庆远256岁,战国宝掌和尚1072岁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真实张三丰简介,历史上张三丰是多少岁,历史上真正的张三丰画像

    我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很多长寿的人,例如张三丰(218)和李庆远(256)他们活到了200多岁,在我们眼中就是长寿了,而宝掌和尚竟然活了1072岁。历史上记载宝掌和尚活到了1072岁,他出生于公元前414年(战国时期),于657年(唐高宗年间)圆寂,他是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孩子,生下来就有很多祥瑞之兆,

  • 幽云十六州究竟指何处?北宋为何总对它耿耿于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有过幽云16州吗,北宋收回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北宋收复了几州

    幽云十六州其实还有个别名——燕云十六州,这具体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我们来看看,这一片地方在今天来看其实是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仔细想来这些地方并不是汉人长期的聚居地。就拿北京来说,北京市元朝才定都北京的,再看山西这片土地,这片区域以前是北魏拓跋氏的地盘,说直白一点,这幽云十六

  • 南宋时期金国统治的汉人之所以不反抗,全因为金国的这个统治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对金国宗室的态度,金国南宋在哪里,南宋金国发展历史

    当时淮河以北生活着大量的汉人,这些汉人在很早之前就居住在北方了。辽国统治时期,境内都是有很多汉人,辽国采取两面官制。说白了是用统治契丹人的统治方法统治契丹人聚居的地方。用汉人的方法统治汉人聚居的地方。和现在的一国两制非常相似。1125年金国灭了辽国,两年后灭了北宋。不过金国在攻打这些地方的时候也见识

  • 元朝是否算中华历史?争议六百余年仍无定论,支持者观点站不住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老梁说元朝的恐怖,为啥很少人讲元朝的历史

    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上演过无数次朝代更替,而后世最熟悉的便是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不过从近代开始,民间及史学界对于元朝究竟是否属于中国历史存在着激烈争论。就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而言,统治者都是汉人,但是元、清两朝却比较特殊,统治阶级分别是蒙古人和满洲人。这也就引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由蒙古人

  • 一人身兼三孤之衔明朝唯此一人但发迹的手段却让人所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著名奇人异士,历史上的明朝奇人,明朝发迹图

    古代的官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有官职、爵位、虚衔之分,通常一个官员挂着六七个头衔,但实际只有一个。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并不算非常有名,但他的虚衔,可以算是明朝最厉害的了,他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陶仲文。陶仲文此人,职业有点特殊,不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也没有经天纬地的功绩,简单来说他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