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将张昌宗引荐给武则天作消遣之用,后来又为何杀了他?

太平公主将张昌宗引荐给武则天作消遣之用,后来又为何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3/8 7:22:33

对于太平公主,武则天的评价是“类我”,一则是太平公主“方额广颐”,二则是太平公主“多阴谋”,所以武则天很喜欢她。

也正是因为这份喜爱,武则天才会逐渐让太平公主参与朝政。

武则天对她的评价也很准,她不仅长得像武则天,也不仅是和武则天一样聪敏多计,她还和武则天一样嗜权如命。

所以,为了能够讨得武则天的欢心,为了能够让武则天给她更多的权力,她辛辛苦苦地物色了一个才貌绝佳的男宠送入了宫中,送给了武则天。

太平公主之所以将张昌宗送给武则天,除了为了讨武则天的欢心之外,说到底太平公主也是希望张宗昌能作为她的内应,在宫中观察武则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给武则天吹吹枕头风。

只不过,张昌宗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他能甘心给太平公主当耳目吗?

显然不甘心。

张昌宗此人不仅模样生得俊俏,还年轻力壮,所以一入宫便轻而易举地地得到了武则天的宠爱。

他为了能在宫中有所照应,又向武后举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说张易之才干高于自己,还懂得炼制丹药。武后一听便来了劲儿,张昌宗生得这么俊俏,他的哥哥想来也不会差,更何况还会炼丹药,真是多才多艺呀!

张易之入宫,武则天一见,果然又爱上了,迫不及待地任命张昌宗为云麾将军,任命张易之为司卫少卿。

又过了几天,武则天愈发地喜爱张昌宗了,于是又给他升了官,朝中无数人争相巴结张家兄弟,很是风光。

这么一来,张昌宗还用继续听太平公主的话?还用继续给太平公主当耳目?显然不用了,太平公主见了他恐怕也得恭恭敬敬的行礼呢!

既然武则天这么宠爱张昌宗,那么后来他为何又被杀了呢?

武则天晚年之时,因为精力难以为继的原因,很多事只能交给她自己信任的人,“二张”显然深得她的信任,所以“二张”也就因此手揽重权。

武则天有多宠信“二张”呢?

公元701年,武则天的孙子李显的儿子,也就是李重润,只因为在背后骂了张昌宗、张易之几句,“二张”便想方设法地构陷李重润,然后武则天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信“二张”,然后处死了李重润。

张昌宗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在朝中可以说是横着走的,没几个人敢和他作对。

可是,我们也清楚像张昌宗这样的人,他所有的权力都来源于武则天的宠爱和信任,哪天武则天要是垮台了的话,那么等待张昌宗的也只有死路一条。

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一人把持朝政,随后称帝,可是,朝廷中的人多数仍然认为自己当的是李唐的官,不是武周的官。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多数认为自己是李唐的人,不是武周的人。

所以,暗中想要推翻武则天,帮李家夺回江山的大有人在。

只要武则天一倒,张昌宗兄弟俩必死无疑。

神龙元年,武则天重病在床,几乎不能视事,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趁机发动了“神龙政变”,拥护李显复位。

第一步,张柬之等人先是率领500羽林军突然占领紫微宫玄武门,然后派人去东宫迎接李显,毕竟这场政变必须得有李家人出面。

经过一番劝说之后,李显总算壮着胆子站了出来。

第二步,张柬之等人决定铲除武则天的羽翼,说白了当时真正忠于武则天的并没有多少人,如张昌宗、张易之之流是不得不忠,因为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他们所有的权力是武则天给的,所以他们必须得忠于武则天,除非他们有足够的实力造反。

所以,张昌宗、张易之也就成了必须要铲除的人,谁让他们是奸臣呢?

第三步,剪除了武则天的羽翼之后,自然便是逼宫了。

武则天被迫于神龙政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宣布由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这就意味着权力移交给李显了。

第三天,也别做样子了,武则天直接将皇位传给李显了。

对于铲除张昌宗、张易之,太平公主当时也出了一份力,虽然张昌宗是她举荐给武则天的,但是后来却脱离了她的掌控,她对张昌宗当然也有怨气。

此外,此时已经到了恢复李家江山的关键时刻,武则天垂垂将死,天下说到底还是要回到李家人的手上,太平公主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当然也会站在李家人这一边,所以只能对武则天落井下石了。

为了取得“政变派”的信任,太平公主总得纳一个投名状,张昌宗兄弟二人显然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不论是对谁而言,张昌宗最后的结局已经注定了——只有一个“死”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父亲动口不动手,就是大忽悠,他的成就大多是靠忽悠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的父亲活了多大岁数,武则天的父亲没被追赠为皇帝吗,武则天的父亲多厉害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武士彟的祖上,曾经做过官吏,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家庭基本上与“官”字无缘了。武士彟为了东山再起,就决定先做生意,当时的隋炀帝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需要大量的木材,故此,武士彟靠经营木材,腰里就有了

  •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对上,宋朝才出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形容唐朝李贺的诗句,唐朝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五言绝句

    在繁荣的社会背景下,也是诞生了许多文人雅士,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的又一颗明珠,冠绝古今的唐诗,也是一直被世人传颂,提起唐诗,李白、孟浩然、杜甫的诗词是信手捏来,每个人在诗词当中又有着雅号。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能够跟他们齐名的就是诗鬼李贺,李贺是长吉体诗词的开创者,属于中唐晚期的浪漫主义的诗人

  • 高句丽怎么了?为什么隋唐两朝五代人拼尽全力一定要灭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唐五代是指哪五代,隋唐为啥都想灭高句丽,隋唐高句丽失败原因

    汉朝廷承认高句丽国,并委任高句丽县管理高句丽国行政,也证明高句丽政权作为中国地方政权而存在,是中国汉朝在东北地区的基层行政组织,后来在朝鲜半岛崛起的新罗冒充高句丽的后代,其实二者是没有关系的。公元12年,高句丽国趁着汉朝内乱发动叛乱,王莽始建国四年高句丽被征服,王莽下令高句丽更名为下句丽,高句丽王被

  • 武则天造九鼎,造完后遇到无法搬动的难题,她用这招完美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九鼎下落,武则天为什么铸九鼎,武则天全肉出装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当时武则天已经做了7年的女皇帝。七年间,她大兴土木,为了符合天象,于是就修明堂,置七宝,铸九鼎,将神都洛阳改造得如天庭一般。九鼎是国家政权象征,最早出现是在先秦时期,当时大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向

  • 唐代有十二个颜值“爆棚”的文物,个个帅气十足,还揭秘三个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代著名的文物,唐朝十大绝世文物,唐朝最厉害的文物

    它就是唐朝时期的“生肖俑”,目前有两套完整的“十二生肖俑”收藏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和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两套完整的“十二生肖俑”,都出土于古都西安,前者是1955年出土,后者是2009年出土。这两套“十二生肖俑”是将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做成人身兽首,而且雕刻的栩栩如生,双手合拢或藏于袖中,因此,个个都

  • 逼走王进,陷害林冲:《水浒传》里高俅还干了哪些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水浒传王进打高俅是哪一集,林冲高俅王进三人的关系,历史上有高俅陷害林冲吗

    高俅登场没多久,就干了第一件坏事:逼走王进。 王进是京城开封八十万禁军的教头,父亲是名武师、督军教头王升,家传使棒绝技。当年,高俅在未发迹之前,曾经学过棒发,自以为武艺高超,去找王升切磋,反被王升打倒,在床上躺了三四个月。后来,高俅因为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做了殿帅府太尉。那时候,王升已经去世,高俅

  • 逼死南宋10万军民跳海的张弘范结局如何?孙辈尽被蒙古兵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弘范灭宋于此石碑去哪了,张弘范对南宋的评价,张弘范灭宋原因

    (张弘范画像) 张弘范虽然是汉族人,但是并不是南宋人。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蒙古朝廷的重要,还是依靠他的父亲张柔。张柔老家在今天的河北省,1213年蒙古兵南下中原,河北大乱,张柔把附近乡邻亲族数千家组织起来,结寨自保,类似于清末的团练。当时,金朝当局任命张柔为定兴令,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府事。 1218

  • 逃婚?蒙古白月光?青梅竹马的朱棣与徐妙云感情深厚得让人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对徐妙云一见钟情,朱棣徐妙云青梅竹马,朱棣徐妙云 婚后生活

    老四逃婚了? 不想娶“女诸生” ?还遇到了蒙古白月光 ?这是《山河月明》中的桥段,不过和历史大相径庭,历史上朱棣和徐妙云青梅竹马,两人的感情之深让人羡慕。01青梅竹马洪武九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大婚,迎娶魏国公徐达长女徐妙云,这一年朱棣17岁,雄姿英发,徐妙云15岁,贞静文雅。(关于徐皇后的名字,史书并

  •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铁锅贵吗,蒙古铁锅,一张图看懂蒙古历史

    因此铁锅也曾经作为“高科技产品”被垄断销售的。当时宋朝的一口铁锅卖到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实打实要卖到100两银子的。当辽金的贵族已经用上铁锅的时候,蒙古人还没有机会用得上这个高科技玩意儿。后来为了一口锅,打破头的事情不要太多。 但是这个技术壁垒,很快随着宋朝灭亡,就被突破了。到了元朝的时候,元大都周

  • 金朝把大宋打得节节败退,为何还要耗费国力建两千公里的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宋是怎么对待金朝的,大宋跟金朝的关系,金朝长城

    一.“金长城”的由来“金长城”这一名词,并不见于史书当中,只是后世人们对于金代这一类似于长城的浩大工程的俗称。在史料当中,我们能看到的往往皆为“界壕”,“边堡”或“堑壕”等名称。它的总长度约2500多千米,分为南线与北线两部分,也被称为“明昌旧城”和“明昌新城”。明昌旧城为金章宗明昌前修筑,位于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