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铁锅也曾经作为“高科技产品”被垄断销售的。当时宋朝的一口铁锅卖到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实打实要卖到100两银子的。当辽金的贵族已经用上铁锅的时候,蒙古人还没有机会用得上这个高科技玩意儿。后来为了一口锅,打破头的事情不要太多。
但是这个技术壁垒,很快随着宋朝灭亡,就被突破了。到了元朝的时候,元大都周边的手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因为忽必烈打造“陆上丝绸之路”,把内地很多手工匠都搬到了北方,而蒙古在征服世界的过程当中,杀了很多人,但是有一种人是绝对不会杀的,那就是有手艺的工匠。 前几年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而非常有名的“章丘铁锅”,为什么会出现在山东章丘这些地方?包括后来早一点的冶金工业都出现在北方京津唐? 实际上当时的蒙古控制的区域,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北方矿产资源丰富,离原材料产地更近。
其实到了元末蒙古人有技术有资源,本不应该为铁锅发愁。但是到了明朝,被赶到大漠的蒙古人,竟然连一口铁锅都制作不了。
这主要是因为北元自从退到草原之后,经过朱元璋和朱棣的多次纵深打击过后,元朝已经彻底失去了河北、山西、乃至部分内蒙地区。他们生产铁锅的“工业基地”已经彻底丧失了。 有人会说,蒙古国(当时乌里雅苏台)现在出口给我们国家最大宗的商品是什么?不是牛羊肉,而是各种矿产、石油。蒙古国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莹石、金、银、铝、锡、铁、铅、锌、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石油、天然气、黄金、铜的储量列入世界前十位。 但是这些矿藏在当时是无法被发掘的,因为他们掩埋在地下,而裸露出来的矿藏,早已经被发掘光了。
更关键的一点是,技术人才的流失。因为以前都是靠匠人师徒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技艺,打造铁锅的技术,也会随着断承而失传。
所以实际上到了后来不止是铁锅,甚至明朝严令盐、铁、茶这些战略性资源,都不允许流入草原。 但是明清两季,晋商的崛起,实际最大的业务还是草原生意。只不过前期的皇商们做的是大军的生意,后期大盛魁这些做的都是真正草原的生意。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