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章邯当将军的时候横扫六国,当雍王的时候连刘邦都打不过?

为什么章邯当将军的时候横扫六国,当雍王的时候连刘邦都打不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70 更新时间:2024/1/18 22:11:27

[var1]

如果从战功上来看,如果李信不是因为攻打楚国惨败,无法进入中央行列,只能屈尊称为陇西将军。恐怕章邯还进不了九卿之列。其实,从战绩中看,说章邯横扫六国,是有很大水分的。

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武将,是王氏父子,也就是王翦和王贲。史料记载,除了韩国是被太史腾带兵攻灭的,灭亡其他五大国家的主将,都是王家父子。其中,楚国、燕国、赵国都是被王翦带兵消灭的。齐国、魏国以及代国(这个算成是赵国的残余)是被王贲带兵灭亡的。

[var1]

在灭亡五个大国中,王翦和王贲是名副其实的主将,就算是威震匈奴的蒙恬,也只能屈居为副将而已,而后来的南越的陈嚣、赵佗,更是王翦手下的小将而已。至于章邯,的确参与了灭六国的战争,但没有任何记录记载,章邯独立领兵灭国。

因此,他的功劳,远没有其他人大。而对于蒙恬击溃匈奴的功劳,也不及。所以,章邯顶多算是一个中才,并不算是旷世名将。那么,章邯不算是旷世名将,为什么还被称为秦朝最后的名将呢,原因在于,在秦二世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功臣,除了在秦始皇时期就病死的王氏父子,蒙武一类的老臣,其余像是蒙恬、蒙毅、冯劫冯去疾、李斯等众多名将名相,含冤而死。

[var1]

可以说,三公九卿最终凋零的,只剩下了章邯一人。章邯的幸存,是因为他是一个老好人,非常低调,而且,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皇帝是非常放心的。于是,章邯幸存下来。经过这次清洗,秦朝最强的将相阵容全部凋零,而像是董翌,司马欣王离李由等将领,只能算成是三代将领,无论是带兵经验还是军事素养,都远不如秦始皇时期。

而在南越,陈嚣病死,赵佗知道中原发生的事情,反而不敢返回,继续南下,不再理中原的烂摊子。于是,秦朝的将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而秦始皇时代,唯一幸存的名将章邯,成了秦朝军中最有资格的将领,也是秦朝能拿出手的唯一一个将领。

[var1]

面对着陈胜吴广以及定陶的军队,章邯调集二十万刑徒军,连战连胜,不仅扑灭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还一举击溃定陶的军队,逼迫项梁自杀。这个时候,才是章邯大展头角的时候,也奠定了章邯名将的地位。势如破竹的秦军,渡过黄河,向着河北进军,这时候,秦朝一片利好。北方的十万九原军,也星夜南下,而章邯的邢徒军,也预备会师。

但无论是王离还是章邯,都没有想到,他们遇见了一个超一流的名将,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对于九原的秦军,是不惧怕项羽的,因为这支精锐秦军,长期和匈奴战斗,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极强,范增不得不切断了秦军的粮道,史称秦军大饥。

[var1]

项羽抓住这样的机会,发起进攻,秦军的精锐全军覆没,王离被俘,苏角,涉间自杀。王离的精锐全军覆没,让章邯震惊不已,而更让章邯震惊的是,他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说赵高要对自己下手。于是,章邯彻底失去抵抗的信心。率军投降。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只留下章邯一人。巨鹿之战的惨败,加上项羽的血腥手段,彻底击溃了章邯的意志。他本来就已经老了,屡战屡胜还会觉得自己不老,可两次重大打击之后,章邯的心彻底老了。

虽然他后来被封为雍王,控制三秦中的一部分,但他只能算是苟延残喘而已,全然没了一代名将应该有的风范。但当刘邦的大军进攻之时,章邯还是表现出尊严,他已经被俘虏一次,绝对不允许再被俘虏一次,于是,章邯选择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算是章邯,保留住了最后一丝尊严。

[var1]

如果从用兵,军事素养,战绩看,章邯绝对不是一个名将,但这个人在秦朝即将灭亡之时,临危受命,险些就力挽狂澜,也足以诠释自己的勇气和忠诚。但大秦帝国的灭亡,并不是臣子的不忠诚,也不是将士的不用命,而是因为庙堂的腐朽,是因为自相残杀,消耗了太多的力量。章邯的失败,用项羽的话来说,就是非战之罪,也着实可悲可叹。

【每天更新精彩历史知识,欢迎关注,评论交流】

更多文章

  • 从孤悬海外,到战国七雄,800年老燕国是如何纵横捭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七雄燕国历史,战国七雄燕国图片大全,战国七雄之燕国的发展史

    经过春秋战国550多年的大浪淘沙,这些诸侯国大多数都已经被淘汰了,只剩下一个国家非但没有死掉,反而混进了战国七雄的队伍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燕国。[var1]海外孤子燕国是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他的开国君主就是当年跟周公共治天下的召公。当年周王朝为什么要分封这么一个诸侯国呢?那是因为燕国的地理位置非

  • 说秦国的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战神”,有没有异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的战神白起,秦国战神白起的传奇一生,白起战神完整版免费观看

    那么,谁是最厉害的一个呢?不同的评价标准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白起就算一个。白起,出生日期不详,有人根据白居易家族谱记载,推算出白起出生于公元前331年,即周显王三十八年,家族是秦国老牌世族孟西白之一的白氏。在白起之前,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极大地削弱了世族势力,朝堂立足全靠战场杀敌。据不完全统计,死

  • 胡亥铲除了兄弟姐妹,子婴却幸免一死成为秦王,他究竟是谁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亥与子婴的关系,胡亥和子婴谁先死,胡亥为何没杀子婴

    秦王婴仰天长叹:“谁能告诉我,我究竟是谁?”秦始皇扶额说:“我的儿子?我的弟弟?我的侄子?我的孙子?啊,好混乱,你容我再好好想想。”扶苏扶额说:“我的儿子?我的弟弟?我的侄子?还是我的叔叔?啊,我也好混乱,你也容我好好想想。”秦二世胡亥扶额说:“我的哥哥?我的侄子?我的叔叔?啊,我晕了,你也让我好好

  • 为了报靖康之耻,这位金国皇帝的尸骨,竟被埋在大宋国的监狱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靖康有几耻,靖康真实照片,北宋靖康野史

    可是小编仔细阅读金史,却意外地发现,金国皇帝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甚至有一位皇帝更是“衰”到了南天门,他被杀死后,遗体竟被埋在宋朝的深牢大狱之中。[var1](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图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见到外星人

  • 他出使秦国,嬴政王宫里发生可怕的事儿,让他明白秦始皇必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嬴政的故事,叨叨漫画秦始皇嬴政,大秦帝国秦始皇嬴政

    [var1]前229——前228年,秦军王翦率领秦兵,开始攻打赵国,赵王派手下的精兵强将负隅顽抗,可是最后的结果是,秦兵太厉害,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国也跟着完蛋了![var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现在韩国和赵国先翘辫子了,剩下的齐楚燕魏四国的国君一个个紧张的都跟坐在火山口上一样

  • 从东汉到三国,东汉政府究竟哪些地方做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从东汉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东汉时期政治总结,三国中的东汉历史

    一种说法是,从桓、灵二帝开始,东汉就名存实亡了。桓灵在位期间,各方势力斗来斗去,外戚、宦官、士大夫轮流执政,官员横征暴敛、政府财政破产、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国家混乱不堪。桓灵两位都是色鬼,后宫佳丽无数。汉灵帝时期,连政府也全部沦陷,因为他发明了一个创举:卖官!汉灵帝早期是个地方侯爷,经济

  • 三国中被低估的大将,文武双全,诸葛亮信任他,蜀汉后五虎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怎么收服蜀汉五虎大将,三国将领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三国名将排行榜

    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遭到了蜀军的袭击,太守王赟和游奕在郭淮的指挥下,想要合围这支蜀军。但没想到的是,这支蜀军的指挥官经验丰富,利用魏军驻防的营寨没有山川之险的掩护,对立足未稳的曹魏军发动进攻,混战中,王赟中箭身亡,游奕军队被击败溃散,这支蜀军赢得战斗的胜利。而统领这支蜀军的,正是一位在演义小说中,被

  • 刘备手下猛将如云,但这位位始终让他不放心,还给其封了一个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手下最厉害的将领,刘备手下的五大猛将,刘备手下十大文武大臣

    刘备成就大业除了拥有着足智多谋的军师之外,当然还少不了他手下的那些大将,威震四方的“五虎上将”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而这“五虎上将”,我们也知道排名第一的是关羽。关羽是最早跟随刘备的,和刘备是结义兄弟,而关羽对刘备也是忠忠耿耿的。但是,其实刘备对这个大将也是最放心不下的。当初,占了荆州,随后刘备要

  • 关羽被杀之地距益州仅20里,为何刘备不去救援?威震华夏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被杀刘备为何见死不救,关羽之死刘备为何不发兵救援,关羽被杀之前刘备为何不出兵救他

    我们来看一下事情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刘备迫使曹操退兵,完全占据汉中。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左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发动北伐,进攻襄樊的曹仁。关羽降于禁、斩庞德,四方归附,“威震华夏”,曹操、孙权皆惊。曹操吓得要迁都避关羽锋芒,幸得司马懿等人献计,决定联合孙权,共击关羽。闰十月,孙权派吕蒙偷

  • 诸葛亮一生最对不起的三个人:一武将,一枭雄,一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一生三大败笔,诸葛亮克制哪位武将,诸葛亮真正的人品

    诸葛亮一生最对不起的武将—魏延。魏延是在刘备攻打蜀中时,半路加入了刘备阵营。与演义中不同的是,魏延并不是臭名昭著的叛变分子,相反,没有投靠刘备之前还是一位拥有私人部曲的‘小老板’。魏延跟随刘备后,因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汉中被拿下后,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自此开始了他热火的‘事业’,魏延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