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霸主,为何会落到饿死宫中的悲剧

春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霸主,为何会落到饿死宫中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98 更新时间:2023/12/8 7:20:54

没错,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春秋首霸--齐桓公。

那么为什么齐桓公最终会落得惨死宫中、霸业消亡的下场?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说这个课本上就有啊,是因为齐桓公宠信易牙、坚刁、开方三个奸佞小人,所以造成了齐桓公最终惨死宫中、霸业消亡的下场。

真相是这样吗?

[var1]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

易牙、坚刁、开方三个小人物真的有如此大的能力可以害死齐桓公,并且毁灭齐桓公的霸业、造成姜氏齐国的灭亡?我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齐国因为继承王位的问题造成的内乱已久,齐桓公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齐桓公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齐桓公继位后不仅没有花费精力对王位继承问题进行整顿和规范化,反而是放任自流,即使后来到了他晚年,他任然没有明确他的继承人是谁,在到底确认谁为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左右摇摆、犹豫不决,最终造成了五位公子为争夺继承权展开了血战。正是因为齐桓公不吸取历史教训,没有解决好继承人的问题,所以他才会惨死宫中、霸业消亡。

▲齐国位置所在

二、齐桓公奋斗一生的霸业并没有让齐国得到太多好处,换句话说齐桓公称霸数十载并没有让齐国的国力得到“质的提高”。也许有人说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励精图治,齐国国强民富啊,为什么说没有让齐国的国力得到“质的提高”?在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霸主,表面上是雄图霸业、功成名就、威风凛凛,然而实际上呢?九合诸侯只是让他过了一把当大哥的瘾;北击山戎帮助了燕国稳定了边境,燕国反过来成为了齐国的世仇,与齐国大大小小的战争持续了数百年,甚至燕军在乐毅的带领下几乎灭掉了齐国;南伐楚国耗费了齐国大量的物力、人力、国力,但最后却是一无所获。

[var1]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

反观春秋时期其他的霸主呢?秦穆公灭国十二,开疆千里,一举让秦国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国成为了西部霸主,即使在战国初期秦国被魏国夺去六百里的土地,秦国仍然根基尚在,最后一举翻盘;楚庄王带领楚军吞并了淮河流域,甚至一度饮马黄河,成功将楚国扩张到了中原,楚国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也是秦国最大的敌人;更不要说扩张成性的晋国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动兼并战争;就连春秋末期的霸主越王勾践,也是吞并了吴国,统一整个江浙地区,即使后来越国灭亡,但是浙江以南仍然控制在勾践后代的手中。

反观齐桓公称霸后呢?表面上轰轰烈烈、威风凛凛,实则他并没有为齐国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春秋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中,齐国并没有扩张多少领土,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同时期的秦国、楚国、晋国都在大肆扩张。所以齐桓公给后代继承人留下的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齐国罢了,一旦继承人能力平庸齐国衰退、没落都是难免的。

[var1]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三、齐桓公心胸宽广、重用人才是好事,但是过了头就是坏事。齐桓公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说绝对是一个爷们!管仲射他一箭,他命大没死,竟然反过头来可以任用管仲为相,还称呼他为相父,试问天下有几人可以做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齐桓公的心胸那真不是一般的宽广啊!如果他单单对管仲心胸宽广也就罢了,他几乎对身边所有人都心心胸宽广!尽管管仲给他多次说过易牙、坚刁、开方三个小人的卑劣之处,但是他仍然宽恕、并重用了易牙、坚刁、开方三人;齐桓公重用身边的大臣,给予他们丰厚的封赏,使其家族都权倾朝野,如鲍叔牙家族、高傒家族等都是齐桓公时期封赏造成的。

这还都是小事,做重要的是灭亡姜氏齐国的田氏那就是齐桓公一手造成的!可以说是历史上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国公子完携带家眷就跑到了齐国来避祸,然后齐桓公爱才之心又一次爆棚,就重用了公子完,并且把女儿(也有说法说是宗室女)嫁给了公子完。从此公子完在齐国改为田氏,在齐桓公的重用下,立足脚跟发展起来,由于和姜氏结亲成为了皇亲贵戚,最终夺去了姜氏的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你说这一切罪魁祸首是谁?

后来在齐桓公晚年,重耳也流浪到齐国,齐桓公只是听说重耳有能力,就是立马封官重用、嫁给其宗室女,幸亏后来齐桓公去世的早,不然重耳很有可能也在齐国发展下去,那样的话估计肯定是没有陈国公子完后代的什么事了,齐国的江山也可能被重耳夺去。

[var1]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

四、齐桓公守旧思想十分严重,他的思想没有跟的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以说即使从事物的根本属性方面来说齐桓公霸业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偶然。

发生在齐桓公的身上有这样一件小事,公元前663年,燕国遭受山戎入侵,燕庄公向齐国告急。齐桓公赶忙带领大军驰援燕国,燕国解围后,齐桓公为了消除山戎的隐患,继续领兵攻伐山戎,军队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对齐桓公的义举感激不尽,出于尊敬和谢意,他就把齐桓公一直送到齐国境内。这本是一件小事,然而齐桓公却坚持周礼的规定燕庄公不能送自己出国境。于是匪夷所思的是齐桓公把燕庄公所走过的齐国领土全部割让给燕国。甚至很多史书还夸奖齐桓公做的对!要知道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周礼已经崩溃,礼崩乐坏,是一个大争之世!而齐桓公却还在遵从周礼,祖宗疆土拱手让人!而燕国也并没有因此而感恩齐国啊!反而是成为了齐国的世仇,相互撕逼数百年,直至被秦国分别灭亡!

[var1]

▲春秋五霸

正是因为齐桓公满脑子旧的思想,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千载难遇的历史机遇期,尽管历史给了他很多的机遇,他却沉迷在所谓的名义上的霸业中不能自拔。就这样尽管他手里有一把好牌,却白白把一手好牌给浪费了,最终他被活活被饿死在宫中,为之奋斗一生成就的霸业也在他死后很快消亡,可以说是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文:魏纪伟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眼中只有士大夫,而没有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孟尝君小编这样讲,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因为孟尝君的门客中有两个人,这俩人是鸡鸣狗盗之徒,但是这俩人并不代表着普通百姓。这具体的故事要从孟尝君从秦国逃走开始说起,秦国秦昭襄王要杀掉孟尝君,孟尝君为了活命向秦昭襄王的爱妃求情,结果这个爱妃提了个要求,就是想要那件白狐裘,孟尝君让手下人夜入皇宫偷

  • 扁鹊行医包治百病,简直就是当代的全科医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扁鹊行医秘方大全,扁鹊行医史,扁鹊治病最好方法

    [var1]全能型人才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古往今来历来如此,最近听闻医生领域对于全科医生的缺口有近50万人,可见人数之多,但也不用担心,现在我们国家如此富强,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在历史上作为全科医生的扁鹊大师兄也为后人做了很好的榜样。据史料记载,这位扁鹊大师兄医术天下闻名。他在

  • 杭州农村发现战国墓,一文物让考古专家激动40分钟,大叫“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杭州战国墓全景图,杭州发掘出来的文物,杭州考古古墓图片

    [var1][var1][var1][var1]1990年10月,整个杭州上空蔚蓝如洗,秋风阵阵,天气十分不错,有一位名叫杜正贤的年轻人,刚刚参加考古队工作没多久,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能在考古工作中挖出举世闻名的国宝,改变了他的一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的一群农民在附近的小山坡上

  • 楚怀王被张仪用割地六百里的瞎话欺骗真的只是因为愚蠢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仪骗楚怀王,张仪用6里地骗楚怀王,张仪骗楚怀王是真的吗

    [var1][var1][var1]后世在回顾“张仪诓楚”的时候,一般认为是楚怀王个人过于愚蠢和天真,才上了张仪的恶当。但在本鬼看来,楚怀王之所以会被张仪割地六百里的瞎话欺骗,其中是有其特殊的战略背景和考虑,并不仅仅是楚怀王个人的愚蠢和天真。战国初期,楚国基本独霸长江流域,就连当时最强大的魏国也无法

  • 纸上谈兵的败军之将,赵括属于被低估的败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括率领先锋军被围,大本营还有相当一部分赵军主力。赵括的意图是他和大本营一起夹击短路的秦军实现中心开花。然而大本营赵军不出击,他就被围死了,不得已而强行突围。长平胜仗就该狭胜军之威打下邯郸灭掉赵国,而不是回师之后又要出师攻打赵国,其实从军事角度来说,白起拒绝是对的,毕竟败仗的几率太大,他

  • 战国最后的名师:弟子成为秦朝、西汉丞相,门下名家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秦朝著名人物,战国时期秦国杰出人物,战国时期有名相士

    此人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荀子来到了齐国,因为这里有着天下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由于荀子学问渊博,他先后三次成为稷下学宫的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可是后来荀子受到了别人的诬陷,他于是来到了楚国。随着楚国的春申君被杀,荀子定居兰陵,最后终老于此。[v

  • 纸上谈兵-赵括?事实上长平之战并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最开始,秦国没打算跟赵国过不去,它的主要目标是韩国。论实力,韩国在当时已经是二三流国家了,所以连战连败,放弃了大片的土地。最可怕的后果是,秦军把韩国切断,把一个叫上党的地方给孤立了。上党是韩国的一个边郡,在今天山西省的东南一带。因为上党这个地方地势很高,所以战略位置重要,号称“天下之脊”

  • 纵观长平之战,廉颇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但比赵括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廉颇守长平,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廉颇怎么评价长平之战

    [var1]赵国没粮了,外交上又面临失败,得不到齐,魏和楚的援助。在比拼国力上赵国已经输了,说已经坚持三年为什么不再坚持三年的话倒是真的纸上谈兵。没粮意味着哗变,一触即溃,那在这之前用力赌一把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赵括在被围后依然能够阻止突围,并且死于突围之中也表明他还是有统军能力的。在面对强大的秦国面

  • 战国七雄为何实现统一的是秦国,它到底有着怎样不同常人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秦国历史,秦国的七雄争霸,秦国七雄图片大全

    [var1]但是我想说,像战国这种群雄并立的局面,最终决定胜负一定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或割据势力会轻易的将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相让,除非有哪一方已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那么这种统一全国的战争最终又要依靠什么来赢的胜利呢,不是强大的军队,不是优越的文化,不是英明的君主,不是杰出的将领

  • 战国七雄的争霸的顺序,此国最弱,只因两个秘密武器名列七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的出现史,战国七雄各国实力,战国七雄各国巅峰时期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出兵,依然是孙膑对庞涓。孙膑这次采取“减灶计”,诱敌于马陵,杀庞涓,大败魏军。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var1]魏国衰落以后,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大国。双方旗鼓相当,不断兼并小国,扩大领土面积。同时,双方都在拉拢楚国,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