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邯郸之战时,魏楚两国支援赵国,齐、燕、韩三国为何沉默呢?

邯郸之战时,魏楚两国支援赵国,齐、燕、韩三国为何沉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55 更新时间:2024/1/23 19:49:59

[var1]

因此,如同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选择联手对抗曹操一样,在邯郸之战中,山东六国也应该团结在一起,从而阻挡秦国的扩张势头。不过,实际上,在邯郸之战中,只要魏楚两国派出了援军,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则没有在关键时刻派兵支援赵国。那么,问题来了,邯郸之战时,魏楚两国支援赵国,齐、燕、韩三国为何沉默呢?对于这三个诸侯国,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一、韩国 首先,就韩国来说,在邯郸之战中,韩国并没有派兵支援赵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此时的韩国,实在没有支援赵国的能力。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在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在邯郸之战前的长平之战中,韩国遭到了秦国大军的猛烈进攻,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失了上党郡的土地。彼时,韩国的疆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损失上党郡之后,韩国的疆域已经不到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二了。而在长平之战之前的伊阙之战和宜阳之战中,韩国的精锐力量也基本上被秦国消灭了。

[var1]

因此,在长平之战后,不仅赵国走向衰落,当时的韩国同样是艰难生存了。一定程度上,如果秦国没有发动邯郸之战,也即将这些兵马用来进攻韩国的话,那么,韩国的灭亡时间很可能要提前30年左右了。当然,在立场上,韩国是偏向于赵国的,也即赵国的灭亡,不符合韩国的利益。所以,在邯郸之战后,也即赵国、魏国、楚国三国大军取得胜利后,韩国也趁势派出兵马,收复了部分被秦国攻占的疆域。 二、齐国 其次,就齐国来说,相对于韩国,齐国显然是有能力救援赵国的,不过,齐国却不愿意派兵支援赵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五国伐齐后,齐国选择明哲保身的策略。对于齐国来说,明哲保身就是齐国不会帮助秦国攻打其他诸侯国,反过来说,秦国也不会帮助这些诸侯国对付秦国。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十九年),齐襄王去世,田建继位,尊母亲君王后为太后。君王后与秦国交往十分谨慎,与诸侯交往讲求诚信,齐国又处在远离秦国的东海边上,秦国日夜攻打韩、赵、魏、燕、楚五国,五国在秦国的进攻中忙于自救,因此齐王田建继位四十多年未经受战争。

[var1]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爆发时,齐国的大权被君王后这位太后所掌握。在此基础上,君王后无疑是希望通过中立的态度,从而避免齐国受到战争的波及。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元前284年,齐国遭到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这五个诸侯国的进攻,差一点就在五国伐齐中彻底灭亡。虽然在田单等人的努力下,齐国得以成功复国。不过,毕竟遭遇到了重创,齐国已经无法在整体实力上恢复巅峰。而这,促使齐国选择了中立,或者说是明哲保身的策略,以此在战国七雄中立足。所以,秦国发动邯郸之战中,齐国没有选择出兵帮助赵国。

[var1]

三、燕国 最后,如果说齐国是保持中立的话,那么,就燕国来说,反而对赵国被削弱乐见其成。公元前259年(燕武成王十三年),燕国趁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之际,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也即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期间,燕国不仅没有帮助赵国,反而对赵国趁机发难。当然,燕国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燕国处在赵国的东北方向,燕国想要向中原地区扩张的话,赵国可谓是重要的阻碍。 因此,燕国希望秦国来削弱乃至于赵国,这样可以趁势向中原地区扩张。在五国伐齐时,燕国占据了齐国的大部分城池,实现了向中原地区扩张的目标。不过,伴随着田单复国,燕国失去了刚刚攻占的大片疆域。而在五国伐齐后,赵国趁势对外扩张,进一步压缩了燕国的发展空间。所以,就燕国来说,不仅不会去救援赵国,反而要借着这一机会来攻占赵国的疆域。一定程度上,相对于远方的秦国,赵国带给燕国的威胁更大。虽然燕国明白赵国灭亡后,秦国会进攻自己。不过,相对于长远的风险,燕国更加担心短期风险。

[var1]

况且,燕国即使在邯郸之战中帮助赵国,也不会获得什么好处。比如邯郸之战后,赵国、韩国、魏国趁势从秦国手中收复部分疆域,这是因为三国和秦国互相邻近。但是,就燕国来说,则无法越过赵国去攻占秦国的疆域。综上,在邯郸之战中,燕国和韩国、齐国一样,都没有救援赵国。当然,虽然燕国、齐国、韩国这三国选择沉默,不过,赵国在爆发了全部潜能之后,加上魏国和楚国的援军,依然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这说明在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之间只要保持团结,完全可以击败秦国,阻止其一统天下。换而言之,在笔者看来,山东六国最终被秦国消灭,主要还是因为各个诸侯国之间貌合神离,无法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从而最终失去了长远利益,也即被秦国各个消灭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女性和她们的传奇故事-春秋篇之息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息夫人的故事讲解,花神息夫人,历史上赵姬的真实故事

    这些人中,女性能够登上历史的舞台,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记录,更是少之又少。今天开始,中医饶大夫与你一起,细数那些曾经在史书中留下标记,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女性们,去了解她们的传奇和故事。[var1] 为爱情殉情的息夫人 一我出生的时候,满山满树的桃花都开了,艳丽如霞,落英缤纷。娘亲说,我是笑着来到这个世

  • 那些嘲笑赵括的,你能比赵括做的还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括个人资料,赵括母亲谈赵括原文,历史上的赵括和小说里的赵括

    [var1] 事实就是长平之战之初,让将军们去,一个个全尿了,打死不去,而廉颇是名气太大, 推脱不开,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而且一味防守,导致局势急剧恶化,当时的赵括是帮廉颇负责后勤,赵王要换帅,谁都不愿去帮廉颇檫屁股,只有赵括愿去,赵王只能派他前去,而且赵括自己就是负责长平之战后勤,赵国能不能撑下去

  • 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而改革却史前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为什么要改革,商鞅后代子孙,改革不可违背十大原则

    [var1].经常读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这个世界上,任何完美的人都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也是被人为刻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每当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定会拷问自己的内心,总要权衡得失和利弊。商鞅也不例外,事实上,他最终落得被车裂的下场,一定不是他心甘情愿的。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人类,商鞅也想过

  • 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和机遇统一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这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战国七雄谁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秦国统一六国的电视剧

    [var1]▲秦时期全图其实战国七雄中最具有统一六国的条件和机遇的不是秦国,而是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魏国!原因如下:一、魏国是战国中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国家。魏文侯任用李悝主持魏国的变法工作和法制建设,开启了战国变法运动的序幕,最终成为了影响了中国政治两千多年年的时代大潮流,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持

  • 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都不受国君重用,为何到汉武帝时期却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与儒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为何具有影响力

    [var1]*显学之首*儒家学派在当时形成较早、系统也较完备,门徒弟子广布,四处周游列国宣传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地位和声誉并非是死后才开始形成的,他在当时就已被人们称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而儒家学派中所包含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也是为时人所推崇的。将四家显学中的儒家称作是“显学之首”,

  • 揭秘秦一统天下横扫六国所用的武器装备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靠什么武器横扫六国,秦兵器简介,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视频

    秦剑为青铜所制,剑身呈柳叶状,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过战国时期其他几国的长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秦剑虽长却不易折断的秘密在于,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出土的秦剑还在剑身上镀了铬,一方面使剑锋利异常,一方面起到了防

  • 离开了他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还能所向披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四公子排名,太史公谈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公子的历史地位

    上述贤士,亦称门客,养士。春秋战国时期,士是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出现在社会上的,在当时,士人的去留甚至能决定一国的兴衰,由此养士之风慢慢形成,并逐渐分化成两种:一种是国君养士之风,如魏文侯师子夏、礼段干木等,这些国君养士数量成百上千;另一种则是贵族的私人养士之风,而这其中以战国四公子所养之士为典型。战

  • 战国七雄,那为什么出名的只有战国四公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的各个特点,战国七雄有谁,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战国七雄

    [var1].在那个战乱动荡,百家齐放的年代,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应对秦国的入侵,竭力网罗各种人才,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现在让我们从其中找出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看看他们都做过些什么,能让他们名声这

  • 如果秦国输了这场战争,还有可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人在西周时期曾经为王室养过马,随着周王室的不断衰落,周王不得不让秦人去守卫边疆,以对抗当时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趁机攻占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在其他诸侯见死不救的情况下,秦襄公很有远见的亲率军队救周于危难之际,而秦襄公这一雪中送炭的举动得到新君周平

  • “胡服骑射”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可以迅速的让赵国“开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服对赵国的评价,赵国骑射发展史,战国时期胡服为什么骑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其知名度跟粉丝数量明显不及同时代的其他君主,但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他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现代的“非主流历史学家”甚至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唯一能阻挡秦灭六国之人。这评价够高了吧,原因很简单,他办了一件大事——胡服骑射。[var1]图1赵雍(约公元前3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