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专家从香港购回一批竹简,竟发现周文王遗言,最后成为特级国宝!

专家从香港购回一批竹简,竟发现周文王遗言,最后成为特级国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1/25 6:06:02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竹简代表着文化,而那些承载着时间和岁月的古老竹简,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小编下面,说得就是曾经出现在香港的一批神秘的竹简,一开始谁也不敢买,可是被清华大学“搞”到手后,竟然“麻雀变凤凰”竟成了特级国宝的故事,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随着小编的拙笔,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吧。

2006年的时候,一个只有古文字专家,历史学家们感兴趣的消息传到了清华大学,香港有一批《战国竹简》要出售,数量约为2500枚左右。

清华大学派出专家,几次奔赴香港,查看这批竹简,并拍照取证,经过多名专家的共同鉴定,初步认定这批竹简为战国时代的真简。

为何会初步认定,因为专家也是人,是人的眼睛就会误差,这批竹简以150万的价格,被香港的一位清华大学校友买到手里,然后这位校友以捐赠的形式,将这批竹简,转送到了清华大学。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清华大学找权威部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AMS碳14年代测定,显示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在历史上属于战国中期偏晚的一段时间。

这批竹简,经过专家的解读,竟破解了五个争议不断的历史之谜:

1、破解了“烽火戏诸侯”的谜团

我们都知道,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而亡国,可是在这部《战国简》上,并没有记载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事情的真相是: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而申国的当家人申侯与戎族一起打败周王,西周最终灭亡。

2、《战国简》直接破解了儒家经典《尚书》为伪书的秘密

儒家有一本经典,名叫《尚书》,这本书流行了几千年,可以说,对我国的国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便举一个例子:《尚书》中有一篇文章《大禹谟》,就对理学宗师朱熹的思想影响很大。

可是这本被深埋进坟墓的《战国简》,躲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经过现代专家解读,然后与《尚书》上的记载相比较,专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尚书》为伪书。

随便举《战国简》中一篇《说命》为例子,而《尚书》中的《说命》篇与“清华简”完全不同,《尚书》应该视为后人编造之作。

3、《战国简》破解了周武王诗篇的秘密

周武王竟然也是一个诗人,他在伐耆胜利后,在《战国简》上,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毕公高为客,召公保奭为夹,周公叔旦为主,辛公(言泉)甲为位,作策逸为东堂之客,吕尚父命为司正,监饮酒。

周武王举杯作诗,诗名为《乐乐旨酒》:“乐乐旨酒,宴以二公。纴夷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这首诗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气势不凡,有王者之风。

4、《战国简》破解了战国时代的《算表》与《筮法》的秘密

《算表》是一种采用十进制,利用乘法交换律原理,完全可以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乘除的结果,而且还能计算出分数1/2的两位数乘法。可见在周朝时代,我国的数学,就已经很发达了。

《筮法》为数字卦,并记述了利用数字进行占筮的理论和方法,在《战国简》上,专家们还发现了《归藏》的卦名,这个与传统占筮的理论不同的《筮法》,是否就是失传久以的《归藏》,这个需要专家们的进一步证明。

5、《战国简》破解了周文王的遗言之谜

周文王在遗言中,这样写道: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这句话有极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求中”,求中就是“中道”,意思为不要极端,也不要消极,这种思想,和后世的儒学的“中庸”有相通之处。

周文王在遗言的最后,告诉儿子,要学习《周易》: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备不懈,用受大命——意思为:当变则变,不忘初心,最后取得成功。

更多文章

  • 军队“鼻祖”的商朝,其军队的编制和兵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历史100集,商朝女将军,商朝君王群聊对话

    商朝军队的编制商朝的国家体制是所谓的“内外服”制度,即国家分为内外服两个部分。内服是中央政府直属地区,外服相当于后世的诸侯国。内外服的军制,有所不同。这里主要介绍商朝内服的“中央军”。上图_外国人复原的商代武士商朝的“中央军”有两种,一种是“师旅”,一种是族武装。商朝的师旅可能都是商王直接指挥的部队

  • 著名甲骨文专家预言,十的倍数必合书,缺的一个数字终于被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甲骨文十个预言,甲骨文数字0到10,数字预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们都知道,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殷商时期的卜辞。在几千年前,殷商王室将世间万事万物都看做是上天的安排。于是他们把国家大事,私人生活,包括气候,收成,征伐,病患,甚至今天要不要出门等等,都要求神问

  • 淳化出土西周最重的大鼎,苦心研究的专家,就是搞不清此鼎的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周大鼎未解之谜,淳化大鼎有没有铭文,西周勾连云雷纹大鼎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79年12月10日,淳化县石桥镇史家塬村有个姓许的村民,他正在自家地坑院南侧取土,准备挖一个地窑。突然,感觉土里有个碗口粗的东西,就悬在窑顶上面。他以为是枣刺根,可这么粗的根(鼎足),他也

  • 周武王创周朝791年,可你知道他最喜欢吃的八道“硬”菜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朝八道菜,周王御膳,周武王后宫吃的是啥饭菜

    周朝分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屈指一算,整整享国971年,这让后世的皇帝们一个个都羡慕不已,因为最长寿的汉朝(东汉和西汉加一起)才409年,更不用说以后,享国二三百年的其他朝代了。我们知道,周朝的时候,生产力低下,代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匮乏,再加上当时的厨

  • 妲己凭什么打败姜皇后成为后宫之主?绝不是因为姜皇后谋杀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妲己引喜妹见纣王,妲己纣王吻戏完整,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

    俗话说,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有远大理想与抱负的纣王,就这样逐渐的沉沦了。当然,妲己是肩负着女娲娘娘交给她的迷惑纣王的任务而来,所以,纣王不思朝政刚好合了妲己心意。但妲己迷惑纣王的举动,却遭到了姜皇后的训斥。此时的妲己刚刚进宫,她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她见到姜皇后,更不敢摆什么架子,因为她只是一个小小的

  • 春秋战国时期,贫穷弱小的燕国,为何能撑到战国末期才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燕国最强大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灭国,战国时燕国最鼎盛时期的版图

    但是我们知道,由于自然环境差,人口稀少,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是最弱小的,说起燕国的战史,曾被齐国灭国两次;在长平之战后进攻元气大伤的赵国,还被打得大败而归,实在是有点惨。[var1]燕国真正的巅峰是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名士开启改革,后来联合五国伐齐击败齐国,尴尬的是,在齐国主力被灭后,其他各国相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后七位秦国君主,谁的成就最大?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孝公为什么当上秦国国君,秦孝公时的秦国有多强,秦孝公前后的秦国君王

    到秦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国强大的原因,归结起来一共有四个原因:一、秦国具有地理上的优势。秦国占据了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利用险要地势

  • 楚汉最低调的兵家怪才,兵仙韩信都跪求其计,一至理名言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本人评价兵仙韩信,历史上真实的韩信点兵,老梁故事汇兵仙韩信

    然而,还有一人,他的为人低调名声不出众,说起来可能都没人知道,但也是楚汉时期的兵家怪才,就连被称为''兵仙''韩信都要不耻下问,跪求其计,他就是谋士李左车。[var1]说起李左车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祖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国大将李牧。李牧

  • 春秋时期灭掉吴国的越国为什么很快衰败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时期的吴国与越国,春秋时期越国为什么打不过吴国,吴国灭越国

    [var1]越王勾践灭吴后,越国施行的是分封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在分封制推广的同时,有没有承偱“尊尊亲亲”这样的礼制,导致父子相残、大臣弑君的内乱频发,比如“越人三世弑其君”(越国人连续三代杀死国君),如此君权旁落导致了越国实力的急转直下。[var1]勾践死后,其子孙继承了越国的强盛国力,到了越王朱

  •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楚汉之争时,不过15年,百万秦国锐士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对楚汉争霸的评价,楚汉争雄秦始皇的军队去了哪里,从秦始皇登基到楚汉争霸的历史

    人们不禁要问,只有15年而已,当年灭亡六国的秦军大部分都还健在,怎么看似如此强大的秦国,会灭亡得如此之快呢?秦国赖以称雄的大秦铁骑和锐士去了哪里?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的战争中,动用兵力最大的战争应该就是秦灭楚之战,秦始皇先是派出年轻将领李信率领20万秦军攻打楚国,可惜失败了,之后请出大将王翦率领60万秦